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6327-2010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实施指南.pdf
《GB T 26327-2010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实施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6327-2010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实施指南.pdf(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5.240.50 J 07 中华人民11: /、道B和国国家标准G/T 26327-2010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实施指南Implementation guide for 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2011-01-14发布事宜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亵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06-01实施发布GB/T 26327-2010 目次前言.1 l 范围.2 术语和定义.3 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参考模型.4 4 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层次.4 5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的成熟度模型6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
2、项目的实施附录A(资料性附录)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参考实现方法参考文献.22GB/T 26327-2010 目IJ1=1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工业机械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9)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上海宝信、清华大学、北京清软英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沈阳东软集团有限公司、深圳金蝶中间件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双喜、黎晓东、刘颖、欧阳树生、杨英杰。I GB/T 26327-2010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实施指南1 范围GB/T 26327规定了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参考模型,定义了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层
3、次,建立了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的成熟度模型,并规范了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项目实施的基本步骤和任务。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信息化咨询服务单位以及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的单位,为企业进行信息化系统集成提供参考指南。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 1 企业enterprise 共同承担确定使命、目标和目的,以提供产品或服务等输出的一个或多个组织。注:该术语包括诸如广义企业、虚拟企业等相关概念。GB/T 18757-2008,定义3.6J2.2 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各方面全面应用信
4、息技术,建设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调整或重组企业组织结构与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2.3 2.4 2.5 2.6 2. 7 企业信息化系统ente叩riseinformationization system 支持企业信息化实现的各类计算机应用系统。系统集成system integration 通过接口实现不同功能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功能互连。企业集成enterprise integration 企业实现其内部和外部信息环境中不同数据、应用、业务流程和服务共享和互联的方法和过程。系统system 为实现一个或多个即定目标而组织起来的相互作用
5、的元素的结合体。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integrated system 通过计算机硬件、软件,并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将企业生产全过程中有关人,技术和经营管理三要素及其信息流、物料流与资金流有机地集成并优化运行的一个复杂大系统。2.8 企业集成平台enterprise integration platform 一个支持复杂信息环境下企业集成的软件平台,为企业提供一个统一的集成环境和相应的集成GB/T 26327-2010 服务。2.9 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系统(不论物理的或概念
6、的对象或实体)中各部分的基本配置和连接的描述(模型)。注:针对系统集成,有两种,也只有两种体系结构。它们是za) 系统体系结构(有时又称为第1类体系结构)涉及系统的设计。例如整个企业集成系统中的计算机控制系统部分。b) 企业参考项目(有时称为第2类体系结构)涉及诸如企业集成或其他企业开发计划的项目的开发与实施的组织。2.10 参考体系reference architecture 一套方法和框架,它通过结构化的方法论、规范化的操作和支持工具来指导企业集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2. 11 方法论methodology (以文本、计算机程序、工具等方式提供的)指令集,是指导人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和
7、工作内容。注:在执行实体集成项目生命周期的各方面时,方法论描述或规定了企业工程和集成的过程。方法论可能会考虑到所涉及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GB/T 18757-2008,定义3.14J2.12 模型model 为回答所研究的问题和表达真实事物的特定方面而采用任何形式(包括数学、物理、符号、图形或文字描述等)的、实际事物的抽象表达法。注:模型可用于描述企业活动或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bGB/T 18757-2008,定义3.16J 2.13 企业模型enterprise model 关于企业打算做什么和如何去做的表示方法。注:企业模型用于改进企业的效果和效率,识别基本的要素并将其分解到需
8、要的程度。它也规定了这些要素对信息、资源和组织方面的帘求,提供定义集成信息系统需求所耍的信息。GB/T 187572008,定义3.8J2. 14 框架framework 表明概念化实体各组成部分彼此间相互关系的结构图。注:对照企业参考体系结构,这里所涉及的结构或各部分的相互关系都没有生命周期或时间关系。2. 15 2.16 2 GB/T 18757-2008,定义3.9J 生命周期Iife cycle 系统走完其全部生命历程所经历的一般阶段和步骤的有限集。GB/T 18757-2008,定义3.11J项目project 有目的的、带有开始和结束时间的行动,用来在特定资源和需求条件下创建一个产
9、品或服务。GB/T 26327-2010 2. 17 2. 18 2.19 ISO/IEC 15288:2002,定义4.12J 生命周期模型Iife cycle model 一个有关过程和活动的框架,可以作为通用的相互交流和理解的参考。ISO/IEC 15288: 2002,定义4.8J系统生命周期system Iife cycle 一个系统从极念生成到报废的随时间发展的系统演进全过程。ISO/IEC 15288:2002,定义4.20J经营过程business process 企业活动的部分有序集,通过其执行来实现企业或企业某一部分的既定目标以达到某种期望的最终结果。GB/T 18757-
10、2008,定义3.5J 2.20 工作流workflow 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组织起来的一组任务,它在组织机构和人员的参与下,利用特定资源,按照预先确定的规则执行的一个过程。2.21 2.22 2.23 便能系统enabling system 在一个系统生命周期阶段中作为补充功能的系统,但对于系统的功能不起直接作用。ISO/IEC 15288:2002,定义4.5J 用户user 在一个系统应用期间受益的个人或组织。改写ISO/IEC15288: 2002,定义4.22J活动activity 功能的全部或一部分。注:企业活动由企业中执行的那些消耗输入、并配给时间与资源、以产生输出的基本任务组成。
11、2.24 2.25 2.26 组织organization 企业的结构和企业中责任与权力的分配。GB/T 18757一2008,定义3.17J资源resource 在执行企业活动和经营过程中所需提供的部分或全部能力的企业实体。GB/T 18757一2008,定义3.18J 阶段stage 系统生命周期中以某特定条件、事件或现象的发生为特征的时间间歇。改写ISO/IEC15288: 2002,定义4.14J 3 GB/T 26327-2010 3 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参考模型3. 1 企业信息化系统分类企业信息化系统类型可分为:a) 制造领域集成:制造领域集成在纵向上主要完成各种生产系统与制造管理
12、与控制的集成;在横向上要解决制造与设计之间的集成;b) 设计领域集成:实现产品设计领域不同产品设计功能间(设计、工艺、装配)的集成;c) 管理领域集成z实现企业多层面、多组织、多业务环节、多地域的管理业务的集成;d) 供应链集成: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企业采购总部、分中心、供应商之间的集成。实施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的目的是为解决企业内各部门之间信息不能够共享、自动化孤岛和信息孤岛给企业整体效益提高带来的障碍而采取的技术和组织方法。3.2 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参考模型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硬件、软件,并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将企业生产全过程中
13、有关人,技术和经营管理三要素及其信息流、物料流与资金流有机地集成并优化运行的一个复杂大系统。图l给出了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参考模型。其核心是集成基础设施/集成平台,为企业提供基础的信息集成、应用集成、过程集成和商业集成服务,通过这些集成服务,企业不同单元技术和系统协同运行,形成集成化的企业信息化系统,支持企业研发、生产和管理等业务活动的高效运行,实现人/组织、技术、资源和经营管理等企业要素的集成。图1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参考模型4 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层次本标准按照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的集成内容,将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的实现分为信息集成、应用集成、过程集成和商业集成几个发展阶段(见图2)。4 a) 信
14、息集成利用通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共享信息模型的支持下,实现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在正确的时候将正确的信息以正确的方式传递给正确的人(或者机器户,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在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早期阶段,应用的集成首先是信息集成。信息集成解决了由于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共享、信息反馈速度慢、信息不全等而造成的决策困难、计划不正确、GB/T 26327-2010 库存量大、产品制造周期长、资金积压等问题,提高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b) 应用集成实现异构应用网络环境下完成不同功能的应用系统之间的交互与互操作,提供应用网络中不同节点应用对共享数据的访问接口。在这一层,为了建立协作系统,必须
15、提供分布处理环境、执行环境的公共服务、应用编程接口CAPD和标准数据交换格式。应用集成和物理系统集成构成了企业集成的运行环境;c) 过程集成利用计算机集成支持软件工具高效、实时地实现企业信息化应用间的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应用间的协同工作,将一个个孤立的应用集成起来形成一个协调的企业运行系统。实现过程集成后,就可以方便地协调各种企业功能,把人和资源、资金及应用合理地组织在一起,获得最佳的运行效益。这样,企业就使客户处于主动地位,可以按照客户的需求制定过程,再按照过程来组织功能和工作组。另外,过程集成实现了应用逻辑与过程逻辑的分离,过程建模与具体数据、功能的分离,这样就可以在不修改具体功能的情况下,
16、通过修改过程模型来完成系统功能的改变,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反应能力;d) 商业集成以网络化虚拟组织为集成对象,通过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实现跨组织边界的策略、业务集成。集成内容公共数据资源-物理系统集成一系统间通信/网络配置与管理一数据交换规则与数据转换一物理系统连接圄2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层次5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的成熟度模型企业集成发展过程在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具体的实现过程中,由于企业业务应用系统的多样性及大量遗留系统的存在,造成了企业集成实际需求本身就非常复杂,另一方面由于存在大量可供选择的应用集成技术、软件产品和集成实现方案,使企业集成的实施手段也变得十分复杂。为了帮助企业清
17、楚地了解其目前所处的技术状态,进而更好地处理上述复杂性,本标准给出企业集成系统实现成熟度模型,以指导企业逐步实现业务系统的集成化运行。根据企业的集成状态,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实现成熟度模型分为预集成、点对点集成、结构化集成、过程集成和协同业务集成五个阶段(见图3)。5 GB/T 26327-2010 级:)JJJ-4 协同业务阶段1.将上阶段EAI使级:)JJJ- 3 能的企业内部集成过程集成阶段扩展到企业间的业务协同(B2Bi);级:)JJJ-21.上一个阶段中的专2.采用Intemet等公l结构化集成阶段用集成平台已经采用共基础网络架构:级别唱l1.应用间的交互在星了商业标准:3采用m宇公共
18、|点对点集成阶段型或总线型的专用2.实现各种业务处理的数据交换标准:/ 级:)JJJ-O集成平台支持下实系统对共享数据访问4.集成平台工具支1.利用专用API或现:的有效控制与管理z持分布式工作流建预集成阶段数据同步工具实现2.集成平台具有复杂3.集成平台工具能够模与执行、安全事1.所有独立的业务应用网点对点交的消息代理或应用支持业务过程建模与务、智能化接口匹系统几乎都没有外互z服务器等特征z自动执行g配、数据映射、业部接口:2.采用紧精合方式3.集成平台具有数据4.集成平台工具具有务系统可视化配置2.手工输入完成应实现应用间集成z转换、业务逻辑处工作流建模、自动路等功能g用间数据同步:3.开
19、始使用结构简理、分布式事务处由与决策的能力:5.合作伙伴之间采3.过程逻辑简单且单的异步通信中间理能力:5.开始采用企业业务用RossetsNet等公不具有重用性.件工具集成平台4.开始采用简单的企模型.共的B2B或B2C标 原型).业应用接口模型.准业务操作协议.图3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成熟度模型a) 预集成阶段各个业务系统都独立运行,这些独立运行的业务系统之间没有任何形式的直接交互,形成信息化孤岛。b) 点对点集成阶段在这个阶段,通过为需要互连或交互的两个应用建立基础数据交换接口,实现应用之间点到点的集成。但在这一层上的接口是技术层面(如数据词典等)的接口,不涉及任何业务的问题。经过应用间数
20、据交换接口的连接,应用已经从独立的信息单元向开放的系统转化。应用系统之间的交互主要通过应用编程接口来实现,应用之间的数据交换大部分已经通过不需要手工参与的自动化手段实现。集成的应用系统采用紧藕合的结构,反映应用之间依赖关系的业务逻辑规则通常直接编码在具体的应用系统中。虽然集成系统采用的是紧藕合的结构,但是它也允许应用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通常采用面向消息的中间件的方法来提高应用的可扩展性和访问能力。c) 结构化集成阶段在这个集成阶段,通常采用先进的中间件工具来实现不同业务应用之间的互操作及数据交换。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为了解决点对点集成方式中存在大量应用集成接口的问题,采用结构化的中心式HU
21、B或总线来控制应用间的信息交换;对不同业务应用之间数据或信息流动的各种业务逻辑规则进行集中管理,并将其固化到相应的中间件中。在这个企业集成阶段,企业的应用需要遵循一个规范化的集成接口模型(包括公共数据模型),从而便于实现对多种业务系统及数据源的集成化管理。d) 过程集成阶段在这个集成阶段,企业集成的重点是实现过程集成。在实施过程集成之前,企业已经实现了应用之间信息共享和对应用之间信息流的控制,为了实现过程集成,企业还需要建立涵盖全企业的公共业务模型,需要专门的工具(友好界面的过程建模工具、自动化的工作流管理工具及决策支持工具等)来完成业务模型的建立、业务流程的配置与管理功能。e) 协同业务阶段
22、这一层次的企业集成从全面满足客户需求的角度来权衡技术、业务过程及组织重组的相互影响,以集成平台技术作为支撑,将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的协同竞争策略转化为跨企业的协同业务操作。企业通过Internet提供创新性的在线服务项目和新产品,从而提升企业已有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本阶段的企业应用集成建立了紧密的企业、合作伙伴、客户之间的关系,客户需求可以迅速转化为对企业及其合作伙伴的市场和业务行为的驱动力。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资源共享和知识管理等使能技术,使企业实现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快速、柔性的响应。6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项目的实施GB/T 26327-2010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项目的实施包括4个阶段:集成需
23、求调研与分析、集成方案设计、集成平台部署和集成平台实施与应用(见图4)。a) 集成需求调研与分析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及内外现实环境出发,分析企业对集成的需求,确定集成项目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功能,拟订系统的初步总体方案,从技术、经济和社会等诸多方面论证集成项目的可行性,制定初步开发计划,并编写需求分析报告和可行性论证报告。该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 企业环境调研与分析:了解企业的市场环境、经营特点、经营目标及采取的策略;2) 企业资源调研与分析:调查分析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生产设备和计算机资源的情况,以及各种资源的应用情况、组织机构和人员情况;3) 企业业务流程调研与分析:调
24、研企业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中的各种集成场景,抽取出企业集成需求;4) 集成项目组织建立:提出集成项目开发组织计划,确定项目的初步总体方案和技术路线,并对集成项目进行投资规划和效益分析。保证项目的实施在资金、人员、组织机构等方面的可行性。b) 集成方案设计集成方案设计是在项目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项目的需求和目标,提出集成系统的总体方案,建立系统的功能模型、信息模型,使最终得到的系统设计方案达到可以直接指导系统开发与实施的程度。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 集成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项目的目标,确定集成系统的总体结构,给出系统的构成、应用系统的层次结构和信息系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6327 2010 企业 信息化 系统集成 实施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