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 20546-1995 仪表着陆系统(ILS)下滑信标接收机通用规范.pdf
《SJ 20546-1995 仪表着陆系统(ILS)下滑信标接收机通用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J 20546-1995 仪表着陆系统(ILS)下滑信标接收机通用规范.pdf(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FL 5826 1996-06-14发布,、一-t:l 电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 (ILS) localizer .receiver SJ 20546 95 1996-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1范1. 1 主题内容仪表着陆系统(ILS)航向信标接收机通用规范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 ( ILS) localizer receiver 范规定了仪表着陆系统(ILS)航向信标接收机的通用要求、
2、质备等。1. 2 适用范围SJ 20546 95 规定及交货本规范适用于仪品规范的依据。系统(lLS)航向信标接收机(以下简称接收机).是制定接收机产2 引用文件GB/T 14282.4 93 仪表着陆系统(ILS)航向信标接收机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GJB 150.1 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总则GJB 150.2 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低气压试验GJB 150.3 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高温试验GJB 150.4 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低温试验GJB 150.6 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温度一高度试验GJB 150.9 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湿热试验GJB 150.10 8
3、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霉菌试验GJB 150.11 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盐雾试验GJB 150.13 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爆炸性大气试GJB 150.15 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加速度试验GJB 150.16 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振动试验GJB 150.18 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冲击试验GJB 151.2 86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机械设备和分系统(包括相应的地面辅助设备)的要求(A1类)GJB 152 86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寻工业部1996-邸-14发布1996-1 (-() 实一1一3 臼2054695 GJB
4、 179 86 计数抽样栓查程序及表GJB 367.1 87军用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设计制造要求GJB 367.3 87 军用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可靠性鉴定试验和验收试验方法。GJB 367.5 87 军用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包括、运输和贮存要求GJB 368.2 87装备维修性通用规范维修性的基GJB 368.5 87装备维修性通用规范维修性的试验与评价GJB 441 88 机载电子设备机箱、安装架的安装形式和基本尺寸GJB 457 88 机载电子设备通用规范GJB 900 90 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3. 1 合格鉴定按本规范提交的产品应是经鉴定合格或定型批准的接收机。3.2 设计与结构机的设
5、计和结构应符合GJB457中6.1条及GJB367.1中1.1条、1.3-1.8条、1.11-1.21条的支啦。3.3 机的维修性应符合GJB368.2中的有关要求。接收机平均修复时间(MTTR)由产品规范规定。3.4 人.机环境工程接收机的人.机环境工程应符合GJB457中6.8条的要求。3.5 安全性接收机的安全性应符合GJB457中6.6条和6.7条的要求。3.6 互换性接收机的互换性应符合GJB457中6.11条的要求。接收机整机互换后,应能正常工作。3.7 外形尺寸接收机外形尺寸应符合GJB441中4.2.1条的要求。3.8 接收机3.9 外观收机表面字、符号等应清m、3. 10 性
6、能特性GJB 441中4.2.4条的要求。层应均匀、光洁、美观,不应有气泡、龟裂、凝结、锈蚀脱落等缺陷,各种文。3.10.1 工作频率与波道划分(见4.7.10.1条)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为108.0-112.0MHz,其波道划分及频率配对应符合附录A(补充件)表A1的规定。3.10.2 波道转换时间(见4.7.10.2条)通过控制器从一个波道转换到其它任意波道时,波道转换时间应不大于2.55。3.10.3 频率准确度(见4.7.10.3条)接收机频率准确度应不劣于土5X1O-S。一2一臼2054695 3.10.4 航道精度(见4.7.10.4条)在下列条件下,按GB/TI4282.4中附录
7、A(参考件)的规定测量接收机95%统计概率的航道偏差,应符合低电平为0士7mV,高电平为O:t70mV的要求za. 标准航向航道信号的电平在50-10000V范围内变化;b. 标准航向航道信号的载波频率在fc士9kHz范围内变化;注:fc为被选波道的载波频率(以下向)。c. f强收机同时旋加10V的标准航向航道信号和电平为1500V、调制频率为150Hz、度为30%的第一邻近波道干扰信号,且频率在各自的fc士9kHz范围内相应变化;d. 给接收机同时施加10V的标准航向航道倩号和电平为1500V的第一邻近被道的VOR测试信号,且频率在各自的fc:t2kHz范围内相应变化;e. 给接收机同时施加
8、10000V的VOR测试信号和标准航向航道信号,且VOR测试信号的频率在108.0112.0MHz(fc土98kHz频段除外)范围内变化,标准航向航道信号的电平在50-10000A范围内变化;r. 给接收机同时施加电平为10000V、调制频率为150Hz、调制度为30%的无用信号和标准航向航道信号,且无用信号频率在108.0-1120MHz(jc土141kHz频段除外),范围内变化,标准航向航道信号电平在10-10000V范围内变化;g. 标准航向语音/识别信号的调制频率在350-3000Hz范围内变化;h. 标准航向航道信号的调制频率分别在90Hz:t1. 5%和150Hz土1.5%范围内同
9、时变化;i. 90Hz和150Hz调制信号各自的调制度分别在18%-22%范围内同时变化;j. 电源频率在其额起值:t5%范围内变化;k. 电源电压在其额定值:t10%范围内变化。3.10.5 接收机灵敏度(见4.7.10.5条)接收机灵敏度应不劣于10V。3.10.6 选择性(见4.7.10.6条)在jc土9kHz频率范围内,输出电平衰减应不大于6d趴在jc士350kHz频率范围外,输出电平衰减应不小于60拙。3.10.7 偏转灵敏度(见4.7.10.7条)给接收机输入1000V的标准航向偏离信号时,偏转灵低电平为90:t5mV; 高电平为1.2土0.05V。3.10.8 偏转线性(见4.7
10、.10.8条)满足以下要求:给接收机输入50-10000p.V的标准航向航道信号,在调制度差为0-0.093范围内,偏转应与调制度差成线性,线性偏差为10%或标准偏转的5%(取其中较大者)。对于采用旋转式指针的偏离指示器,其偏转角度相对于调制度差的变化也应呈线性。当调制度差从0.093增加到0.4时,偏转不应减小。3.10.9 偏转随调制频率变化的稳定性(见4.7.10.9条)给接收机输入1000V的标准航向偏离信号,使其达到标准偏转后,当调制频率在90Hz:t 1.5%和150Hz土1.5%范围内同时变化时,偏转的变化应不大于其标准偏转的15%。3.10.10 偏转的自动增益特性(见4.7.
11、10.10条)一3一臼2054695 接收机的标准航向偏离信号电平在50-10000V范围内变化时,偏转的变化应不大于其标准偏转的20%。3.10.11 偏转响应(见4.7.10.11条)标准航向航道信号的调制度差从零突然变化到0.155内的任意数值时,偏转指示器的针应在25内达到其规定偏转值的67%,指针的过冲量不大于5%;偏转电流应在0.6s内达到其规定偏转值的67%,电流过冲量不大于2%。3.10.12 偏转的对称性(见4.7.10.12条)给接收机输入1000V的标准航向偏离信号(90Hz信号大于150Hz信号),将其调整到准偏转,当调制信号改变为150Hz信号大于90日z信号时,所得
12、到的相反极性偏转的变化,应在标准偏转的土4%范围内。3.10.13 告警特性(见4.7.10.13条)3.10.13.1 告警输出在规定的负载上,接收机告警输出电压为:低电平为300-500mV,大于100mV指示有效;高电平为15-22V,大于3V指示有效。3.10.13.2 当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接收机的告警系统应能产生告警指示:a. 无射频信号或无90Hz和150Hz调制信号:b. 90Hz或150Hz调制信号之一的调制度降为10%; c. 标准航向偏离信号的电平产生50%或小于50%的标准偏转。3.10.14 假信号响应(见4.7.10.14条)在接收机任一波道上输入频率为90kHz-
13、1500MHz(107.8 -112. 2MHz频段除外)、为150Hz、调制度为30%的射频信号,在整个频率范围内,接收机的响应至少低于其中心响应60dB。3.10.15 语音/识别音频输出(4.7.10.15条)3.10.15.1 语音/识别音频输出功给接收机输入10V的标准航向语音/识别信号,接收机应达到其语音/识别音频输出的定值,且信噪比不低于12dB,在10-10000pV的射频电平范围内,上述要求均应满足。3.10.15.2 语音/识别音频频率响应给接收机输入1000V的标准航向语音/识别信号,信噪比不劣于20dB,在保持输入信号电平恒定情况下,调制频率350-3000Hz范围内变
14、化时,语音/识别音频输出功率的变化应不大于6dB。3.10.15.3 语音/识别音频失真当标准航向语音/识别信号电平在50-10000V范围内及调制频率在350-3000Hz范围内变化时,接收机语音/识别音频输出的失真度应不大于10%。3.10.15.4 语音/识别音频输出的自动增益特性当标准航向语音/识别信号的电平在50-10000pV范围内变化时,语音/识别音频输出功变化应不大于6dB。3.10.16 天线(见4.7.10.16条)航向信标接收天线的性能应符合GB/T14282.4中4.18-4.20条的要求。一4一臼2054695 3.10.17 两部接收机共用一个天线(见4.7.10.
15、17条)当两部接收机共用一个天线工作时,接收机航道精度和接收机灵敏度应分别符合3.10.4条和3.10.5条的要求。3. 11 连续工作能力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接收机应具有连续工作12h的能力。其航道精度、接收机灵度及偏转的自动增益特性应分别符合3.10.4,3.10.5,3.10.10条的要求。3. 12 接收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的最低可接受值(01)应不小于500h。3. 13 电磁兼容性接收机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JB151.2中Alb类的有关要求。3. 14 环境要求3.14.1 低温工作温度为-55t;贮存温度为-55t。3.14.2 工作温度为55t;,贮存温度为70t
16、。3.14.3 低气压(高度)接收机最大工作高度为15250m。3.14.4 接收机应能承受GJB150.9第2条件表中对于地面和机载电子设备规定的湿热试。3.14.5 温度一一高度接收机应能承受GJB150.6表1中设备等级5的温度一一高温。3. 14.6 民钊接收机应能承受表1和表2中规定的振动试验。表1振动应力范围位移(双幅)加速度5-20Hz 2.54mm 20-2000Hz 20m/52 表2时间(每个轴向)mln 各共振点定频时间正弦扫描时间5-2000-5Hz扫次时间10 30 20 3.14.7 冲击接收机应能承受GJB150.18中试验五基本设计试验表2和试验六坠撞安全试验表
17、3规定的冲击试验。3.14.8 加速度接收机应能承受表3中规定的加速度试验。5一类飞机分类直升飞机其它飞机直升飞机结构试验其它飞机3.14.9霉接收机应3.14.10 盐雾臼2054695 表3加速度试验m/s2 飞机加速度方向向前加速度向A 后上下左右20.00 20.00 70.00 30.00 40.00 40.00 20.00 1.00A 3.00A 4.50A 1.50A 2.00A 2.00A 40.00 40.00 105.00 45.00 60.00 60.00 20.00 1.50A 4.50A 6.75A 2.25A 3.00A 3.00A GJB 150.10中规定的霉菌
18、试验。民霉等级由产品规范规定。接收机应能接受GJB150.11中规定的盐雾试验。试验后,接收机的金属表面、涂层、防蚀用的表面处理层,无涂层电子部件及电路,易发生故障的机械系统等,不应有盐雾腐蚀现埠。3.14.11 爆炸性大气接收机应能承受GJB150.13中规定的爆炸性大气剧也。4 4. 1 合同中另有规定外,承制方应负责完成本规范规定的所有检验。必要时订购方或上级鉴定机构有权对规范中所述的任意检验项目进行检查。4. 1. 1 合格责任所有接收机必须符合本规范第3章和第5章中的有关要示。本规范中规定的检验,应成为承制方整个检验体系或质量大纲的一个组成部分。若合同中还包括本规范中未规定的检验求,
19、承制方仍应保证提交的接收机符合合同的要求。质量一致性检验的抽样中不允许提交明知有缺陷的接收机,也不能要求订购方接收有缺陷的接收机。4.2 检验分类本规范规定的检验分为:a. 鉴定检验;b. 质量一致性检验。4.3 检验条件非另有规定,所有检验应在GJB150.1中3.1-3.4条规定的条件下进行。4.4 鉴定检验鉴定检验应在订购方或上级鉴定机构认可的试验室中进行。经受鉴定检验的样品应是用生产中通常使用的设备和正常工艺所生产的接收机。4.4. 1 样品经受鉴定检验的样品数量应根据接收机投产鉴定批量的大小及检验成本而定,但一般不应少于两部。4.4.2检验项目6一SJ 20546睛-95鉴定检验的项
20、目如表4所示。表4检项目鉴定质量致要求检缺序号项目1-章条号章条号分A C组D组1 设计与结构。3.2 4.7.2 C 2 维修性。3.3 4.7.3 C 3 人.机环填工程。A 3.4 4.7.4 C 4 安全性。A 3.5 4.7.5 B 5 互换性。3.6 4.7.6 B 6 外形尺寸。3.7 4.7.7 C 7 重量。3.8 4.7.8 C 8 外。3.9 4.7.9 C 9 工作率与波道划分。3. 10. 1 4.7.10.1 B 10 波道转换时间。3.10.2 4.7.10.2 B 11 |频率准确度。3.10.3 4.7.10.3 B 12 航道精度。3.10.4 4.7.10
21、.4 B 13 接收机灵敏度。3.10.5 4.7.10.5 B + 14 选择性。3.10.6 4.7.10.6 B 15 偏转灵敏度。3.10.7 4.7.10.7 B 。3.10.8 4.7.10.8 C 斗.17 偏l率变化的稳。3.10.9 4.7.10.9 C 定性18 |偏转的自动增益特性。3.10.10 4.7.10.10 B 19 偏转响应。3.10.11 4.7.10.11 C 20 |偏转的对称性。3.10.12 4.7.10.12 C 21 告警特性。3.10.13 4.7.10.13 B 22 假信号响应。3.10.14 4.7.10.14 B 23 语音/识别音频输
22、出。3.10.15 4.7.10.15 B 24 天线A A 3.10.16 4.7.10.16 C 25 |两部接收机共用个天线L:J A 3.10.17 4.7.10.17 C 26 连续工作能力。3.11 4.7.11 C 27 可靠性。3.12 4.7.12 28 电磁兼容性。3.13 4.7.13 29 低温。3.14. 1 4.7.14.1 30 1龟温。3.14.2 4.7.14.2 一7一SJ 20546 95 4 鉴定质量性检验要求方法陷序号项目章条号章条号分类A C组D 31 低气压(高度)。3.14.3 4.7.14.3 32 湿热。3.14.4 4.7.14.4 斗33
23、 |温度高度。3.14.5 4.7.14.5 34 振动。3.14.6 4.7.14.6 35 冲击。3.14.7 4.7.14.7 36 加速度。3.14.8 4.7.14.8 十37 霉A A 3.14.9 4.7.14.9 38 盐雾A A 3.14.10 4.7.14.10 39 爆炸性大气A A 3.14.11 4.7.14.11 40 包装。5 4.7.15 注:表中带0者为必做项目,A者为选做项目。表中缺陷分类栏内B为严重缺陷,C为轻缺陷。4.4.3 合格判据当所有检验项目均能满足本规班的要求时,则判为鉴定检验合格。如果任意一个检验项目不符合规范的要求,则应停止检验。对不合格的项
24、目进行分析,找出缺陷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后,可继续进行检验。若继续检验所有检验项目都符合规范要求,则仍判为鉴定检验合格。若继续检验仍有某一个项目不符合规范要求,则判为鉴定检验不合格。4.4.4 鉴定合格资格的保持为了保持鉴定检验合格的资格,承制方应按订购方或上级鉴定机构的要求,定期向其提供产品的试验资料。4.4.5 鉴定检验的周期鉴定检验一般只在接收机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时进行,但在其主要设计、工艺、元器件及材料有重大改变而使原来鉴定检验结论不再有效时,也应进行鉴定检姐。4.5 重量一致性检验4.5. 1 检验分组质量一致性检验分为A组、C组、D组检验。4.5.2 检验批的提交检验批的提交应符合G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J 20546 1995 仪表 着陆 系统 ILS 下滑 信标 接收机 通用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