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2580-2024 1∶500 1∶1 000 1∶2 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库技术规范.pdf
《DB41 T 2580-2024 1∶500 1∶1 000 1∶2 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库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2580-2024 1∶500 1∶1 000 1∶2 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库技术规范.pdf(9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7.040 CCS A75/79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5802024 1500 11 000 12 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库技术规范 2024-02-01 发布 2024-05-01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5802024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规定.2 5 数据组织与内容.2 6 要素要求.6 7 要素更新.13 附录 A(规范性)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类名称.14 附录 B(规范性)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类属性.16 附录 C(规范性)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33 附录
2、 D(规范性)元数据.88 DB41/T 2580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测绘院、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河南省测绘学会、河南测绘职业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治河、牛永力、吕宝奇、禄二峰、张尚磊、马雷、邓学锋、贾宝、郑继武、方乐道、王瑞芳、袁鸣、苏春耀、李月华。DB41/T 25802024 1 1500 11 000 12 000 基础地理信息
3、要素数据库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1500、11 000、12 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库的基本规定、数据组织与内容、要素要求和要素更新。本文件适用于1500、11 000、12 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库的建库、更新和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39232022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89201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83162008 数字测绘
4、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20257.1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 1 部分:1500 11 000 12 000 地形图图式 GB/T 20258.12019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 1 部分:1500 11 000 12 000 比例尺 GB/T 243562023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CH/T 1007200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CH/T 9012201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数据组织及文件命名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基础地理信息 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数据。来源:GB/T 13923-2022,3.1
5、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 基础地理信息所描述的真实世界的组成成分。来源:GB/T 13923-2022,3.2 要素类型 具有共同特征的真实世界现象的种类。来源:GB/T 139232022,3.3 轮廓线 DB41/T 25802024 2 边界明显且位置固定的面状要素的边界线。范围线 边界不明显或位置不固定的面状要素的边界线。结构线 对象属性的载体线。注:类似于常用的骨架线、中心线。4 基本规定 数学基础 4.1.1 平面坐标系应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或合法建立的相对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4.1.2 高程基准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位置精度 数据库的
6、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应与数据源保持一致。属性精度 要素的分类和属性应正确。完整性 要素类、要素内容、要素属性值应完整,无遗漏、多余或重复的现象。逻辑一致性 逻辑一致性应满足以下要求:a)拓扑一致性:要素的拓扑空间关系应正确,相关要素关系处理应正确,相邻单元要素的几何位置应接边,面要素应闭合,线要素应保持连续、无伪节点,有方向的线要素应保持方向正确;b)概念一致性:要素分类与代码、数据结构、属性、要素间关系在同一尺度上应保持一致;c)值域一致性:数据项的取值应在值域的界定范围内,且同一要素的属性信息应一致;d)格式一致性:数据归档、数据格式、数据文件、文件命名应符合要求。时态化 要素宜记录可追溯的
7、变化信息。成果质量 测量成果按照GB/T 183162008和GB/T 243562023的规定。5 数据组织与内容 数据目录组织 DB41/T 25802024 3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目录采用多层级目录存放,目录层级可根据需要进行组织,宜按照上级目录逐层递进的方式存放数据。上级目录可按项目(或测区)名称、比例尺、成果种类、成果版本等组织,结构深度不宜超过三层。数据文件组织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据文件以一定数量或一定区域的数据集为单位存放,即数据体、元数据与相关文件分放在不同的目录,其结构形式应符合图1的规定。图1 数据文件组织结构图 数据目录命名规则 5.3.1 上级目录命名 上级目录命
8、名按照以下原则进行:a)当采用项目(或测区)为目录名时,项目(或测区)名字宜以汉字形式标明;b)当采用比例尺为目录名时,比例尺宜以数字形式明确,如 1:1 000 比例尺为 1 000,当所有成果比例尺一致时可省略该层目录;c)当采用成果种类为目录名时,成果种类宜采用表 1 中的成果种类缩写的形式标明;表1 数字成果种类缩写 成果种类 成果种类缩写 1:500数字线划图 DLGK 1:1000数字线划图 DLGJ 1:2000数字线划图 DLGI d)当采用成果版本为目录名时,成果版本应明确生产时间、版本号等信息,各信息之间以“-”连接;e)当上级目录为一层级时,命名方式为项目(或测区)+比例
9、尺+成果种类+成果版本,各名称之间空一个字符;上级目录 数据体 元数据 相关文件 元数据文件2.元数据文件1 数据体文件2.数据体文件1 相关文件2.相关文件1 DB41/T 25802024 4 f)当除上述外的其他方式作为上级目录名时,其目录名应简洁、无歧义、易于辨识目录内数据内容。5.3.2 数据体、元数据、相关文件目录 图 1 中的数据体、元数据、相关文件目录名分别为“数据体”、“元数据”、“相关文件”。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5.4.1 数据概念命名规则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应以空间数据库组织,包含数据库、要素类、要素三个层级,应遵守图2的规则。数据库由要素类组成,要素类由多个要素组成。要
10、素类按照内容、几何类型和比例尺进行划分。图2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库概念模型 5.4.2 要素类命名规则 要素类命名采用4位英文字母表示,分别为要素类的内容标识码、几何类型标识码,应遵守图3和附录A的规则。图3 要素类命名规则 要素类标识码见表2。几何类型标识码见表3。表2 要素类标识码 序号 要素类 要素类命名简写 要素类标识码 1 定位基础 C CPT 2 水系 H HYD 3 居民地及设施 R RES 4 交通 有轨 L LRR 无轨 LRD 5 管线 P PIP 6 境界与政区 行政境界 B BOU 区域界线 BRG 数据库 要素类 要素 1*1*XXX X 几何类型标识码 要素类标识
11、码 DB41/T 25802024 5 表2 要素类标识码(续)序号 要素类 要素类命名简写 要素类标识码 7 地貌 T TER 8 植被与土质 V VEG 9 地名与注记 居民地地名 A AGN 自然地名 AAN 10 附属设施 FC 注:某一要素类附属设施的命名为“要素类命名简写”+“FC”,例如水系附属设施类:“HFC”。表3 几何类型标识码 几何类型 标识码 点 P 线 L 面 A 要素分类 5.5.1 要素分类采用线分类法,要素类型按从属关系依次分为大类、中类、小类、子类。5.5.2 大类包括定位基础、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与、植被土质、地名与注记 9 类,
12、要素分类一览表应符合附录 B、附录 C 的规定。5.5.3 中类在九大类基础上划分出 45 类,分类情况见表 4。表4 要素分类(大类、中类)序号 要素大类 要素中类 1 定位基础 测量控制点、数学基础 2 水系 河流、沟渠、湖泊、水库、其他水系要素、水利及附属设施 3 居民地及设施 居民地、工矿及其设施、农业及其设施、公共服务及其设施、名胜古迹、宗教设施、科学观测站、其他建筑物及其设施 4 交通 铁路、城际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道路构造物及其附属设施、水运设施、航道、空运设施、其他交通设施 5 管线 输电线,通讯线,油、气、水输送主管道,城市管道 6 境界与政区 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
13、县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其他区域 7 地貌 等高线、高程注记点、水域等值线、水下注记点、自然地貌、人工地貌 8 植被与土质 农林用地、城市绿地、土质 9 地名与注记 居民地地名、自然地名 5.5.4 小类在上述中类基础上划分,子类在小类基础上按照地物要素类型、空间形态、用途等进一步划分。5.5.5 要素分类中大类、中类不得重新定义和扩充;小类、子类不得重新定义,根据需要可以扩充。编码结构 定位基础、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地名与注记九大类要素编码统一用7位十进制数字码描述。编码结构见图4。DB41/T 25802024 6 图4 要素编码结构 a)左起第一
14、位为大类码;b)左起第二位为中类码,在大类基础上细分形成的要素类;c)左起第三、四位为小类码,在中类基础上细分形成的要素类;d)左起第五、六位为子类码,在小类基础上细分形成的要素类;e)左起第七位为图形代码,分别用数字 1、2、3、4、9 作为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辅助制图要素的图形代码和注记标注点的图形代码;f)地名与注记要素编码的大类、中类与关联地物保持一致。要素分层 要素分层应符合5.4.2和附录B、附录C的要求。6 要素要求 一般规定 6.1.1 要素图形表达按照 GB/T 20257.12017 执行。6.1.2 要素几何表示规则和属性要求按照 GB/T 20258.12019 执
15、行。定位基础 6.2.1 总体要求 6.2.1.1 各测量控制点应以点表示。6.2.1.2 内图廓线、坐标网线应连续表示。6.2.1.3 内图廓与内图廓线范围一致。6.2.2 具体要求 6.2.2.1 控制点属性包括点名、点号、等级等内容。6.2.2.2 内图廓属性包括图幅名称、图幅编号等内容。无图幅名称时,应填图幅编号。水系 6.3.1 总体要求 6.3.1.1 同一名称、具有相同属性且空间上相连的线、面状水体应为一个对象。6.3.1.2 同一名称、具有相同属性且空间上相连的结构线应为一个对象。XX X 图形代码 子类 X X XX 大类 中类 小类 DB41/T 25802024 7 6.
16、3.2 具体要求 6.3.2.1 地面河流不依比例尺的应以有向线表示,依比例尺的应以有向结构线和范围线构面表示。属性包括行业名称代码、航道等级、类型、水质、通航性质和上级河流等内容。6.3.2.2 干渠应以有向结构线和范围线构面表示;支渠不依比例尺的应以有向线表示,依比例尺的应以有向结构线和范围线构面表示;地下渠应以有向线表示。属性包括行业名称代码等内容。6.3.2.3 涵洞不依比例尺的应以线表示,依比例尺的应以结构线和范围线构面表示。属性包括宽度和高度等内容,当涵洞通车时宽度和高度属性必填。6.3.2.4 湖泊应以范围线构面表示,属性包括行业名称代码和水质等内容。池塘应以范围线构面表示,属性
17、包括行业名称代码和用途等内容。6.3.2.5 水库、水塘应以范围线构面表示,属性包括行业名称代码、类型和库容量等内容。6.3.2.6 水中岛应以范围线构面表示,岛屿名称应以点表示。水中岛属性包括类型和行业名称代码等内容。6.3.2.7 干出滩、滩涂应以范围线构面表示,属性包括类型等内容。6.3.2.8 危险区、岸滩、水中滩应以范围线构面表示。6.3.2.9 礁石不依比例尺应以点表示,依比例尺的应以范围线构面表示。属性包括类型等内容,其中类型属性必填。6.3.2.10 河、湖岛不依比例尺的应以点表示,依比例尺的应以范围线构面表示。属性包括行业名称代码和类型等内容。6.3.2.11 泉应以有向点表
18、示,属性包括方向、类型和高程等内容,其中方向、类型属性必填。6.3.2.12 水井不依比例尺的应以点表示,依比例尺的应以范围线构面表示。属性包括类型、高程和深度等内容,其中类型属性必填。6.3.2.13 贮水池、水窖应以轮廓线构面表示,属性包括类型和用途等内容,其中类型和用途属性必填。6.3.2.14 瀑布、跌水应以有向线表示,属性包括落差等内容,其中落差属性必填。6.3.2.15 沼泽、湿地应以范围线构面表示,属性包括类型等内容,其中类型属性必填。6.3.2.16 河流流向、沟渠流向、潮汐流向应以有向点表示,属性包括方向、流速等内容,其中方向属性必填。6.3.2.17 堤不依比例尺的应以线表
19、示,依比例尺的应以有向堤顶边线和范围线表示。属性包括行业名称代码、高程、比高和宽度等内容,当堤高大于 2 米时比高属性必填,堤上通车时,宽度属性必填。6.3.2.18 水闸不依比例尺的应以有向点表示,半依比例尺的应以有向线表示,依比例尺的应用轮廓线表示。属性包括行业名称代码、类型、孔数、建筑结构和高程等内容。6.3.2.19 船闸应以有向闸门线(上游边线、下游边线)和轮廓线构面表示,属性包括行业名称代码、通航能力和年通行量等内容。6.3.2.20 滚水坝不依比例尺的应依有向线表示,依比例尺的应以有向下游坝顶边线和范围线表示,属性包括行业名称代码、高程和宽度等内容。6.3.2.21 拦水坝不依比
20、例尺的应依有向线表示,依比例尺的应以坝顶有向边线和轮廓线表示,属性包括高程、长度、宽度和材料等内容,其中高程、材料和宽度属性必填,当坝长大于 50 米或坝高大于 15米时长度属性必填。6.3.2.22 直立式制水坝应以有向线表示,石垄式制水坝应以线表示,斜坡式制水坝应以有向坝顶线和范围线表示。属性包括所属水域名称等内容。6.3.2.23 加固岸不依比例尺的应以有向线表示,依比例尺的应以有向线和范围线构面表示。属性包括行业名称代码等内容。居民地及设施 DB41/T 25802024 8 6.4.1 总体要求 6.4.1.1 不同层数、不同建筑结构的房屋应以面对象分别表示。6.4.1.2 宗教、科
21、研等场所,依比例尺表示其房屋,符号表示在主要建筑物上。6.4.2 具体要求 6.4.2.1 各级城市名称、城镇名称、村庄名称、农林牧场名称应以点表示。6.4.2.2 建成房屋应以轮廓线构面表示,属性包括房屋层数、建筑结构等内容,其中房屋层数、建筑结构属性必填。6.4.2.3 棚房应以范围线构面表示,属性包括类型等内容。6.4.2.4 各级政府驻地、自然、文化保护机构、国有农场、林场、牧场机构、开发区、保税区机构、行政管理单位、其他企事业单位、其他地理名称、门牌、地址等应以点表示。6.4.2.5 各类矿井井口不依比例尺的应以点或有向点表示,依比例尺的应以轮廓线构面表示。属性包括类型和用途等内容。
22、6.4.2.6 露天采掘场、乱掘地应以范围线构面表示。属性包括类型等内容。6.4.2.7 散热塔、蒸馏塔、瞭望塔、水塔、水塔烟囱、烟囱不依比例尺的应以点表示,依比例尺的应以轮廓线构面表示。6.4.2.8 窑不依比例尺的应以点表示,依比例尺的应以轮廓线构面表示。属性包括表示产品、类型和状态等内容,其中产品、类型和状态属性必填。6.4.2.9 起重机固定的应以点表示,有轨道的应以轨道线表示;龙门吊、天吊应以轨道线表示。6.4.2.10 抽水站、水轮泵应以点表示,饲养场、水产养殖场应以范围线构面表示。属性包括类型等内容。6.4.2.11 温室、大棚不依比例尺的应以有向点表示,依比例尺的应以范围线构面
23、表示。属性包括类型和分布等内容。6.4.2.12 水磨房、水车、风磨房、风车应以点表示,属性包括用途等内容。6.4.2.13 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医院、医疗点、宾馆、饭店、游乐场、公园、陵园、动物园、植物园、剧场、电影院、体育馆、跳伞塔、电视台、通信营业厅、邮局、风景点、风景区等应以点表示。6.4.2.14 露天体育场应以轮廓线构面表示,看台、主席台、跑道内边线、外边线应以线表示,门洞应以有向线对象表示。属性包括类型等内容。6.4.2.15 游泳场、池应以范围线构面表示,露天舞台、观礼台、球场、运动场应以轮廓线构面表示。6.4.2.16 移动通信塔、微波塔、无线电杆不依比例尺的应以点表示
24、,依比例尺的应以范围线表示。6.4.2.17 厕所应以点对象或范围线构面表示。6.4.2.18 垃圾台(场)不依比例尺的应以点表示,依比例尺的应以轮廓线构面表示。属性包括类型等内容。6.4.2.19 殡葬设施、公墓应以范围线表示;坟地、独立大坟不依比例尺的应以点表示,依比例尺的应以范围线表示;殡葬场所应以点表示。6.4.2.20 烽火台应以点表示,属性包括比高等内容,其中比高属性必填。6.4.2.21 古长城名称、古建筑名称、古战场名称、古石刻(摩崖)名称、古墓葬名称、其他纪念场所名称应以点表示。6.4.2.22 亭不依比例尺的应以点表示,依比例尺的应以范围线构面表示。属性包括类型等内容。6.
25、4.2.23 文物碑石、塑像、旧碉堡、宝塔、经塔、土地庙不依比例尺的应以点表示,依比例尺的应以范围线构面表示。DB41/T 25802024 9 6.4.2.24 砖石城墙、土城墙应以有向外边线和轮廓线表示;围墙不依比例尺的应以有向线表示,依比例尺的应以有向外边线和轮廓线表示;栅栏应以有向线表示;篱笆、活树篱笆应以线表示。6.4.2.25 门顶应以范围线表示,阳台、飘窗应以范围线构面表示,台阶、室外楼梯应以范围线构面表示。6.4.2.26 挑廊、檐廊、雨罩、雨棚、门廊应以范围线构面表示,悬空通廊、过街楼、山城房屋应范围线表示。6.4.2.27 路灯、照射灯杆式、照射灯塔式应以点表示;照射灯桥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2580-2024 1500 11 000 12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库技术规范 2580 2024 500 基础 地理信息 要素 数据库技术 规范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545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