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1年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1年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2011年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 年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B)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相同(C)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D)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2 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的一组酶是( )。(A)淀粉酶、纤维素、溶菌酶(B)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C)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D)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3 在甲、乙、丙、丁四种组织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是:组织甲为 75%,乙为 85%,丙为 60%,丁为
2、 40%,新陈代谢最旺盛的组织是( )。(A)甲(B)乙(C)丙(D)丁4 李明同学于 4 月中旬晴朗的一天作了如下探究:从早上 6 时开始,在同一植物的相同位置上,每隔 6 小时摘取一片形状大小相同的叶子,并按时间顺序编号后低温保鲜。待取了 4 片(依次为甲、乙、丙、丁)后,同时进行脱色处理后再滴加碘液,颜色(蓝色 )最深和最浅的依次是( ) 。(A)甲 丙(B)丙 甲(C)乙 丁(D)乙 甲5 嫩肉粉是以蛋白酶为主要成分的食品添加剂,就酶的作用特点而言,下列使用方法中最佳的是( ) 。(A)炒肉的过程中加入(B)肉炒熟后起锅前加入(C)先用沸水溶解后与肉片混匀,炒熟(D)室温下与肉片混匀,
3、放置一段时间,炒熟6 对于多细胞动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B)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衰老的生物体内的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D)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通过基因突变产生原癌基因7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变化是( )。(A)DNA 复制和中心粒复制(B)染色体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C)细胞板出现和纺锤体出现(D)着丝点分裂和同源染色体分离8 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0 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
4、的最适温度(B)图甲中 Ta 和 Tb 对酶活性的影响有区别(C)图乙中温度超过 Tb 时,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D)图乙中 A 点对应图甲中的温度为 T09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 CO2 浓度是否比安静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 CO2 的浓度比安静时高;实验过程: 在 3 个烧杯中,分别加入 100mL 蒸馏水,测定其 pH。 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min)、中度运动(步行 2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 2min)后,立即分别向上述 3 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 pH。经多次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下列有关本实验的表述不完整的是( )。
5、(A)作出假设的依据:人体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强,呼出的 CO2 浓度增加(B)实验原理:CO 2 在水中溶解后形成碳酸,使水的 pH 下降(C)实验结果:运动强度越大,pH 下降幅度越大(D)实验结论: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的气体中 CO2 浓度增加,假设成寺10 现有等量的 A、B 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闭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 25条件下,瓶内 O2 含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在 t1 一 t2 期间,瓶内 O2 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细胞呼吸引起的(B) A 种子比 B 种子的呼吸速率低(
6、C) A、B 种子释放 CO2 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少(D)在 0t1 期间,广口瓶内的 CO2 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微生物进行了无氧呼吸11 人血中氨的主要去路是( )。(A)合成尿素(B)生成谷氨酰胺(C)生成铵盐(D)生成非必需氨基酸12 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生物种群(和)的存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对种群和实施重点保护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和都为 710 岁(B)种群 和都为 110 岁(C)种群 为 0 一 1 岁,种群为 67 岁(D)种群为 1 岁以后各年龄期,种群为 7 岁以后各年龄期13 右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三大功能类群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处于两个营养级,是杂食性动物(B)图中表示出了两个食物链(C)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D)乙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20%14 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替就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完全取代的过程(B)以牺牲这代人的需求而满足未来几代人的需要就是可持续
8、发展(C)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就越复杂(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标志16 草履虫在适宜的环境中,通常进行的是( )。(A)分裂生殖(B)出芽生殖(C)孢子生殖(D)接合生殖17 下列四种关于芽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A)芽有顶芽、定芽和不定芽三种(B)芽有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三种(C)芽有活动芽、裸芽和被芽之分(D)芽有休眠芽、活动芽和潜伏芽之分18 维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光照强度( )。(A)等于光补偿点(B)大于光补偿点(C)小于光补偿点(D)与光补偿点无关19 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有空间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征(B)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
9、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C)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0 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 CO2 的释放和消耗状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表示(B) 的量越小,说明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C)消费者同化作用的大小可用表示(D)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 CO2 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二、多项选择题21 下列有关共同进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共同进化是指各种生物在生存斗争中一起进化(B)捕食者对猎物起到选择的作用,但猎物对捕食者无此作用(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D)个别
10、物种的形成或灭绝对其他物种的进化没有影响22 骆驼在沙漠中,白天体温能升高到 41,晚上能将体温降至 34。研究发现,白天升高体温能减少水分流失,而且前一晚体温降得较多时,更可以忍受第二天的酷热。下列理由中,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骆驼白天体温升高可增加出汗量(B)骆驼白天体温升高能减少身体用于散热的水分量(C)夜晚体温低时,骆驼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D)夜晚体温愈低,第二天需更长的时间才能将体温升高到骆驼白天可达到的温度23 线粒体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细胞器,其独立性体现在:线粒体内的蛋白质是由线粒体内基因和细胞核内基凶共同表达形成的。已知啤酒酵母的细胞色素 C 氧化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11、,由三个大亚基和四个小亚基构成。现有人认为:该酶的三个大亚基由线粒体自身表达形成,另四个小亚基是由核基因表达形成后运人线粒体的(已知:亚胺环己酮能抑制线粒体外的蛋白质合成,红霉素则能抑制线粒体内的蛋白质合成),以下可证明该论点的是( )。(A)往酵母菌培养液中加入亚胺环己酮,结果发现线粒体内只有该酶的三个大亚基(B)获得离体的线粒体,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内膜上只有该酶的三个大亚基(C)往酵母菌培养液中加入红霉素,结果发现线粒体内只有该酶的四个小亚基(D)往酵母菌培养液中同时加入亚胺环已酮和红霉素,发现线粒体中没有细胞色素 C 氧化酶的任何亚基24 某 DNA 分子中含有某限制酶的一个识别序列,用
12、该限制酶切割陔 DNA 分子,可能形成的两个 DNA 片段是( )。(A)选项 A(B)选项 B(C)选项 C(D)选项 D25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时,温度、酸碱度、使用试剂的量等都是自变量(B)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可根据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判断产生 CO2 的量(C)用斐林试剂模拟尿糖检测时,应该没置一组正常人尿液的对照实验(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取样计数前培养液应充分摇匀三、判断题26 观察的品质有目的性、条理性、敏锐性、复杂性和理解性。( )(A)正确(B)错误27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玉米和菜豆的种子,再比较其
13、形态和结构上的异同,然后归纳出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特点,这属于验证性实验。( )(A)正确(B)错误28 在竞争学习的情境中,个人达成目标的努力会妨碍他人达成目标;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个人达成目标的努力可以帮助他人达成目标。因此,合作学习中不存在竞争。( )(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29 简单比较单组实验法和等组实验法的不同。30 试述讲解技能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31 教师除了应当明确教学语言的结构,熟练掌握教学语言技能之外,在运用教学语言时还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32 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有哪些特点?33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中学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
14、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归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设计实验、调查研究、动手实验的能力,逐步形成收集和分析数据、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等。教师应结合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案例:“调查人类中遗传病”的研究性课题中,基本程序是:1分组分工;2选择调查病种;3外出调查;4统计、分析;5讨论并得出结论。在以上案例中,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五、综合分析题33 下列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请回答:34 在结构 A 上合成物质 C 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色氨酸和丙氨酸,两者来源有所不同,能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产生的是_。35 C、 D 代表由细胞内有关结构合成的物质。其中下
15、列物质中属于 D 类物质的是( )。A呼吸酶B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C胰岛素D血红蛋白36 在 A 结构上发生的是_过程,其中以 mRNA 为模板,以_为运输工具,将合成物质 C、D 的原料运送到结构 A 上通过_(方式)连接起来。37 蛋白质在体内不但有生成,还有降解,保持一个平衡的过程,以保证生理活动的顺利进行。2004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以色列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泛素是一个含有 76 个氨基酸的多肽,可以以共价键与蛋白质结合。被泛素标记的蛋白质在体内多种酶的作用下被降解,这一过程依赖 ATP。请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泛素合成的基因至少有_个碱基对,转录后
16、的 mRNA 由核进入细胞质内经过了_层磷脂分子。人体内不需能量的蛋白质降解过程发生在消化道以及细胞内被称为“ 消化系统”的_(填一种细胞器) 中。发生在消化道中的蛋白质降解过程所需的酶有_。37 右图表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38 通过过程得到 B 淋巴细胞,从小白鼠体内分离之前,应对小白鼠进行的处理是_,该处理的实质是在小白鼠体内发生_过程。39 骨髓瘤细胞与进行原代培养的细胞相比较,核物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从而违背了“ 程序性细胞死亡 ”规则,打破了细胞产生与细胞死亡的动态平衡。40 杂交瘤细胞在增殖时进行有丝分裂,其分裂中期核内 DNA 分子数:染色体数=_。41 试设
17、想运用生物工程其他领域的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一条途径。41 DNA 分子杂交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如用在侦察犯罪上,可从犯罪嫌疑人和现场遗留物中分别提取 DNA,在一个温度下水浴加热,使 DNA 氢键断裂,双链打开。若两份样本来自同一个体,在温度降低时,两份样本中的DNA 单链会通过氢键联结在一起;若不是来自同一个体,则两份样本中的 DNA单链一定程度上不能互补,这样可以鉴别犯罪嫌疑人。请回答下列问题:42 人体 DNA 的主要载体是_。43 水浴加热能使 DNA 氢键断裂。皮肤生发层细胞中发生该变化的是_过程。44 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需要克隆出较多的 DNA 样品。若一个只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2011 山东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中学生物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