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广西梧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梧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广西梧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2019年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将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B利用风能发电C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中D减少使用塑料袋【答案】C【解析】【详解】A、将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能保护环境,正确; B、利用风能发电能保护环境,正确; C、将
2、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中不能保护环境,错误; D、减少使用塑料袋能保护环境,正确;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A稀有气体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答案】D【解析】【详解】A、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 C、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错误; D、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选项正确; 故选:D。3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镁条燃烧B试管破裂C酒精挥发D水结成冰【答案】A【解析】【详解
3、】A、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试管破裂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水结成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A。【点睛】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点燃酒精灯B滴加溶液C加热液体D取少量固体【答案】B【解析】【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
4、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B。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能燃烧B无色C无味D能供给呼吸【答案】A【解析】【详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B、常温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常温下氧气是一种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能供给呼吸,故选项说法正确
5、。 故选:A。6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氯酸钾B硬水C黄铜D臭氧【答案】A【解析】【详解】A、氯酸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B、硬水中有较多量的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黄铜是铜、锌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臭氧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点睛】氧化物可简记为:两元素、氧元素、化合物。7某农技站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CO(NH2)2,它属于化肥中的()A磷肥B氮肥C钾肥D复合肥【答案】B【解析】【详解】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选:B。【点睛】8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取
6、少量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醋B食盐C白糖D植物油【答案】D【解析】【详解】A、食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 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 C、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 D、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D错。 故选:D。【点睛】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9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炼锡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SnO2+2CSn+2CO,该反应属于()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
7、】由SnO2+2CSn+2CO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选:A。10法国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塔楼发生火灾,中空结构的木质塔尖剧烈燃烧而坍塌。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错误的是()A木材是可燃物B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塔尖剧烈燃烧的原因之一是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答案】C【解析】【详解】A、木柴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故正确; B、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以免发生触电的危险,故正确;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低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而灭火,故错误; D、塔尖部分的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较大,所以燃
8、烧较为剧烈,故正确。 故选:C。【点睛】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灭火原理是破坏可燃物燃烧的条件。11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生成物中有2种单质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C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答案】C【解析】【详解】A、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后的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均为单质,故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故正确; C、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
9、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故正确。 故选:C。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B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答案】B【解析】【详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
10、选项说法错误。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1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C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都可以用于灭火D煤的综合利用措施主要有煤的气化、焦化和液化【答案】C【解析】【详解】A、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故A正确; 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故B正确; C、因为
1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能用来灭火,故C错误; D、煤的综合利用的措施主要有煤的焦化、气化、液化等,故D正确。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4下列关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呈碱性B固体难溶于水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D可用于烘焙糕点【答案】B【解析】【详解】A、Na2CO3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NaHCO3固体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酸钠的俗名是纯碱或苏打,故选项说法正确。 D、NaHCO3可用于烘焙糕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15金属铝的冶炼要用到冰晶
12、石,制备冰晶石的化学方程式为(冰晶石用A表示):12HF+3Na2CO3+2Al(OH)3=2A+3CO2+9H2O,则A的化学式为()ABCD【答案】C【解析】【详解】由12HF+3Na2CO3+2Al(OH)3=2A+3CO2+9H2O可知,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18个,反应前氟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包含在2A中,反应前钠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包含在2A中,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3个,氧原子都是15个,反应前铝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A中,因此每个A分子中含有3个钠原子、1个铝原子和6个氟原子,A的化学式是Na3AlF6。 故选:C。【点睛】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
13、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6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将a的溶液由降温到,一定有晶体析出C时,50g的a溶于50g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Dc的饱和溶液由降温到,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将a的溶液由t2降温到t1,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B错误;C、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100g水最多溶解50g
14、a,50g水 最多溶解25ga,溶液的质量分数=100%=33.3%,故C错误;D、c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到t1,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溶剂质量也不变,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故选:D。17关于配制5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量筒量取水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C把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量筒中溶解D配制好的溶液存放在带玻璃塞的广口瓶中【答案】B【解析】【详解】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8%=4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4g=46g(合46mL),故选项
15、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把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溶解,不能在量筒内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能与玻璃的主要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配制好的溶液存放在细口瓶中,且不能用玻璃塞,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所需的仪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8下列各组物质的水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NaCl、HClBNaOH、KOHC、KCl、DNaCl、NaOH【答案】D【解析】【详解】A、四种溶液两两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两种溶液是硝酸
16、钡和稀硫酸,另外两种没有现象,不能鉴别,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B、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KOH溶液,无法鉴别NaOH、KOH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不能鉴别。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D、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故选:D。【点睛】解此类题的思路是:先用物理性质,一般先看颜色、闻气味;再用化学性质,用已鉴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梧州市 2019 年中 化学试题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