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 T 1427-2023 首席质量官评价规范.pdf
《DB31 T 1427-2023 首席质量官评价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1 T 1427-2023 首席质量官评价规范.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3.120.99 CCS A 00 31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 31/T 14272023 首席质量官评价规范 Certific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chief quality officer 2023-08-30 发布 2023-12-01 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1/T 14272023 I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 范围.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5 3 术语和定义.5 4 评价对象.5 4.1 任职要求.5 4.2 职业素养.5 4.3 职业能力.6 4.4 岗位职责.6 4.5 岗位权限.6 5 评价主体.6 5.1
2、 类型.6 5.2 要求.6 6 评价指标.7 6.1 意识.7 6.2 社会责任.7 6.3 知识.7 6.4 能力.7 6.5 沟通.8 6.6 业绩.8 7 评价流程.9 7.1 流程图.9 7.2 申请.9 7.3 受理.10 7.4 评价.10 7.5 评价结果.10 7.6 能力保持.10 7.7 再评价.10 附录 A(规范性)第三方首席质量官评价流程.11 附录 B(资料性)首席质量官评价申请表.12 附录 C(规范性)评价指标及分值.13 附录 D(规范性)评分指南.14 D.1 总则.14 D.2 表现评价.14 DB 31/T 14272023 II D.3 结果评价.1
3、4 附录 E(规范性)评分计算公式.15 附录 F(规范性)评分值域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G(资料性)各类组织聘用、续聘首席质量官的评价分值建议.17 参考文献.18 DB 31/T 14272023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上海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质量协会、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微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城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上
4、海质量认证咨询中心、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凯诘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静安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振华港机重工有限公司、伽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紫路人才服务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俊杰、应钧、诸亦成、郁文、周曙光、蒋曙东、赵曦、王巍、甘伟强、孟凯、蔡坚、韩松育、史立辉、王卫乔、倪莉莉、刘洪亮、林勇锋、刘旭阳、张琦。DB 31/T 14272023 IV 引言 作为一个组织最高质量职位的代表,首席质量官的兴起,标志着组织对质量工作重要性的充分认识,也是对质量职能地位的充分肯定。在
5、切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推进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件旨在规范首席质量官评价机制,客观公正地评价首席质量官任职能力,助推各类组织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助力上海市高端质量人才队伍建设。DB 31/T 14272023 5 首席质量官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首席质量官的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流程。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各类组织的首席质量官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首席质量官 chief quality officer 受组织的最高管理
6、者任命或授权,作为落实组织质量职责的负责人,负责创建以质量为核心的组织文化和战略,确保组织质量工作的策划、实施和改进,能直接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工作的绩效和改进需求的高层管理人员。注1:组织是指为实现目标,由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构成自身功能的一个人或一组人。注2:最高管理者是指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注3:最高管理者可直接担任组织的首席质量官。3.2 评价 certification 对人员满足评价要求的程度进行评审的过程。来源:GB/T 27024-2014,3.8,有修改 3.3 评价证书 certificate 由评价主体根据本文件规定颁发的文件,用以表明持有人满足评价要
7、求的程度。来源:GB/T 27024-2014,3.5,有修改 4 评价对象 4.1 任职要求 应满足组织、行业对首席质量官岗位任职的基本要求,包括但不限于:a)学历或技术职称要求;b)工作经历(含质量管理工作)要求;c)任职培训要求。4.2 职业素养 4.2.1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诚实守信,敢于担当。DB 31/T 14272023 6 4.2.2 思想开明,愿意考虑不同意见或观点。4.2.3 坚韧,坚持并专注于实现目标,具备对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负面情绪的调控能力。4.2.4 明断,能根据逻辑推理和分析及时得出结论。4.2.5 勇于创新,持续改进,探索学习,愿意分享。4.2.6 廉洁自律
8、,恪尽职守,自觉维护组织和行业信誉。4.3 职业能力 4.3.1 熟悉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行业质量发展形势和趋势。4.3.2 掌握质量管理知识,能熟练运用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开展工作。4.3.3 熟悉本行业的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掌握本行业相关强制性标准和要求。4.3.4 具有组织、规划、决策、协调、观察和沟通能力。4.4 岗位职责 4.4.1 组织执行质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4.4.2 组织开展质量文化建设,组织质量战略、规划和计划的制定与实施。4.4.3 制定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4.4.4 实
9、施质量经济性管理。4.4.5 组织开展质量教育培训,推广、应用质量管理理念和工具方法,培育质量人才梯队。4.4.6 配合政府部门质量监管工作,对外分享质量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4.5 岗位权限 4.5.1 行使质量安全“一票否决”权。4.5.2 具有质量战略、规划和计划的制定权、建议权、实施权及计划审批权。4.5.3 参与组织经营决策,具有向最高管理者提出加强质量工作的措施建议权。4.5.4 具有质量问题、事件的调查与处置权。4.5.5 具有质量工作考核与奖惩权。4.5.6 具有质量工作经费的管理权。5 评价主体 5.1 类型 首席质量官评价包括第一方、第二方及第三方评价,其中:a)
10、第一方评价的评价主体是评价对象所在组织;b)第二方评价的评价主体是评价对象所在组织的外部相关方;c)第三方评价的评价主体是独立于评价对象所在组织的具有专业能力与市场信用的评价机构。5.2 要求 5.2.1 应是具备能力的组织。5.2.2 应建立健全首席质量官评价的管理制度。5.2.3 应具备满足要求的场所、设备以及其他开展评价工作所需的资源。5.2.4 应提供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评价结果。5.2.5 应接受相关主管部门或委托方以及社会的监督。DB 31/T 14272023 7 6 评价指标 6.1 意识 6.1.1 具有应用系统思维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识。6.1.2 具有基于风险的思维与
11、风险管理的意识。6.1.3 具有以顾客需求和期望为导向的意识。6.1.4 具有培育质量文化、提升全员质量素质的意识。6.1.5 具有整合包含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各类管理体系的意识。6.1.6 具有基于事实(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和评价作出决策的意识。6.1.7 具有寻找改进机会、持续改进、降本增效的意识。6.1.8 具有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提升质量创新能力的意识。6.2 社会责任 6.2.1 诚信 6.2.1.1 能及时发现并报告组织质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风险隐患。6.2.1.2 能充分、独立地履行职责,作出审慎、及时的判断。6.2.1.3 能保守组织和合作伙伴的秘密。6.2.2 履责 6.2
12、.2.1 参与包括标准制修订、标准化试点示范在内的各类标准化活动。6.2.2.2 促进组织供应链、所处行业质量提升。6.2.2.3 推动组织在文化、教育、卫生、慈善、社区、行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公益活动。6.3 知识 6.3.1 知识结构 6.3.1.1 具备质量及相关领域法律法规知识。6.3.1.2 具备质量战略制定、质量目标分解等质量管理及相关管理基础知识。6.3.1.3 具备质量领导力构建相关知识。6.3.1.4 具备质量文化建设相关知识。6.3.1.5 具备质量风险管理与危机处理相关知识。6.3.1.6 具备质量成熟度评价与持续改进相关知识。6.3.1.7 具备质量工具及数字化工
13、具运用相关知识。6.3.1.8 具备质量经济性管理相关知识。6.3.1.9 具备质量品牌管理相关知识。6.3.2 知识运用 面对各类复杂的内外部环境,能运用相关知识实现质量工作目标。6.4 能力 6.4.1 策划能力 6.4.1.1 策划与组织总体战略、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的质量方针或战略、质量目标。DB 31/T 14272023 8 6.4.1.2 针对质量方针或战略,策划建立相应管理体系,策划制定长短期质量计划与措施。6.4.1.3 针对质量目标,策划制定管理体系绩效目标、阶段性质量目标。6.4.1.4 根据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策划变更质量方针或战略、质量目标。6.4.2 实施能力 6
14、.4.2.1 协调配置所需的资源,明确有关职责与权限,应用适宜的方法,实施管理体系、长短期质量措施计划。6.4.2.2 建立过程绩效指标,监测和控制实施管理体系、长短期质量措施计划所需的过程。注:过程绩效指标可在过程中监测,也可能通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反馈来监测。6.4.2.3 利用过程监测获得的信息,及时对过程进行调整。6.4.2.4 采用适宜的方法测量、分析和评价管理体系绩效目标、阶段性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识别质量工作改进与创新的机会。6.4.3 学习能力 6.4.3.1 审视现有的知识,及时更新开展质量、经营、技术、品牌等方面管理工作所需的知识。6.4.3.2 总结提炼知识与经验,形成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1 1427-2023 首席质量官评价规范 1427 2023 首席 质量 评价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