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T 2709-2023 引黄灌区微灌工程技术规范.pdf
《DB14 T 2709-2023 引黄灌区微灌工程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 T 2709-2023 引黄灌区微灌工程技术规范.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3.160 CCS P57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27092023 引黄灌区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2023-01-18 发布2023-04-18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14/T 2709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3 4 工程规划.4 一般规定.4 4.1 主要技术参数.4 4.2 水沙平衡计算.5 4.3 微灌水质评价.6 4.4 骨干工程布局.7 4.5 微灌方式选择.7 4.6 5 工程设计.7 一般规定.7 5.1 水源工程.7 5.2 调蓄沉沙池.7 5.3 微灌首部.8 5.4 管网工
2、程.9 5.5 灌水器.9 5.6 防淤工程.9 5.7 水力计算.9 5.8 6 工程施工与安装和工程验收.9 7 工程管理.10 一般规定.10 7.1 水源枢纽管护.10 7.2 管网工程管护.10 7.3 田间工程管护.10 7.4 DB 14/T 2709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水利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运城市尊村引黄灌溉服务中心。本文件
3、主要起草人:吴文勇、鲍子云、胡雅琪、许迪、莫彦、龚时宏、孙耀民、马蒙、赵永安、张红兵、乔雷、相保成、肖娟、任慧媛、张超。DB 14/T 27092023 3 引黄灌区微灌工程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引黄灌区微灌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与工程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以黄河水作为灌溉水源的微灌工程,其他多泥沙灌溉水源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5580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4、GB/T 50265 泵站设计规范GB 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SL 236 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T 269 水利水电工程沉沙池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引黄微灌工程3.1 以黄河水为灌溉水源的微灌工程。冲沙水系数3.2 为防止泥沙淤塞而对微灌管网、配套设备等进行冲洗的水量与水源枢纽进水量的比值。管道允许不淤流速3.3 不使管道泥沙淤积的允许最小水流流速。砂石过滤器填料不均匀系数3.4 砂石过滤器过滤填料总量60%的砂通过的筛孔直径(d60)与总量10%的砂通过的筛孔直径(d10)
5、的比值。特征粒径3.5 水样中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97%时所对应的粒径(d97)。DB 14/T 27092023 4 泥沙处理工程3.6 用于沉淀和过滤黄河水中泥沙的工程设施与设备。设计处理最小粒径3.7 黄河水经过泥沙处理工程后的出水特征粒径。设计处理含沙量3.8 黄河水经过泥沙处理工程后的出水含沙量。防淤工程3.9 为防止泥沙淤塞管网而设计的沉沙设施、冲沙设施、排沙设施及管路等。微灌首部3.10 集中安装在微灌系统入口处的过滤器、施肥(药)装置及量测、安全和控制设备的总称。水源枢纽3.11 利用黄河水进行灌溉的水源工程、调蓄沉沙池、微灌首部等工程的组合体。4 工程规划一般规定4.1 4.1
6、.1 应符合流域和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农田水利、农业发展、社会经济等规划要求,并与现状灌排设施、种植结构等基础条件以及道路、林网、供电等规划相协调。4.1.2 应遵循避沙、沉沙、排沙、用沙的规划原则,防止微灌系统堵塞,保障系统安全高效运行。4.1.3 应收集水文、气象、地形、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及设备等方面的基础资料。4.1.4 应收集含沙量、粒径组成、悬浮固体物等水源水质资料。4.1.5 应包括水源工程、系统选型、调蓄沉沙池、微灌首部、管网工程、灌水器与防淤工程。规划成果应绘制在不小于 1:5000 的地形图上,并应提出规划报告。4.1.6 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投资省、效益高、节水
7、、节能、防淤及便于管理的方案。主要技术参数4.2 4.2.1 灌溉设计保证率不低于 85%。4.2.2 依据 GB 50288,微灌田间水利用系数、管道水利用系数和蓄水利用系数应不低于表 1 的数值。表1 微灌水利用系数表灌溉方式 田间水利用系数 管道水利用系数 蓄水利用系数 滴灌 0.95 0.95 0.8 微喷灌、涌泉灌 0.90 0.95 0.8 4.2.3 设计耗水强度应由当地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通过计算或按表 2 选取。DB 14/T 27092023 5 表2 设计耗水强度参考值表分类 作物 设计耗水强度(mm/d)露地作物 粮、棉、油等植物 4.06.0 杏、梨、桃 4
8、.06.0 樱桃、葡萄、苹果 5.07.0 蔬菜、草本水果等 4.05.0 保护地作物 蔬菜、草本水果等 3.04.0 葡萄、桃等果树 3.05.0 4.2.4 微灌计划湿润层应按照作物主要根系深度并结合当地试验资料确定,无实测资料时可按表 3 选取。4.2.5 微灌设计湿润比、灌溉制度确定与计算可参考 GB/T 50485 的有关规定。表3 计划湿润层参考值表分类 作物 计划湿润层(cm)露地作物 粮、棉、油等植物 4060 杏、梨、桃 5070 樱桃、葡萄、苹果 6080 蔬菜、草本水果等 2040 保护地作物 蔬菜、草本水果等 2030 葡萄、桃等果树 5060 水沙平衡计算4.3 4.
9、3.1 从黄河水系直接取水的新建微灌水源工程供水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a)依据水文资料进行年内和年际水位变化分析,结合自流引水、固定提水泵站、浮动提水泵站等规划取水工程特点,分析水源取水时段;b)依据水源含沙量年内变化特征确定合理的引水时段,宜通过灌溉制度优化减少或避免引入高含沙水,防止泥沙淤积堵塞管网工程和灌水器;c)结合取水工程形式、水位条件和含沙量特征综合确定水源供水能力及供水过程线,取水总量不应大于已分配的允许取水量。4.3.2 从已建水源工程或输配水系统取水的微灌水源工程供水能力应根据下列情况综合确定:a)应复核工程原设计的供水能力及供水过程线;b)考虑取水工程现状运行工况,现状工
10、况供水能力低于设计工况的,应依据现状工况测算水源工程供水能力;c)应分析输配水系统淤积导致输水能力下降的影响程度,确定水源的供水能力。4.3.3 调蓄池工程或沉沙池工程应进行泥沙平衡计算,提出泥沙处置利用方案。4.3.4 微灌工程规模与调蓄沉沙池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a)微灌工程设计引水流量应不高于水源供水能力;b)在微灌水源工程中有调蓄沉沙池且调蓄库容、工程设计引水流量已定,设计灌溉面积可按下列公式确定:DB 14/T 27092023 6 =0(1)10=1(1)=1+(2)式中:A设计灌溉面积(hm2);Vt调蓄沉沙池调蓄库容(m3);K轮灌周期内的复蓄系数;T设计灌水周期(d);Ti第种
11、作物设计灌水周期(d);第种作物的设计耗水强度(mm/d);第种作物的面积占比(%);微灌工程灌溉的作物种类;设计日供水小时数(h/d);设计引水流量(m3/h);田间水利用系数,取值参考表 1;管道水利用系数,取值参考表 1;0蓄水利用系数,取值参考表 1;冲沙水系数,应根据试验资料确定,若无试验资料,取值范围宜为 0.020.05,系数取值随水源枢纽进水含沙量增大而增大;c)在灌溉面积已定,需要修建调蓄沉沙池时,应设定不同引水流量方案,依据公式(3)进行试算,并进行方案比选,合理确定调蓄沉沙池调蓄库容和设计引水流量。=10=10(1)(3)d)水源供水流量稳定且不需调蓄水量时,灌溉面积可按
12、下列公式确定;=(1)10=1(4)e)在灌溉面积已定且不需调蓄水量时,需要的供水流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10=1(1)(5)4.3.5 调蓄沉沙池设计净库容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a)设计净库容为调蓄库容,设计净库、蒸发渗漏量、死库容的总和为总库容。b)死库容应根据泵站吸水管直径、淹没深度、吸水管进口距池底的安全深度、淤积深度等参数计算;c)淤积深度应根据引水含沙量、调蓄沉沙池设计处理含沙量、设计引水流量、设计清淤年限等参数计算。微灌水质评价4.4 4.4.1 微灌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有关规定。4.4.2 灌水器应根据水质情况分析评价其堵塞的可能性,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水质做相应处理。引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4 2709-2023 引黄灌区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2709 2023 灌区 工程技术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