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7758-1999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pdf
《GB T 17758-1999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7758-1999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pdf(3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T 17758-1999 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ARI210/240-1992,制冷热)量试验方法等效采用ASHRAE37-19887 00014 000 14 OOO28 000 28 00050 000 L 50080 000 80 OOO 100 000 100000-150000 150000 4.2.2 水冷冷风电热型空调机的基本参数按表3的规定。表3水冷冷风电热型空调机的基本参数代号名义制冷(热)量W 7 000-14 000 14000-28000 28000-50000 LD 50000-80000 80 000-100 000 100 000-150 000 150 00
2、0 4.2.3 风冷冷风型空调机的基本参数按表4的规定。898 结构压缩机在室内压缩机在室外不表示压缩机在室内压缩机在室外EER、COPW/W 2.70 2. 75 2.80 2.85 2. 95 3.00 3.00 EER、COPW/W 2. 70 2. 75 2.80 2.85 2. 95 3.00 3.00 GB/T 17758-1999 表4风冷冷风型空调机的基本参数 号名义制冷(热)量EE且、COPW/W 飞V7 00014 000 2.50 14000-28000 2.50 28000-50000 2.45 LF 50000-80000 2.40 800100 000 2.35 1
3、00000-150000 2.30 150000 2. 30 4.2.4 风冷冷风电热型空调机的基本参数按表5的规定。表5风冷冷风电热型空调机的基本参数名义制冷(热)量EER、COP代号W/W 飞V7 000-14 000 2. 50 14000-28 000 2. 50 28 OOO 50 000 2.45 LFD 50000-80 000 2.40 80000-100000 2.35 100000-150000 2.30 150000 2.30 4.2.5 水源热泵型空调机的基本参数按表6的规定。表6水源热泵型空调机的基本参数名义制冷(热)量EER、COP代号w 飞W/W7000-1400
4、0 2. 60 14000-28000 2. 65 28 000- 50 000 2. 70 R 50 000-80 000 2. 75 80000-100000 2. 85 100 000150 000 2. 90 150000 2. 90 4.2.6 空气源热泵型空调机的基本参数按表7的规定。899 G/T 1775B-1999 表7空气源热泵型空调机的基本参数名义市tll冷(热)量EER、COP代号w;w W 7 OOO 14 000 2. 26 14 00028 000 2.40 28 00050 000 2. 35 RF 50 00080 000 2.30 80 000100 000
5、 2.25 100 000150 000 2. 25 150000 2. 25 4.2.7 水冷恒温恒湿型窒调机的基本参数按表8的规定。表8水冷恒温恒湿型空调机的基本参数名义制冷(热)量EER、COP代号w;w 飞H7 00014 000 2. 50 14 00028 000 2. 55 28 00050 000 2. 60 H 50 00080 000 2. 65 80 000100 000 2.70 100 000150 000 2. 75 150000 2.75 4.2.B 风冷恒温恒湿型空调机的基本参数按表9的规定。表9风冷恒温恒湿型空调机的基本参数名义制冷(热)量EER、COP代号w
6、 w;w 7 00014 000 2. 20 14 00028 000 2. 20 28 OOO 50 000 2. 15 HF 50 00080 000 2. 10 80 000100 000 2.00 100 000150 000 2.00 150000 2.00 4.2.9 现场不接风管的空调机,机外静压为oPa;接风管的空调机最小机外静压按表10的规定。表10接风管的空调机最小机外静压名义制冷(热)量最小机外静压w Pa 7 00014 000 25 14 00028 000 50 28000-50000 75 50 00080 000 100 80 OOO 1 00 000 112
7、100 000150 000 137 150000 187 900 GB/T 17758-1999 4. 2. 10 空调机的名义制冷(热)量按表12的名义工况参数确定。5 技术要求5. 1 一般要求5. 1. 1 空调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5. 1. 2 空调机的黑色金属制件表团应进行防锈蚀处理。5.1.3 电镀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得有剥落、针孔,不应布明显的花斑和划伤等缺陷。5. 1. 4 涂漆件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气泡、流痕、漏涂、底漆外露及不应有的皱纹和其他损伤。5. 1. 5 装饰性塑料件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不得有裂痕、气泡和明显缩孔等缺陷
8、,塑料件应耐老化。5. 1. 6 空调机各零部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管路与零部件不应有相互摩擦和碰撞。5. 1. 7 热泵型空调机的电磁换向阑动作应灵敏、可靠,保证空调机正常工作。5. 1. 8 空调机的保温层应布良好的保温性能,并且无毒、无异味旦有自熄性能。5. 1. 9 空调机制冷系统零部件的材料应能在制冷剂、润滑油及其混合物的作用下不产生劣化且保证整机正常工作。5. 1. 10 空调机的安全要求应符合B8655的规定。5. 1. 11 空调机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5.1.11.1 风冷式空调机a)热泵型空调机环境温度二7-430C;b)冷风型空调机环境温度18-43C,c)恒温恒湿型空
9、调机环境温度18-43L。5.1.11.2 水冷型空调机水冷型空调机、恒温恒湿机制冷运行时冷凝器的进水温度应不超过34C。5. 1. 12 空调机适用范围如下25. 1- 12 , 1 恒温恒湿型当空调饥温度设定在18-28L时,控制精度土1C ;相对湿度设定在50%-70%时,控制精度土10%。5. 1- 12 , 2 冷风型和热泵型当空调机的设定温度在18-30C时,控制精度为土2C。5. 1. 13 电镀件应符合下述规定2按6.3. 15方法试验后,金属镀层上的每个锈点锈迹面积不应超过1mm2;每100cm试件镀层不超过2个锈点、锈迹;小于100cm,不应有锈点和锈迹。5. 1- 14
10、涂漆件的漆膜附着力要求按6.3. 16方法试验后,潦膜脱落格数不超过15%。5.2 空调机零、部件空调机所有零、部件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5.3 性能要求5. 3. 1 制冷系统密封性能按6.3. 1方法试验时,制冷系统各部分不应有制冷剂泄漏。5. 3. 2 运转按6.3. 2方法试验,所测电流、电压、输入功率等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5. 3. 3 制冷量按6.3.3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实测名义工况制冷量不成小于名义制冷量的95%。5. 3. 4 制冷消耗功率901 G/T 17758-1999 按6.3. 4方法试验时,空调机的实测名义工况下制冷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名义制冷消能功率的110%。水冷式空
11、调机制冷量每300W增加10W作为冷却水系统水泵和冷却水塔风机的功率消耗。5. 3. 5 热泵制热量按6.3.5方法试验时,热泵的实测名义工况?如j热量不应小于热泵名义制热量的95%。热泵型空调机的热泵名义制热量不应低于其名义制冷量。5. 3. 6 热泵制热消耗功率按6.3. 6方法试验时,热泵的实测名义工况制热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名义制热消耗功率的110%。5. 3. 7 电加热器制热消耗功率按6.3. 7方法试验,对空调机的电加热器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要求为z每种电加热器的消耗功率允差为额定值的10%-+5%。5.3.8 最大负荷制冷运行a)按6.3.8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各部件不应损坏,空调机应
12、能正常运行sb)空调机在最大负荷运行期间,过载保护器不应跳开gc)当空调机停机3min后,再启动连续运行1h.但在启动运行的最初5min内允许过载保护器跳开,其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5min内过载保护器不复位时,在停机不超过30min内复位的,应连续运行1h; 们对于手动复位的过载保护器,在最初5min内跳开的,并应在跳开10min后使其强行复位,应能够再连续运行1h 0 5. 3. 9 最大负荷制热运行a)按6.3. 9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各部件不应损坏,空调机应能正常运行$b)空调机在最大负荷制热期间,过载保护器不应跳开;c)当空调机停机3min后,再启动连续运行1h,但在启动运行的最初
13、5min内允许过载保护器跳开,其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5min内过载保护器不复役时,在停机不超过30min内复位的,应连续运行1h; d)对于孚动复位的过载保护器,在最初5min内跳开的,并应在跳开10min后使其强行复位,应能够再连续运行1h。5. 3. 10 低温工况运行按6.3.10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启动10min后、再进行4h运行中,安全装置不应跳开,蒸发器室内侧的迎风表面凝结的冰霜面积不应大于蒸发器迎风面积的50%。5. 3. 11 凝露按6.3. 11方法试验时,空调机外表面凝露不应滴下,室内送风不应带有水滴。5. 3. 12 凝结水排除能力按6.3.12方法试验时,不应有凝结
14、水从排水口以外处溢出或吹出。5. 3. 13 自动融霜按6.3. 13方法试验时,要求融霜所需总时间不超过试验总时间的20%。在融霜周期中,室内侧的送风温度低于180C的持续时间不超过1minQ另外,融霜周期结束时,室外侧的空气温度升高不应大于5C,如果需要可以使用热泵机组内的辅助制热或按制造厂的规定。5. 3. 14 噪声按6.3. 14测量空调机的噪声,噪声测定值应不超过表11的规定。902 GB!T 17758-1999 表11噪声限值(声压级)dB(A) 名义制冷(热)量室内机组室外机组w 接风管不接风管7000-14000 64 62 68 14 000-28 000 67 65 6
15、9 28 000-50 000 70 68 71 50 000-80 000 72 70 74 80000-100000 74 72 76 100000-150000 77 79 150 000-200 000 80 82 200000 按供货合同要求按供货合同要求5. 3. 15 部分负荷调节性能带能量调节的空调机,其调节装置应灵敏、可靠。5. 3. 16 采用水冷冷凝器的空调机在最大负荷工况运行时,通过机组的水压压降应不太于105kPa。5. 3. 17 能效比(EER)按6.3. 3方法实测制冷量与按6.3.4方法实测功率的比不应小于4.2规定的90%。5. 3. 18 性能系数(COP
16、)按6.3. 5方法实测热泵制热量与按6.3. 6方法实测消施功率的比值不应小于4.2规定值的90%。6试验方法6. 1 试验条件6. 1. 1 空调机制冷量和市l热量的试验装置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6. 1. 2 试验工况见表120表12试验工况室外侧状态室内侧人口空气状态试验条件风冷式水冷式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名义制冷27 19 35 242) 30士0.335士O.3 最大负荷32士1.0 23士O.5 43士1.026士O.52) 34士0.5 制冷试验凝露27土1.024土O.5 27土1.024士Q.52) 27士0.5低温21士1.015士O.5 2
17、1士1.015士O.52) 21士0.5标准20 7 6 名义制热低温20 15以下2 1 制热试验最大负荷27 :1: 1.0 21土1.015土O.52) 融霜20 15以下B】2 1 电加热辑制热204) 风量静压s)20士2.016士1.0C 水部热泵进水温度出水温度18士0.329 :1: 0.3 24士O.5 27士0.521土O.5 15士0.33J 21土0.53) 903 GB/T 17758-1999 表12C完) 室外侧状态室内侧人口空气状态试验条件风冷式水冷式水源热泵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进水温度出水温度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名义制冷23 17 35 24 30士O
18、.3 35士。.3恒温恒湿最大负荷 30 18 43 26 34土0.3试脸6J低温21 15 21 15 21土O.5 1)适应于湿球温度影响室内侧换热的装置。2)适应于湿球温度影响室外侧换热的装置(利用水的潜热作为室外侧换热器的热源装置)。3)采用名义制冷试验条件确定的水量。4)表示标准周围温度。5)机外静压的波动应在测定时间内稳定在规定静压的士10%以内,但是规定静压少于98Pa时应取士9.8Pa 0 6)恒温恒湿试验时相对湿度设定在50%70%。6. 1. 3 仪器仪表的型式及精度试验用仪器仪表的精度应符合表13的要求。表13仪器仪表的型式及精度类别型式精度水银玻璃温度计空气温度士O.
19、1 C 温度测量仪表电阻温度计水温:l: O.IC 热电偶制冷剂温度:l: 1.OC 流量测量仪表记录式,指示式,职算式士1.0%制冷刑压力测量仪表压力衰,变送器士2.0%壁气压力测量仪表气压表,气压变送器风管静压士2.45 Pa 指m式土0.5%电量测量积算式士1.0%质量测量仪表士1.0%转速仪表转速衰,闪频仪土1.0%注1 大气压力测量用气压测量仪表,其准确度为士0.1% 0 2 时间测量仪表的准确度:1:0.2%。3 以精度定义的测量仪表,其测量值应在仪表量程的112以上.6.1.4 空调机进行制冷量和热泵制热量试验时,试验工况参数的读数允差应符合表14的规定。表14制冷量和制热量能力
20、试验名义工况参数的读数允差。C室内侧空气状态室外侧空气状态项日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最大变动幅土1.0土0.5土1.0 土。.5 平均变动幅土O.3 土0.2士O.3 士O.2 6.1.5 空调机进行热泵低温和融霜试验时,试验工况的参数允差应符合表15的规定。904 GB/T 17758-1999 表15热泵低温和融霜试验工况参数的读数允差C 室内侧空气状态室外侧壁气状态项目干球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热泵时融霜时热泵时融霜时热泵时融霜时最大变功帽士2.0士2.5 士2.0:1: 5.0 士1.0土2.5平均变动帽士0.5土1.5 土0.5士1.5 土0.3士1.06.2 试验的一般要求
21、6. 2. 1 空调机所有试验应按铭牌上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进行。6.2.2 可调速的风冷式空调机应在制造厂规定的室外风量下进行试验,不可调速的空调机应在规定的室外风量下进行试验。试验时应连接所有辅助元件(包括进风百叶窗和安装厂安装的管路及附件)且空气回路应保持不变。6.2.3 分体式空调机室内机组与室外机组的连接管应按制造厂提供的全部管长或制冷量小于等于14000 W的空调机连接管长为5.0m、大于14000W的空调机连接管长为7.m进行试验(按较长者进行)。连接管在室外部分的长度应不少于3m,室内部分的隔热和安装要求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6. 3 试验方法6. 3. 1 制冷系统密封性能试
22、验空调机的制冷系统在E常的制冷剂充灌景下,用下列灵敏度的制冷剂检漏仪进行检验.7OOO 28 000 W的空调机,灵敏度为1X10-6Pa m/s;28 000 W以上(不含28000 W)的空调机,灵敏度为1 X 10寸Pam/s,6. 3. 2 运转试验空调机应在接近名义制冷工况的条件下连续运行,分别测量空调机的输入功率,运转电流和进、出风温度。检查安全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检验温度、电器等控制元件的动作是否正常。6. 3. 3 制冷量试验按附录A和表12规定的名义制冷工况进行试验。6. 3. 4 制冷消耗功率试验按附录A给定的方法在制冷量测定的同时,测定空调机的输入功率、电流。6.
23、3. 5 热泵制热量试验按附录A给定的方法和制造厂说明书、按表12规定的热泵名义制热工况进行热泵制热量试验。6. 3. 6 热泵制热消耗功率试验按附录A给定的方法在热泵制热量测定的同时,测定空调机的输入功率、电流。6. 3. 7 电加热器制热消耗功率试验a)空调机在热泵名义制热工况下运行,待热泵制热量测定达到稳定后,测定辅助电加热嚣的输入功率。b)在电加热器制热工况下,空调机制冷系统不运行,将电加热器开关处于最大耗电状态下,测得其输人功率。6.3.8 最大负荷制冷试验在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下,按表12规定的最大负荷工况运行稳定后连续运行1h;然后停机3min (此间电压上升不超过3%),再启动运
24、行1h。6. 3. 9 热泵最大负荷制热试验在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下,按表12规定的热泵最大负荷制热工况运行稳定后连续运行1h,然后停机3min(此间电压上升不超过3%),再启动运行1h 0 6. 3. 10 低温T况试验905 GB/T 17758-1999 在不违反制造厂规定下,将空调机的温度控制器、风机速度、风门和导向格栅调到最易使蒸发器结冰和结霜的状态,达到表12规定的低温试验工况后进行下列试验:a)流通试验z空调机启动并运行4h;b)滴水试验:将空调机室内回风口遮住,完全阻止空气流通后运行6h,使蒸发器盘管风路被霜完全堵塞,停机后去除遮盖物至冰霜完全融化,再使风饥以最高速度运转5mno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7758 1999 单元 空气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