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1及答案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1 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31,分数:62.00)1.名词解释 21-28 小题。(分数:2.00)_2.【罗马俱乐部】河北师范大学 2013 年世界史真题(分数:2.00)_3.【三边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 2016 年世界通史真题(分数:2.00)_4.【苏南冲突】(分数:2.00)_5.【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分数:2.00)_6.【赫鲁晓夫】(Nikita Khruschev,18941971)华东师范大学 2002 年世界当代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2003 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分数
2、:2.00)_7.【赫鲁晓夫改革】(分数:2.00)_8.【利别尔曼建议】(分数:2.00)_9.【苏共二十大】华东师范大学 2000 年世界当代史真题;安徽师范大学 2014 年世界史真题;南京大学2015 年世界史基础真题(分数:2.00)_10.【三和路线】(分数:2.00)_11.【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分数:2.00)_12.【波兹南事件】北京大学 2003 年欧美近现代史真题;华中师范大学 2015 年世界史基础真题(分数:2.00)_13.【哥穆尔卡改革】(分数:2.00)_14.【匈牙利事件】北京大学 2001 年世界通史真题;苏州大学 2004 年世界史真题(分数:2.00
3、)_15.【行动纲领】(分数:2.00)_16.【布拉格之春】华东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清华大学 2014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南京大学 2016 年世界史基础真题;上海大学 2017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17.【芬兰化】厦门大学 2016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中国人民大学 2017 年世界通史真题(分数:2.00)_18.【新经济体制改革】(分数:2.00)_19.【四国首脑会议】(分数:2.00)_20.【戴维营协议】厦门大学 2002 年世界现代史真题(分数:2.00)_21.【柏林危机】湖南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22.【
4、柏林墙】2013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内蒙古大学 2014 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23.【U 一 2 飞机事件】(分数:2.00)_24.【古巴导弹危机】清华大学 2014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四川大学 2014 年世界通史真题;中央民族大学2014 年历史学科基础真题;中山大学 2017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分数:2.00)_25.【赫尔辛基宣言】(分数:2.00)_26.【戈尔巴乔夫】黑龙江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世界史)真题(分数:2.00)_27.【新思维外交】南京大学 2018 年世界史真题(分数:2.00)_28.【两德统一】(分数:2.00)_29.【东欧晨变】(分数:
5、2.00)_30.【八一九事变】北京师范大学 2000 年世界现当代史真题(分数:2.00)_31.【阿拉木圈宣言】(分数:2.00)_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1 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31,分数:62.00)1.名词解释 21-28 小题。(分数:2.00)_解析:2.【罗马俱乐部】河北师范大学 2013 年世界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68 年成立的国际性未来研究组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贝切伊倡导创立。罗马俱乐部是悲观派的主要代表。他们认为,到 21 世纪初,地球
6、上的自然资源将消耗殆尽,粮食生产增长终止,环境污染严重,军备竞赛加剧。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较好的解决,人类很可能倒退到野蛮状态。为了避免这种灾难性局面的出现,他们主张严格控制人口,限制工业生产的发展速度,使经济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都为零,以确保全球的平衡。)解析:3.【三边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 2016 年世界通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北美、日本和西欧国家工商界、政界和学术界知名人士组成的民间研究组织。1973 年 7 月在纽约成立,洛克菲勒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提供经费。每九个月举行一次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问题,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通过其成员对本国政府的影响,
7、促使政府采纳该委员会的主张。委员会在纽约、巴黎和东京设有三个总部,各设一名主席。)解析:4.【苏南冲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苏联与南斯拉夫之间发生的矛盾冲突。苏南之间的矛盾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后在的里雅斯特领土归属和建立巴尔干一多瑙河联邦问题上,双方的矛盾逐渐公开。1948 年 6 月 20 一 28 日,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在布加勒斯特召开第三次会议,在南共未与会的情况下,根据苏共的意图,通过了谴责南共的决议,无辜将它开除出情报局。6 月 29 日,南共发表声明,对决议进行了反驳。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国内外政策都做了调整,苏南关系日趋缓
8、和。)解析:5.【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南斯拉夫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创立的以自治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1963 年):工人自治时期。1950 年 6 月,颁布关于劳动集体管理国营经济企业和高级经济联合组织基本法,通称工人自治法。这一法令标志着自治制度的建立,也被认为是由国家所有制开始转变为所谓社会所有制。第二阶段(19631970 年):社会自治时期。1963 年 4 月通过第三部宪法,决定所有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实行自治原则(党和军队除外),即由工人自治扩展到社会自治。
9、第三阶段(从 1971 年开始):联合劳动自治时期。这时期在经济方面主要是实行联合劳动原则,加强契约协调。在政治方面主要实行“国家集体元首制”和“议会代表团制”。)解析:6.【赫鲁晓夫】(Nikita Khruschev,18941971)华东师范大学 2002 年世界当代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2003 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苏联领导人。1952 年 10 月在苏共十九大上当选为中央主席团委员、中央书记。斯大林逝世后,于 1953 年 9 月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6 年 2 月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批判斯大林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1958 年 3
10、 月兼任部长会议主席。1961 年在党的二十二大上提出“全民国家”“全民党”等新观点。1964 年 10 月被解除党内外一切职务。)解析:7.【赫鲁晓夫改革】(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赫鲁晓夫在执政期间进行的改革和调整。1953 年 9 月,赫鲁晓夫被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批判个人崇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调整农业政策和改进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解析:8.【利别尔曼建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苏联经济学家利别尔曼提出的改革国营企业管理的方案。1962 年 9 月 9 日,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教授利别尔曼在真理报上
11、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一文,认为促进生产的基本办法是加强利润刺激。他把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利润分配的基础上,克服国家和企业之间在利益上的矛盾。利别尔曼建议明确指出了国家与企业之间客观存在的矛盾,为以后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开展作了理论上的准备。)解析:9.【苏共二十大】华东师范大学 2000 年世界当代史真题;安徽师范大学 2014 年世界史真题;南京大学2015 年世界史基础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56 年 2 月在莫斯科召开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会上赫鲁晓夫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三和”理论,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并在题为关于个人崇拜
12、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中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苏共二十大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解析:10.【三和路线】(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提出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统称。1956 年 2月 1424 日,苏共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赫鲁晓夫在总结报告中谈到国际形势时,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三个理论问题。这部分论述很引人注目,后被人们称为“三和路线”。)解析:11.【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赫鲁晓夫在 1956 年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秘密报告。1956 年 2 月 1424
13、日,苏共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大会最后一天深夜,赫鲁晓夫突然召集内部会议,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该报告于 6 月 4 日被美国纽约时报全文发表,它由于通篇直接激烈谴责斯大林而震惊世界。)解析:12.【波兹南事件】北京大学 2003 年欧美近现代史真题;华中师范大学 2015 年世界史基础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56 年在波兰波兹南发生的一次工人骚动。苏共二十大揭露了斯大林的错误,在东欧各国引起强烈反响,并相继发生一系列风波。6 月 28 日,斯大林机车车辆厂的 16 万多名工人举行罢工和游行示威,波兰政府出动 14 万军队进入波兹南,当晚事件被平
14、息。)解析:13.【哥穆尔卡改革】(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56 年哥穆尔卡当选为波兰共产党第一书记后进行的一系列调整和改革。波兹南事件后,波兰统一工人党于 1956 年 10 月召开了二届八中全会,会上恢复了哥穆尔卡的党籍,并选举他为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哥穆尔卡宣布立即按照二届八中全会的精神进行改革。在政治改革方面,包括保障议会的立法权、扩大公民民主权利、实行新闻出版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在经济上调整工业结构,改善工业管理,实行中央计划经济与企业工人自治相结合的体制。哥穆尔卡的改革在初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不久,改革就受到来自左右两方面的批评。1970 年 12 月 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世界 近现代史 历年 汇编 2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