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367-2006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pdf
《GB 50367-2006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367-2006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pdf(19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cme P GB 50367 - 2006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strengthening concrete structure 2006 - 06-19 发布2006 -1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strengthening concrete structure GB 50367-26 主编部门:四川省建设厅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6年11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刷6北京中华人
2、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strengthening concrete structure GB 50367 - 2006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新华书店经销北京密云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北京市兴顺印刷厂印刷* 开本:850X1168毫米1/32 印张:8% 字数:228千字2006年9月第一版2006年9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30000册定价:42.元统一书号:15112. 14397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00037)本社网址:http:/ 网上书店:http:/www.china-中华人
3、民共和国建设部公lh 口第440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67 -2006,自2006年1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8、4.4.1、4.4.2、4.4.3、4.4.6、4.5.2、4.5.3、4.5.5、4.5.6、4.5.7、4.5.8、4.5.9、4.7.4、9.1.6、12.2.4、12.2.6、13.1.4、13.2.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6年6月19日3 前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9J308号文的
4、要求,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高等院校及科研、设计、企业等单位共同制订而成。在制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和验证性试验,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实践经验F与国外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和借鉴;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并进行了试设计和试点工程的试用,对重点章节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主要规定的内容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基本规定、材料、增大截面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外加预应力加固法、外粘型钢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绕丝加固法、钢
5、丝绳网片-聚合物砂浆外加层加固法等的设计、计算与构造规定以及有关的附录。此外,还有与各种加固方法配套使用的植筋技术、锚栓技术、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和钢筋阻锈技术等。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为充实提高规范的质量,请各使用单位在施行本规范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55号(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内)建设部建筑物鉴定与加固规范管理委员会(邮编:610081; http:/www. astcc. com/)。本规范主编单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4
6、 本规范参加单位: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福州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上海加固行建筑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东洋机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喜利得(中国)有限公司慧鱼(太仓)建筑锚栓有限公司厦门中连结构胶有限公司亨斯迈先进化工材料(广东有限公司北京风行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库力浦实业有限公司湖南国特邦土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大连凯华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台湾安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长江加固技术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梁坦王永维陆竹卿梁爽吴善能黄棠林文修卓尚木古天纯贺曼罗倪士珠张书禹莫群速侯发亮卡良桃陈大川王立民
7、李力平王稚吴进陈友明张成英线运恒张剑单远铭张首文唐超伦张欣温斌5 目次1 总则.2 术语、符号. . . . . 2 2.1 术语. . . . . . . . . 2 2. 2 符号. 4 3 基本规定. . 6 3.1 一般规定. . . . . 6 3.2 设计计算原则. . . 7 3.3 加固方法及配合使用的技术. . . 9 4 材料. 10 4.1 水泥. . . 10 4.2 混凝土. . . . . . . 10 4.3 钢材及焊接材料. . 11 4.4 纤维和纤维复合材. 13 4.5 结构加固用胶粘剂. 15 4.6 棍凝土裂缝修补材料. 19 4.7 阻锈剂. 20
8、5 增大截面加固法. . . . . 22 5.1 设计规定 . 22 5.2 受弯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 22 5.3 受弯构件斜截面加固计算 . . . . 25 5.4 受压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26 5.5 构造规定. . . 28 6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 . . 31 6.1 设计规定. 31 6.2 加固计算. 31 7 6.3 构造规定 . . . 33 7 外加预应力加固法.34 7.1 设计规定. . 34 7.2 加固计算. 35 7.3 构造规定. 41 8 外粘型钢加固法. . . 47 8.1 设计规定 . . 47 8.2 加固计算 . 47 8.3 构造规定
9、. . 50 9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 . 53 9.1 设计规定. . 53 9. 2 受弯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 54 9. 3 受弯构件斜截面加固计算. . 59 9.4 受压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 61 9. 5 受压构件斜截面加固计算 . . 63 9. 6 大偏心受压构件加固计算. 64 9. 7 受拉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65 9.8 提高柱的延性的加固计算. 66 9. 9 构造规定. . 67 10 粘贴钢板加固法一.73 10.1 设计规定.73 10.2 受弯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74 10.3 受弯构件斜截面加固计算. 77 10.4 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10、79 10.5 受拉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80 10.6 构造规定. . . . 81 11 增设支点加固法.84 11. 1 设计规定. . . . 84 11. 2 加固计算. . 84 11. 3 构造规定.85 8 12 植筋技术. . 88 12.1 设计规定.88 12.2 锚固计算.12.3 构造规定. . 91 13 铺栓技术. . 94 13.1 设计规定.94 13.2 锚栓钢材承载力验算.95 13.3 基材提凝土承载力验算13.4 构造规定. 104 14 裂缝修补技术.105 14.1 设计规定. . . 105 14.2 裂缝修补要求. . 107 附录A已有建筑物
11、结构荷载标准值的确定. 108 附录B已有结构混凝土回弹值龄期修正的规定.111 附录C纤维材料主要力学性能. . 112 附录D纤维复合材层间剪切强度测定方法.113 附录E粘结材料粘合加固材与基材的正拉粘结强度现场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119 附录F粘结材料粘合加固材与基材的正拉粘结强度试验室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124 附录G富填料胶体、聚合物砂浆体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方法. . 附录H高强聚合物砂浆体抗折强度测定方法. 135 附录J富填料粘结材料拉伸抗剪强度测定方法(钢套筒法). 139 附录K约束拉拔条件下胶粘剂粘结钢筋与基材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测定方法. 143 附录L结构用胶粘剂湿热老化性
12、能测定方法.148 附录M锚栓连接受力分析方法.152 附录N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157 9 附录P钢丝绳网片-聚合物砂浆外加层加固法.162 附录Q绕丝加国法. . . . 176 附录R已有混凝土结构钢筋阻锈方法.178 本规范用词说明. . 182 条文说明. . . 183 10 1总则1. 0.1 为使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做到技术可靠、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1. O. 2本规泡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加固的设计。1. O. 3混凝土结构加固前,应根据建筑物的种类,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144和民用建筑可靠
13、性鉴定标准)GB 50292进行可靠性鉴定。当与抗震加固结合进行时,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或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进行抗震能力鉴定。1.0.4 混凝土结构加固的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1 2 术语、符号2.1术语2.1.1 已有结构加固strengthening of existing structures 对可靠性不足或业主要求提高可靠度的承重结构、构件及其相关部分采取增强、局部更换或调整其内力等措施,使其具有现行设计规范及业主所要求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2.1.2 原构件existing structure m
14、ember 实施加固前的原有构件。2.1.3 重要构件important structure member 其自身失效将影响或危及承重结构体系整体工作的承重构件。2.1.4 一般构件general structure member 其自身失效为孤立事件,不影响承重结构体系整体工作的承重构件。2.1.5 增大截面加固法structure member strengthenting with reinforced concrete 增大原构件截面面积或增配钢筋,以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或改变其自振频率的一种直接加固法。2.1.6 外粘型铜加固法structure member strengtheni
15、ng with externally bonded steel frame 对钢筋混凝土梁、柱外包型钢、扁钢焊成构架并灌注结构胶粘剂,以达到整体受力,共同约束原构件要求的加固方法。2.1.7 复合截面加固法structure member strengthening with externally bonded reinforced materials 通过采用结构胶粘剂粘结或高强聚合物砂浆喷抹,将增强材料粘合于原构件的混凝土表面,使之形成具有整体性的复合截2 面,以提高其承载力和延性的一种直接加固法。根据增强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外粘型钢、外粘钢板、外粘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外加钢丝绳网片-聚合物砂
16、浆层等多种加固法。2.1.8绕丝加固法compression member confined by reinfor cmg Wlre 通过缠绕退火钢丝使被加固的受压构件混凝土受到约束作用,从而提高其极限承载力和延性的一种直接加固法。2.1.9 外加预应力加固法structure member strengthening with externally applied prestressing 通过施加体外预应力,使原结构、构件的受力得到改善或调整的一种间接加固法。2.1.10植筋bonded rebars 以专用的结构胶粘剂将带胁钢筋或全螺纹螺杆锚固于基材混凝土中。2.1.11 结构胶粘剂st
17、ructrual adhesives 用于承重结构构件粘结的、能长期承受设计应力和环境作用的胶粘剂,简称结构胶。2. 1. 12 纤维复合材fibre reinforced ploymer (FRP) 采用高强度的连续纤维按一定规则排列,经用胶粘剂浸渍、粘结固化后形成的具有纤维增强效应的复合材料,通称纤维复合材。2.1.13 聚合物砂浆polymer mortar 掺有改性环氧乳液或其他改性共聚物乳液的高强度水泥砂浆。承重结构用的聚合物砂浆除了应能改善其自身的物理力学性能外,还应能显著提高其锚固钢筋和粘结混凝土的能力。2. 1. 14 有效截面面积effective cross-section
18、 area 扣除孔洞、缺损、锈蚀层、风化层等削弱、失效部分后的截面。2. 1. 15 加固设计使用年限design working life for strengthe ning of existing structure or its member 3 加固设计规定的结构、构件加固后无需重新进行检测、鉴定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间。2.2符口可2.2.1 材料性能EfiJ一一原构件钢筋弹性模量;E.一-新增钢筋弹性模量;E.一一新增型钢弹性模量;E晤一新增钢板弹性模量;Ef一一一新增纤维复合材弹性模量FfcfJ一原构件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h、f一二原构件钢筋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y、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367 2006 混凝土结构 加固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