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1792-2010 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pdf
《DB21 T 1792-2010 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 T 1792-2010 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pdf(7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联合发布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17922010J115882010 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100224 发布 20100324 实施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DB21/T17922010J115882010 主编单位:辽宁省建筑节能环保协会
2、 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2010年03月24日 中国 沈阳 3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辽建发【2010】10号 关于发布辽宁省地方标准 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的通知 各市建委、有关单位:由辽宁省建筑节能环保协会和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的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业经审定,批准为辽宁省地方标准,编号为DB21/T17922010,现予以发布,自2010年3月24日起施行。本规程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辽宁省建筑节能环保协会和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负责解释。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O一O年三月
3、九日 4前 言 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是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辽建【2009】95号)的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国内外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全省地理、气象参数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多年来国内外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应用推广和工程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技术文献及有关专家意见编制而成。本规程共有7章,主要内容有:1 总则,2 术语,3 光伏系统设备和部件,4 电气技术及系统设计,5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6 安装施工,7 工程验收,附录A 辽宁主要地点的太阳能辐射数据,附录B 光伏系统维护和保养,附录C 太阳能全玻组件检验指标。本规程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辽
4、宁省建筑节能环保协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与补充的建议,请将有关资料寄送到辽宁省建筑节能环保协会(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综合办公楼C座0111房间;邮编:110001)或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地址:沈阳市道义开发区沈北路67号;邮编:110034),以供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辽宁省建筑节能环保协会 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 5 参编单位:沈阳工程学院 辽宁省太阳能协会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建筑设计研究院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沈阳智新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内蒙古建磊能源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抚顺尼耐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盘锦嘉星
5、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主 编:鞠振河 参编人员:李实 田春宁 丛子军 张岩 曹辉 黄庆东 郑洪 田英涛 时方晓 宋怀亮 孙凯 冯建秀 马勇 杨文革 郭凤元 李潇潇 马迎秋 曲博 冯欣 姜璐 朱晓萍 高微 冯欣 刘成金 姚景义 李朝海 王帅杰 吴云涛 杨璐 马东明 张思铭 审查人员:郭晓岩 薛钰芝 闻立时 刘振河 张海霞 周占环 伦淑娴 6目 录 1 总则.12 术语.23 光伏系统设备和部件.53.1 一般规定.53.2 太阳能电池阵列及功率调节器.53.3 直流侧设备和部件.73.4 交流侧设备.83.5 蓄电池.83.6 防雷措施及元件选择.94 电气技术及系统设计.114.1 一般规定.1
6、14.2 功率调节器的选择.114.3 并网保护装置的选择.114.4 电气系统连接的设计.124.5 导线及电缆.134.6 蓄电池选择.134.7 电气设备.134.8 防雷、防静电及接地系统.134.9 光伏系统设计基本原则.144.10 光伏并网系统接入.165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185.1 一般规定.185.2 建筑设计.185.3 结构设计.216 安装施工.236.1 一般规定.236.2 安装施工准备.246.3 施工安全措施.246.4 建筑直接放置型光伏构件安装.256.5 建材型光伏构件安装.266.6 布线.266.7 电气设备安装.276.8 系统调试.287 工程
7、验收.297.1 一般规定.297.2 分项工程验收.297.3 竣工验收.30附录 A 辽宁主要地点的太阳能辐射数据.31附录 B 光伏系统维护和保养.43附录 C 太阳能全玻组件检验指标.46本规程用词说明.48引用标准目录.49条文说明.507 Table content 1 Principle 1 2 Glossary 2 3 Devices and components 5 3.1 General regulation 5 3.2 Solar array and power regulator 5 3.3 The devices and components in DC part 7
8、 3.4 The devices and components in AC part 8 3.5 Battery 8 3.6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 and elements selection 9 4 Electrical technique and system design 11 4.1 General regulation 11 4.2 The selection of power regulator 11 4.3 The selection of grid protection equipment 11 4.4 The design of groun
9、ding in electrical system 12 4.5 Wire and cable 13 4.6 The choice of battery 13 4.7 Electrical device 13 4.8 Lightning protection,anti-electrostatic and grounding system 13 4.9 The basic principle of PV system design 14 4.10 The system grid connectting 15 5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design 18 5.1 T
10、he general regulation 18 5.2 The architecture regulation 18 5.3 The structure regulation 21 6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23 6.1 General rule 23 6.2 The preparation of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24 6.3 The solution of project safety24 6.4 The integration of ordinary PV units in architecture 25 6.5 Th
11、e new PV architecture component in BIPV 26 6.6 Wiring 26 6.7 The electric devices installation 28 6.8 The system test 29 7 Acceptance of the project 29 7.1 General rule 29 7.2 The acceptance in portion 29 7.3 Final acceptance 30 Appendix A Solar radiation data of the main place in Liaoning province
12、31 Appendix B Maintenance 43 Appendix C The regulation of solar glass integrated units exam index 46 The explanation of professional word used in the specification 48 Reference 49 Descriptive provision 50 11 总则 1.0.1 为规范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在建筑中的推广应用,促进太阳能光伏系统与建筑的结合,制定本规程。1.0.2 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工程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环保节能、造
13、型美观、结构轻巧稳定、拆换维修方便及经济性等六项原则。1.0.3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用光伏系统工程,以及在既有建筑上安装或改造的光伏系统工程的设计、安装、验收和运行维护。1.0.4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光伏系统设计应纳入建筑工程设计,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与建筑工程同时投入使用。1.0.5 在既有建筑上改造或安装光伏系统应按照建筑工程审批程序进行专项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1.0.6 建筑光伏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 术语 2.0.1 太阳能光伏系统 solar photovoltaic(PV)system
14、利用太阳能电池的光生伏打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简称光伏系统。2.0.2 独立光伏系统 stand-alone PV system 没有与电力系统配电线并网,由光伏电池组件、储能蓄电池、控制器组成的光伏系统。2.0.3 光伏并网系统 grid-connected PV system 太阳能电池阵列产生直流电力,通过功率调节器转换为交流电后经并网逆变器直接与电力系统进行并网连接的系统,可采用非逆潮流或逆潮流的两种系统发供电方式。2.0.4 光伏与建筑一体化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通过专门设计,与建筑良好结合的光伏系统。2.0
15、.5 光伏阵列 PV array 由若干个光伏构件、光伏组件在机械和电气上按一定方式组装在一起由固定的支撑结构构成的直流发电单元。2.0.6 光伏发电系统 PV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由光伏阵列、功率调节器、线缆、接线箱及计量装置等构成。2.0.7 光伏建材 PV building materials 将太阳能电池与建筑材料复合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建筑材料。2.0.8 光伏构件 PV construction module 具备光伏发电功能的建筑构件。2.0.9 建筑直接放置型光伏构件 integration of ordinary PV units in archi
16、tecture 在建筑物上先安装支架后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所组成的光伏构件。2.0.10 建筑建材型光伏组件 PV architecture component in BIPV 用来代替原来的建筑材料,本身具有光伏发电功能并作为一种建筑材料直接使用在建筑中的光伏组件。2.0.11 光伏电池 PV cell 3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器件,也称太阳能电池(solar cell)。2.0.12 光伏组件 PV module 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流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能电池组合装置,也称太阳能电池组件(solar cell module)。2.0.13 光伏接线箱 PV
17、 connecting box 保证光伏组件有序连接实现汇流的接线装置。2.0.14 并网逆变器 grid-connected inverter 将来自太阳能电池阵列的直流电流变换为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流的装置。2.0.15 孤岛效应 islanding effect 电网失压时,并网光伏系统仍保持对失压电网中的某一部分线路继续供电的状态。2.0.16 电网保护装置 grid protection device 监测光伏系统并网的运行状态,在技术指标越限情况下将光伏系统与电网安全解列的装置。2.0.17 非逆潮流光伏并网系统 PV grid-connected system with un-a
18、gainst power flow 不允许与电力系统并网运行,并通过上级变压器向主电网馈电的光伏系统。2.0.18 逆潮流光伏并网系统 PV grid-connected system with against power flow 允许与电力系统并网运行,并通过上级变压器向主电网馈电的光伏系统。2.0.19 功率调节器 power conditioner 在光伏系统中用于把电功率转换为适合于后续负载使用的电气设备。2.0.20 最大功率跟踪法 maximum power tracking method 使太阳能电池始终运行在或接近于最大功率点的控制方法。2.0.21 实时寿命试验 real-
19、time exposure testing 用与使用条件非常接近的条件对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相关设备、部件及其组成材料等作实际寿命考察的测试方法。2.0.22 加速寿命试验 accelerated exposure testing 对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相关设备、部件及其组成材料所作的一种方法试4验,这种寿命试验采用强应力条件的方法来缩短试验所需的时间。2.0.23 太阳能电池阵列的发电效率 efficiency of solar array 标准状态下,太阳能电池阵列输出功率占其阵列几何面积上吸收太阳能辐照量的百分数。53 光伏系统设备和部件 3.1 一般规定 3.1.1 光伏系统主要设备由太
20、阳能电池阵列及功率调节器组成。3.1.2 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安装形式及表述符号 1 采用普通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在倾斜屋顶原来的建筑材料上;2 用特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作为建筑材料安装在倾斜屋顶上;3 采用普通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在平屋顶原来的建筑材料上;4 采用特殊太阳能电池组件,作为建筑材料安装在平屋顶上;5 采用普通太阳能电池组件,作为幕墙安装在外立面上;6 采用特殊太阳能电池组件,作为建筑幕墙安装在外立面上;7 采用特殊太阳能电池组件,作为天窗材料安装在采光顶上;8 采用普通或特殊太阳能电池组件,作为遮阳板安装在建筑上。3.1.3 光伏构件宜安装在屋顶坡度大于1:4的斜面屋顶上。3.2
21、太阳能电池阵列及功率调节器 3.2.1 建筑直接放置型光伏构件 1 前罩,宜采用 90%以上透光率且具有高抗冲击力的 3mm 厚的经过热处理无色透明的玻璃。降雹实验宜用质量 227g 2g、直径 38mm 的钢球从 1m 高处自由落下,对前罩玻璃进行降雹实验,应无任何损伤;2 框架,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电池组件框架宜采用经过耐酸,耐腐蚀处理的框架材料,肋条安装在内侧。建筑用太阳能电池组件宜和固定金属件对接,相邻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宜能够重叠放置;3 安装孔,太阳能电池组件两长边框架宜各设置 34 个6.09.7mm 的安装孔。3.2.2 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电池构件 1 住宅用建材屋顶一体化电池组件 按安
22、装方式分为:可更换平板嵌板方式、屋顶嵌板方式及隔热嵌板方式。1)可更换平板嵌板方式:背面宜采用金属板的耐火结构或具有金属板同等6性能的复合材料;2)屋顶嵌板方式:将多个太阳能电池瓦和屋顶材料集成单元化;3)隔热嵌板方式:屋顶材料、隔热屋顶材料及太阳能电池实现一体化。2 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电池组件 1)宜采用梯形电池组件,满足多个坡屋顶的全部辐射;2)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电池组件与建筑之间宜留有一定量的空气层,设有通风部位,防止结露和温度上升;3)电池组件四周应设置防止雪滑落的标准装置;4)电池组件应根据屋顶尺寸设计,应满足局部更换方便的技术要求;5)大型屋顶光伏系统,宜采用多个太阳能电池
23、瓦和屋顶材料完全一体化的高耐久性屋顶电池组件集成单元化技术,按照相关规则嵌入式组装成大型屋顶光伏系统。3 高层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电池组件 1)宜采用光伏玻璃幕墙代替高层玻璃幕墙、光伏金属幕墙代替高层金属幕墙、柔性光伏组件代替屋面材料,具有普通幕墙及屋顶相同的安装特点;2)太阳能电池宜与不同的玻璃结合制成各种用途的玻璃幕墙和天窗,形成隔热玻璃组件、防紫外线玻璃组件、防盗或防弹玻璃组件、防火组件等;3)正面宜用无色透明平板增强型玻璃,背板宜采用挤压铝型材保护的幕墙或电池组件;4)在隐蔽墙、栏杆等处宜实现垂直方向安装;5)高层光伏与建材一体化电池组件宜选用高耐候性、高强度、轻型大面积建筑一体化组件;6
24、)高层光伏与建材一体化电池组件,宜采用新型建材与光伏电池一体化玻璃材料,具有采光功能、发电功能及节能功能;7)有凸窗棂的建筑,应采用适当厚度的窗棂,使光伏组件发电不受阴影影响;8)太阳能电池作为外立面的幕墙或采光顶,宜采用具有防反光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采用安装在人的视角之内的采光顶;9)本身不透光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宜采双层玻璃封装的电池组件,通过7调整电池片之间的空隙来控制透光量。3.2.3 功率调节器 1 应具有根据天气变化自动运行、停止及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功能;2 逆变器控制方式宜选用电压型电流控制方式,输出基波功率因数不得小于95%,电流各次谐波不得超过3%,综合不得超过5%;3 当
25、系统和功率调节器出现异常时应具备使逆变器停止工作或与系统安全分离的功能;4 应具有孤岛运行防止功能及自动电压调整功能。孤岛运行防止功能宜选用内置被动式或主动式检测方式;5 被动式检测时间不宜超过0.5s,保持时间范围宜为510s,主动式检测时间宜为0.51s;6 高频绝缘及无变压器绝缘方式的功率调节器,其输出电流的叠加直流分量不得高于额定交流电流的1%,应具备可设置的抑制直流分量控制功能;7 无变压器方式的功率调节器内部应具有直流接地自动检测功能,检测电流宜为100mA。3.3 直流侧设备和部件 3.3.1 旁路元件的安装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构成太阳能阵列的每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应安装旁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1 1792-2010 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 1792 2010 太阳能 建筑 一体化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