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522.2-2006 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第2部分 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pdf
《YD T 1522.2-2006 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第2部分 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1522.2-2006 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第2部分 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pdf(5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盟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厅1522.2-2006会话初始协议(SIP )技术要求第2部分: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 ) 的呼叫控制的应用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8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Part 2:Applications about call control based on 81 P 2006一12-11发布2007一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YD厅1522.2-2006目次前言E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10. .2 3.1 术语和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2 缩略语.-3 4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网络.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5 SIP在基于SIP的网络中的应用. 5.1 基于SIP的应用网络结构. 5.2 SIP用户之间的呼叫控制能力. 6 SIP在软交换中的应用币6.1 基于软交换的应用网络结构66.2 SIP在软交换控制的网络中的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7 SIP与BICC/IS
4、UP的互通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7.1 SIP与BICC/ISUP互通的应用网络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8 7.2 SIP与BICC/ISUP的互通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7.3 SIP与ISUP互通的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7.4 SIP与BICC互通的应用,.,.
6、 . . . . . ,. . . . . ,. . ,. ,. ,. ,. .,26 附录A(资料性附录)信令流程.27I 前言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预计分为5个部分:一一第1部分:基本的会话初始协议;一一第2部分: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一一第3部分:ISDN用户部分(ISUP)和会话初始协议(SIP)的互通;一一第4部分:软交换网络中基于呼叫控制的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一一第5部分:支持移动应用部分。本部分为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的第2部分。本部分是会话初始协议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预计结掏为:1. 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一一第1
7、部分:基本的会话初始协议;一一第2部分: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一一第3部分:ISDN用户部分(ISUP)和会话初始协议(SIP)的互通;一一第4部分:软交换网络中基于呼叫控制的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一第5部分:支持移动应用部分。2. 会话初始协议(SIP)测试方法一一第1部分:基本的会话初始协议;一一第2部分: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基本呼叫控制。3. 会话初始协议(SIP)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4. 会话初始协议(SIP)服务器设备测试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本部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
8、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北京西门子通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盯斯达康(重庆)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林美玉黄建芬徐培利杨超YD厅1522.2-2006II YD厅522.2-2006 会话初始协议(SIP )技术要求第2部分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 )的呼叫控制的应用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会话初始协议(SIP)和带有封装ISUP的SIP(SIP-I)在基于凹的网络和基于软交换控制的网络中进行呼叫控制的应用,以及SIP和SIP-I在与BICC/ISUP互通的网络架构中的应用场合。本部分适用于采用SIP和SIP-I的软交换、应用服务器、SIP终端以及SIP服务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
9、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YD厅1193.3-2002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第3部分:BICC的程序YD厅1202-2002智能网能力集1(CS-1 ) INAP与No.7信令ISUP配合的技术规范m厅1481-2006会话初始协议(SIP)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YD厅1522.1-2006 会话初始协议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本的会话初始协议YD厅1522.3-2006会话初始协议技
10、术要求第3部分:ISDN用户部分(ISUP)和会话初始协议(SIP)五通YDN 038-1997 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 3GPPTS 24.229V5.1 .0 基于SIP和SDP的E多媒体呼叫控制协议(212-06) IETFRFC 2327 会话描述协议IETF RFC 2617 日町?鉴权机制:基本(Basic)鉴权和分类(digest)鉴权IETF RFC 2976 SIP的INFO方法IETFRFC 3204 ISUP和QSIG对象的MIME媒体类型E四RFC3261 会话初始协议EFRFC 3262 SIP临时性响应的可靠性EF RFC
11、3264 SDP的提供/应答模式IETFRFC 3311 SIP的UPDA:四方法阻TFRFC3312 资掘管理和SIP的综合IETF即C3323 SIP的私密机制IETF RFC 3325 SIP关于AssertedIdentity在可信任网络中的私密性扩展IETF RFC 3578 ISUP的重叠信令与SIP的映射町U-TQ.1902.4 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基本呼叫程序YDrr 1522.2-2006 口U-TQ.1902.6 U-T Q刀。ITU-T Q.73 1.7 口U-TQ.732.5 口U-TQ.732.7 ITU-T Q.733.3 ITU-T Q.733.4 口U-T
12、Q.733.5 ITU-T Q.735.1 口U-TQ.735 .3 ITU-T Q.735.6 ITU-T Q.736.1 口U-TQ.736.3 ITU-T Q.764 ITU-T Q.765.1 ITU-T Q.765.4 lTU-T Q.769.1 3 术语、定义和缩暗语3.1 术语和定义与承载元关的呼叫控制协议:支持ISUP补充业务以及承载重定向的通用信令程序ISUP补充业务No.7信令系统的号码识别类补充业务:恶意呼叫识别NO.7倍令系统的呼叫提供类补充业务:呼叫转向NO.7信令系统的呼叫提供类补充业务:明确的呼叫转移NO.7倍令系统的呼叫完成类补充业务:遇忙呼叫完成NO.7信令系
13、统的呼叫完成类补充业务:终端可携带NO.7倍令系统的呼叫完成类补充业务:元应答呼叫完成No.7信令系统的集团类补充业务:闭合用户群NO.7信令系统的集团类补充业务:多等级优先占用NO.7信令系统的集团类补充业务:全球虚拟网络业务NO.7信令的计费补充业务:国际电信计费卡NO.7信令的计费补充业务:反向计费ISUP的信令程序No.7信令系统应用传送机制:支持具有PSSl信息流的VPN应用NO.7倍令系统应用传送机制:支持GAT协议ISUP支持号码可携带的扩展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1 SIP终端支持SIP协议的硬件终端和软终端,并且开发、集成相应的服务器软件。3.1.2 服务节点本部
14、分中的服务节点,特指BICC协议中具有承载控制功能的节点,该节点的呼叫功能和承载控制功能在物理上既可以分开,也可以不分开。3.1.3 软交换软交换主要完成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接人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并可以向用户提供各种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3.1 .4 SIP服务器SIP网络中提供呼叫控制、呼叫路由、注册管理等功能的网络设备,具体的要求应符合YD厅1481-2006会话初始协议(SIP)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的规定。3.1.5 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负责各种增值业务和智能业务的逻辑产生和管理,并且还提供各种开放的API,为第三方业务的开发提供创作平台。应用服务器是一个独
15、立的组件,与控制层的软交换无关,从而实现了业务与呼叫控制的分离,有利于新业务的引人。2 YD厅1522.2-20063.1.6 应用网关用于向应用服务器提供开放的、标准的接口,以方便第三方业务的引人,并应提供统一的业务执行平台。软交换可以通过应用网关访问应用服务器。3.1.7 媒体服务器软交换体系中提供专用媒体资源功能的独立设备,也是分组网络中的重要设备,提供基本和增强业务中的媒体处理功能,包括D四相信号的采集与解码、信号音的产坐与发送、录音通知的发送、会议、不同编解码算法间的转换等各种资源功能以及通信功能和管理维护功能。3.1.8 Type1网关用于SIP和BICCIISUP之间进行承载控制
16、和呼叫控制的互通单元,其承载控制的互通是一种网关内部的操作。3.1.9 Type2网关用于SIP和BICCIISUP之间进行呼叫控制而非承载控制的互通单元。承载控制的互通是在BICC侧的外部承载控制协议和SIP侧的SDP之间进行。3.1 .10 Type3网关用于SIP-I和BICCIISUP之间进行承载控制和呼叫控制的互通单元,其承载控制的互通是一种网关内部的操作。3.1 .11 Type4网关用于SIP-I和BICCIISUP之间进行呼叫控制而非承载控制的互通单元。承载控制的互通是在BICC侧的外部承载控制协议和SIP侧的SDP之间进行。3.1.12 Profile A 3GPP TS 2
17、4.229中定义的SIP的应用。3.1.13 Profile B SIP在其他网络中的应用,并且可以根据本地策略选择支持SIP预置条件。3.1.14 Profile C 支持带有封装ISUP的SIP,并且可以根据本地策略选择支持SIP预置条件。3.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BICC Bearer Independent Ca1l Control 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B2BUA Back-to-Back User Agent 背靠背用户代理ISUP ISDN User Part ISDN用户部分IWU Interworking Unit 互通单元NNI Network Network
18、 Interface 网络网络接口PST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交换电话网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会话初始协议SIP-I SIP with encapsulated ISUP 带有封装ISUP的SIPSN Serving Node 服务节点3 YDfT 1522.2-2006 4 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网络图1给出了基于会话初始协议呼叫控制的应用网络示意图。基于SIP的网络SIP终端SIP终端应用服务器ISUP PS四网络SIP 媒体服务器SIP服务器SIP 应用网关SIP/SIP-
19、I (BICC ) SIP SIP终端固1基于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网络示意图如图1所示,SIP协议的应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媒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软交换基于软交换的网络( 1 )在基于S1P的网络中,应用于SIP终端和SIP服务器之间、SIP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之间、SIP服务器与媒体服务器之间完成呼叫的接续过程。(2)在软交换控制的网络中,应用于SIP终端和软交换之间、软交换和软交换之间、软交换和应用服务器之间、软交换和应用网关之间、软交换/应用网关/应用服务器和媒体服务器之间,完成呼叫接续过程;另外软交换之间使用BICC协议的情况下,还需要有SIP和BICC协议的互通。(3 )应用于与ISUP
20、协议的互通。与ISUP互通有两种情况,PS1N网络与软交换控制的网络互通时,由软交换来完成互通;PSTN网络与基于SIP的网络互通时,由IWU完成ISUP与SIP的互通,IWU是一个逻辑实体,可以由软交换来实现,也可以由某种网关来实现。4 5 SIP在基于SIP的网络中的应用5.1 基于SIP的应用网络结构YD厅1522.2-2006图2给出了基于SIP的应用网络结构,网络实体包括SIP终端、SIP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媒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媒体服务器SIP SIP 服务器SIP服务器SIP SIP SIP终瑞SIP终端SIP终端图2基于SIP的应用网络结构图中的SIP服务器可以是代理服务器(P
21、roxySever)、背靠背代理服务器(B2BUA)、注册服务器(Register Sever )、重定向服务器(Redirect Sever )、定位服务器(Location Sever) , SIP服务器的具体应用应符合刊厅1481-2006会话初始协议(SIP)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的规定。SIP基于SIP网络的应用包括SIP终端和SIP服务器之间、SIP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SIP服务器与媒体服务器之间的应用。5.2 SIP用户之间的呼叫控制能力表1给出了SIP用户之间呼叫控制的能力。表1SIP用户之间呼叫控制的能力SIP的功能/业务参考文件会话发起YD厅1522.1-26会话建立YDrr
22、1522.1-26 结束会话YD厅1522.1-2006用户注册YD.厅1522.1-2006用户定位YD.厅1522.1-2006用户能力查询YD厅1522.1-26媒体协商YD厅1522.1-26,RFC2327 对用户鉴权YD!T 1522.1-2006, RFC 2617 临时性响应可靠传输YD厅1522.26重定向YD厅1522.1-2006已建立会话的参数修改YD厅1522.1-2006会话建立过程中参数修改YD!T 1522.1-26 , 特定事件通知YD!T 1522.1-2006 多用户号码YD厅1522.1-20065 YD汀1522.2-2006表1(续)SIP的功能/业
23、务参考文件呼叫前转YD.厅1522.1-2006呼叫转移YD厅1522.1-2006呼叫等待YD.厅1522.1-2006呼叫保持YD.汀1522.1-2006多方会议YD厅1522.1-2006 一方会话YD.厅1522.1-2006 主叫号码显那RFC 3323 , RFC 3325 主叫号码显那限制RFC 3323 , RFC 3325 注:表中的YD厅1522.1-26为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本的会话初始协议6 SIP在软交换中的应用6.1 基于软交换的应用网络结构在软交换体系中,SIP协议的应用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SIP协议在SIP终端和软交换之间、软交换和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1522.2 2006 会话 初始 协议 SIP 技术 要求 部分 基于 呼叫 控制 应用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228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