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 3150-2002 地球观测卫星对遥感地面站技术要求.pdf
《QJ 3150-2002 地球观测卫星对遥感地面站技术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J 3150-2002 地球观测卫星对遥感地面站技术要求.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FL 0130 QJ 31502002地球观测卫星对遥感地面站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 to remote-sensing ground station 20030201实施 20021120发布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发 布 QJ 31502002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五一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治华、常际军、刘绍安。 I QJ 31502002 地
2、球观测卫星对遥感地面站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传输型地球观测卫星对遥感地面站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地球资源卫星、传输型军事侦察卫星及极轨气象卫星对地面站的技术要求及地面 站的设计与建设。海洋观测及环境与灾害监测等传输型遥感卫星亦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 421A 卫星术语 GJB 1198 卫星测控和数据管理
3、GJB 2923 传输型照相侦察卫星数据接收和传输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GJB 3832 成像侦察卫星地面站技术要求 3 术语和缩略语 3.1 GJB 421A确立的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3.2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PTautomatic picture transmission,自动图像传输; DCSdata collection system,数据收集系统; DPTdelay picture transmission,延时图像传输; G/Tgain to noise temperature,接收系统品质因素; HRPThigh resolution picture transm
4、ission,高分辨率图像传输; VSWR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电压驻波比。 4 一般要求 4.1 星地信息系统 卫星与地面站信息系统构成及其信息流框图见图1。 卫星测控 数据收集平台 地球观测卫星 其它地面站(中、小和副站等) 遥感地面站(主站) 活动地面站 DCS接收站 图1 卫星与地面站信息系统构成及其信息流图 1 QJ 31502002 4.2 卫星对地面站功能要求 传输型地球观测卫星对地面站的功能要求如下: a) 完成对卫星的捕获跟踪、遥感数据接收解调及存储记录; b) 完成对遥感图像的实时快视监视; c) 完成对卫星有效载荷的业务测控。 4.3 遥
5、感地面站组成及其要求 4.3.1 卫星跟踪与数据接收 卫星跟踪与数据接收主要由天线馈源及伺服系统、微波通道、下变频器和中频解调接收机等设 备组成。应完成捕获并跟踪卫星、对接收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分路和下变频及解调。 4.3.2 数据处理、记录与图像快视 数据处理、记录与图像快视主要由格式同步器、数据存储器及快视等监视设备组成。应完成基 带信号码变换、数据流串并变换、同步信号提取以及格式化处理,对数据实时记录存储归档,实现 遥感图像的实时快视监视。 4.3.3 业务测控 业务测控主要由编码、调制、解调、变频放大和发射等设备组成。根据需要完成卫星有效载荷 的业务测控。 4.3.4 标校 标校主要由标
6、校塔、模拟信号源及测试设备等组成。应完成地面系统有线、无线测试,卫星与 地面站对接试验,指标标校等任务。 4.3.5 时统 时统由时统接收机、GPS或高稳时钟组成。应提供地面站所需的标准时间和标准频率。 4.3.6 通信 通信方式包括电话、传真、计算机网络、微波通信、专用数据线和卫星通信等手段。应完成地 面站与数据处理中心、卫星测控中心、多点分布的接收和发射网站等之间的业务和数据传输。 4.3.7 监控管理 用于对站内各系统和设备运行情况的监控。包括对站内各系统和设备工作状态的控制切换;对 地面站任务计划和工作流程实施管理;对系统硬软件资源、卫星运行状态、观测区域、运行管理、 工作日记、故障记
7、录及设备运行档案等数据库进行管理。 4.3.8 技术保障 提供站内全部设备所需的供配电和机房环境保障,以及站内设备测试、维护所需的各类仪器仪 表和工具。 4.4 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地面站应具备接收同类卫星的兼容能力,并且按需要应能扩展,使之具有接收国内外多颗卫星 遥感数据的能力。 4.5 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 按GJB 2923的规定执行。 4.6 站址选择 地面站的站址应选择在符合电磁环境要求的地理位置,相应的天际线仰角应在5以下。 5 详细要求 5.1 概述 军事侦察及地球资源卫星和极轨气象卫星都属于传输型地球观测卫星,它们有相似之处,又有 区别。 2 QJ 31502002 5.2 军事侦
8、察及地球资源卫星地面站 5.2.1 功能 军事侦察及地球资源卫星数据接收站应完成的功能为: a) 天线、馈源及伺服控制分系统应完成对卫星的捕获和跟踪,具有接收和发射的双工功能; b) 把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和变频后送中频数据接收机; c) 数据接收机输出的原始信号送记录系统记录存储,或通过通信线路送至数据资料处理中 心,并送快视设备进行图像监视; d) 接收并解调卫星遥测下行信号,发射上行遥控指令,对有效载荷进行业务管理。 军事侦察及地球资源卫星地面站一般由天线、馈源及伺服控制、跟踪接收、遥控、遥测、数据 记录及处理等系统组成。其方框图见图2。 天线反射面馈源 跟踪、伺服 X 频段低噪声 放
9、大器 下变频器 数据解调器 数据记录处理传输 S 频段低噪声 放大器 下变频器 遥测解调器 遥测处理设备 S 频段大功率 放大器 上变频器 遥控调制器 遥控发端 图2 军事侦察及地球资源卫星地面站系统方框图 5.2.2 天线、馈源及伺服控制系统 天线、馈源及伺服控制系统应满足如下要求: a) 天线类型:一般采用为 X/S双频段抛物面式天线(具体要求按 GJB 3832 的规定); b) 系统 G/T 值:一般应大于 33dB/K(X 频段),22dB/K(S 频段); c) 极化方式:左旋或右旋圆极化; d) VSWR:1.3; e) 工作范围:0360(方位),0180(俯仰); f) 运动
10、速度:0/s22/s(方位),0/s10/s(俯仰); g) 运动加速度:0/s 2 10/s 2 (方位),0/s 2 10/s 2 (俯仰); h) 稳态伺服误差:0.05; i) 天线座架类型:EL/AZ 或 X/Y,在 EL/AZ天线座架中应加倾斜机构以解决卫星过顶接收; j) 跟踪方式:自动跟踪/手动跟踪/程序跟踪。 5.2.3 微波下行通道 微波下行通道应满足如下要求: a) 工作频率:8000MHz9000MHz 2200MHz2290MHz; 3 QJ 31502002 b)带宽:X 频段 400MHz1000MHz(3dB); S频段 100MHz(3dB); c)变频输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J 3150 2002 地球 观测 卫星 遥感 地面站 技术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