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物化学-1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物化学-1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物化学-13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西医综合-生物化学-1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关于生物氧化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脱氢酶催化底物脱氢B.氧化方式有加氧、脱氢失电子C.细胞色素传递电子D.释放的能量突然释放2.呼吸链存在于(分数:2.00)A.胞液B.线粒体外膜C.线粒体内膜D.线粒体基质3.有关电子传递链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链中的递氢体同时也是递电子体B.电子传递的同时伴有 ADP的磷酸化C.链中的递电子体同时也是递氢体D.该链中各组分组成 4个复合体4.CoQ的特点是(分数:2.00)A.它仅仅是电子递体B.它是复
2、合体和的组成成分C.它能在线粒体内膜中迅速扩散D.它是水溶性很强的物质5.下列氧化还原系统中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最高的是(分数:2.00)A.延胡索酸/琥珀酸B.CoQ/CoQH2C.细胞色素 aD.NAD+/NADH6.下列属于呼吸链中递氢体的是(分数:2.00)A.Cyt cB.核黄素C.铁硫蛋白D.细胞色素 aa37.能直接将电子传递给氧的细胞色素是(分数:2.00)A.Cyt cB.Cyt c1C.Cyt bD.Cyt aa38.2,4-二硝基酚是氧化磷酸化的一种(分数:2.00)A.电子传递抑制剂B.氧化磷酸化抑制剂C.解偶联剂D.氧化呼吸链抑制剂9.在调节氧化磷酸化作用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3、(分数:2.00)A.NADPBO2C.Cyt aa3D.ADP10.参与调节氧化磷酸化作用的重要激素是(分数:2.00)A.肾上腺素B.甲状腺激素C.糖皮质激素D.胰岛素11.下列哪种物质同时抑制电子传递和 ATP生成(分数:2.00)A.二硝基苯酚B.异戊巴比妥C.氰化物D.寡霉素12.关于 ATP合酶正确的是(分数:2.00)A.F0和 F1都是亲水的B.它是呼吸链复合体的一个亚基C.在 F1中含有 c亚基D.F0是 H+通道13.关于有氧条件下,NADH 从胞液进入线粒体氧化的机制,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NADH直接穿过线粒体膜而进入B.磷酸二羟丙酮被 NADH还原成
4、 3-磷酸甘油进入线粒体,在内膜上又被氧化成磷酸二羟丙酮同时生成NADHC.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停留于线粒体内D.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然后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再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天冬氨酸,最后转移到线粒体外1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是(分数:2.00)A.CTPB.AMPC.磷酸肌酸D.乙酰 CoA15.肌肉中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分数:2.00)A.ATPB.GTPC.磷酸肌酸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6.细胞色素 P450的作用是(分数:2.00)A.加氢B.加单氧C.加双氧D.脱羧17.蛋白质生理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分数:2.0
5、0)A.氨基酸的数量B.氨基酸的种类C.必需氨基酸的比例D.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比例18.营养充足的婴儿、孕妇、恢复期病人,常保持(分数:2.00)A.氮平衡B.氮的负平衡C.氮的正平衡D.氮的总平衡19.氨基转移不是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因为(分数:2.00)A.转氨酶在体内分布不广泛B.转氨酶作用的特异性不强C.转氨酶的辅酶易缺乏D.只是转氨基,没有游离氨产生20.关于转氨酶正确的是(分数:2.00)A.所有转氨反应都由同样的酶催化B.氨基是从氨分子转移来的C.氨基转移给 -酮酸形成相应的氨基酸D.正常成人血清 GOT活性较高21.完成氧化脱氨基作用的酶是(分数:2.00)A.氨基酸
6、氧化酶B.转氨酶C.谷氨酸脱氨酶D.谷氨酸脱氢酶22.经转氨基作用可生成天冬氨酸的 -酮酸是(分数:2.00)A.-酮戊二酸B.丙酮酸C.草酰乙酸D.-氨基丁酸23.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分数:2.00)A.氧化脱氢B.还原脱氨C.联合脱氨D.转氨24.肌肉中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主要方式是(分数:2.00)A.嘌呤核苷酸循环B.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C.转氨基作用D.联合脱氨基作用25.下列哪一个是生糖兼生酮氨基酸(分数:2.00)A.甘氨酸B.亮氨酸C.天冬氨酸D.色氨酸26.氨在血中主要是以下列哪种形式运输的(分数:2.00)A.谷氨酸B.天冬氨酸C.谷氨酰胺D.天冬酰胺27.脑中氨的
7、主要去路是(分数:2.00)A.合成谷氨酰胺B.合成非必需氨基酸C.合成尿素D.生成铵盐28.体内氨的主要去路是(分数:2.00)A.生成非必需氨基酸B.合成尿素C.参与合成核苷酸D.生成谷氨酰胺29.通过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时,其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一个直接来自游离的氨,另一个直接来源于(分数:2.00)A.鸟氨酸B.胱氨酸C.精氨酸D.天冬氨酸30.尿素合成的限速酶是(分数:2.00)A.琥珀酸脱氢酶B.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C.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D.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二、B 型题(总题数:4,分数:16.00) A.寡霉素 B.二硝基亚酚 C.氰化物 D.CO(分数:4.00)(1).与血液
8、中血红蛋白结合,阻断 O 2 运输的是(分数:2.00)A.B.C.D.(2).解偶联剂(分数:2.00)A.B.C.D. A.联合脱氨基 B.嘌呤核苷酸循环 C.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D.鸟氨酸循环(分数:4.00)(1).体内大多数氨基酸脱去氨基的作用是(分数:2.00)A.B.C.D.(2).肌肉中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主要方式是(分数:2.00)A.B.C.D. A.生酮氨基酸 B.生糖氨基酸 C.两者都是 D.两者均否(分数:4.00)(1).亮氨酸(分数:2.00)A.B.C.D.(2).异亮氨酸(分数:2.00)A.B.C.D. A.胞液 B.线粒体 C.胞液和内质网 D.溶酶体(分数
9、:4.00)(1).脂酸活化的亚细胞部位是(分数:2.00)A.B.C.D.(2).尿素合成的中间物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部位(分数:2.00)A.B.C.D.三、X 型题(总题数:9,分数:24.00)31.能作为递氢体的物质有(分数:3.00)A.FADB.Cyt aa3C.NAD+D.Fe-S32.下列哪些酶促反应经由 FADH 2 向线粒体氧化呼吸链输送电子(分数:3.00)A.线粒体磷酸甘油脱氢酶B.脂酰 CoA脱氢酶C.琥珀酸脱氢酶D.苹果酸脱氢酶33.胞浆中的 NADH转移至线粒体内的机制有(分数:3.00)A.-磷酸甘油穿梭B.柠檬酸-丙酮酸穿梭C.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D.草酰乙酸-
10、丙酮酸穿梭34.电子传递链中氧化与磷酸化偶联的部位是(分数:3.00)A.NADHCoQB.FADH2CoQC.CoQCytcD.Cyt aa3O235.下列哪些化合物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分数:3.00)A.1,6-二磷酸果糖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三磷酸肌醇D.磷酸肌酸36.下列氨基酸中属于人类必需氨基酸(分数:2.00)A.苯丙氨酸B.酪氨酸C.丝氨酸D.苏氨酸37.大多数氨基酸参与转氨基作用,除了(分数:3.00)A.脯氨酸B.赖氨酸C.精氨酸D.羟脯氨酸38.脑和肌肉组织向肝转运氨的主要形式有(分数:2.00)A.天冬酰胺B.丙氨酸C.尿素D.谷氨酰胺39.参与尿素合成的关键酶是(分数
11、:2.00)A.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B.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C.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D.AGA合成酶西医综合-生物化学-1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关于生物氧化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脱氢酶催化底物脱氢B.氧化方式有加氧、脱氢失电子C.细胞色素传递电子D.释放的能量突然释放 解析:解析 生物氧化是在生物体内,从代谢物脱下的氢及电子,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与氧化合成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也指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一系列氧化过程,主要为机体提供可利用的能量。生物氧化和有机物质体外燃烧在化学本质上是相同的,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一
12、般规律,所耗的氧量、最终产物和释放的能量均相同,但是能量逐步释放。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发,以维持体温,一部分以化学能形式储存供生命活动能量。2.呼吸链存在于(分数:2.00)A.胞液B.线粒体外膜C.线粒体内膜 D.线粒体基质解析:解析 呼吸链各组分按一定顺序排列于线粒体内膜。3.有关电子传递链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链中的递氢体同时也是递电子体B.电子传递的同时伴有 ADP的磷酸化C.链中的递电子体同时也是递氢体 D.该链中各组分组成 4个复合体解析:解析 在呼吸链中,酶和辅酶按一定顺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其中传递氢的酶或辅酶称为递氢体,传递电子的酶或辅酶称为电子传递体。递氢体和
13、电子传递体都起着传递电子的作用(2H + 2H + +2e - )。氧化与还原反应不能孤立地进行,一种物质被氧化,必有另一种物质被还原,所以氧化和还原反应总是偶联进行的。被氧化的物质失去电子或氢原子,必有物质得到电子或氢原子而被还原。被氧化的物质是还原剂,是电子或氢的供体,被还原的物质则是氧化剂,是电子或氢的受体。在生物氧化中,既能接受氢(或电子),又能供给氢(或电子)的物质,起传递氢(或电子)的作用,称为传递氢载体(或电子载体)。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递氢的同时一定有电子的传递,但电子传递时不一定有递氢。4.CoQ的特点是(分数:2.00)A.它仅仅是电子递体B.它是复合体和的组成成分C.它能
14、在线粒体内膜中迅速扩散 D.它是水溶性很强的物质解析:解析 CoQ 的特点是它能在线粒体内膜中迅速扩散,不属于复合体的组成。5.下列氧化还原系统中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最高的是(分数:2.00)A.延胡索酸/琥珀酸B.CoQ/CoQH2C.细胞色素 a D.NAD+/NADH解析:解析 电子传递的方向是从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低的成分到标准氧化还原电位高的成分,细胞色素a(Fe 2+ /Fe 3+ )最接近呼吸链的末端,因此它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最高。6.下列属于呼吸链中递氢体的是(分数:2.00)A.Cyt cB.核黄素 C.铁硫蛋白D.细胞色素 aa3解析:解析 核黄素是呼吸链中的递氢体,其辅基有 FA
15、D和 FMN,其功能是负责接氢和传氢的,因为它们均含核黄素(维生素 B 2 )它们各能接受 1个质子和 1个电子,形成还原型,丢失质子和电子后又转变为氧化型。其他均是电子传递体。7.能直接将电子传递给氧的细胞色素是(分数:2.00)A.Cyt cB.Cyt c1C.Cyt bD.Cyt aa3 解析:解析 组成呼吸链的各种细胞色素中,只有 Cyt aa 3 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氧,生成 H 2 O。8.2,4-二硝基酚是氧化磷酸化的一种(分数:2.00)A.电子传递抑制剂B.氧化磷酸化抑制剂C.解偶联剂 D.氧化呼吸链抑制剂解析:解析 2,4-二硝基苯酚(DNP)和缬氨霉素可解除氧化和磷酸化的偶
16、联过程,使电子传递照常进行而不生成 ATP。DNP 的作用机制是作为 H + 的载体将其运回线粒体内部,破坏质子梯度的形成。由电子传递产生的能量以热被释出。9.在调节氧化磷酸化作用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分数:2.00)A.NADPBO2C.Cyt aa3D.ADP 解析:解析 正常机体氧化磷酸化的速率主要受 ADP水平的调节,只有 ADP被磷酸化形成 ATP,电子才通过呼吸链流向氧。如果提供 ADP,随着 ADP的浓度下降,电子传递进行,ATP 在合成,但电子传递随ADP浓度的下降而减缓。此过程称为呼吸控制,这保证电子流只在需要 ATP合成时发生。10.参与调节氧化磷酸化作用的重要激素是(分数:2
17、.00)A.肾上腺素B.甲状腺激素 C.糖皮质激素D.胰岛素解析:解析 甲状腺激素是调节氧化磷酸化的重要激素,它能诱导 Na + ,K + -ATP酶的生成,促使A11P加速分解为 ADP和 Pi,ADP 增多又可促进氧化磷酸化;另外 T 3 还可使解偶联蛋白基因表达增加,致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造成耗氧量及产热量均增加。11.下列哪种物质同时抑制电子传递和 ATP生成(分数:2.00)A.二硝基苯酚B.异戊巴比妥C.氰化物D.寡霉素 解析:解析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1)呼吸链抑制剂:阻断呼吸链中电子传递。(2)解偶联剂:使氧化与磷酸化偶联过程脱离,代表物质:二硝基苯酚(DNP)。(3)ATP
18、合酶抑制剂对电子传递及 ADP磷酸化均有抑制作用,如寡霉素。12.关于 ATP合酶正确的是(分数:2.00)A.F0和 F1都是亲水的B.它是呼吸链复合体的一个亚基C.在 F1中含有 c亚基D.F0是 H+通道 解析:解析 ATP 合酶由两部分组成(Fn-F 1 ),球状的头部 F 1 突向基质液,水溶性。亚单位 F 0 埋在内膜的底部,是疏水性蛋白,构成 H + 通道。在生理条件下,H + 只能从膜外侧流向基质,通道的开关受柄部某种蛋白质的调节。13.关于有氧条件下,NADH 从胞液进入线粒体氧化的机制,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NADH直接穿过线粒体膜而进入B.磷酸二羟丙酮被
19、 NADH还原成 3-磷酸甘油进入线粒体,在内膜上又被氧化成磷酸二羟丙酮同时生成NADHC.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停留于线粒体内D.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然后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再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天冬氨酸,最后转移到线粒体外 解析:解析 线粒体内膜不允许 NADH自由通过,胞液中 NADH所携带的氢通过两种穿梭机制被其他物质带入线粒体内。糖酵解中生成的磷酸二羟丙酮可被 NADH还原成 3-磷酸甘油,然后通过线粒体内膜进入到线粒体内,此时在以 FAD为辅酶的脱氢酶的催化下氧化,重新生成磷酸二羟丙酮穿过线粒体内膜回到胞液中。这样胞液中的 NADH变成了
20、线粒体内的 FADH 2 。这种 -磷酸甘油穿梭机制主要存在于肌肉、神经组织。另一种穿梭机制是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这种机制在胞液及线粒体内的脱氢酶辅酶都是 NAD + ,所以胞液中的 NADH到达线粒体内又生成 NADH。就能量产生来看,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优于 -磷酸甘油穿梭机制;但 -磷酸甘油穿梭机制比苹果酸-天冬酸穿梭速度要快很多。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肝、肾及心肌细胞的线粒体中。1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是(分数:2.00)A.CTPB.AMP C.磷酸肌酸D.乙酰 CoA解析:解析 AMP 中的磷酸键是普通磷酸键;CTP、磷酸肌酸中含高能磷酸键;乙酰 CoA中含高能硫酯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西医 综合 生物化学 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