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前模拟物理练习(二).doc
《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前模拟物理练习(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前模拟物理练习(二).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前模拟物理练习(二) 选择题 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右图所示 ,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 ) A 10:21 B 21:10 C 10:51 D 12:01 答案: C 下列光学元件中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潜望镜 答案: B 下面能说明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的事例是( ) A人在小溪边听到 “哗哗 ”的流水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 “哪哪 ”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 “嗒嗒 ”声 答案: C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答案: B 欣赏南音时,我们能分辨出二胡
2、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某个特性来判断的,该特性是( ) A响度 B音色 C音量 D音调 答案: B 在 “人面桃花相映红 ”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C 图 5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 A B C D 答案: B 某同学利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照相机到景物的距离小于镜头焦距 B使照相机到景物的距离等于镜头焦距 C使照相机到景物的距离大于镜头焦距 D使照相机到景物的距离大于镜头二倍焦距 答案: D 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改
3、装机器使其发出的噪声尽量小 B在马路两旁植树造林 C在耳孔中塞入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 答案: ABC 老师上课放投影时,想使屏幕上的影像变大或变小,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增大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同时减小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可使像变大 B减小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同时增大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可使像变大 C减小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同时减小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可使像变小 D减小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同时增大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可使像变小 答案: AD 如果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 20 cm处,在屏上得到了一个放大的倒立的像,那么物体在凸透镜前 15cm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能成倒立放大的实
4、像 B一定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可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可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 AC 由于阳光的照射常会看到树荫下的地面上有许多的光斑,这是( )现象 A光的反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 答案: B 手拨琴弦,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是靠( )的振动而产生的。 A手指 B琴弦 C空气 D弦柱 答案: B 实验题 小强同学在做 “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 ”的实验。 ( 1)请完成以下实验要求。 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m1 63g; b.往空烧杯中加入适量盐水,用天平称烧坏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是 140g,游码位置如图 17所示。则盐水和烧杯的
5、总质量m2=_g; c.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 18所示。则盐水的体积V=_cm3。 d.测出的盐水密度 =_g/cm3。 ( 2)按上面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会使测出的盐水密度有误差。 是什么原因导致测出的盐水密度有误差? 通过分析来说明测出的盐水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答案:( 1) b.141 c.65 d.1.2 ( 2) 往量筒内倒水时,烧杯内壁还残留一定量的水 测得的盐水体积偏小,而质量测量是准 确的,由 =m/v可知,测出的密度 偏大 某物理研究学习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 物体 物体质量 m/kg 重力G/N 比值 G/m( N/kg
6、) 比值 G/m的平均值( N/kg) 物体 1 0.1 1.0 10 物体 2 0.2 2.1 10.1 物体 3 0.3 2.9 9.7 物体 4 0.4 4.0 10 物体 5 0.5 5.0 10 物体 6 0.6 6.0 10 ( 1)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 2)在上表空白处填上比值 G/m的平均值 (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 19中画出 Gm 的图像。 ( 4)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及图像,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天平和砝码 弹簧测力计 ( 2) 10 ( 3)略(其中 2个误差点描点不连线) ( 4)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在探究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
7、 (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 20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2)小明在探究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时,利用图 20中甲、 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你的理由是:。 ( 3)请你根据小明这三次实验情况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并填写相关内容 ( 4)从图 20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 1)二力平衡 ( 2)不对 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 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北京市 中考 考前 模拟 物理 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