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神经内科主治医师-36 (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神经内科主治医师-36 (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神经内科主治医师-36 (1)及答案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神经内科主治医师-36 (1)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18,分数:100.00)1.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分数:5.00)_2.如何诊断椎管内神经鞘瘤? (分数:5.00)_3.髓内肿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分数:5.00)_4.如何诊断髓内肿瘤? (分数:5.00)_5.根据病理性质的差异,以下各病症的影像学特征有何不同? (分数:5.00)_6.先天性椎管内肿瘤如何分类? (分数:5.00)_7.椎管内脊索瘤的特征有哪些? (分数:5.00)_8.椎管内脊索瘤的治疗有哪些? (分数:5.00)_9.椎管内脓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
2、哪些? (分数:6.00)_10.椎管内脓肿如何治疗? (分数:6.00)_11.椎管内结核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分数:6.00)_12.如何治疗椎管内结核瘤? (分数:6.00)_13.脊髓空洞症的病理分型及临床表现有哪些? (分数:6.00)_14.如何治疗脊髓空洞症? (分数:6.00)_15.松果体瘤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分数:6.00)_16.副肿瘤综合征的分类有哪些? (分数:6.00)_17.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分数:6.00)_18.软脑膜癌病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特点有哪些? (分数:6.00)_神经内科主治医师-36 (1)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
3、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18,分数:100.00)1.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椎管内神经鞘瘤病程大多较长,胸段者病史最短,颈段和腰段者较长,有时病程可超过 5年以上。肿瘤发生囊变或出血时呈急性过程。 (2)首发症状最常见者为神经根痛,其次为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上颈段肿瘤的疼痛主要在颈项部,偶向肩部及上臂放射;颈胸段的肿瘤疼痛多位于颈后或上背部,并向一侧或双侧肩部、上肢及胸部放射;上胸段的肿瘤常表现为背痛,放射到肩或胸部;胸段肿瘤的疼痛多位于胸腰部,可放射到腹部、腹股沟及下肢。胸腰段肿瘤的疼痛位于腰部,可放射至腹股沟、臂部、大腿及小
4、腿部。腰骶段肿瘤的疼痛位于腰骶部、臀部、会阴部和下肢。 (3)以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者占 20%,其可分感觉过敏和减退两类。感觉过敏表现为蚁行感,发麻、发冷、酸胀感、灼热;感觉减退大多为痛、温及触觉的联合减退。 (4)运动障碍为首发症状者占第 3位。因肿瘤的部位不同,可产生神经根性或束性损害致运动障碍,随着症状的进展可出现锥体束的功能障碍,因而瘫痪范围和程度各不相同。 (5)脊髓神经鞘瘤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为疼痛、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和括约肌功能紊乱。感觉障碍一般从远端开始,逐渐向上发展,患者早期主观感觉异常,而检查无特殊发现,继之出现感觉减退,最后所有感觉伴同运动功能一起丧失。圆锥马尾部已无
5、脊髓实质,故感觉异常呈周围神经型分布,典型的是肛门和会阴部皮肤呈现马鞍区麻木。 (6)括约肌功能紊乱往往是晚期症状,表明脊髓部分或完全受压。2.如何诊断椎管内神经鞘瘤?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因脊髓神经鞘瘤多发生于蛛网膜下隙,肿瘤生长较容易造成蛛网膜下隙堵塞,所以腰椎穿刺压颈试验,多表现为不同程度蛛网膜下隙梗阻。因蛛网膜下隙梗阻,使肿瘤所在部位以下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以及肿瘤细胞脱落,造成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另外,因肿瘤在椎管内,一般较游离,故腰椎穿刺放出脑脊液后症状可以加重。这是由于椎管腔内动力学改变肿瘤加重压迫脊髓所致。 (1)脊柱平片直接征象是神经鞘瘤钙化斑阴影,较少见
6、,间接征象是指肿瘤压迫椎管及其邻近骨质结构而产生的相应改变,包括椎弓破坏、椎弓根间距离加宽,甚至椎弓根破坏消失、椎体凹陷或椎间孔扩大等。 (2)脊髓造影蛛网膜下隙完全梗阻率约占 95%以上,典型的呈杯口状充盈缺损。 (3)CT与 MRI难以作出确切诊断。肿瘤在 MRI T 1 加权图像上呈髓外低信号瘤灶,在 T 2 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瘤灶,增强后扫描,实体性肿瘤呈均匀强化,囊性肿瘤呈环形强化,少数肿瘤呈不均匀强化。另视肿瘤所在解剖层次不同,出现相应的脊髓移位。3.髓内肿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病史:脊髓胶质瘤的病史时间相差很大,最短的只有半个月,最长
7、达 10年以上,小儿平均病史为 9.5个月,而 40岁以上者平均病史达 5年之久。当有外伤、发热时可能会促使脊髓压迫症状加速发展。单纯从病史来说,不能鉴别脊髓内或脊髓外肿瘤。一般说来,圆锥和马尾部肿瘤的病史比颈、胸段脊髓者为长。 (2)首发症状:以疼痛最多见。引起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肿瘤可压迫脊髓丘脑束的纤维,可侵及后角细胞,长肿瘤的脊髓可使相应的神经根和硬脊膜压向脊椎骨,局部脊髓可因肿胀缺血而引起疼痛。疼痛可较剧烈,可为单侧,也可为双侧,但往往不如神经鞘瘤所引起的疼痛强烈。如患者诉神经根性疼痛,其性质似灼痛、咬痛、刺痛或扭痛者,则应想到可能是后角细胞刺激所致。首发症状中运动功能障碍者占2
8、1%,感觉异常者占 18%,可以双侧不对称。临床上感觉异常包括感觉分离作为首发症状可能远比运动障碍来得早,但由于不易被患者所注意,等到出现运动障碍后才引起注意,括约肌功能紊乱作为首发症状却很少见。 (3)入院时的症状和体征:患者来院时大多数已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患者来院时有疼痛症状者达85%,诉肢体麻木或束带感者达 43%,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功能障碍为 52%,便秘者为 18%。大部分有明显锥体束征,但未发生瘫痪。有较明显肌萎缩者约占 1/3,从理论上讲脊髓内胶质瘤引起上神经元瘫痪不会产生典型的肌萎缩,但事实上却并不很少见,这可能是由于瘫痪后的失用引起,肿瘤压迫某些节段的脊髓神经,或由于疼
9、痛而使患者活动减少。相应部位的棘突压痛和腰部运动受限,比在脊膜瘤和神经鞘瘤等脊髓外肿瘤的病例少见。4.如何诊断髓内肿瘤?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细询问病史和反复核实存在的体征。 (2)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细胞数:一般都在正常范围内,有的肿瘤伴随出血,脑脊液内有红细胞,有的髓内肿瘤表现脑脊液内淋巴细胞增多,有时可见游离的瘤细胞,转移癌可查到癌细胞,但阳性率并不高。脊髓肿瘤时脑脊液内蛋白质常增高,有的高达数千毫克。造成蛋白高的原因一般认为对肿瘤压迫造成脑脊液在椎管内循环梗阻有关。梗阻部位愈低则蛋白愈高,故马尾部肿瘤常使蛋白很高。蛋白高脑脊液颜色呈黄色,但细胞数正常,称蛋
10、白-细胞分离。 2)Queckenstedt试验:脊髓肿瘤位于腰椎穿刺的上方造成脊蛛网膜下腔不全梗阻,压颈试验表现为:上升和下降都很慢,特别是下降明显,如果脊蛛网膜下隙完全梗阻,则压颈试验不升,如果肿瘤位于腰椎穿刺部位以下腰骶部,压颈试验可完全通畅。高位肿瘤压腹试验,压力上升,低位肿瘤压腹试验多无改变。 (3)辅助检查: 1)脊柱 X线平片:直接征象为肿瘤钙化影像,在胶质瘤中很少见。间接征象是肿瘤压迫引起的椎管扩大,椎弓根间距离加宽或局部骨质腐蚀破坏,多个椎体内缘呈弧形吸收。一般征象包括脊柱侧弯、脊柱前突、脊柱裂等。但很多临床医生忽略脊柱 X线平片。 2)脊髓造影、磁共振及 CT扫描等先进手段
11、的应用,脊髓造影已很少采用,脑脊液动力学检查、脊髓椎管造影会加重病情。 3)CT、MRI 扫描:由于脊髓髓内肿瘤症状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CT、MRI 问世前,常依靠脊柱平片和脊髓造影诊断,诊断既困难,又会加重病情。MRI 的出现使髓内肿瘤能够早期、简便、确实地得到诊断。5.根据病理性质的差异,以下各病症的影像学特征有何不同?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星形细胞瘤:常见于 1050 岁,占椎管内肿瘤的 6%8%,最常发生于颈段和胸段脊髓,多数为良性,约 7.5%。多数星形细胞瘤单独发生,型神经纤维瘤病常合并星形细胞瘤。MRI 常无特征性改变,T 1 示受累脊髓
12、广泛增粗,可以有高信号(出血)或低信号(囊变)混杂。T 2 常为高信号。增强后可见肿瘤强化,并可见到与水肿带的分界。部分星形细胞瘤无强化,生长越缓慢的肿瘤强化越不明显。肿瘤增强程度与病变区域血流增加和脊髓屏障破坏有关,也就是说与肿瘤良性程度有关。星形细胞瘤增强常不规则且呈多样性,肿瘤增强对活体组织检查和手术有帮助。邻近肿瘤的囊肿液清亮,囊壁为胶质细胞,而肿瘤内囊变囊液为血性或高蛋白液呈橙色。邻近肿瘤的囊变不强化提示为非肿瘤性囊变。星形细胞瘤可同时存在新鲜和陈旧出血,其影像学表现与出血时间有关。急性出血(3 日之内)T 2 像为低信号,37 日 T 1 像主要以高信号为主,T 2 像常为混杂信号
13、。 (2)室管膜瘤:好发年龄为 4050 岁,可发生于脊髓任何部位,以胸段和颈段最常见。影像学表现与星形细胞瘤有一定程度的区别,肿瘤上端及尾端合并囊变是常见的标志。但肿瘤内囊变少见,MRI 为较均匀强化,或混杂信号。部分病例肿瘤可突出至脊髓表面,甚至达蛛网膜下隙。 (3)血管网织细胞瘤:不常见,有报道占脊髓肿瘤的 2%。均发生在髓内,肿瘤好发于 3050 岁成人,男性多见。常发生于 vonHippelLindau病。vonHippel-Lindau 病中,5%合并脊髓血管网织细胞瘤,36%60%合并颅内血网织细胞瘤。髓内血管网织细胞瘤常合并脊髓空洞症。肿瘤多有囊,肿瘤有囊或病变上下脊髓增粗者占
14、 67%。影像学表现为囊性病变,壁上有结节,T 1 为边界清楚的低信号,T 2 为高信号,增强可见肿瘤结节明显强化。 (4)脂肪瘤:少见,可发生于脊髓内或终丝,T 1 、T 2 均为高信号,脂肪抑制像可鉴别出血或脂肪。 (5)转移癌:主要累及椎体或硬膜外组织,髓内转移癌少见。髓内转移癌占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癌的 1%。来源包括: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结肠癌、头颈区肿瘤、肾上腺肿瘤等。以胸段最为常见,起病急,影像学示病变较局限,长 T 1 ,长 T 2 ,可见不规则强化。有些神经鞘瘤病例可发生于脊髓髓内,但比较少见。脊髓髓外神经鞘瘤也可累及数个脊髓阶段,应与髓内肿瘤鉴别,增强扫描有意义,特别是轴位扫
15、描,常常可见肿瘤通过椎间孔累及椎管外。6.先天性椎管内肿瘤如何分类?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依据组织结构不同,先天性椎管内肿瘤分类如下。 (1)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及畸胎瘤:囊肿可以发生在椎管内任何部位,但以胸腰段、脊髓圆锥和马尾多见。病变以硬背膜下层多见。此类肿瘤如果较小或无功能,通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症状主要包括腰背部痛、双下肢运动感觉及腱反射异常。 (2)肠源性囊肿:是罕见的发育畸形病变,最常见于颈胸交界处,可发生在脊髓侧面、背面及髓内。可见于任何年龄组,男性居多,病变部位的相应的局灶性疼痛最为常见。 (3)椎管内蛛网膜囊肿:起源于蛛网膜,分为硬膜内蛛网膜囊肿和硬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36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