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天体与我们的视觉对应正确的是( ) A星云 一闪即逝 B行星 圆缺多变 C彗星 拖着长尾 D流星 轮廓模糊 答案: C 试题分析: 星云看上去是轮廓模糊的一片, A错。圆缺多变 的是行星的卫星, B错。彗星可以看到拖着长尾, C对。流星是一闪即逝, D错。 考点:天体的特征。 下列关于对流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著 B云、雨等天气现象多发生在对流层 C其热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 D对流层厚度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 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著, A正确。
2、云、雨等天气现象多发生在对流层, B正确。其热量直接来源主要是地面辐射, C 错误,选 C。对流层厚度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 D正确。 考点:对流层的特征。 下列大气成分所在的大气层及其作用错误的是( ) A平流层的臭氧保护地面上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B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C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D平流层中的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答案: C 试题分析: 平流层的臭氧保护地面上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A 正确。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B 正确。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能传播无线电波,不是反射,C错误,选 C。平流层中的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
3、件, D正确。 考点: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组成成分的作用,电离层的作用。 下列关于对流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低纬度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度地区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最主要直接热源。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对。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对。低纬度地区厚度大于高纬度地区, 错。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对。 B对。 考点:对流层的特征。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热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减少 地轴与赤道面夹角变小,与黄道面夹角变大 全球出现极昼、极夜的区域范围扩大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范围
4、扩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回归线度数变大,热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减少, 对。地轴与 赤道面夹角不变,仍是垂直,与黄道面夹角变小, 错。全球出现极昼、极夜的区域范围扩大, 对。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范围扩大, 对。所以 A 对。 考点:黄赤交角的性质及影响,五带范围的划分。 一条河流沿北纬 35自西向东流去,河岸受冲刷的情况是( ) A南岸受冲刷最强烈 B都很强烈 C北岸受冲刷最强烈 D都不强烈 答案: A 试题分析: 河流沿北纬 35自西向东流,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所以南岸受侵蚀作用强,北岸沉积作用明显。 A对。 B、 C、 D错。 考点:地转偏向力及其
5、影响。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在南半球运动方向变化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 根据图例分析,沿水平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偏。方法是伸出右手,手心朝上,四指并拢,指水平运动方向,拇指与四指垂直,指地转偏向力方向,即物体偏转方向。南半球用左手,方法相同。可以判断出 D 是南半球的变化方向, D 对。A、 B在北半球, C不偏转,位于赤道上。 考点:地转偏向力的特征及判断方法。 读下面太阳光照图 (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 A点的日落时间是( ) A 16 00 B 4 00 C 16 30 D 16 15 【小题 2】 A点的昼长是( ) A 9小时 B 8小时 30分
6、 C 10小时 D 8小时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根据图中昼夜分布和晨昏线分布,可以判断 0经线是正午 12点,根据图中等份划分,可以判断出一份相差 30,时间是 2小时,所以 A点的日落时间是 16点, A对。 【小题 2】某地昼长时间等于日落时间减正午时间然后乘以 2,即( 16-12) 2=8小时, D对。 考点:日照图判读,晨昏线,时间计算,昼长计算。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图甲和图乙中分别反映纬度较低的两条曲线是( ) A B C D 【小题 2】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曲线 最接近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汕
7、头 D海口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甲中两地都是夏至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说明在北回归线或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的,纬度低, 纬度低。图乙中两地夏至昼最长,冬至昼最短,说明都位于北半球,夏至昼长值大的纬度高,所以 纬度低。 A对。 【小题 2】曲线 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达 90,说明是直射,曲线 是北回归线。选项中,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城市是汕头, C对。其它夏至没有直射现象。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当地球公转由 D向 A运动的过程中 ,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
8、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小题 2】在地球公转由 B向 C运动的过程中( ) A北半球白昼变长 ,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 ,并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 ,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 ,并长于 昼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根据地轴北极的倾斜方向,北极靠近太阳是夏至日,结合公转方向,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按四季变化, D是春分, A是夏至。地球公转由 D向 A运动的过程中 , 是 3月 21日到 6月 22日,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荡秋千,踏青插柳, B对。吃月饼,共庆团圆是农历的八月十五,
9、A错。放鞭炮,守岁迎春是春节, C错。望双星,鹊桥相会是农历的七月初七, D错。 【小题 2】图中 B是秋分, C是冬至。地球公转由 B向 C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黑夜变长 ,且长于昼, A、 C错。南半球白昼变长 ,并长于夜, B对, D错。 考点:地球公转的特征,公转不同阶段对应的文化现象。 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 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产生 “磁暴 ”现象的原动力 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的能量源泉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对。产生 “
10、磁暴 ”现象的原动力是太阳活动,与太阳辐射无关, 错。 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对。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的能量源泉是太阳大气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错。所以 D对。 考点:太阳辐射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 “绿色能源 ”,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 C海拔高,气候寒冷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小题 2】除太阳辐射
11、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 A藏南谷地的地热 B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C风能 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小题 3】对于青藏地区积极开发太阳能的意义叙述有错误的是( ) A减少居民对植被的破坏,有利于生态保护 B避免常规能源利用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 C增加了藏民的经济负担 D极大地改善了藏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是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A正确。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 B正确。与气候寒冷 无关, C不正确。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D正确。 【小题
12、2】藏南谷地的地热,是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与太阳能无关, A 对。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风能 、雅鲁藏布江的水能都是转化的太阳能, B、 C、 D错。 【小题 3】青藏地区积极开发太阳能可以减少居民对植被的破坏,有利于生态保护, A正确。避免常规能源利用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 B正确。减轻了藏民的经济负担, C错误,选 C。极大地改善了藏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D正 确。 考点: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开发的意义。 各国科学家普遍认为 2013年至 2014年会出现 “太阳活动极大期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和周期是( ) A黑子、耀斑, 11年 B太阳风、黑子,
13、 14年 C日珥、耀斑, 22年 D磁暴、日珥, 60年 【小题 2】电影 2012中夸张地认为太阳耀斑剧烈爆发可能会对地球造成毁灭性的危害。下列对于耀斑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耀斑是太阳色球层中一种能量剧烈释放的形式 B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强大的电磁辐射 C耀斑爆发可能干扰地球磁场 D直接导致全球温度上升速度加快 【小题 3】下面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在低纬度地区能看到极光现象 产生 “磁暴 ”现象 诱发地震和火山爆发 A B C D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所学内容, “太阳活动极
14、大期 ”是指黑子和耀斑活动高发时期,所以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耀斑,活动周期是 11年, A对。 【小题 2】耀斑是太阳色球层中一种能量剧烈释放的形式, A正确。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强大的电磁辐射, B正确。耀斑爆发可能干扰地球磁场, C正确。大气的主要 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耀斑不会直接导致全球温度上升速度加快,D错误,选 D。 【小题 3】太阳活动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对。在高纬度地区能看到极光现象,不是低纬度, 错。 产生 “磁暴 ”现象, 对。太阳活动不会诱发地震和火山爆发, 错。 D对。 考点: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对地球的影响。 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答案:
15、 C 试题分析: 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应是逆时针方向, A、 B错。南极上空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C对。自转方向指示东方, 0度经线向东是东经, D错。 考点:地球自转的方向。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与诗句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最吻合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 2】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 A甲 乙 丙 丁 B乙 丙 甲 丁 C丙 乙 丁 甲 D丁 丙 乙 甲 【小题 3】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 ) A甲 乙 丙 丁 B乙 丙 甲 丁 C丙 乙 丁 甲 D丁丙乙甲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A 【小题
16、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是描写地球自转特征的,赤道周长约是 4 万千米,地球自转一周,在赤道地区不动,也要随地球一块转一周,8万里。所以是甲地, A对。 【小题 2】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图中各地的纬度,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所以线速度是甲 乙 丙 丁, A对。 【小题 3】地球上各地,除两极点外,自转的角速度相等,所以丁丙乙甲, D对。 考点:地球自转的特征,线速度 ,角速度。 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公转轨道,它是一个正圆 B每年 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1月初则较快 C地球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山东省 济南 第一 中学 高一上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