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T 2026-2019 高压直流接地极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规范.pdf
《DL T 2026-2019 高压直流接地极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 T 2026-2019 高压直流接地极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规范.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9.240.99 K 40 备案号:63143-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 / T 2026 2019 高压直流接地极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system of HVDC earth electrode 2019-06-04发布 2019-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DL / T 2026 2019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2 5 系统组成及功能 . 2 6 技术要求 . 3 7
2、检测及试验方法 . 4 8 检验规则 . 6 9 安装与调试 . 7 10 验收 . 8 11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8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 . 10 DL / T 2026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陕
3、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四川 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炜、谷山强、谭进、赵淳、方玉河、汤亮亮、徐霞、刘刚、廖承、董晓辉、谭波、 吴敏、陈坤、余莉娜、刘熙、曾胜强、郑路遥、毕晟、王森、李志忠、刘凡、杨琳、董汉彬。 本标准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 (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二条 一号, 100761)。 DL / T 2026 2019 1 高压直流接地极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压直流接地极监测系统的系统组成、系统功能、技术要求、检测方法、试验方法、安装、 调试、检验、包装及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高压直流接地极监测
4、系统的设计、检测、安装和验收、运行与维护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 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B:高温 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Db:交变湿热 (12h 12h 循环 )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5、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Fc:振动(正弦) GB /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 IP 代码) GB/T 6587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 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DL/T 860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高压直流接地极 HVDC earth electrode 可持
6、续地为高压直流系统传递直流电流的接地装置,是由若干组接地导体和活性填充材料组成。安装在 陆地上的接地极称为陆地接地极;安装在海水或海岸的接地极称为海洋或海岸接地极。 3.2 高压直流接地极监测系统 monitoring system of HVDC earth electrode 能够实现自动采集直流接地极运行状态的数据,并通过通信单元,将数据发往监控单元进行数据处理的 测量系统。 3.3 接地极址 earth electrode site 接地极所在的地理位置。 DL / T 2026 2019 2 3.4 数据采集单元 data acquisition unit 通过分布安装在接地极址上的
7、测量和监控装置对接地极的运行参数进行采集, 并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 信号的单元。 3.5 监控单元 remote monitoring unit 集成了通信控制、数据库平台和信息发布等功能,用于接收、储存、处理和显示各种监测数据,为接地 极监测系统提供人机交互界面的单元。 3.6 通信单元 communications unit 将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信息传送到监控单元,并接收监控单元指令的单元。 3.7 供电单元 power supply unit 为接地极监测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单元、通信单元等设备提供电源的装置。 3.8 跨步电压 step voltage 当高压直流接地极运行时,人体两脚
8、接触地面且水平距离为 1m的任意两点间的电压。单位 V。 3.9 安时数 ampere-hour 接地极入地电流与运行时间的积分。 4 总则 4.1 高压直流接地极监测系统应满足高压直流接地极设计运行条件的技术要求。 4.2 高压直流接地极监测系统应满足现行规范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5 系统组成及功能 5.1 系统组成 高压直流接地极监测系统应由数据采集单元、通信单元、监控单元和供电单元组成(参见附录 A)。 5.2 系统功能 高压直流接地极监测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 a) 通过数据采集单元自动采集高压直流接地极的运行状态数据,其中应包括接地极入地电流土壤 温湿度和远程视频监控,根据需求可增加跨步
9、电压监测井水位水温中心区设备温度的实时测量; b) 通过通信单元将运行状态数据传输到换流站监控单元; c) 通过监控单元实现运行状态数据实时展示统计分析和存储等功能,并进行远程视频监视与安全 防护; d) 供电单元为高压直流接地极监测系统提供可靠用电。 DL / T 2026 2019 3 6 技术要求 6.1 运行环境条件 a) 环境温度:地面设备 -40 +55,地下设备 -10 90; b) 相对湿度: 5 100; c) 大气压力: 55kPa 106kPa。 6.2 性能要求 6.2.1 数据采集单元 a) 电流监测装置:分辨率不低于 0.1A,误差不大于 (读数 *5% +0.1A
10、); b) 跨步电压监测装置:应采用不极化电极进行测量,分辨率不低于 0.1V,误差不大于 0.05V; c) 水位水温监测装置:水位分辨率不低于 1cm,误差不大于 (量程 *0.2%);水温分辨率不低于 0.1,误差不大于 0.5; d) 中心区设备温度监测装置:分辨率不低于 0.1,误差不大于 1.0; e) 土壤温度监测装置:温度分辨率不低于 0.1,误差不大于 0.4; f) 土壤湿度监测装置:湿度分辨率不低于 0.1%,误差不大于 3%; g) 视频监视装置:主码流分辨率及帧率不低于 50Hz:25fps(19201080),变焦率不小于 18 倍光学变 焦,支持夜视功能,支持的最
11、低照度不大于: 0.5lux/F1.2(彩色)、 0.1lux/F1.2(黑白);水平回转角度为 360 连续旋转,垂直俯仰角度为 0 90; h) 中心区安全防护监视装置: 3s 内发出断、短路报警信号,具备 2 个以上防区;脉冲峰值 5000 V 10000V,脉冲周期 1s 1.5s,脉冲持续时间 0.1s,脉冲最大电量 2.5mC,脉冲最大能量 5J; i) 采集频率:对跨步电压监测井水位水温土壤温湿度中心区设备温度的实时测量频率不低 于 1 次 /分钟;视频监视、红外图像监测的数据不间断上传;电流监测装置在接地极双极平衡运行方式下的 电流采集频率不低于 1 次 /分钟,在接地极单极大
12、地运行方式下的电流采集频率不低于 1 次 /秒;中心区安全 防护监视装置保持待机状态,在被触发报警后将报警信息远传给监控单元。 6.2.2 通信单元 a) 高压直流接地极监测系统应采用满足监测数据传输要求的标准、可靠的通信网络; b) 数据采集单元与监控单元之间宜选用统一的通信协议,一般采用符合 DL/T 860 标准的通信协议, 并采用 l000M 及以上高速以太网或光纤作为通信通道; c) 监控单元应具有与换流站监控系统进行通信的功能。 6.2.3 供电单元 a) 系统供电宜采用外接市电电源,在不具备外接市电电源的情况下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电源系统, 供电功率需满足接地极监测系统设备的用电
13、需求。 考虑当地的全年日照情况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电源系统的 设计,需保证至少 7 个阴雨天的连续供电; b) 应配备蓄电池组或 UPS 电源,在系统外部供电中断的情况下维持数据采集单元和通信单元持续工 作不少于 24 小时; c) 供电单元应配备电源工况监视系统,监测信号传输至后台监控单元。 6.2.4 监控单元 a) 监控服务器的存储容量应可扩展,在采集单元以最高的采集频率生成数据的情况下,视频监视数 据和红外图像数据最少可存储 30 天,其他监测数据最少可存储 1 年以上; DL / T 2026 2019 4 b) 监控单元具有将监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存储和显示,并能根据用户需要,将接地
14、极状态参数(馈 电电缆电流、跨步电压监测井水位水温土壤温度、土壤湿度中心区设备温度、中心区安全防护报警 信号)生成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和日曲线、周曲线、月曲线的功能; c) 当检测到接地极运行状态和监测设备异常后,监控单元能立即进行报警处理,应具有最基本的声 光报警效果(屏幕闪光、音响发声),同时还可扩展其他报警功能,如将报警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值班人员 或指定的用户。 6.3 电磁兼容性能 a) 静电放电抗扰度,符合 GB/T 17626.2 规定的试验等级为 4 级的接触放电试验,试验结果评定应达 到 a 级; b)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符合 GB/T 17626.3 规定的试验等级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L 2026-2019 高压直流接地极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2026 2019 高压 直流 接地 监测 系统 通用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