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宪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宪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宪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宪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 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2005 年真题)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分数:2.00)A.确认社会各阶级的政治地位B.使民主制度法律化C.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D.集中体现阶级力量对比关系3.(2010 年真题)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联盟权的启蒙思想家是(分数:2.00)A.孟德斯鸠B.洛克C.卢梭D.霍布斯4.(20
2、13 年真题)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一规定体现的宪法基本原则是(分数:2.00)A.法治B.权力制约C.人民主权D.人权保障5.(2013 年真题)关于我国“八二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我国采用修正方式对宪法进行修改始于“八二宪法”B.“八二宪法”和四个修正案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现行宪法C.“八二宪法”仍将国家机构一章置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之前D.“八二宪法”继承并发展了“五四宪法”好的传统与基本原则,废弃了“七五宪法”与“七八宪法”中不适宜的内容6.(2014 年真题)按照宪法的分类,
3、我国现行宪法属于(分数:2.00)A.钦定宪法B.协定宪法C.成文宪法D.柔性宪法7.(2008 年真题)根据宪法学的基本理论,形成宪法规范的最基本方式是(分数:2.00)A.制定B.认可C.判决D.惯例8.(2010 年真题)近期,几位法学教授撰文指出,对于城市房屋拆迁,依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关于宪法监督的规定,拆迁管理条例的部分内容与我国现行宪法相抵触。他们可以(分数:2.00)A.向国务院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B.向最高人民法院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C.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D.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9.(2011 年真题)在宪法理论上,宪法监督
4、是宪法保障的核心内容,其具体监督方式是(分数:2.00)A.违宪审查B.宪法遵守C.宪法制定D.宪法修改10.(2012 年真题)下列关于制宪权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制宪权通常由人民直接行使B.最早系统提出制宪权理论的是英国思想家洛克C.制宪权、修宪权和立法权属于同一层级的权力形态D.国民成为制宪权的主体是现代宪法的特点之一,为现代各国宪法所普遍承认11.(2013 年真题)关于我国的宪法监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全国人大有权撤销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B.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国务院制定的不适当的行政法规C.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
5、门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运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12.(2014 年真题)下列关于宪法解释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国家一般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解释宪法B.德国创设了由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C.日本是最早采用宪法法院进行宪法解释的国家D.美国经由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了专门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13.(2005 年真题)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分数:2.00)A.民族自治B.自治权C.区域自治D.自治机关14.(2007 年真题)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经营体制是(分数:2.00)A.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
6、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B.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合作经济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家庭承包责任制15.(2008 年真题)下列关于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特别行政区内实施的地方性法律B.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特别行政区内其他立法的基础和法律依据C.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普通法律的一种,不能与宪法相抵触D.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基本法律的一种,效力范围及于全国16.(2009 年真题)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高原则是(分数:2.00)A.工人阶级的领导B.工农联盟C.民主主体的广泛性D.统一战线17.(2011 年真题)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设立居民
7、委员会依据的原则是(分数:2.00)A.便于治安管理原则B.便于经济发展原则C.便于居民自治原则D.便于行政指导原则18.(2014 年真题)在 2011 年的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中,某选区应选代表两名。该选区公布了 12500人的选民名单,实际参加投票的选民为 6200 人。该选区三位代表候选人孙某、侯某、赵某获得的选票分别为 3101 票、2050 票、1040 票。根据我国的选举法,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只有孙某当选B.孙某和侯某当选C.三位代表候选人均不能当选D.该次选举有效,由县选举委员会最终确定当选者二、多选题(总题数:9,分数:18.00)19.多项选择题第
8、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0.(2007 年真题)下列表述中,属于我国 2004 年宪法修正案内容的有(分数:2.00)A.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宪法B.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C.将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由 3 年改为 5 年D.规定国家建立和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21.(2013 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美国联邦宪法原则的有(分数:2.00)A.议会至上B.有限政府C.分权制衡D.联邦与州的分权22.(2013 年真题)下列关于
9、宪法优位的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法律必须受宪法约束B.行政法规不得同宪法相抵触C.国家机关的行为必须有明确的宪法依据D.宪法优位要求在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关系上遵循法律优位原则23.(2014 年真题)下列关于英国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英国是最早确立违宪审查制度的国家B.英国宪法由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构成C.英国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没有统一、完整的宪法典D.英国宪政制度是通过限制王权、扩大资产阶级权力逐步实现的24.(2005 年真题)现行宪法规定,享有修改宪法提议权的主体是(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10、中共中央D.15 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5.(2008 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的有(分数:2.00)A.解释宪法B.对法律进行合宪性审查C.对国务院的工作是否为限进行审查D.对重大违宪事件组织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26.(2011 年真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国家机关中,享有正式法律解释权的有(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27.(2014 年真题)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的效力
11、低于法律C.国务院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解释的要求D.当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宪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 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2005 年真题)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分数:2.00)A.确认社会各阶级的政治地位B.使民主制度法律化C.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D.集中体现阶级力量对比关系解析:解析
12、: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一节中的宪法的实质特征。宪法制定的目的在于限制公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是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所在。3.(2010 年真题)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联盟权的启蒙思想家是(分数:2.00)A.孟德斯鸠B.洛克 C.卢梭D.霍布斯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三节中的权力制衡原则的历史发展。近代意义上的分权理论是洛克开创的。将国家权力划分成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联盟权三种,为后来孟德斯鸠对三权分立科学划分和系统阐述打下基础,而美国的汉密尔顿为其设计了可行的制度并写入美国宪法。因此应选 B 项。4.(2013 年真题)我国
13、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一规定体现的宪法基本原则是(分数:2.00)A.法治B.权力制约C.人民主权 D.人权保障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各项宪法基本原则的内涵。此题考核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衡原则。其中人民主权原则在我国宪法中体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故答案为 C。5.(2013
14、 年真题)关于我国“八二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我国采用修正方式对宪法进行修改始于“八二宪法”B.“八二宪法”和四个修正案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现行宪法C.“八二宪法”仍将国家机构一章置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之前 D.“八二宪法”继承并发展了“五四宪法”好的传统与基本原则,废弃了“七五宪法”与“七八宪法”中不适宜的内容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的新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八二宪法”是现行宪法,从这部宪法开始,我国开始采用宪法修正案方式进行修宪,迄今为止我国共有四个宪法修正案,和“八二宪法”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现行宪法。因此 AB 正确。“八二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
15、利和义务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一章之前,显现了国家对公民基本权利及保障的重视,C 错误。“八二宪法”继承并发展了“五四宪法”好的传统与基本原则,废弃了“七五宪法”与“七八宪法”中不适宜的内容,D 正确。据此,答案为 C。6.(2014 年真题)按照宪法的分类,我国现行宪法属于(分数:2.00)A.钦定宪法B.协定宪法C.成文宪法 D.柔性宪法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一节中的宪法的分类。根据宪法的形式特征,可以对宪法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根据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可以将宪法分为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按照有无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以及程序为标准,可将宪法分为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根据宪法制定机
16、关的不同,可以将宪法分为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我国宪法属于成文宪法、刚性宪法、民定宪法。因此,C 项正确。7.(2008 年真题)根据宪法学的基本理论,形成宪法规范的最基本方式是(分数:2.00)A.制定 B.认可C.判决D.惯例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一节中的宪法制定的方式和程序。宪法规范的形成一般要通过法定主体依照法定的立法程序或者其他程序来完成。从实践上看,宪法规范的形成有制定、认可、判决等。制定是形成宪法规范的最基本方式,宪法的主体规范都是以这一方式产生。故本题选择 A。8.(2010 年真题)近期,几位法学教授撰文指出,对于城市房屋拆迁,依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关于宪
17、法监督的规定,拆迁管理条例的部分内容与我国现行宪法相抵触。他们可以(分数:2.00)A.向国务院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B.向最高人民法院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C.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D.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四节中的中国的宪法监督制度。立法法第 90 条规定:“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中国 宪法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