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汉书 地理志载: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中的 “周制 ”是指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行省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认为周朝由于实行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最终自取灭亡,所以秦代吸取前代教训实行郡县制,所以 B项符合题意, A于秦朝统一以后; C项在夏朝之后一直盛行; D项是在元朝。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度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
2、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诗中 “煮豆燃箕 ”是指 A北伐失利 B西征失利 C天京变乱 D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材料和所学内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1856年的天京事变,领导集团的内讧导致太平天国出现了 “国中无人,朝中无将 ”的局面,使其元气大伤。即 “煮豆燃箕 ”是指天京变乱。与题意相符,正确答案:为 C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A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吸
3、收了西方基督教的文化 C打击了封建统治 D土地政策具有革命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抓住材料中的要求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 ”资政新篇有发展资本主义要求,这一说法正确,但是他并未付诸实践;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但并未促进中国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天朝 田亩制度不具有革命性,他是农民平均主义思想的产物有落后性;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 “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 ”; “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
4、,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结合所学,从 “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 ”可以理解到,孙中山在否定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而“其勇锐之气令人佩服以及中国经过那次血战表明中国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这句话是在强调义和团运动的进步意义,所以答案:为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义和团运动 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 “过去专制主义
5、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 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 为人民所 抛弃是没有疑问的。 ”这表明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 A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迫使清帝退位 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 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说明了民主取代了专制成为社会的共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 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其同时也开启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新纪元,民主法制成为主导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所
6、以答案:选 A;B、 C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不是最主要的,材料也没有体现; D项说法错误。故选择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意义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 五四传单。下列各项不是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是 A表达了当时爱国青年的 强烈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 B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性质 C把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D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
7、字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据题干“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可知 A;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可知 BC项; D项正确,但是不能从材料中的得出,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160 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向全世界无产者发出号召。从社会演变的物质基础看,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得益于 A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前人的理论成果 C工人阶级的斗争 D马克思、恩格斯的潜心研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
8、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据题干问题为社会演变的物质基础,故只有 A项; B是理论基础; C项是阶级基础;D项是马恩的个人贡献。故选择 A。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产生原因 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 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 公社委员会。所有公社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技术工人的工资等等。这些做法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人民民主原则 人民公仆原则 工农联盟原则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因而 正确;公社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
9、生,体现 人民民主原则;依据材料中 “所有公社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技术工人的工资 ”可知 符合题意。由于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建立的政权,主要是在城市中,故 错误。故选 A。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经验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表明列宁认为 A只有暴力革命一条道路 B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 C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已经结束 D应当决定 近期举行武装起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可用排除法,据所学知识可知, AC项是在七月事件以后; D项是在 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前;列宁在1917年 4月回国,之后发表四月提
10、纲,主要是把政权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回来,认为和平过渡是有可能的。故选 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过程 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的革命措施中,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民迫切愿望的是 A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进行监督 B将大企业收归国有 C没收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D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世界大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战争对俄国经济消极影响巨大,而俄国人民也饱受战争之苦,因此最迫切的愿望就是退出战争。即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为新生的政权赢得了时间。故选 D。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11、 俄国十月革命过程 美国记者哈里森在他长征 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 “从红军 1934年 10月 16日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 ,直至毛泽东 1949年 10月 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下列能说明长征与这段历史联系的是 长征精神对中国人民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 长征撒下了革命火种,成为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
12、长征并没有实现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当时党的工作 重心仍在农村,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是在七届二中全会中,故排除掉含有 的选项,其他都符合史实,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长征 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区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地,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民主的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体现 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 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有利于各民族的平等和民族团结 A B C D
13、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的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于加强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维护国家统一,加快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促进少数民族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故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新中国建立以后,在民主政治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新时期我国确立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共同管理、团结一致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
14、识迁移的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共和民主党派间的合作方针,排除 CD;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村名自治的核心内容,故选 B 考 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基层民主制度 2009年,陈江第三次会议在南京正式举行。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 “又一次历史性突破 ”,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 “历史性突破 ”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 “九二共识 ”的达成 C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 D “一国两制 ”的提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二共识是用于概括台湾大陆海峡两岸在 1
15、992年香港会谈中宁连微就 “一个中国 ”问题及其内涵进行讨论所形成之见解及体认的名词。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故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实践 有人认为: “鸦片战争是两种文化的冲突,一个是农业的、崇奉儒教的、落后的、已在齐腰深的沙子中挣扎的没落王朝, 另一个是工业的、资本主义的、进步的、积极进取的社会。两种制度相遇 (两种文明交融 ),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对这一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鸦片战争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相冲突的表现 英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 两种文明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A B C D 答案
16、: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根据题干, “一个是农业的 ”“另一个是工业的 ”可知 鸦片战争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相冲突的表现; “两种制度相遇 (两种文明交融 ),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可知 两种文明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崇奉儒教的、落后的、已在齐腰深的沙子中挣扎的没落王朝 ”“资本主义的、进步的、积极进取的社会 ”可知 中国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英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在材料中看不出。故选 B 考点:近 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之所以不可避免,其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在军事上和经济上极端落后 B禁烟运
17、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C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 D中国实行闭关政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规律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是推动其对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AB不对,这是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但不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 D不对,这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或导火线。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 有人预言仅一票赢得胜利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 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A它不断地对外扩张 B实
18、行铁血政策的结果 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D责任内阁制的高效运转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于 1785年颁布,他确立法国实行共和政体,这部宪法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 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在法国的展开法国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保守势力,法国共和政体最终胜利,答案:选 C, A B是德国; D三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影响 分封制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列现象中反映分封制遭到破坏、趋于崩溃的是: “周郑交质,射王中肩 ” “烽火戏诸侯 ”
19、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 “八佾 ”(八列舞女)的礼乐,可是,到了春秋时期连鲁国大夫季氏也公然 “八佾舞于庭 ”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只是的迁移和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答案: 是正确的,主要说明周天子和郑国的国君是地位平等的,双方互换人质的事情; 是西周最后一个王,周幽王的事情,这看不出; 主要讲到了先秦时期的礼乐制度问题,材料正式反映了分封制度的衰败问题; 宗法制度的内容,与题无关。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度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 “自然先给宝玉娶
20、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 ” 。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习俗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知识迁移能力。材料中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 ”说明了贾母在处理事情时依据的标准是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以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作为继承财产和权利的核心依据是宗法制的最突出特征,答案:选 C, A B两项材料中不能直接体现, D项说法正确,但仅仅是问题的现象而非本质。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度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 “一场革命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辽宁 大连市 第二十 中高 上期 期末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