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8 T 54-2022 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DB5308 T 54-2022 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308 T 54-2022 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20CCS B 165308普洱市地方标准 DB5308/T 542022 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22-10-28 发布2022-11-28 实施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5308/T 5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普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普洱市植保植
2、检站、普洱祖祥有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墨江县森茂茶叶有限公司、普洱市原生茶叶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保、赵远艳、胡艳萍、杨海云、罗正刚、刘新月、张俊伟、姜东华、蔡晓明、罗宗秀、边磊、李兆群、石尚、吕毅、李娟、郎彬昆、王筱楠、陶波、伍旭东、罗亚昆、陈蜀萍、董继文、张锦宏、他永清。I DB5308/T 542022 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控原则、主要病害及绿色防控技术与绿色防控技术、主要虫害及绿色防控技术、主要草害及绿色防控技术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普洱市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
3、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 green control for tea plant pest以确保茶叶生产、茶叶质量安全和茶园生态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与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茶树病虫草危害的行为。3.2 茶园施药采茶安全间隔期 pre-harvest interval o
4、f tea从农药喷施茶树到茶叶采摘所必须间隔的天数,安全间隔期按照农药标签标注执行。4 防控原则 4.1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控为基础,综合运用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技术,必要时使用化学防治,创造有利于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提高生物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保持茶园生态平衡。4.2 农药使用标准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5 茶园主要病害及绿色防控技术 5.1 茶园主要病害 普洱市茶园主要病害有茶饼病、茶炭疽病、茶树膏药病,其发病规律及为害状参见附录 A。5.2 茶饼病绿色防控技术 5.2.1 农业防控 1 DB5308/T 542022
5、 5.2.1.1 选用抗病品种,提高抗病能力;加强茶园管理,增施磷钾肥,清除杂草,适时修剪茶树,促进通风透光;剪除并焚毁病枝、焚毁感病组织,减少病原、菌原扩散传播。5.2.1.2 秋冬季,可采用石硫合剂封园,使用剂量和方法参见附录 B。5.2.2 药剂防治 病害发生初期可选用矿物油乳油、多抗霉素可湿性粉、武夷菌素;病害发生严重时可选用甲基硫菌灵、十三吗啉乳油、三唑酮。使用剂量和方法参见附录 B。5.3 茶炭疽病绿色防控技术 5.3.1 农业防控 加强检疫,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茶园管理,秋冬季进行清园,扫除并烧毁地面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减少越冬病原。5.3.2 药剂防治 病害发生初期可选用矿物油乳油
6、、多抗霉素可湿性粉,病害发生严重时可选用啶氧菌酯悬浮剂或吡唑醚菌酯乳油。使用剂量和方法参见附录 B。5.4 茶树膏药病绿色防控技术 5.4.1 农业防控 勤除杂草、排水,清除被害枝,清理丛脚,用竹片清除着生在枝杆的菌膜,适当梳枝,发病严重的茶园适当重修剪或台刈复壮。5.4.2 药剂防治 5.4.2.1 茶树膏药病的发生与蚧壳虫等吸类害虫等有密切关系,蚧壳虫发生初期,可选用阿维螺虫酯防治。使用剂量和方法参见附录 B。5.4.2.2 非采摘季节,可喷施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对高大茶树使用石硫合剂或石灰水涂刷茶树枝杆。使用剂量和方法参见附录 B。6 茶园主要虫害及绿色防控技术 6.1 茶园主要虫害 茶
7、园主要害虫有茶小绿叶蝉、茶棍蓟马、咖啡小爪螨、茶角盲蝽、茶黑毒蛾,其发生规律及为害状参见附录C。6.2 茶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技术 6.2.1 农业防控 6.2.1.1 及时、分批采摘嫩梢嫩叶,适时修剪。6.2.1.2 冬季,可采用石硫合剂封园,药剂用量见附录 D。施药时,茶冠内外及地面枯枝落叶均应喷匀、喷透;若施药后 24 h 内降雨,则需要重施。6.2.2 物理防控 2 DB5308/T 542022 6.2.2.1 杀虫灯诱杀:宜采用发光光谱峰值为 385 nm 和 420 nm 的 LED 灯管作为诱虫光源,杀虫灯安置密度 1 台/15 亩,光源下端位于茶蓬上方 40 cm60 cm。4
8、月上旬开灯,11 月上旬关灯;每天日落后工作 3h 自动灭灯,杀虫灯宜大面积、连片使用。6.2.2.2 诱虫板诱杀:在茶小绿叶蝉发生高峰前,采用黄色或黄红网格诱虫板进行诱杀,悬挂高度固定在茶蓬上方 15 cm20 cm 处,使用密度 25 张/亩,要求诱虫板均匀分布在茶园中,悬挂时长 2 周3 周,悬挂后拆除并妥善处理。6.2.3 生物防控 保护和利用蜘蛛等天敌,对茶小绿叶蝉有一定抑制作用。6.2.4 药剂防治 6.2.4.1 防治指标:夏茶期百叶虫口数达 6 头;秋茶期百叶虫口数达 12 头,应使用药剂防治,使用剂量和方法参见附录 D。6.2.4.2 药剂选择:虫口达防治指标时,可采用除虫菊
9、素、印楝素、茶皂素防治。虫害发生严重时,可选用唑虫酰胺、虫螨腈、茚虫威、虫螨腈唑虫酰胺防治。6.2.5 防控技术模式 将全年不同时期防控技术进行组装应用,见表 1。表1 茶小绿叶蝉周年防控技术模式 防控措施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及时除草、分批采摘-灯光诱杀-诱虫板诱杀-药剂防治-6.3 茶棍蓟马绿色防控技术 6.3.1 农业防控 6.3.1.1 及时除草,及时、分批采摘,采摘时可摘除部分卵和若虫。6.3.1.2 秋冬季,采用石硫合剂封园,药剂用量见附录 D。施药时,茶冠内外及地面枯枝落叶均应喷匀、喷透;若施药后
10、24 h 内降雨,则需重施。6.3.2 物理防控 利用害虫对颜色的偏好性,在茶棍蓟马发生高峰期前,采用黄绿色或蓝色诱虫板诱杀,悬挂诱虫板高度在茶蓬上方15 cm20 cm,使用密度20 张/亩25 张/亩,诱虫板平行茶行安插,悬挂时长2 周3 周,悬挂后拆除并妥善处理。6.3.3 生物防控 保护和利用草蛉等天敌,对茶棍蓟马有一定的抑制作用。6.3.4 药剂防治 3 DB5308/T 542022 6.3.4.1 防治指标:采摘茶园虫梢率大于 40%或每百梢虫口数量达 100 头,应使用药剂防治,使用剂量和方法参见附录 D。6.3.4.2 药剂选择:虫口达防治指标时,可选用鱼藤酮、除虫菊素等防治
11、。虫害发生严重时,可选用虫螨腈、乙基多杀菌素、唑虫酰胺防治。6.3.5 防控技术模式 将全年不同时期防控技术进行组装应用,见表 2。表2 茶棍蓟马周年防控技术模式 防控措施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及时除草、分批采摘-诱虫板诱杀-药剂防治-6.4 咖啡小爪螨绿色防控技术 6.4.1 农业防控 6.4.1.1 选用抗性品种,及时分批采摘,加强茶园管理,对危害严重的衰老茶园,在发生高峰期前,修剪或台刈并清除枯枝落叶。6.4.1.2 秋茶采摘后封园,方法参照 6.2.1.2。6.4.2 生物防控 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蜘蛛
12、等天敌。6.4.3 药剂防治 6.4.3.1 防治指标:虫口密度达到 150 头/百叶200 头/百叶,应全面喷药防控,使用剂量和方法参见附录 D。6.4.3.2 药剂选择:虫口达防治指标时,可选用矿物油乳油防治。虫害发生严重时,可选用虫螨腈或哒螨茚虫威防治。6.4.4 防控技术模式 将全年不同时期防控技术进行组装应用,见表 3。表3 咖啡小爪螨周年防控技术模式 防控措施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及时除草、分批采摘-生物防控(保护天敌)-药剂防治-6.5 茶角盲蝽绿色防控技术 6.5.1 农业防控 4 DB5308/
13、T 542022 加强茶园管理;及时除草;及时分批采摘。利用茶角盲蝽的偏食性,茶园行道上间作黄连翘吸引茶角盲蝽,降低其对茶树的为害。6.5.2 物理防控 利用其趋光性,采用杀虫灯进行诱杀,杀虫灯的使用同 6.2.2.1。6.5.3 药剂防治 6.5.3.1 防治指标:茶芽受害率达 5%时及时进行药剂防治,使用剂量和方法参见附录 D。6.5.3.2 药剂选择:虫口达防治指标时,可选用除虫菊素、苦参碱、绿僵菌防治。虫害发生严重时,可选用虫螨腈或虫螨腈唑虫酰胺防治。6.5.4 防控技术模式 将全年不同时期防控技术进行组装应用,见表 4。表4 茶角盲蝽周年防控技术模式 防控措施 1 月 2 月 3 月
14、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及时除草、分批采摘-间作黄连翘引虫-灯光诱杀-药剂防治-6.6 茶黑毒蛾绿色防控技术 6.6.1 农业防控 冬季结合施基肥,清除落叶、杂草,深埋,减少虫蛹,卵期摘除有卵叶;可利用幼虫群集性、假死性振落捕杀。6.6.2 物理防控 成虫羽化期,每天20:0023:00时,利用灯光诱杀,杀虫灯的使用同6.2.2.1。6.6.3 生物防控 保护和利用天敌,释放寄生蜂。6.6.4 药剂防治 6.6.4.1 防治指标:在幼虫三龄前,第 1 代平均每米茶行达 4 头5 头,第 2 代平均每米茶行达 7 头8 头虫时开始药剂防治,
15、使用剂量和方法参见附录 D。6.6.4.2 药剂选择:虫口达防治指标时,可选用苦参碱、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防治。虫害发生严重时,可选用虫螨腈、茚虫威。6.6.5 防控技术模式 将全年不同时期防控技术进行组装应用,见表5。5 DB5308/T 542022 表5 茶黑毒蛾周年防控技术模式 防控措施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及时除草、分批采摘-灯光诱杀-生物防控-药剂防治-7 茶园主要草害及绿色防控技术 7.1 茶园主要草害 茶园主要杂草有马唐、小飞蓬、香附子、牛筋草、狗牙根等,杂草见附录E。7.2 茶园主要草害绿色防控
16、技术 7.2.1 农业防控 在茶园行间套种紫花苜蓿、大叶千金拔、绿肥1号、鼠茅草及黄豆等,抑制杂草滋生。7.2.2 物理防控 7.2.2.1 机械除草 在夏、秋茶采摘前及冬季封园时,采用机械除草,防止机械用油污染茶叶、茶树和土壤。7.2.2.2 覆盖防草 用修剪下来的无病虫害的茶树枝叶、无污染的作物秸秆和不带草籽的杂草等进行地面覆盖,厚度7 cm,或茶树冬季封园后在茶行中铺设防草布,铺设宽度根据茶行空隙宽度而定,铺设于茶树树冠滴水线下方至里埂位置。6 DB5308/T 542022 附录A (资料性)普洱市茶园主要病害发病规律及为害状 普洱市茶园主要病害发病规律及为害状参见附表A.1。表A.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308 54-2022 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54 2022 茶园 主要 虫草 绿色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