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Z 19219-2003 工业自动化--时限通信体系结构--时限通信系统的用户需求和网络管理.pdf
《GB Z 19219-2003 工业自动化--时限通信体系结构--时限通信系统的用户需求和网络管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Z 19219-2003 工业自动化--时限通信体系结构--时限通信系统的用户需求和网络管理.pdf(4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z 19219-2003/ISO/TR 13283 ,1998 前言本标准化指号性技术文件等同采用ISOITR13283 :1998(工业自动化时限通信体系结构时限通信系统的用户需求和网络管理。ISOITR 13283,1998是由ISO/TC184/SC5/WG2通信与互连工作组起草制定的。TC184/ SC5/WG2下设了一个专门工作小组,负责研究对时限通信体系结构特别是对中间网络的需求,并提出了此项技术报告。自动化工厂是利用网络实现分布式控制的。这种应用场合中的通信系统,除要具有网络的普通性能外,还应具有解决恶劣条件下产生的各类问题的性能。在这样的系统中,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目
2、前现场总线在自动化工厂普遍推广应用,但在CIM和控制设备中,通用企业网(MAP)和现场总线网络之间往往也需要有一个中间网络,这种网络既能保证实现大量数据传输(特别是时限信息),又可实现在远距离、条件差的环境下的运行操作。这种网络应可以实现太容量的数据传输和时限信息的传输,同时也应支持实现应变的各种方法。提出这种网络需求以及为满足这些需求应采取的管理办法,是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制定目的。该指导性技术文件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一个重要技术基础标准。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目的意义、好处与形成依据己在ISO前言引言中说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范围,第2章g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2术语和定义;
3、第4章=时限通信系统的用户需求;第5章,TCCA中网络管理的QoS需求;第6章,TCNM的QoS模型;第7章,TCCA的QoS特性,第8章,TCNM中的QoS管理功能;第9章,TCCA中网络管理的方法和机制,附录A,缩略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国人世的实际需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已成为我国一项重大技术经济政策。所以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等同采用了ISO/TR13283,1998制定我国国家标准。正文的制定遵循了对应采用原则,技术内容和条款与ISO/TR13283,1998标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针对文本中英文缩写词太多,所以增加了附录A缩略语,以便标准的阅读和使用。编排格式遵照GB/T
4、1. 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在范围、引用标准等章节中删除了个别不符合我国标准的字句。为了便于标准的使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目次保留了ISO/TR13283,1998的细目。该指导性技术文件对推动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标准化和提高企业系统集成水平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单位z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黎晓东、魏文娟、郝淑芬、许莹。E GB/Z 19219-2003/ISO/TR 132
5、83: 1998 ISO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世界性国家标准团体(lSO成员)的联合机构,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通常由ISO技术委员会完成。对技术委员会所设立的项目的感兴趣的每个成员国都有权参加该委员会。与ISO有协作关系的国际组织、(官方和非官方)也参与这些工作。ISO在电气技术标准化的各个方面与国际电工委员会(lEC)密切合作.ISO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国际标准。在特殊情况下,技术委员会可以建议出版下述任何一种形式的技术报告z一一第一种形式,虽经多次努力,国际标准的出版工作仍得不到必要的支持。第二种形式,当某个项目仍处在技术开发之中,或者由于其他原因,有可能在将来,而不是现在
6、,就某个国际标准达成协议。第三种形式,当某个技术委员会已从作为正式出版的国际标准上收集到了不同类型的数据(例如最新发展)时.第一种和第二种形式的技术报告,在出版后三年内就得审查决定它是否可以变成国际标准。第三种形式的技术报告不需要审查,直到它们所提供的数据被认为不再有效或无用。ISO/TR 13283是第三种形式的技术报告,由ISO/TC184技术委员会(工业自动化系统和集成)SC5分会(体系结构和通信)准备。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按现在这种形式,ISO标准不能适应时限通信。已经标准化了的网络体系结构至今主要用于通信,还不能为时限通信提供相应的性能和应变能力,特别是在时限和非时限通信共存的情况下。
7、特别在许多CIM和控制设备中,需要在通用企业范围网(即MAP)和现场总线网之间有一个中间网络。这种中间网络应该既能传输大量数据和时限信息,又能跨越很长的距离和在不友善的环境下进行操作。为此,在ISO/TC184/SC5/WG2下设立了一个专门小组,研究对时限通信体系结构的需求,特别是对中间网络的需求,这样就可以就现场总线内对时限通信的要求所傲的工作有一些增补,同时也就此提出一个技术报告。在通信系统必须遵守所规定的时间窗口的地方,在管理时限通信网络时,就必须对其中内一些要求加以考虑。本技术报告的第二部分是对这些需求的管理和支持。图1给出与其他标准的关系。时限网络管理(TCNM)只定义管理一个TC
8、CS网络所必须的一些附加需求,不对有关配置管理、会计、保密和事故管理等方面的系统管理加以描述,除非在支持时限方面对它们有特殊需要,也就是说,对TCNM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性能管理,同时,对利用时限服务完成其功能的其他一些领域也会有影响。本技术报告的重点是弄清楚紧密搞合的控制系统的通信需求,以及对这些要求的管理和支持。这项工作是要对工厂信息网(MAP)方面所做的工作加以补充,而工厂信息网的特点是在信息处理器(小型计算机)和控制处理器(专用控制器)之间具有大的吞吐量和大的打包服务能力。这项工作还要对识别传感器网络(现场总线)所做的工作加以补充,主要是为简单的车间用传感器、执行装置和其他设备
9、提供一个不太复杂的接口。时限通信体系结构是否要面向连接的,还是无连接的,这方面还没有明确的一致意见。如果能满足要求,两种解决方式都可以。然而,某些要求可能满足具有其他要求的某种解决方案。由于MMS使用了面向连接的对话层,所以即使网络和传输层是元连接的,总的服务也可能是面向连接的。E GB/Z 19219-2003/ISO/TR 13283: 1998 本技术报告总结了已由任务小组确认的对时限通信系统的用户需求,并对每个需求加以简要的解释,同时还给出了管理和支持这些需求的建议。直持时限量倍的噩镜的用户帽事固1与其他标准的关系基本参考模型曹理框架结掏GB/T9387.1 量圭舍计结构形式.故障管理
10、的需求V GB/Z 19219-2003/ISO/TR 13283: 1998 引言TCCS的通用需求时限通信系统(TCCS)是一种通信网络系统,它最适合于其顺序和通信模式在整个网络系统内动态变化的通信。然而,这样的通信网络系统也应支持预定的静态通信顺序。时限通信是具有特定有界时间窗口的通信,在这个窗口内必须完成具有一定必然性的一个或几个动作。TCCS提供使时限信息和非时限信息共存的能力。在分布的时限应用系统内,围绕网络的有算法、数据和控制结构。只有在通信系统提供确实优质的服务,特别是有关时间制约和相干性等时,这种分布才有可能实现。要知道,所有的TCC系统在应变要求方面和其他的网络系统是不相同
11、的。时间限制越紧,应变就是一个越加重要的要求,因为如果数据流不被微小的故障所干扰,能满足紧迫时间限制的网络就需要有很大的应变能力。TCC体系结构在需要时应遵守OSI基本参考模型,满足第四章所确定的用户需求。现在的OSI标准并不能适应时限通信,因为它们本来的目的是保证通用数据通信的传输,或者是满足信息传递间的内部通信要求。因此,现在的OSI模型和体系结构需要修改和补充,以便支持TCC。TCCS的用户需求自动化工厂将网络用于分布式控制应用。这些应用要求通信系统除能适应正常的运行外,还应能适应最坏情况下的运行。在这种系统中,时间性非常重要。这种网络应该可以实现大量的数据传输和时限信息的传输,同时还应
12、该支持实现应变的各种方法。如果需要,利用一个连接装置就可很容易地使TCCS和主要的工厂数据通信网络接口。由于要在非常苛刻的环境下运行,需要高可靠的媒介和信号传输方法,因此,必须要奋非常低的位错率和最少的中继。用户应能定义通信的优先次序和控制出错恢复机制。网络管理功能应该能分配资源、控制对TCC组的访问,发现潜在的故障和已有的故障等。己确认的用户需求应该允许时间窗口的概念在OSI内实现。图2给出TCC体系结构、特性或属性、时间窗口和需要时限通信的应用系统之间的关系。TCCA的网络管理按照服务条款,可以从TCCS的用户需求中将网络管理的需求提取并转换过来。制定这些服务条款是为了在时限通信网络系统的
13、工作情况动态变化的环境下,满足用户规定的时间限制。从QoS基础框架结构的角度来看,QoS需求是表达部分或全部网络管理需求的信息。当QoS需求在各实体之间传送时,可以通过QoS参数将其作为机制的一部分表达出来。这些信息与用于时限通信网络系统运行的策略有很大关系。在某些时限应用中,所有的用户要求不一定都要满足。为此,对于一个TCCA或一个TCCA中的网络管理,不一定都要满足所规定的所有网络管理需求。这意味着可能允许一些类别,它们满足这些需求的特定子集。本技术报告不讨论这些类别。回需要被使用GB/Z 19219-2003/ISO/TR 13283: 1998 请求植描述图2比:c体系结构、特性、时间
14、窗口和需要时限通信的应用之间的关系Il GB/Z 19219-2003/ISO/TR 13283: 1998 工业自动化时限通信体系结构时限通信系统的用户需求和网络管理1 范围本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提出了系统支持时限通信系统的系统和网络管理的用户需求。这种网络管理是针对应用过程中或各应用过程之间在同等对同等或多同等通信中的时限通信体系结构的。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利用ISO/IECJTC1/SC21/WG7所开发的QoS基本框架的概念和术语,将支持时限通信的系统的用户要求转换成管理和支持时限通信网络的QoS需求。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还描述了时限通信系统内的网络管理的模型、特性和功能。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针对
15、用于离散零件制造应用的时限通信系统,然而,这些时限通信系统也可应用在其他的场合,包括过程控制等。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着重讨论事件驱动应用的时限通信系统。在这种事件驱动应用中,通信的信息流和网络配置动态地变化。当然,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也可用于状态驱动应用,在这种应用中通信模式和配置都是静态的。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导性
16、技术文件。2.1 引用标准GB/T 9387. 1一1998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1部分z基本模型(idtISO/ IEC 7498-1 ,1 994) GB/T 9387. 4-1996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4部分g管理框架(idtISO 7498-4:1989) GB/T 16720. 1-1996 工业自动化系统制造报文规范第1部分2服务定义(eqvISO/IEC 9506-1: 1990) GB/T 16720.2-1996 工业自动化系统制造报文规范第2部分z协议规范(eqvISO/IEC 9506-2: 1990) GB/T 17142-1997信息技术
17、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综述。dtISO/IEC 10040: 1992) GB/T 17143.1-1997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第1部分=客体管理功能(idtISO/ IEC 10164-1: 1993) GB/T 17175. 1-1997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管理信息结构第1部分2管理信息模型。dtISO/IEC 10165-1 ,1 993) GB/T 17175.2-1997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管理信息结构第2部分z管理信息定义。由ISO/IEC 10165-2 ,1 992) GB/T 17175.4-1997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管理信息结构第4部分g被管客体的定义指南(idtI
18、SO/IEC 10165-4 ,1 992) GB/T 17176一1997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应用层结构(idtISO/IEC 9545: 1994) GB/Z 19219-2003/ISO/TR 13283: 1998 GB/T 17967-2000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服务定义约定。dtISO/ IEC 10731 :1 994) ISO/IEC 10164-11 :1994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g度量对象和属性ISO/IEC 10164 13: 1995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g概述功能ISO/IEC 10164-20: 1999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
19、时间管理功能ISO/IEC 10746-2:1996信息技术开放分布处理参考模型:基本原则2.2 开发中的文件ISO/IEC JTC1/SC 21 N 9309服务质量基本框架结构。3 术语和定义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使用了下列术语和定义。3.1 TCCA术语3. 1. 1 应用相关要求appli曲tiondependent requirement 与使用时限通信体系结构有关的要求,这些要求应和实施元关。3.1.2 应用实体appli四tionentity AE 涉及通信系统的应用过程的一部分。3.1.3 实施相关要求implementation-dependent requirement 和所用的
20、时限通信体系结构的特定实施方面有关的要求。3. 1. 4 相互作用interaction 由信息传输导致的因果关系。3. 1. 5 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晴sscontrol MAC 负责在共享介质上调度和安排数据传输的数据连接层。3. 1. 6 多同等鼓据传输multipeer data transmission 一个PDU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的传输。3. 1. 7 多同筹组multipeer gr四p一组同等对同等实体,这些实体都五相乐于并能够成为与组内其他成员进行多同等数据传输的发送者或接收者。3. 1. 8 性能performaol四系统相对于时间的行为。3. 1. 9 空间相干性
21、spatial coheren时被复制的变量表的一种特性,它表明在给定的时间或在一个给定的时间窗口内,是否所有的拷贝都是相同的。3. 1. 10 时间相干性temporal coherence GB/Z 19219-2003/ISO/TR 13283: 1998 变量表的一种特性,它表明在一定的时间窗口内,该表中的每个变量的值是否已产生,并被传输或接收。3. 1. 11 时限通信timcritical communications TCC 当一个或多个应用过程发送消息时,在它(们)向系统发出请求后,在一个确定的时间期限内又要求它(们)接收信息(或者接收并行动,或者接受、行动并确认)。3. 1.
22、 12 时限通情体系结构time-criticaJ communications architecture TCCA 按照OSI参考模型的意义,它是支持时限通信的确定需求的一种体系结构。注根据GBjT9387.1中介绍的概念.TCCA是具有层、实体、服务访问点、协议和连接的一种结构。3. 1. 13 时限通信实体time-critical communications entity TCCE 参与时限通信的实体(由于单个的应用实体可以具有时限成分和非时限成分,所以时限通信实体可以直接映射或者不直接映射到一个应用实体。3. 1. 14 时限通倍组time-critical communicati
23、ons group TCCG 时限通信系统内的一组时限通信实体。3. 1. 15 时限通倍系统time-critic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TCCS 具有时限通信的一个系统。注:TCCS是时限通信体系结构的实现.该Ji:统既包括用户应用程序,也包括时限通信网络回3. 1. 16 时限通倍事务处理time-critical communications transaction TCCT 必须在一个给定时间窗口内完成的、来自不同的应用实体的信息传输(或交换的一个有序集。注它可以是一个时限多同等通信事务处理,或者是一个时限同等对同等的通信事务处理。这种事务处理是复杂的信息处
24、理操作,它包括带有时间约束的调用多数据传输的应用.3. 1. 17 时限数据传输time-critical data transmission TCDT 在给定时间窗口内PDU的传输。3. 1. 18 时限多罔等数据传输time-cl训calmultipeer data transmission TCMDT 在规定的一个时间窗口内或一些时间窗口内,一个协议数据单元向多个目的地的传输。GB/Z 19219-2003/ISO/TR 13283: 1998 3. 1. 19 时间窗口time window TW 一个有界的时间间隔,它由与应用相关的起始时间和延时或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来表示。注2时间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9219 2003 工业 自动化 时限 通信 体系结构 系统 用户 需求 网络 管理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99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