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卷.doc
《2010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卷 其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 5题。 李斯论 (清)姚鼐 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20070327 A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中:符合 B灭三代法而尚督责尚:崇尚 C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劝:鼓励 D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易:交换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因秦国地形便利不如因普遇之 B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C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不亦远乎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小题 3】下列各项中
2、,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 B而大体得治世之要 C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 D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 【小题 4】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认为李斯以荀卿之学辅佐秦朝行暴政,致使天下大乱,作者则认为李斯是完全舍弃了荀子的说学,李斯的做法只不过是追随时势罢了。 B作者由论李斯事秦进而泛论人臣事君的问题, 强调为臣者对于国君的 “悖谬无义 ”之政,不应为自身的富贵而阿附甚至助长之。 C此文主旨在于指出秦行暴政是君王自身的原因,作者所论的不可 “趋时 ”, “中侈君张吾之宠 ”的道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D文章开门见山,摆出苏
3、轼的观点,然后通过对秦国发展历史的分析,驳斥了苏说的谬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论证严密,逐层深入,是一篇典范的史论。 【小题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 译文: ( 2)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 译文: ( 3)其始之不同术也,而卒出于同者,岂其本志哉 译文: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C 【小题 5】( 1)秦国尝到(用)苛政(对人)的甜头并且认为严刑竣法是有利的已经很久了。 ( 2)他认为天下人将会谅解我对于我的国君的无可奈何(或没有办法),而不怪罪我。( 3)他们开
4、始策略不同,而最终达到相同的目标,难道是李斯的本意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 5题。 李斯论 (清)姚鼐 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20070327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 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 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
5、;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 、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君子之仕也,进不隐贤;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 辊居谒郊抑 樱婵涞加 诔 希 洳灰宥 拔 撸 u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知其将丧国家而为之者,谓当吾身容可以免也。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固有终身安享荣乐,祸遗后人,而彼宴然 无与者矣。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其天之诛恶人,亦有时而信也邪! 且夫人有为善而受教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福建省 厦门 外国语学校 初三 第一 学期 期中考试 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