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传输层(三)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传输层(三)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传输层(三)及答案解析.doc(3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传输层(三)及答案解析(总分:98.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5,分数:98.50)1.下列不属于通信子网的是_。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分数:1.50)A.B.C.D.2.OSI参考模型中,提供端到端的透明数据传输服务、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层是_。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分数:1.50)A.B.C.D.3.传输层为_之间提供逻辑通信。 A.主机 B.进程 C.路由器 D.操作系统(分数:1.50)A.B.C.D.4.关于传输层的面向连接服务的特性是_。 A.不保证可靠和
2、顺序的交付 B.不保证可靠、但保证顺序的交付 C.保证可靠、但不保证顺序的交付 D.保证可靠和顺序的交付(分数:1.50)A.B.C.D.5.在 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在互联网的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对等实体之间建立用于会话的_。 A.操作连接 B.点到点连接 C.控制连接 D.端到端连接(分数:1.50)A.B.C.D.6.可靠的传输协议中的“可靠”指的是_。 A.使用面向连接的会话 B.使用尽力而为的传输 C.使用滑动窗口来维持可靠性 D.使用确认机制来确保传输的数据不丢失(分数:1.50)A.B.C.D.7.以下哪一项能够唯一确定一个在互联网上通信的进程_。 A.主机名 B
3、.IP地址及 MAC地址 C.MAC地址及端口号 D.IP地址及端口号(分数:1.50)A.B.C.D.8.在_范围内的端口号被称为“熟知端口号”并限制使用。这就意味着这些端口号是为常用的应用层协议,如 FTP、HTTP 等保留的。 A.0127 B.0255 C.0511 D.01023(分数:1.50)A.B.C.D.9.以下哪个 TCP熟知端口号是错误的?_ A.TELNET:23 B.SMTP:25 C.HTTP:80 D.FTP:24(分数:1.50)A.B.C.D.10.关于 TCP和 UDP端口,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_。 A.TCP和 UDP分别拥有自己的端口号,它们互不干扰,可
4、以共存于同一台主机 B.TCP和 UDP分别拥有自己的端口号,但它们不能共存于同一台主机 C.TCP和 UDP的端口没有本质区别,但它们不能共存于同一台主机 D.当一个 TCP连接建立时,它们互不干扰,不能共存于同一台主机(分数:1.50)A.B.C.D.1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 A.传输层是 OSI模型的第四层 B.传输层提供的是主机间的点到点数据传输 C.TCP是面向连接的,UDP 是无连接的 D.TCP协议进行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而 UDP协议既不进行流量控制,又不进行拥塞控制(分数:1.50)A.B.C.D.12.假设某应用程序每秒产生一个 60B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被封装在一个 T
5、CP报文中,然后再封装在一个 IP数据报中。那么最后每个数据报所包含的应用数据所占的百分比是_(注意:TCP 报文和 IP数据报文的首部没有附加字段)。 A.20% B.40% C.60% D.80%(分数:1.50)A.B.C.D.13.如果用户程序使用 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那么_层协议必须承担可靠性方面的全部工作。 A.数据链路层 B.网际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分数:1.50)A.B.C.D.14.使用 UDP的网络应用,其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由_负责。 A.传输层 B.应用层 C.数据链路层 D.网络层(分数:1.50)A.B.C.D.15.以下关于 UDP协议的主要特点的描述中,
6、错误的是_。 A.UDP报头主要包括端口号、长度、校验和等字段 B.UDP长度字段是 UDP数据报的长度,包括伪首部的长度 C.UDP校验和对伪首部、UDP 报文头以及应用层数据进行校验 D.伪首部包括 IP分组报头的一部分(分数:1.50)A.B.C.D.16.UDP数据报首部不包含_。 A.UDP源端口号 B.UDP校验和 C.UDP目的端口号 D.UDP数据报首部长度(分数:1.50)A.B.C.D.17.UDP数据报中的长度字段_。 A.不记录数据的长度 B.只记录首部的长度 C.只记录数据部分的长度 D.包括首部和数据部分的长度(分数:1.50)A.B.C.D.18.UDP数据报比
7、IP数据报多提供了_服务。 A.流量控制 B.拥塞控制 C.端口功能 D.路由转发(分数:1.50)A.B.C.D.19.下列关于 UDP的描述,正确的是_。 A.给出数据的按序投递 B.不允许多路复用 C.拥有流量控制机制 D.是无连接的(分数:1.50)A.B.C.D.20.接收端收到有差错的 UDP用户数据时的处理方式是_。 A.丢弃 B.请求重传 C.差错校正 D.忽略差错(分数:1.50)A.B.C.D.21.以下关于 UDP校验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 A.UDP的校验和功能不是必需的,可以不使用 B.如果 UDP校验和计算结果为 0,则在校验和字段填充 0 C.UDP校验和字段的计
8、算包括一个伪首部、UDP 首部和携带的用户数据 D.UDP校验和的计算方法是二进制反码运算求和再取反(分数:1.50)A.B.C.D.22.下列关于 UDP校验的描述中,_是错误的。 A.UDP校验和段的使用是可选的,如果源主机不想计算校验和,该校验和段应为全 0 B.在计算校验和的过程中,需要生成一个伪首部,源主机需要把该伪首部发送给目的主机 C.如果数据报在传榆过程中被破坏,那么就把它丢弃 D.UDP数据报的伪首部包含了 IP地址信息(分数:1.50)A.B.C.D.23.下列网络应用中,_不适合使用 UDP协议。 A.客户服务器领域 B.远程调用 C.实时多媒体应用 D.远程登录(分数:
9、1.50)A.B.C.D.24.下列关于传输层协议中面向连接的描述,_是错误的。 A.面向连接的服务需要经历 3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输以及连接释放 B.当链路不发生错误时,面向连接的服务可以保证数据到达的顺序是正确的 C.面向连接的服务有很高的效率和时间性能 D.面向连接的服务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数据流(分数:2.00)A.B.C.D.25.TCP协议规定 HTTP_进程的端口号为 80。 A.客户 B.解析 C.服务器 D.主机(分数:2.00)A.B.C.D.26.下列_不是 TCP服务的特点。 A.字节流 B.全双工 C.可靠 D.支持广播(分数:2.00)A.B.C.D.27.下列关于
10、 TCP和 UDP端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 A.TCP和 UDP分别拥有自己的端口号,二者互不干扰,可以共存于同一台主机 B.TCP和 UDP分别拥有自己的端口号,但二者不能共存于同一台主机 C.TCP和 UDP的端口号没有本质区别,二者互不干扰,可以共存于同一台主机 D.TCP和 UDP的端口号没有本质区别,但二者相互干扰,不能共存于同一台主机(分数:2.00)A.B.C.D.28._字段包含在 TCP首部中,而不包含在 UDP首部中。 A.目的端口号 B.序列号 C.校验和 D.目的 IP地址(分数:2.00)A.B.C.D.29.以下关于 TCP报头格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 A.报头
11、长度为 2060 字节,其中固定部分为 20字节 B.端口号字段依次表示源端口号与目的端口号 C.报头长度总是 4的倍数个字节 D.TCP校验和伪首部中 IP分组头的协议字段为 17(分数:2.00)A.B.C.D.30.在采用 TCP连接的数据传输阶段,如果发送端的发送窗口值由 1000变为 2000,那么发送端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_。 A.2000个 TCP报文段 B.2000字节 C.1000字节 D.1000个 TCP报文段(分数:2.00)A.B.C.D.31.A和 B建立了 TCP连接,当 A收到确认号为 100的确认报文段时,表示_。 A.报文段 99已收到 B.报文段 1
12、00已收到 C.末字节序号为 99的报文段已收到 D.末字节序号为 100的报文段已收到(分数:2.00)A.B.C.D.32.为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TCP 采用了对_确认的机制。 A.报文段 B.分组 C.字节 D.比特(分数:2.00)A.B.C.D.33.在 TCP协议中,发送方的窗口大小取决于_。 A.仅接收方允许的窗口 B.接收方允许的窗口和发送方允许的窗口 C.接收方允许的窗口和拥塞窗口 D.发送方允许的窗口和拥塞窗口(分数:2.00)A.B.C.D.34.滑动窗口的作用是_。 A.流量控制 B.拥塞控制 C.路由控制 D.差错控制(分数:2.00)A.B.C.D.35.以下关于
13、 TCP工作原理与过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 A.TCP连接建立过程需要经过“三次握手”的过程 B.当 TCP传输连接建立之后,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应用进程进行全双工的字节流传输 C.TCP传输连接的释放过程很复杂,只有客户端可以主动提出释放连接的请求 D.TCP连接的释放需要经过“四次挥手”的过程(分数:2.00)A.B.C.D.36.TCP的滑动窗口协议中规定重传分组的数量最多可以_。 A.是任意的 B.1个 C.大于滑动窗口的大小 D.等于滑动窗口的大小(分数:2.00)A.B.C.D.37.TCP中滑动窗口的值设置太大,对主机的影响是_。 A.由于传送的数据过多而使路由器变得拥挤,主机可
14、能丢失分组 B.产生过多的 ACK C.由于接收的数据多,而使主机的工作速度加快 D.由于接收的数据多,而使主机的工作速度变慢(分数:2.00)A.B.C.D.38.以下关于 TCP窗口与拥塞控制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 A.接收端窗口(rwnd)通过 TCP首部中的窗口字段通知数据的发送方 B.发送窗口确定的依据是:发送窗口=Min接收端窗口,拥塞窗口 C.拥塞窗口是接收端根据网络拥塞情况确定的窗口值 D.拥塞窗口大小在开始时可以按指数规律增长(分数:2.00)A.B.C.D.39.TCP使用三次握手协议来建立连接,设 A、B 双方发送报文的初始序列号分别为 X和 Y,A 发送 SYN=1
15、,序号=X 的报文给 B,B 接收到报文后发送_的报文给 A,然后 A发送一个确认报文给 B使建立了连接。(注:ACK 的下标为捎带的序号) A.SYN=1,序号=X+1 B.SYN=1,序号=X+1,ACK X=1 C.SYN=1,序号=Y,ACK X+1=1 D.SYN=1,序号=Y,ACK Y+1=1(分数:2.00)A.B.C.D.40.TCP“三次握手”过程中,第二次“握手”时,发送的报文段中_标志位被置为 1。 A.SYN B.ACK C.ACK和 RST D.SYN和 ACK(分数:2.00)A.B.C.D.41.A和 B之间建立了 TCP连接,A 向 B发送了一个报文段,其中序
16、号字段 seq=200,确认号字段ACK=201,数据部分有 2个字节,那么在 B对该报文的确认报文段中_。 A.seq=202,ack=200 B.seq=201,ack=201 C.seq=201,ack=202 D.seq=202,ack=201(分数:2.00)A.B.C.D.42.TCP的通信双方,有一方发送了带有 FIN标志的数据段后表示_。 A.将断开通信双方的 TCP连接 B.单方面释放连接,表示本方已经无数据发送,但可以接收对方的数据 C.中止数据发送,双方都不能发送数据 D.连接被重新建立(分数:2.00)A.B.C.D.43.一个 TCP连接的数据传输阶段,如果发送端的发
17、送窗口值由 2000变为 3000,意味着发送端可以_。 A.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 3000个 TCP报文段 B.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 1000字节 C.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 3000字节 D.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 2000个 TCP报文段(分数:2.00)A.B.C.D.44.在一个 TCP连接中,MSS 为 1KB,当拥塞窗口为 34KB时发生了超时事件。如果在接下来的 4个 RTT内报文段传输都是成功的,那么当这些报文段均得到确认后,拥塞窗口的大小是_。 A.8KB B.9KB C.16KB D.17KB(分数:2.00)A.B.C.D.45.设 TCP的拥塞窗口
18、的慢开始门限值初始为 8(单位为报文段),当拥塞窗口上升到 12时发生超时,TCP开始慢启动和拥塞避免,那么第 13次传输时拥塞窗口的大小为_。 A.4 B.6 C.7 D.8(分数:2.00)A.B.C.D.46.在一个 TCP连接中,MSS 为 1KB,当拥塞窗口为 34KB时收到了 3个冗余 ACK报文。如果在接下来的 4个 RTT内报文段传输都是成功的,那么当这些报文段均得到确认后,拥塞窗口的大小是_。 A.8KB B.16KB C.20KB D.21KB(分数:2.00)A.B.C.D.47.A和 B建立 TCP连接,MSS 为 1KB。某时,慢开始门限值为 2KB,A 的拥塞窗口为
19、 4KB,在接下来的一个RTT内,A 向 B发送了 4KB的数据(TCP 的数据部分),并且得到了 B的确认,确认报文中的窗口字段的值为 2KB,那么,请问在下一个 RTT中,A 最多能向 B发送多少数据_。 A.2KB B.8KB C.5KB D.4KB(分数:2.00)A.B.C.D.48.假设在没有发生拥塞的情况下,在一条往返时延 RTT为 10ms的线路上采用慢开始控制策略。如果接收窗口的大小为 24KB,最大报文段 MSS为 2KB。那么发送方发送出第一个完全窗口需要_时间。 A.30ms B.40ms C.50ms D.60ms(分数:2.00)A.B.C.D.49.主机甲与主机乙
20、之间已建立一个 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 TCP段,分别包含 300字节和 500字节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 200,主机乙正确接收到这两个数据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列号是_。 A.500 B.700 C.800 D.1000(分数:2.00)A.B.C.D.50.一个 TCP连接总是以 1KB的最大段长发送 TCP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发送,当拥塞窗口为 16KB时发生了超时,如果接下来的 4个 RTT时间内的 TCP段的传输都是成功的,那么当第 4个 RTT时间内发送的所有 TCP段都得到肯定应答时,拥塞窗口大小是_。 A.7KB B.8KB C.9KB
21、D.16KB(分数:2.00)A.B.C.D.51.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了一个 TCP连接,TCP 最大段长度为 1000字节。若主机甲的当前拥塞窗口为 4000字节,在主机甲向主机乙连续发送两个最大段后,成功收到主机乙发送的第一个段的确认段,确认段中通告的接收窗口大小为 2000字节,则此时主机甲还可以向主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_。 A.1000 B.2000 C.3000 D.4000(分数:2.00)A.B.C.D.52.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SYN=1,seq=11220)的 TCP段,期望与主机乙建立 TCP连接,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 TCP段可
22、能是_。 A.(SYN=0,ACK=0,seq=11221,ack=11221) B.(SYN=1,ACK=1,seq=11220,ack=11220) C.(SYN=1,ACK=1,seq=11221,ack=11221) D.(SYN=0,ACK=0,seq=11220,ack=11220)(分数:2.00)A.B.C.D.53.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 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 3个连续的 TCP段,分别包含 300字节、400 字节和 500字节的有效载荷,第 3个段的序号为 900。若主机乙仅正确接收到第 1和第 3个段,则主机乙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_。 A.300
23、B.500 C.1200 D.1400(分数:2.00)A.B.C.D.54.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 TCP连接,双方持续有数据传输,且数据无差错与丢失。若甲收到 1个来自乙的 TCP段,该段的序号为 1913、确认序号为 2046、有效载荷为 100字节,则甲立即发送给乙的TCP段的序号和确认序号分别是_。 A.2046、2012 B.2046、2013 C.2047、2012 D.2047、2013(分数:2.00)A.B.C.D.55.如果主机 1的进程以端口 x和主机 2端口 y建立了一条 TCP连接,这时如果希望再在这两个端口间建立一个 TCP连接,那么会_。 A.建立失败,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计算机 学科专业 基础 综合 计算机网络 传输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