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8700.6-2005 远动设备和系统 第6-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 OSI 1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pdf
《GB T 18700.6-2005 远动设备和系统 第6-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 OSI 1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8700.6-2005 远动设备和系统 第6-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 OSI 1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pdf(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3.200 F 21 道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 1995 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OSIl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T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Part 6-2: Telecontrol protocols compatible with ISO standards and ITU-T recommendations一U se of basic standards (ISO layers 1-4) CIEC 60870-6一2:1995 ,
2、 IDT) 2005-02-06发布2005-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夜总局也舍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缸叩G/T 18700.6-2005/IEC 60870-6-2: 1995 目次前言.,. 1 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定义34 缩略语.5 传输层.85. 1 传输层介绍.85.2 传输服务.85. 3 传输协议6 网络层._.106. 1 网络层介绍.106.2 网络服务.6.3 网络协议7 子网147.1 分组交换网7.2 电路交换网.四附录川规范性附录)传输协议一一过程元素附录B(规范性附录)传输协议二千协议类型26参考文献G/T 18700.6
3、-2005/IEC 60870-6-2: 1995 前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远动实时数据传输也逐渐向网络化发展。IEC57技术委员会编制的IEC60870-6系列标准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部分:与IS0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是为适应这一发展需要制定的。为促进我国远动实时数据通信进一步发展,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我们采用该标准系列中的有关部分制定国家标准GB/T(GB/Z) 18700 TX.电气特性ITU-T X. 气特性ITU-T X. 213 : 199 CEPT T / CD 01-12 CEPT T / CD 01-14 3 定义均衡器的4800 bit/s的调制解一般
4、结构E的使用用的DTE和DCE入式DCE的工程要求规范以下定义适用于本部分。本章定义IEC60050(371)和GB/Z14429中未收入的术语。3. 1 3.2 呼叫控制过程call control procedure 建立和释放呼叫所必需的特定协议集合。呼叫建立call establishment 建立数据连接的事件序列(见IEC60870-1-4)。3 G/T 18700.6-2005/IEC 60870-6-2: 1995 3.3 3.4 3.5 呼叫calling为了在数据站之间建立连接而传输选择信号的过程。ISO 2389-9/09.06. 08J 呼叫释放call release
5、 释放数据连接的事件序列(见IEC60870-1-4)。电路交换网circuit switched network 各种专用(时分或空分)交换设施,以提供基于电路交换方法的远程通信服务。它们可能是电路交换数据网或电话交换网(见IEC60870-1-4)。3.6 3. 7 电路交换公共数据网circuit switched public data network CCSPDN) 见电路交换网。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根据需要接通两个或多个数据终端设备,并允许这些终端独占它们之间的数据电路,直到这种连接被释放为止的过程。ISO 2382-9/09.05. 09J 3.8 3.9
6、 3.10 代码透明数据通信code-transparent data communication 使用与数据掘采用的比特序列结构无关的面向比特协议的数据通信模式。ISO 2382-9/09. 05. 05J 连接模式connection-mode (CO) 在连接模式中,通信路径建立以后才开始传输数据。无连接模式connectionless-mode (CL) 在元连接模式中,数据在个包含足够信息的单个独立实体中被逐步传送到目的地,元需建立呼叫,也无需任何类型的网络确认和返回分组。3. 11 数据传输阶段data transfer phase 在一个呼叫中在网络互连的数据终端设备之间可以传送
7、用户数据的阶段。3.12 数据报datagram 在分组交换中,一个带有足够的路由信息、与其他分组无关的独立分组。此分组从掠数据终端设备(DTE)逐步传送到目的数据终端设备时,不依赖数据终端设备和网络之间以前的交换。ISO 2382-9/09.06. 28J 3. 13 数据报服务datagram service 分组交换中的一种服务。这种服务发送数据报到数据报地址域中指明的目的地,网络不必参照其他数据报。ISO 2382-9/09. 05. 15J 注:数据报可以不按照数据报进入网络的次序传递到目的地址。4 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 1995 3. 1
8、4 数字数据电路digital data circuit 数字数据电路由CSDN或串接电路交换数据网CCSDN)提供,数字数据电路可以是交换的也可以是永久的。ENV 41 107J 注:一些ISDN或以前的ISDN通过一个X.21接口提供电路交换服务。这些服务与CSDN提供的服务相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功能标准是可用的。3.15 端系统end system 端系统这个术语取自OSI参考模型并且用一个抽象形式表示通信系统的功能,与实际物理实现无关。因此作为一个实例,在现实世界术语中的端系统,可能是一个简单的独立系统,也可能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一组互连的主计算机系统。所有的端系统均包含传输层实体的
9、功能。3.16 3.17 3. 18 3.19 ENV 41 107J 封装envelope 以n比特的位组构成的二进制数组合,增加一些附加位,这些附加位是数据网络运行所要求的。IEV 721-19-25J 快速选择fast select 虚拟呼叫机制的一个选项,它允许呼叫建立和呼叫清除分组里包含数据。ISO 2382-9/09.05. 16J 流控f10w control 在数据通信中,实际传输率的控制。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igh level data Iink control protocolCHDLC) 由ISO/IEC3309、ISO/IEC4334和ISO/IEC7809定义的数据
10、链路协议规范。HDLC是为编码透明的同步数据传输设计的。3.20 3.21 3.22 中介系统intermediate system 提供网络中继功能的一个实际系统的抽象。ISO 8648-3. 3-5J 多点连接multipoint connection 为了数据传送,在二个以上站之间建立连接。ISO 2382-9/09.04. 03J 开放系统互连(OSI)基本参考模型OpenSystem Interconnection C OSI) , basic reference model OSI基本参考模型是一个与具体实现无关的信息交换系统模型。它由7个功能层组成。参考模型作为定义服务和协议的框
11、架,适用于已经建立的边界内。开放系统互连的国际标准参考模型的目的是为协调用于系统互连的各项标准的开发提供共同基础,同时使已有的标准置入总的参考模型中。开放系统互连(OSI)术语限定那些在系统之间交换信息的标准,这些系统由于共同使用合适的标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 1995 准,实现对另一个系统开放的目的。实际上,系统是开放的并不意味着任何特定系统的实施、互连方法和技术,但涉及对适用标准的共同承认和支持(见GB/T9387.1)。3. 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 30 分组packet 按特定的格式排列的比特序列
12、,包含控制信息和可能的用户数据,作为一个整体传输和交换。 IS0 2382-9/09.06.26,己修正分组交换数据网packet switch 基于分组交换方式,提供远程分组交换公共数据网见分组交换数据网。服务质量quality 一组由服务质量中继系统 IS0 8648-3. 3 GB/ T 93 87. 1 子网现实子网的抽象。子网接入协议su 可SNAcP是在子网的网络实体条通路。系统中的SNAcP实体直接使用子网3.31 个DTE-DCE协议)。在端服务质量选择功能。与子网有关的汇聚协议sub-network dependent convergence protocol (SNDCP
13、) SNDCP对子网接入协议所提供的服务进行向上和向下的调整。因此,既可为与子网无关汇聚协议提供它所采用的服务,又可以直接提供网络服务。3. 32 3. 33 6 与子网无关的汇聚协议sub-network independent convergence protocol (SNICP) SN1CP用于在明确定义的下层能力集合上(即子网的能力)构造网络服务。传输线路transmission line 外接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的数据电路部分,用于连接DCE与数据交换机(DSE)、DCE与一个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 1995 或多个其他的DCE、DS
14、E与另一个DSE。ISO 2382-9 / 09. 04. 04J 3.34 3.35 透明码/面向比特码transparent code/bit oriented code 在符号组合上无限制的码(见IEC60870-1-4)。虚连接virtual connection(VC) 两个网络实体间的逻辑连接。通常分为失地传输分组。CLNS CLTS CONS COTS CSDN CSPDN HDLC ISDN LAN 岛1LPNC NPDU NSAP NSDU PLP PSDN PSPDN PSTN QoS SLP SNAcP SNDCP SNICP STE STN TC TPDU TSDU Q
15、uality of Service Single Link Procedure Sub-network Access Protocol Sub-Network D巳pendentConvergence Protocol Sub-Network Independent Convergence Protocol Signal Terminating Equipment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Transport Connection Transport Protocol Data Unit Transport Service Data Unit 据网分组交换公共数据网
16、公共电话交换网服务质量单链路过程子网接入协议与子网有关的汇聚协议与子网无关的汇聚协议信号终端设备电话交换网传输连接传输协议数据单元传输服务数据单元7 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 1995 5 传输层5. 1 传输层介绍5. 1. 1 概述传输层是OSI参考模式的第4层(见ISO/IEC7498-1)。它是OSI参考模型中的高层即面向应用的部分(5,6,7)和低层网络有关部分门,2,3)之间的边界。传输层主要用途就是为面向应用的高层提供具有规定服务质量的透明、可靠、高效的端到端信息传输。传输层的目标是提供与使用网络无关的(可靠信息传送)服务。5. 1. 2
17、传输层的功能传输层的功能是:一一一将传输地址映射到网络地址。一一建立或释放端到端的传输连接。一一端到端流控和顺序控制。一一在单个网络连接上,复接/分接传输连接。一一拆分和组合:单一传输连接上使用多个网络连接的功能。差错检测、恢复和监视服务质量。一一分片和重组、成块和分块:使传输服务数据单元(TSDU)长度适应传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例如,由会话层提交报文)长度的功能。一个TSDU可以分成几个TPDU或者几个TSDU可以组成一个TPDU。一一紧急数据传送:用于避开正常数据流控,传输特定数据的功能。一一组合和分离:使TPDU长度适应网络服务数据单元CNSDU)长度的功能。根据给定网络NSDU
18、的长度(如:X.25分组长度),不同的TPDU可以组合到单个NSDU中。监视功能。一二紧急TSDU传输。5.2 传输服务5.2.1 连接模式/无连接模式的传输服务连接模式(COTS)和无连接模式传输服务(CLTS)两者都包含在国际标准CISO,ITU-T)中,然而,无连接模式传输服务不适用于远动应用需求(比如,端对端确认服务、QoS的协商、流控只在COTS中存在)。基于CONS(连接模式网络服务)的COTS实现远距离远动传输,或者基于CLNS(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的COTS实现局域网传输,这都是基本需求。5.2.2 参考标准集传输服务在ISO/IEC8072中定义。5.2.3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19、列表传输连接(TC)建立(仅用于COTS)。数据传输。一一TC释放(仅用于COTS)。5.2.4 对远动的建议服务质量(Qo日8 应检查定义服务质量(见ISO/IEC8072)的下列参数:一-TC建立的时延;十一TC建立失败概率;一一吞吐率;GB/T 18700.6一2005/IEC60870-6-2: 1995 一一传输时延;一一残留差错率;传输失败概率;一一TC释放时延;一-TC释放失败概率;-TC保护;-TC优先级;一一一TC恢复能力。对0日.TC优先级从以下几个方面规定TC的相对重要性:一一如有必要,按优先级次序,降低TC的QoS级别p如有必要,按优先级次序,中断TC以恢复资源。优先级
20、别是有限制的(比如4级:低、中、高、最高)。5.2.5 紧急数据传输服务这个服务的使用应进行检验。紧急数据传送时没有编号和流控。即使有其他正常数据传送正在进行,紧急数据也总是首先传送。具有传输协议类选择的网络紧急数据传输服务的适宜性应严格检查。5.2.6 传输层的中继能力在OSI参考模型中可能提供的实现中继功能的方法之一是使用传输层。这涉及传输层本身LAN和WAN之间的中继。参考配置参见GBIZ18700. 5一2003的2.1。子网互连通过基于无连接网络服务仗队LAN)的传输连接与基于面向连接网络服务(如:WAN)的传输连接之间的关联和中继实现。在二个传输连接之间发生中继。这个解决方案无需在
21、WAN上传送互连协议报头(特别是互联地址)。中继能力在MAP-TOP用户组的文章中介绍并称作MSDSG(多系统分布式系统网关)。虽然中继类型没有遵循当前的OSI模型,但它是IS0技术报告CISO/IECTR 10172)的主题。5.3 传输协议5.3.1 参考标准集一一ISO/IEC8073; -IS0 8602。5.3.2 建议使用的传输协议(分类或子集、选项的选择、参考值范围)过程元素在OSI传输协议中(见ISO/IEC8073)定义了23个过程,这些过程在附录A中给出。协议分类使用不同的过程元素组合,ISO定义了5个传输协议类型。在附录B里描述。类型的选择(0、1、2、3、4)依赖于网络
22、的分类(未检出差错率等),需要明确和IS0的A、B、c3 类型的分类相关性。传输协议类型的选择通常根据过程元素项的功能协议子集的需要(比如:多路复用、流控等)。在远动应用中,通常建议类型4。类型协商类型协商的规则意味着没有它,双方就不能进行通信。比如:设备A只提供类型N,而B设备只提供类型MN。为了与B设备通信建立一个传输连接,A设备也须支持B设备的类型Mo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考虑3种类型:0、2和4,就有3种类型设备。只支持0类型设备;9 GB/T 18700.6一2005/IEC60870-6-2: 1995 6 网络层一一支持0、2类型设备;支持0、2、4类型设备。类型协商机制是强制的,除
23、非整个系统选择同一类型。QoS参数一一如果使用QoS参数的协商是有用的,则传输服务应该提供在目标Ctarget)和最小量(minimum)方面的QoSC优先级、吞吐量、传送延时等)参数的可见度。这些参数的访问对第4层的管理也是有用的。一一传输连接之间相对优先级的标记在ISO/IEC8072: 1994中10.10定义。一一优先级层次的编码应被确定(在ISO/IEC8073中,只给出编码格式并且是整数,没有值规定)。选项一一在远动应用中推荐使性宜适的等制6.1 . 2 子网、OSI定义:子网是一个或多个中介习、,连接。子网是诸如公网、专网、局域网等现实网络的抽象表示。着重考虑的子网有:一一分组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8700.6 2005 设备 系统 部分 ISO 标准 ITU 建议 兼容 协议 OSI 基本 使用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256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