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 T 1134—2023 秀珍菇菌种繁育技术规程.pdf
《DB3301 T 1134—2023 秀珍菇菌种繁育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01 T 1134—2023 秀珍菇菌种繁育技术规程.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20 CCS B 39 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3301/T 11342023 秀珍菇菌种繁育技术规程 2023-12-31 发布2024-01-31 实施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3301/T 1134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杭州市植保植检中心)、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淳安县农
2、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杭州临安鼎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陆娜、王伟科、闫静、俞斌、宋吉玲、林佳瑶、周祖法、袁卫东、郎强军、周小华、何爱珍。DB3301/T 11342023 1 秀珍菇菌种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秀珍菇菌种的生产条件、种源、生产技术、贮存运输、生产档案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秀珍菇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繁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T 528 食
3、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1731 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 DB33/T 929 食用菌菌种场建设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 和 NY/T 52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摇瓶种 liquid spawn in shake flask 将斜面菌种接种于装在三角摇瓶内的液体培养基中,并采用摇床恒温振荡或磁力搅拌培养形成的液体形态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发酵罐种 liquid spawn in fermenter 在发酵罐中采用液体培养基,通过深层培养(液体发酵)技术而形成的液体形态的菌丝体纯培养物。4 生产条件 场地选址应符合 DB33/T 929 的规定。环境要求
4、应符合 NY/T 1731 的规定。设施设备应符合 DB33/T 929 的规定。液体菌种应设独立培养间、空气净化系统、温控设施,配备液体菌种培养器、液体菌种接种器、显微镜、摇床、磁力搅拌器和酸度计等仪器设备。5 种源 宜选择经国家、省认定的品种,或选用种性明确、并经过两个以上生产周期试验、适合于设施栽培和工厂化栽培的品种。6 生产技术 DB3301/T 11342023 2 固体菌种 6.1.1 工艺流程 固体菌种生产工艺流程图如图 1 所示。图1 固体菌种生产工艺流程 6.1.2 母种 6.1.2.1 容器:18 mm180 mm 或 20 mm200 mm 玻璃试管。6.1.2.2 培养
5、基配方: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6.1.2.3 分装:分装量宜为试管长度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培养基斜面顶端距试管口不少于 50 mm。6.1.2.4 灭菌:0.11 MPa0.12 MPa,温度 121,30 min。6.1.2.5 斜面制作:当试管冷却到 60左右时,趁热将试管倾斜摆放在操作台面上,试管口比试管底部高 1 cm2 cm,斜面长度为试管长度的 2/3。6.1.2.6 冷却:将试管继续放置操作台中冷却,温度降至 25以下。6.1.2.7 接种:在接种室或超净工作台上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一支原始菌株转接 20 支斜面试管。6.1.2.8 培养:将接种后的试管置于 2
6、426培养箱或者培养室恒温培养 7 d9 d,当菌丝长满试管斜面,即可用于生产原种。6.1.3 原种 6.1.3.1 容器:850 mL 聚丙烯塑料瓶或 15 cm28 cm0.05 cm 聚丙烯塑料袋,750 mL 广口玻璃瓶。6.1.3.2 培养基配方:棉籽壳 60%、木屑 20%、麸皮 18%、石灰 1%、石膏 1%,培养基含水量 58%60%。6.1.3.3 分装:培养基装至距瓶(袋)口不少于 60 mm,灭菌后不少于 45 mm。6.1.3.4 灭菌:立即灭菌,0.14 MPa,126,2 h3 h。DB3301/T 11342023 3 6.1.3.5 冷却:将灭菌后的原种放置在冷
7、却室中冷却,料温降至 25以下。6.1.3.6 接种:在接种室或超净工作台上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一支母种移植原种 3 袋(瓶)5 袋(瓶),接种后贴好标签。6.1.3.7 培养:培养室应预先清洗消毒。培养时间 35 d40 d,培养温度以 2527为宜,空气相对湿度维持 65%70%左右,定期通风,避光培养,并定期检查,挑除感染杂菌的菌袋(瓶)。6.1.3.8 留样:原种应留样备查,数量 5 瓶(袋)7 瓶(袋),于 46下贮存。留样时间至使用者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该批菌种出第一潮菇。6.1.4 栽培种 6.1.4.1 容器:15 cm30 cm0.05 cm 聚丙烯塑料袋。6.1.4.2 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01 11342023 秀珍菇菌种繁育技术规程 1134 2023 秀珍菇 菌种 繁育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