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常州中考思想品德、历史试卷及答案.pdf
《2010年常州中考思想品德、历史试卷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常州中考思想品德、历史试卷及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常州市二一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思想品德、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00 分。 2本试卷共 6 页,包含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35 题。考生答题全部答 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并填写答题卡上的考生信息。 第卷(选择题,共42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部分共 28 小题,每小 题15分,共42分) 12009
2、年9月 15 日至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A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B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C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D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2010 年4 月 14 日7 时49 分, 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 7.1 级地震。 A西藏自治 B 青海省 C 四川省 D甘肃省 32010 年4月 30 日晚,举世瞩目的 开幕式在黄浦江畔隆重举行。 A南京青奥会 B江苏省运会 C广州亚运会 D上海世博会 4在校园生活中,有些同学是非不分,如不以满口脏话为耻,反而认为这样很“酷”
3、 。判别是非的 依据是 A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B个人的兴趣爱好 C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 D社会流行的程度 5 “众猴协力捞月亮,肥猫英勇作先锋。志愿者?学雷锋?鲜美 的鱼儿不说话,暴露的动机令人憎。 ” (见右侧漫画)这表明, 合作需要 A合理分工,科学计划 B有效指挥,相互配合 C承担责任,履行义务 D相互沟通,求同存异来源:Zxxk.Com 6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下列名言能体现 这 一 观 点的是 A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朱熹) B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C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 D藐视别人,就是藐视自己(惠特曼) 7
4、据专家介绍,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之比从改革开放初期的 1.81 扩大到2009 年的3.33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容易产生经济风险,也会造成社会矛盾。这表明,政府需要 A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平 B维护社会的绝对公平 C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D实现人民生活的同步富裕 周某向一诈骗团伙出售他人电话号码及通话清单,从中获利 1.6 万元。2010 年 1 月,被法院以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 2000元。据此回答 8-9题。 8在该案中,周某侵犯了他人的 A财产所有权 B隐私权 C公平交易权 D知情权 9该案表明 不承担责任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
5、 法治是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唯一手段 公民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A B C D 10下表说明,低碳生活需要我们 建议不使用 提倡使用 原因 塑料袋 环保袋 制造一只塑料袋会产生 0.1g二氧化碳 电子闹钟 发条闹钟 每个电子闹钟每天会产生 48g二氧化碳 跑步机 空地跑步 45分钟可减少 1kg的二氧化碳排放 白炽灯 节能灯泡 节能灯释放的二氧化碳是白炽灯的 1/4 浴缸洗浴 淋浴 不但节水,而且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一半来源:学 科网 使用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杜绝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A B C D 112010年3月14日,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6、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 A国家性质 B行政机关 C权力机关 D根本政治制度 12以下内容摘自 2010年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其中体现市政府着力改善民生的是 A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达到 21.8% B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综合覆盖率达到 97%以上 C为出口企业办理各类出口退免税 89.14 亿元 D引进海外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 98名来源:学科网ZXXK 13美国一位家庭主妇,想衡量一下中国产品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于是决定自己 的家庭不再购买中国产品。但不到一年她发出感慨: “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 ”这表明 A我国面临着日益激
7、烈的国际竞争 B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非常紧密 C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 D我国产品的科技含量领先于世界 14当前,我国外交主体日趋多元化,外交工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官方交往,而更多融入民间的参 与,呈现政府外交与公共外交互补的局面(见右图) 。 这启示 我们,青少年要 人人争取走出国门,融入世界 积极实施务实、灵活的外交政策 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 练好“内知国情,外知世界”的基本功 A B C D 15正确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 方法。 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炎帝是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 B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C “丝绸之路”有利于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D
8、科举制度是扼杀人性的罪恶制度 16下列改革,以促进民族融合为目的的是 A商鞅变法 B伯里克利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17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此书内容包括 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战国七雄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宋金南北对峙 A B C D 18国共两党联合起来,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开展了 A新文化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重庆谈判 19 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一书收录了 3621首抗战歌曲,是目前收录抗战歌曲最全 的书。下列作品会被收录其中的是 鲁迅的狂人日记 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 徐悲鸿的愚公移山 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A B C D 20右图所反映的
9、历史现象应发生在 A 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1公元初年,欧亚大陆同时存在的两大帝国是 A汉朝与罗马帝国 B唐朝与阿拉伯帝国 C古代埃及与古代印度 D秦帝国与古代希腊 22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重大贡献不包括 A传播阿拉伯数字 B创立并传播伊斯兰教 C创立佛教并传播到中国 D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 23 “他一生共有 2000 多项发明, 被称为发明大王 。他是把 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 使” 。这里的“他”是来源:Zxxk.Com A阿基米德 B牛顿 C瓦特 D爱迪生 24右图反映的是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B西周分封制度 C雅典民主制度 D
10、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25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评价美国独立战争时说: “美国革命成为那些希望摆脱殖民地地位的民族所 效法的榜样” 。这句话说明美国革命 A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导致了法国大革命 大麥穗 、 大玉米 , 運到京去毛主席 C影响了玻利瓦尔领导的拉美革命 D引发了英国的宪章运动 26 “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即德、意、日三国轴心)成员国 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此项保证出自 A 联合国家宣言 B 慕尼黑协定 C 雅尔塔协定 D 北大西洋公约 27二战后,局部地区的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其中,阿以冲突导致了 A太平洋战争 B
11、朝鲜战争 C中东战争 D科索沃战争 28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国人民生活在“地球 村”里。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主要推动力是科技革命 B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C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公正合理的保障机制 D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 第卷(非选择题,共58 分) 二、简答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本部分共 4 小题,25 分) 29某校团委在布告栏上发布志愿服务活动预告,内容如下: 请你向同学们说明积极参加该活动的意义。 (6分) 30材料一: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签
12、约情况(截至 2009年 2月) 材料 二:从 2009 年9月 起, 某 初中 校开 展职 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通过参加职业倾向测试了解适合自己的职业,通过采访亲戚朋友了解常见 职业的特点,通过参观工作场所体验职业的甘苦。在此基础上,学校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职业理 想。该校的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1)请你解读材料一图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2 分) (2) “学生在初中阶段树立职业理想是很有必要还是为时过早呢?” 请发表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5 分) 31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一书中以“外事之刺激”和“中国的反应” 来分析近代前期中国的变化。 (6 分) “外事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常州 中考 思想品德 历史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