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药士相关专业知识-药剂学-6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药士相关专业知识-药剂学-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药士相关专业知识-药剂学-6及答案解析.doc(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初级药士相关专业知识-药剂学-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1.常用的肠溶性薄膜衣材料有 A.乙基纤维素 B.醋酸纤维素 C.PEG D.PVP E.CAP(分数:2.00)A.B.C.D.E.2.比较适用于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半衰期应在 A.2535 小时 B.3550 小时 C.124 小时 D.0.51 小时 E.0.20.5 小时(分数:2.00)A.B.C.D.E.3.设计缓控释制剂应考虑的与生理学有关的因素是 A.昼夜节律 B.药物的吸收 C.药物的代谢 D.生物半衰期 E.药物稳定性(分数:2.00)
2、A.B.C.D.E.4.设计缓控释制剂应考虑的与药理学有关的因素是 A.昼夜节律 B.药物的吸收 C.药物的代谢 D.生物半衰期 E.药物剂量和治疗指数(分数:2.00)A.B.C.D.E.5.缓控释制剂释放度的试验方法错误的是 A.转篮法 B.溶出法 C.浆法 D.小杯法 E.转瓶法(分数:2.00)A.B.C.D.E.6.评价缓控释制剂质量的体外释放方法和模型错误的是 A.零级动力学方程 B.一级动力学方程 C.Higuchi 方程 D.Weibull 方程 E.Stokes 方程(分数:2.00)A.B.C.D.E.7.不属于被动靶向制剂的是 A.乳剂 B.磁靶向微球 C.脂质体 D.纳
3、米粒 E.微球(分数:2.00)A.B.C.D.E.8.脂质体在体内的作用机制错误的是 A.吸附 B.脂交换 C.内吞 D.融合(分数:2.00)A.B.C.D.9.下述剂型属于主动靶向制剂的是 A.糖基修饰的脂质体 B.栓塞靶向脂质体 C.热敏脂质体 D.pH 敏感脂质体 E.乳剂(分数:2.00)A.B.C.D.E.10.关于脂质体的制备方法错误的是 A.薄膜分散法 B.超声分散法 C.逆相蒸发法 D.冷压法 E.冷冻干燥法(分数:2.00)A.B.C.D.E.11.关于脂质体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体内分布具有靶向性 B.组织细胞相容性 C.可降低药物的毒性 D.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E.具
4、有絮凝性(分数:2.00)A.B.C.D.E.12.下列关于药物经皮吸收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经皮吸收制剂不能避免肝首关效应 B.表面活性剂、二甲亚砜、氮酮等都是较常用的经皮吸收促进剂 C.经皮给药系统的工艺主要分为涂膜复合工艺、充填热合工艺和骨架粘合工艺 D.经皮吸收制剂既能起局部治疗作用,也能起全身治疗作用 E.粘着性能是经皮给药制剂的重要性质之一(分数:2.00)A.B.C.D.E.13.下列关于经皮吸收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经皮吸收制剂的缺点是不能灵活调剂剂量,一旦不用,不能停止 B.经皮给药系统除贴剂外还包括软膏剂、硬膏剂、涂剂和气雾剂等 C.离子导入技术、超声波技术和无针注射等
5、都可用于促进药物经皮吸收和无针液体注射系统两种 D.皮肤是限制体外物质进入体内的生理屏障(分数:2.00)A.B.C.D.14.经皮吸收制剂的特点错误的是 A.加入吸收促进剂也很难改变经皮给药制剂吸收差的缺点 B.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C.对皮肤具有刺激性和过敏性的药物不适宜制成经皮制剂 D.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减少用药次数 E.患者可自行用药,并随时终止(分数:2.00)A.B.C.D.E.15.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与“AzonE”及其同系物的目的是 A.助悬 B.防腐 C.促进吸收 D.增加主药的稳定性 E.自动乳化(分数:2.00)A.B.C.D.E.
6、16.经皮吸收制剂的分类不包括 A.膜控释型 B.高度渗透性 C.黏胶分散型 D.骨架扩散型 E.微贮库型(分数:2.00)A.B.C.D.E.17.不属于经皮吸收制剂的吸收促进剂的是 A.乙醇 B.卵磷脂 C.铝箔 D.油酸 E.氮酮(分数:2.00)A.B.C.D.E.18.下述经皮吸收制剂的防粘材料错误的是 A聚乙烯 B聚乙二醇 C聚丙烯 D聚碳酸酯(分数:2.00)A.B.C.D.E.19.经皮吸收制剂的评价方法错误的是 A.含量测定 B.体外释放度检查 C.沉积率检查 D.体外经皮透过性的测定 E.黏着性能检查(分数:2.00)A.B.C.D.E.20.下列关于生物药剂学的叙述错误的
7、是 A.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既包括剂型因素又包括生物学因素 B.生物药剂学在保证药品质量、新药开发和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C.生物药剂学的实验对象除人外,还包括鼠、兔、等动物 D.生物药剂学的实验方法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柱色谱法等 E.药物的消除指的就是药物被排泄出体外的过程(分数:2.00)A.B.C.D.E.21.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被吸收到达什么部位的速度和程度 A.小肠 B.胃 C.体循环 D.肝 E.肾(分数:2.00)A.B.C.D.E.22.关于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的特点的正确表述是 A.被动扩散的物质可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转运 B.促进扩散不需要载体帮助就可
8、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C.主动转运借助于载体进行,不需消耗能量 D.被动扩散会出现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 E.胞饮作用对于蛋白质和多肽的吸收不是主要方式(分数:2.00)A.B.C.D.E.23.关于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制错误 A.被动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 B.主动转运是逆浓度梯度转运,需要消耗能量 C.促进扩散需要载体帮助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 D.促进扩散不存在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 E.胞饮作用是通过细胞膜的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分数:2.00)A.B.C.D.E.24.药物的剂型因素对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影响错误的是 A.药物的解离度 B.脂溶性
9、 C.药物的溶出速度 D.药物的稳定性 E.胃蠕动的影响(分数:2.00)A.B.C.D.E.25.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错误的是 A.胃肠道的代谢分解 B.肝脏的首关效应 C.非线性特性的影响 D.温度和光线 E.实验动物(分数:2.00)A.B.C.D.E.26.药物透过生物膜主动转运的特点正确的是 A.需要消耗机体能量 B.顺浓度梯度 C.转运无饱和现象 D.不具有结构特异性 E.不具有部位特异性(分数:2.00)A.B.C.D.E.27.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错误的是 A.固体制剂的溶出速率与生物利用度研究 B.根据机体的生理功能设计缓控释制剂 C.研究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 D.研究新的给药
10、途径 E.研究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中的命运(分数:2.00)A.B.C.D.E.28.药物透过生物膜的转运机制错误的是 A.被动扩散 B.溶蚀作用 C.主动转运 D.促进扩散 E.胞饮作用(分数:2.00)A.B.C.D.E.29.被动扩散的特点是 A.逆浓度差 B.消耗能量 C.需要载体 D.有竞争抑制 E.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转运过程(分数:2.00)A.B.C.D.E.30.影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不包括 A.胃肠液成分与性质 B.胃排空 C.蠕动 D.给药途径 E.循环系统(分数:2.00)A.B.C.D.E.31.影晌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剂型因素不包括 A
11、.药物脂溶性 B.食物的影响 C.药物稳定性 D.药物的具体剂型 E.给药途径(分数:2.00)A.B.C.D.E.32.关于药物的溶出对吸收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粒子大小对药物溶出速度的影响 B.多晶型对药物溶出速度的影响 C.药物粒子越小,表面自由能越高,溶出速度下降 D.一般溶出速率大小顺序为有机化合物无水物水合物 E.难溶性弱酸制成盐,可使溶出速度增大,生物利用度提高(分数:2.00)A.B.C.D.E.33.关于生物利用度的评价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血药浓度法是生物利用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 B.尿药法具有取样无伤害、样品量大等优点 C.尿药法的影响因素较少,且不具有对患者的伤害,在
12、生物等效性的评价中应用最多 D.当药物的吸收程度用血药法和尿药法都不便评价时,可考虑使用药理效应法 E.生物利用度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目的、测定药物分析方法等多因素(分数:2.00)A.B.C.D.E.34.生物药剂学研究的生物因素不包括 A.性别差异 B.药物的理化性质 C.年龄差异 D.种族差异 E.生理和病理因素引起的差异(分数:2.00)A.B.C.D.E.35.生物药剂学研究的剂型因素不包括 A.药物化学性质 B.药物的晶型 C.药物溶出度 D.药物溶出速度 E.遗传因素(分数:2.00)A.B.C.D.E.36.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基本要求中下述错误的是 A.药物的分离测定应选择灵
13、敏度高、专属性强、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的分析方法 B.受试对象是年龄为 1840 岁的健康人 C.儿童用药应以健康儿童作为受试者 D.服药剂量为该药的临床常用量,不超过最大安全剂量 E.受试者应得到医护人员的监护(分数:2.00)A.B.C.D.E.37.下列关于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数药物的胃肠道吸收部位中以小肠吸收最为重要 B.药物的膜转运机制包括被动扩散、主动转运、促进扩散和胞饮作用 C.胃是药物吸收的唯一部位 D.小肠由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成 E.胃肠道生理环境的变化是影响吸收的因素之一(分数:2.00)A.B.C.D.E.38.下列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制需要载体的
14、是 A.被动扩散 B.主动转运 C.胞饮扩散 D.吞噬作用 E.膜孔转运(分数:2.00)A.B.C.D.E.39.不能减少或避免肝首关效应的给药途径或剂型是 A.口服胶囊 B.栓剂 C.喷雾剂 D.静脉给药 E.透皮吸收给药(分数:2.00)A.B.C.D.E.40.下列关于药物的体内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转运是指在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中药物没有结构变化,只有部位变化的过程 B.首关效应经常使一些药物生物利用度明显降低 C.首关效应不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D.首关效应使部分药物被代谢,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型药物量减少 E.通常可通过黏膜给药等方式减轻或避免首关效应(分数:2.00)A.B.C.
15、D.E.41.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不包括 A.药物的解离常数 B.药物的脂溶性 C.药物的溶出速率 D.药物的晶型 E.胃的排空速率(分数:2.00)A.B.C.D.E.42.以下关于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叙述错误的是 A.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是药物、食物吸收的主要部位 B.吸收是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C.胃排空加快,药物达到小肠部位的时间缩短,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 D.小肠的固有运动可促进药物的崩解,使之与肠液充分混合溶解,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E.片剂通过包衣可减轻或避免首关效应(分数:2.00)A.B.C.D.E.43.下列关于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制逆浓度梯度的是 A.被动扩散
16、B.主动转运 C.促进扩散 D.胞饮作用 E.吞噬作用(分数:2.00)A.B.C.D.E.44.药物的体内过程不包括 A.吸收 B.代谢 C.分布 D.肝首关效应 E.排泄(分数:2.00)A.B.C.D.E.45.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错误的是 A.药物的解离度 B.药物溶出速度 C.药物的溶出度 D.药物的粒径大小 E.胃蠕动速率(分数:2.00)A.B.C.D.E.46.主动转运药物吸收速率可用什么方程来描述 A.米氏方程 B.Stokes 方程 C.溶出方程 D.扩散方程 E.转运方程(分数:2.00)A.B.C.D.E.47.下列关于影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剂型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A.
17、为了增加难溶性药物的吸收,可采用微粉化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和控制结晶法 B.水溶性或弱碱性药物不宜采用微粉化技术制备制剂 C.各种晶型因物理性质不同,其生物活性或稳定性也有所不同 D.利用肠溶材料包衣能防止某些胃酸中不稳定的药物降解和失活 E.静脉注射的药物也存在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不能达到 100%(分数:2.00)A.B.C.D.E.48.肝的首关效应是指 A.药物吸收和分布到肝的过程 B.制剂中的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C.从胃、小肠和大肠吸收的药物进入肝被肝药酶系统代谢的过程 D.药物在酶参与下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 E.药物消除的过程(分数:2.00)A.B.C.D.E.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初级 相关 专业知识 药剂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