2012-2013学年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刘强同学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看到题为 “虎门销烟 ”的浮雕时,深深地怀念福建省一位近代民族英雄,这位民族英雄是 A郑成功 B林则徐 C左宗堂 D邓世昌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的认识,解答的关键是 “虎门销烟 ”的浮雕,根据所学知识,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扭转贸易逆差,竟无耻的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引起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警觉,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主张严禁鸦片,道光帝命令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去禁烟,林则徐到广州后缉拿烟贩,整顿
2、海防,并把搜集来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面销毁,这就是著名的禁烟运动,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和信心,也是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开始, A项是使台湾回归祖国的民族英雄, C项是收复新 疆的民族英雄, D项是甲午中日战争抗击日军的英雄人物,本题选 A。 考点: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毒品给人的危害巨大,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是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开始,它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到,远离毒品,珍惜生命,该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注意。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 “我翻开历史一查 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 仔细看了
3、半夜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 吃人 。 ”请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识记能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文化运动,斗争的矛头直指孔教,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 “四提倡四反对 ”,即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以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其中,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对封建礼教给予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根据所学知识,本题选
4、C。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个革命斗士,题目中给出的几个选项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要求同学们分析那个和题意有关,要求学生有较厚的历史功底,除了要对狂人日记反映的内容熟悉外,其它几个内容也要去理解,更要要熟悉的掌握。 下列是一个反映中国 1903年一家四兄弟情况的历史故事,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所宅子 B老四因参加义和团被捕杀害 C老大在日本开设的工厂上班 D老二远赴重洋去美国留学 答案: A 试题 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 1903年中国社会情况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项错误, 190
5、1年辛丑条约签订,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B 项正确,清政府勾结帝国主义镇压了义和团运动, C 项正确,1895年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项正确,洋务运动就开始派遣留学生了,本题选 A. 考点: 1903年中国社会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此题也是组合型选择题,解答组合型选择题,适宜用排除法,先根据所学知识,排除一到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正确答案:一般就能得出。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 ” ,与这首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团歌联系最密切的是下列哪个历史事件。 ( )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新青年的创刊 D五四运
6、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认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五四运动是“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团歌 ”1919年 5月 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法国召开了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会上拒绝了中国代表团的正当提议,并把中国的青岛转让给日本,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了重大失败,消息传到北京,长期积压在人民心头的怒火被点燃了,五四运动爆发,学生高呼着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誓死争回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等口号 ”,举行了游行示威,后来由于工人阶级的参与,斗争取得了初步胜利,所以,五四运动和团歌联系最密切, A是大
7、革命失败后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开始, B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 C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本题选 C。 考点:五四运动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发挥了巨大历史作用,也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应该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另外,该题考察的角度很多,比如五四运动的原因,性质,阶段,初步成果,意义以及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等都是命题的题点,同学们要注意理解和识记。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 A 1919年 B 1840年 C 1921年 D 1918年 答案:
8、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1919年 5月 4日,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青年学生首先走上街头举行罢课游行示威,高呼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还我青岛 ”“拒绝和约签字的口号,五四运动爆发,后来工人阶级也加入这场斗争,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对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也表明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 C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 C是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时间,本题选 A。 考点:五四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认识理
9、解,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了巨大历史作用,成为无产阶级建党的阶级基础,也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同学们要注意把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从性质,革命对象,革命的主力,前途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 红色旅游是当今旅游的热点。潍坊市某校夏令营计划暑期组织一次红色旅游。他们选择了上海。你认为他们主要是为了了解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红 军长征 D中共七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认识,分析题目,关键信息有 “红色旅游,选择了上海 ” “开根据所学知识,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
10、秘密召开,后来有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进行,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十三人出席了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因此本题选 B。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 共产党代表全民族的利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一般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直接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文中所指这所学校的创
11、办者是 A袁世凯 B蒋介石 C孙中山 D周恩来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目中的几个关键信息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 ”,题目中说开办的是学校,而且是军校, 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B项是黄埔军校的校长, C项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项当时爱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本题选 C。 考点:黄埔军校的创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黄埔军校的创立是教材明确叙述的内容,学生根据课本知识能
12、直接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教育结合起来,明显和其它学校不同,此题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命题: 下面的给出的学校中,明显区别于其它学校的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福州船政学堂 D、 黄埔军校 广东国民政府进行北伐的目的是 A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国共两党争夺最高领导权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北伐战争的史实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国共合作的实现标志着大革命的开始,而北伐战争是大革命中高潮事件, 1924年,北伐战争开始,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对象是北方的张作霖,南方的孙传芳,吴佩孚
13、, B项不符合题意, C项是辛亥革命的目标, D是蒋介石政权的特征,本题选 A。 考点:北伐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北伐战争是大革命中的高潮事件,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影响巨大,北伐战争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根据题干的提示信息和教材知识一般都能得出答案:,另外北伐战争目的,对象,方针,胜利进军的原因等方面同学们也要注意掌握。 以 8月 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为了纪念 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秋收起义 D三湾改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南昌起义的识记能力,南昌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中国
14、共产党决定以革命的武装对抗反革命的武装,毅然发动了三大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标志找人民军队建军的开始,每年的八月一日是建军节,本题选 B。 考点:南昌起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南昌起义是教材中对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根据课本知识能直接解答,属于送分题。本题还可以改成组合型选择题考察: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抗击 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发动的三大武装起义是 南昌起义( 2)秋收起义( 3)北伐战争( 4)广州起义 A( 1)( 2)( 4) B( 1) (3)( 4) C( 2) (3)(
15、4) D( 1)( 2) (3)( 4) 毛泽东点燃 “星星之火 ”,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 A广东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延安革命根据地 答案: C 试题分析:革命根据地是在革命战争中据以长期进行武装斗争的地方。特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所建立的根据地。试题中问第一块农场革命根据 地,根据所学知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三大起义,其中秋收起义失败后 ,毛泽东率领一部分部队,到达井冈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而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井冈山根据地就成为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
16、地, A项是大革命时期建立的根据地, B项是在井冈山根据地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 D项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圣地,此题选 C。 考点:中国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国革命史上建立了很多革命根据地,同学们不妨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革命根据地进行整理,其中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重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同学们要注意对这些知识的掌握。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人类历史记录的第一次,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是在 A 1934年 10月
17、B 1935年 1月 C 1935年 10月 D 1936年 10月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红军长征经过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 1934年 10月,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长征,遵义会议后,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的正确军事指挥下,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四渡赤水河,爬过雪山,越过草地, 1936年 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根据所学知识,本题选D。 考点:红军长征的经过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以毛泽东的七律诗长征为题材,重现当时的场景,命题形式灵活,学生的学习兴趣高,红军 长征的胜
18、利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的过程属于教材基础知识也是考 试命题的重点,对于长征的原因,经过,胜利会师的地点,意义等同学们要注意掌握。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所作,而 “群龙得首 ”是指该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A陈独秀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党的七大的认识, 1945年,抗日战争接近尾声,为了尽快结束战争,解决战后国内外的一系列事情,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党的七大,题目中的 A项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C项
19、是无产阶级革命家, C项是大革命时期召 开的确定国共合作的历史事件, D项 是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一次会议,因此本题选 D。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七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中共党史上确立为毛泽东思想的识记能力,中共党史上有几次重要的会议,如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党的七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等等,党史上的重要会议是命题的重点,同学们对这些重要的会议要一一掌握对比,党的七大在教材中属于基础知识,是送分题。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 ”。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某次革命的历史功绩。这次革命的功绩是: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推翻了封建制度 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20、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影响的认识,分析题目,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表述正确,是辛亥革命的意义, 推翻了封建制度,错误,辛亥革命并没有推翻封建制度,辛亥革命后的袁世凯政权和蒋介石政权仍然是封建政权, 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正确,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错误,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因此,排除 ,本题选 D。 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和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对辛亥革命的影响史实熟悉,辛亥革命的影响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
21、题的重点,提醒同学们以后的历史学习中对历史问题一定要全面理解,另外本题的考察点还有,辛亥革命成功和失败之处分别是什么,辛亥革命的原因,时间等等也可以出题考察。 在一部反映清末中国知识分子曲折人生经历的小说中,主人公出生于 1840年, 60岁时去世。他的经历中不可能有的是 A在轮船招商局工作 B在京师同文馆学习 C家乡台湾沦为日本的殖 民地 D加入同盟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从 1840-1900年中国近代史实的认识,主人公出生于 1840年, 60岁去世, 1840+60=1900年,根据所学知识, A项是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洋务运动发生在 19世纪 60年代到 90年代,正
22、确, B项也是洋务运动时期设立的, C项,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规定割台湾岛给日本,正确, D项是 1905年成立的,主人公不可能经历,本题选 D。 考点: 1840-1900年近代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年代的计算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洋务运动是地 主阶级发起的一次自救运动,是以维护清王朝统治为目的的,事实证明,洋务运动不能自强求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好洋务运动的失败,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对洋务运动,马关条约,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史实要识记的特别清楚然后在分析才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19世纪 40年代前期,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巨变。这个巨变是指( ) A中国的大门首次被打开
23、 B香港岛被英国割占 C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出现了租借地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中英鸦片战争的史实,鸦片战争是中英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这次战争,清政府战败, 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了变化,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由原来主权独立的封建社会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开始步入近代,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 B 考点:中英鸦片战争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受屈辱的开始,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它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云南省 建水县 中学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