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模拟(一)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模拟(一)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模拟(一)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模拟(一)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13的倒数是 A -2013 B 2013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倒数的定义:乘积为 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 0没有倒数 . -2013的倒数是 - ,故选 C. 考点:倒数的定义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倒数的定义,即可完成 . 如图,三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六边形 ABCDEF,一动点 P从点 A出发沿着 ABCDE 方向匀速运动,最后到达点 E运动过程中 PEF的面积( S)随时间( t)变化的图象大致是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问题需根据几何图形的面积确定函数的图象,图象需分段讨论
2、 根据题意和几何图象可知:动点 P从点 A出发沿着 A B C D E方向匀速运动,最后到达点 E 运动过程中 PEF的面积( S)随时间( t)变化的规律是:点 P在 AB上时,面积不变最大; 在 BC上时,高变小,底边不变,面积变小; 在 DC上时,面积不变; 在 DE上时逐渐变小 故选 B 考点: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 点评:此类问题能根据几何图形和图形上的数据分析得出所对应的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画出正确的图象 如图,在 直径 AB 12的 O中,弦 CD AB于 M,且 M是半径 OB的中点,则弦 CD的长是 A 3 B 3 C 6 D 6 答案: D 试题分析:连接 O
3、C,由直径 AB 12, M是半径 OB的中点,根据勾股定理与垂径定理求解即可 . 连接 OC, 直径 AB 12, M是半径 OB的中点 OC 6, OM 3 弦 CD AB 故选 D. 考点:勾股定理,垂径定理 点评:勾股定理与垂径定理的结合使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在一次投掷实心球训练中,小丽同学 5次投掷成绩(单位: m)为: 6、 8、9、 8、 9。则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极差是 3 B平均数是 8 C众数是 8和 9 D中位数是 9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各个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作出判断 . A极
4、差是 9-6=3, B平均数是( 6+8+9+8+9) 5=8, C众数是 8和 9,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中位数是 8,故错误,本选项符合题意 . 考点:统计量的基本计算 点评:此类问题是中考必考题,一般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 在 ABC中, D、 E分别是边 AB、 AC的中点,若 BC 5,则 DE的长是 A 2.5 B 5 C 10 D 15 答案: A 试题分析: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 D、 E分别是边 AB、 AC的中点, BC 5 DE BC 2.5 故选 A. 考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点评:本题属于
5、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完成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已知点 A( 2, 1)和点 B( 3, 0),则sin AOB的值等于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正弦函数的定义:正弦 . 由题意得 sin AOB ,故选 A.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正弦函数的定义,即可完成 . 日本东部大地震造成日本国内经济损失约 2350亿美元,其中 2350亿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美元 A 2.31011 B 2.351011 C 2.41011 D 0.241012 答案: C 试题分析:科学记数法的
6、表示形式为 ,其中 , 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 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 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 1时, 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 1时, n是负数 2350亿 =2350000000002.41011,故选 C. 考点: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 点评:解题的关键熟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 0的数开始到末尾数字为止,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 如图是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所用的正方形的个数是 A 2 B 3 C 4 D 5 答案: C 试题分析:先根据俯视图判断出最下面一层有 3个正方体,再结合主视图及左视图进行分析即可 . 由图可
7、得该几何体所用的正方形的个数是 3+1=4,故选 C. 考点:根据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几何体的三视图,即可完成 . 填空题 小明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输入一个数 x,最后输出的数为 12,则小明输入的最大负数是 _ 答案: 试题分析:把 x代入,依据每个程序计算得到关于 x的方程,可解出 x的值,并求出输入的最大负数 由题意可知:小明如果第一次输入的是负数,则必须再输入一次, 2( 2x+6) +6=12,解得 则小明输入的最大负数是 考点:由元由此方程的应用 点评:解题时首先正确理解计算程序,然后根据程序计算即可求解 如图,菱形 ABCD的对角线的长分
8、别为 2和 5, P是对角线 AC上任一点(点 P不与点 A、 C重合),且 PE BC交 AB于 E, PF CD交 AD于 F,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_.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图形的特征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恰等于菱形 ABCD的面积的一半,再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 由题意得阴影部分的面积 . 考点:菱形的面积公式,阴影部分的面积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 已知 O1与 O2 相切,圆心距是 5, O1的半径是 3,则 O2的半径是_ 答案:或 2 试题分析:两圆的半径分别为 R和 r,且 ,圆心距为 d:外离,则;外切,则 ;相交,则 ;内切,则
9、;内含,则 O1与 O2相切,圆心距是 5, O1的半径是 3 O2的半径 . 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即可完成 . 如右图,一次函数 y kx b的图象经过 A、 B两点,则不等式 kx b 0的解集是 答案: x 试题分析:根据 x轴下方的点的纵坐标小于 0再结合图象的特征即可作出判断 . 由图可得不等式 kx b 0的解集是 x . 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 点评:一次函数的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用一个半径为 30cm,圆心角为 60的扇形纸片围成一个圆锥形纸帽,则纸帽的底面圆
10、半径为 _cm 答案: 试题分析:先根据弧长公式求得底面圆的周长,再根据圆的周长公式求解即可 . 由题意得底面圆的半径 考点:弧长公式,圆的周长公式 点评:弧长公式是初中数学的重点,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农科院对甲、乙两种甜玉米各 10块试验田进行试 验后,得到甲、乙两个品种每公顷的平均产量相同,而甲、乙两个品种产量的方差分别为 ,则产量较为稳定的品种是 _(填 “甲 ”或 “乙 ”) 答案:乙 试题分析:方差的意义:方差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 . 产量较为稳定的品种是乙 考点:方差的意义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方
11、差的意义,即可完成 . 如图所示,直线 a/b, 1 130, 2 70,则 3的度数是 .答案: 试题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得 4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 的性质求解即可 . 1 130, 2 70 4 130-70 60 a/b 3 4 60. 考点: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 点评: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函数 中,自变量 x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试题分析: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号下的数为非负数,二次根式才有意义 . 由题意得 ,解得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点评:本题属于
12、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完成 . 解答题 如图, ABC 和 DEF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 EDF=90, DEF的顶点 E与 ABC的斜边 BC的中点重合将 DEF绕点 E旋转,旋转过程中,线段 DE与线段 AB相交于点 P,线段 EF与射线 CA相交于点 Q ( 1)如图 ,当点 Q在线段 AC上,且 AP=AQ时,求证: BPE CQE; ( 2)如图 ,当点 Q在线段 CA的延长线上时,求证: BPE CEQ;并求当 BP= , CQ= 时, P、 Q两点间的距离 (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 答案:( 1)由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易得 B
13、= C=45, AB=AC,又由 AP=AQ, E是 BC的中点,利用 SAS,可证得 BPE CQE; ( 2)由 ABC和 DEF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易得 B= C= DEF=45,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 BEP= EQC,则可证得 BPE CEQ; PQ= a 试题分析:( 1)由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易得 B= C=45, AB=AC,又由 AP=AQ, E是 BC的中点,利用 SAS,可证得: BPE CQE; ( 2)由 ABC和 DEF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易得 B= C= DEF=45,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 BEP= EQC,则可证得
14、: BPE CEQ;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 BE的长,即可得 BC的长,继而求得 AQ与 AP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 P、 Q两点间的距离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 C=45, AB=AC, AP=AQ, BP=CQ, E是 BC的中点, BE=CE, BPE CQE( SAS); ( 2)连接 PQ ABC和 DEF是两个 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B= C= DEF=45, BEQ= EQC+ C,即 BEP+ DEF= EQC+ C, BEP+45= EQC+45, BEP= EQC, BPE CEQ, , BP=a, CQ= a, BE=CE, , BE=CE=
15、 , BC=3 , AB=AC=BC sin45=3a, AQ=CQ-AC= , PA=AB-BP=2a, 考点:旋转问题的综合题 点评:此类问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在中考中比较常见,一般作为压轴题,题目比较典型 某校八年级学生小丽、小强和小红到某超市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他们参与了某种水果的销售工作已知该水果的进价为 8元 /千克,下面是他们在活动结束后的对话 小丽:如果以 10元 /千克的价格销售,那么每天可售出 300千克 小强:如果每千克的利润为 3元,那么每天可售出 250千克 小红:如果以 13元 /千克的价格销售,那么每天可获取利润 750元 【利润 =(销售价 -进价)
16、销售量】 ( 1)请根据他们的对话填写下表: 销售单价 x(元/kg) 10 11 13 销售量 y( kg) ( 2)请你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判断每天的销售量 y(千克)与销售单价 x(元)之间存在怎样的函数关系并求 y(千克)与 x(元)( x 0)的函数关系式; ( 3)设该超市销售这种水果每天获取的利润为 W元,求 W与 x的函数关系式当销售单价为何值时,每天可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 答案:( 1) 300, 250, 150;( 2) y=50x+800;( 3) W=50( x-12)2+800, 12元, 800元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得到每涨一元就少 50千克,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辽宁省 营口市 中考 模拟 数学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