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 T 1907-2020 台式乌龙茶 茶树品种.pdf
《DB35 T 1907-2020 台式乌龙茶 茶树品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5 T 1907-2020 台式乌龙茶 茶树品种.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7.140.10 X 55 DB35 福建省 地方标准 DB35/T 1907 2020 台式乌龙茶 茶树品种 Tai shi Oolong Tea Cultivar of tea plant 2020 - 06 - 29 发布 2020 - 09 - 29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T 1907 2020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茶树品种 . 1 4 种苗繁育 . 4 5 种苗质量及检验方法和规则 . 6 6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与贮存 . 7 DB35/T 1907 2020 II 前 言 本 标准 按
2、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 标准 由福建农林大学提出。 本 标准 由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SAFJ/TC 20)归口。 本 标准 起草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台湾茶叶学会(中国台湾)、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国家茶叶 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同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台湾)、龙岩市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管理 委员会、 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 福建漳平永福闽台缘高山茶产销专业合作社、漳平市农业农村局、福建 漳平台品茶叶有限公司、福建漳平鸿鼎农场开发有限公司、福建漳平九德农场开发有限公司、福州文武 雪峰农场、福建漳平尚顺农场开发有限公司、鹿谷乡农会(中国 台湾)、
3、阿里山茶叶合作社(中国台湾)、 安溪青心乌龙茶研究所、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建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 本 标准 主要起草人:孙威江、陈志丹、邓冰斌、柯家耀、陈右人(中国台湾)、刘纪恒、林宪腾(中 国台湾)、 卢江海、文芳、 颜燕芬、谢东庆(中国台湾)、李志鸿(中国台湾)、杨咏安(中国台湾)、 林求喜、陈宏安(中国台湾)、林献堂(中国台湾)、林育丞(中国台湾)、陈志雄、颜敬虔、沈瑞完、 李方。 DB35/T 1907 2020 1 台式乌龙茶 茶树品种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适制 台式乌龙茶的茶树品种、种苗繁育、 种苗质量及 检验方法和规则、 标志、标签、 包装、运输与贮
4、存 。 本 标准 适用于适制 台式乌龙茶茶树品种的选择、苗木繁育以及种苗质量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767 茶树种苗 3 茶树品种 3.1 总则 适制台式乌龙茶的茶树品种主要有:金萱(台茶 12号)、青心乌龙、四季春、翠玉(台茶 13号)、 铁观音、碧玉(台茶 19号)、迎香(台茶 20号)、青心大冇和矮脚乌龙等。 3.2 金萱(台茶 12 号) 3.2.1 品种来源与 分布 无性系,由台湾省茶业改良场以台农 8号为母
5、本、硬枝红心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主要分 布于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3.2.2 形态特征 灌木型,植株中等,树姿开张,分枝密度大。中叶类,芽叶生育力强,发芽整齐,密度中等,叶片 呈稍上斜状着生,叶形近椭圆形,叶面微隆,叶色淡绿,具光泽,茸毛较多,叶面微隆,叶身稍内折, 叶缘波状,叶尖钝尖,叶齿锐度中、密度密、深度浅,叶质厚。开花量多,结实率高。花冠直径 4.0 cm, 花瓣 6 8瓣,子房茸毛较多,花柱 3裂、裂位低,雌蕊高 ,花萼 5片。 3.2.3 品种特性 中生种,春梢一芽三叶百芽重约 98.7 g,每 667 m2产干茶
6、 110 kg以上。制台式乌龙茶外形紧结重 实,香气浓郁,汤色蜜黄,滋味甘醇浓厚。抗寒、抗病性强,适应性强。扦插成活率高,开花多,结 实性强。 DB35/T 1907 2020 2 3.3 青心乌龙 3.3.1 品种来源与分布 又名软枝乌龙,无性系,原产福建省,主要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等地。 3.3.2 形态特征 灌木型,树姿开张,分枝密,枝条细软。小叶类,叶片上斜状着生,叶形长椭圆形,叶色深绿,无 光泽,叶面平,叶身内折,叶缘微波,叶齿细密锐利,主脉显、色浅,叶质较厚有革质,叶尖锐尖,芽 叶细 小,鲜绿色,茸毛中等。花冠直径 1.8 cm,花瓣 6 7瓣,花萼绿带紫色,有茸毛。 3.3.3
7、品种特性 晚生种,芽叶密度中等,每 667 m2产干茶约为 60 kg。制台式乌龙茶外形紧结绿润,香气高长,汤 色绿黄,滋味清醇甘甜。抗寒性强、抗旱性差,抗病虫性弱。扦插成活率高。 3.4 四季春 3.4.1 品种来源与分布 无性系,在台湾木栅选育而成的台湾地方良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和云南等地。 3.4.2 形态特征 灌木 型,植株中等,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小叶类,叶片上斜状着生,叶形椭圆形,叶基钝,叶色 绿,无光泽,叶面平,叶身内折,叶缘微波,叶齿细密锐利, 叶质较厚硬,叶尖锐尖,芽叶细小,鲜绿 带紫红色,茸毛中等。 3.4.3 品种特性 早生种,生长势强,年生长周期长、冬季休眠期短
8、,新梢萌发轮次多,产量高。制台式乌龙茶外形 紧结,香气浓郁高扬,汤色密绿黄,滋味鲜活甜爽甘滑。抗寒性强,适应性强。扦插成活率高。 3.5 翠玉(台茶 13 号) 3.5.1 品种来源与分布 无性系,由台湾省茶业改良场以硬枝红心为母本,台农 80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主要分 布于中国台湾、福建和云南等地。 3.5.2 形态特征 灌木型,植株中等,树姿稍直立,分枝较少。中叶类,叶片呈上斜状着生,叶形近阔椭圆形,叶色 浓暗绿,具光泽,叶面 隆起,叶身内折,叶缘微波,叶尖钝尖,叶齿较稀钝、不整齐,叶质厚,芽叶深 绿带紫色,茸毛中等。 3.5.3 品种特性 早生种,采摘期长,芽叶生育力中等,发芽
9、整齐,密度稀,春梢一芽三叶百芽重约 88.7 g,每 667 m2 约产干茶 80 kg。制台式乌龙茶外形圆紧,香气清雅高长,汤色绿黄明亮,滋味甘醇鲜滑。抗寒、抗病 性中等。发根能力强,扦插成活率高。开花多,结实性强。 DB35/T 1907 2020 3 3.6 铁观音 3.6.1 品种来源与分布 又名红心观音,无性系,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主要分布于中国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1985 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 3.6.2 形态 特征 灌木型,植株中等,树姿开张,分枝稀。中叶类,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形,叶色深绿,富 光泽,叶面隆起,叶缘波状,叶身平或稍背卷,叶尖渐
10、尖,叶齿钝浅稀,叶质厚脆,芽叶绿带紫红色, 茸毛较少。花冠直径 3.0 cm 3.3 cm,花瓣 6 8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 3裂。 3.6.3 品种特性 晚生种,芽叶生育力较强,发芽较稀,持嫩性较强,春梢一芽三叶百芽重约 60.5 g,产量中等,每 667 m2约产干茶 100 kg。制台式乌龙茶外形紧结重实,香气馥郁幽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回甘。 抗旱、抗寒性较强。扦插繁殖力较强,成活率 较高。 3.7 碧玉(台茶 19 号) 3.7.1 品种来源与分布 无性系,由台湾省茶业改良场以台茶 12号为母本、青心乌龙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主要分布于 中国台湾、福建等地。 3.7.2 形态
11、特征 灌木型,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小叶类,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形,叶色绿,幼芽嫩叶为淡 绿色,嫩叶有茸毛。 3.7.3 品种特性 中生种,产量高,每 667 m2约产干茶 87 kg。制台式乌龙茶外形圆结重实,香气清幽,汤色碧绿, 滋味醇和甘滑。生长势强,抗病虫害能力强。扦插繁殖力强,种植成活率高。 3.8 迎香(台茶 20 号) 3.8.1 品种来源与分布 无性系,由台湾省茶业改良场以 2022品系为母本、青心乌龙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 3.8.2 形态特征 灌木型,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小叶类,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形长椭圆形,叶色鲜绿富光泽,叶 身内折,叶面隆起,叶缘微波,叶尖钝尖,
12、叶片较厚。 3.8.3 品种特性 中生种,芽叶生育力强,萌芽整齐,幼芽嫩叶鲜绿略带紫色,嫩叶有茸毛,每 667 m2约产干茶 101 kg。 制台式乌龙茶外形紧结,香气淡雅蜜香,汤色蜜黄清澈,滋味清醇回甘。抗病虫害能力强,耐旱。扦插 繁殖力强,种植成活率高。 DB35/T 1907 2020 4 3.9 青心大冇 3.9.1 品种来源与分布 无性系,从台湾文山栽培茶树群体 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主要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等地。 3.9.2 形态特征 灌木 型,植株中等,树姿开张,枝多弯曲,分枝密度中等。小叶类,叶片上斜状着生,叶形长椭圆 或椭圆形,叶色暗绿,无光泽,叶面平,叶身平,叶脉不明显,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5 1907-2020 台式乌龙茶 茶树品种 1907 2020 台式 乌龙茶 茶树 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