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8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8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8 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1,分数:58.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 小题,满分。_2.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3.从刑法的形式渊源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是( )(2016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 题)(分数:2.00)A.狭义刑法B.单行刑法C.附属刑法D.立法解释4.A 国公民甲在我国境内抢劫 A 国公民乙后逃回 A 国,被 A 国法院判处监禁。甲
2、刑满后来我国,我国法院对甲的上述抢劫行为行使管辖权,是基于( )(2010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 题)(分数:2.00)A.属人管辖原则B.属地管辖原则C.保护管辖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5.故意杀人罪(未遂)的犯罪构成属于( )(2008 年基础课单选第 2 题)(分数:2.00)A.基本的犯罪构成B.修正的犯罪构成C.派生的犯罪构成D.减轻的犯罪构成6.甲(17 周岁,无业)收受犯罪人窃得的笔记本电脑后,为其窝藏赃物,构成犯罪,依法应处 3 年以上 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甲适用罚金的正确做法是( )(2014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1 题)(分数:2.00)A.应对甲免除罚金B.
3、应判令甲的监护人缴纳罚金C.应对甲处以不少于 500 元的罚金D.应将甲收受的电脑拍卖充抵罚金7.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人( )(2009 年基础课单选第 7 题)(分数:2.00)A.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不同B.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因素不同C.对危害结果发生是否积极追求D.对危害结果发生是否知情8.甲欲杀死赵某,掐赵某脖子致其休克后,甲以为赵某死亡,将其投入河中,赵某溺水而亡。甲的行为构成( )(2015 年基础课非法学单选第 3 题)(分数:2.00)A.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B.过失致人死亡罪C.故意杀人罪(未遂)D.故意杀人罪(既遂)9.下列关于犯罪既遂的说法中
4、,错误的是( )(2009 年基础课单选第 10 题)(分数:2.00)A.对犯罪既遂,按照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处罚B.犯罪既遂的法律标准是行为人的行为具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C.行为人没有实现犯罪的预期目的,也可以成立犯罪既遂D.只要出现犯罪结果就构成犯罪既遂10.甲男将女同事汪某骗至宾馆,要求与之发生性关系,否则在网上散布汪某的不雅照。汪某对甲破口大骂,甲觉得无趣,遂打消奸淫念头离去。甲的行为属于( )(2015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2 题)(分数:2.00)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11.下列犯罪分子中,应当认定为主犯的是( )(2012
5、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9 题)(分数:2.00)A.教唆犯B.实行犯C.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D.聚众犯罪的首要分子12.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罚金规定的是( )(2013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3 题)(分数:2.00)A.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B.不允许未成年罪犯的监护人代为垫付罚金C.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不缴纳罚金的,应改判为有期徒刑D.由于不能抗拒的灾祸,确实不能缴纳罚金的,应免除罚金13.下列罪状中,属于叙明罪状的是( )(2014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2 题)(分数:2.00)A.过失犯前款罪的B.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C.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 1
6、4 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D.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14.依法被指定的枪支制造企业,在境内非法销售本企业制造的、射击精度不合格的枪支。该行为构成( )(2011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7 题)(分数:2.00)A.非法制造、买卖枪支罪B.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15.甲为牟利,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私自复制影视作品的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简称DVD)出售,销售金额 4 万元,获纯利润 3 万余元。这批 DVD 因质量太差导致他人在播放时经常死机。对甲的行为应定为( )(
7、2011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6 题)(分数:2.00)A.销售侵权复制品罪B.侵犯著作权罪C.非法经营罪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16.下列选项中,应以强奸罪一罪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2017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4 题)(分数:2.00)A.甲利用业务关系,在女推销员半推半就的情况下与之发生性行为B.乙在拐卖过程中,违背被拐卖妇女的意志与之发生性行为C.丙宣传迷信,以“行为治疗法”蒙骗求医女性与之发生性行为D.丁将男性同事灌醉,趁其熟睡与之发生同性性行为17.甲乘杨某不备,用木棍将其打昏后,搜遍杨某全身,未得分文。经鉴定,杨某为轻伤。对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2014 年非法学基础
8、课单选第 18 题)(分数:2.00)A.抢劫罪(未遂)B.抢劫罪(既遂)C.故意伤害罪D.抢劫罪(未遂)和故意伤害罪18.甲在医院缴费单上加盖自己私刻的收费章,逃避支付妻子透析治疗费用 17 万余元。甲的行为( )(2015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9 题,2015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9 题)(分数:2.00)A.按诈骗罪定罪处罚B.按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处罚C.按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D.成立紧急避险19.下列有关寻衅滋事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9 年基础课单选第 20 题)(分数:2.00)A.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无事生非,起哄闹事的行为B.因寻衅滋事而致人轻伤的,以寻衅滋事
9、罪定罪处罚C.因寻衅滋事而致人重伤的,以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并罚D.因寻衅滋事而致人死亡的,以寻衅滋事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20.多项选择题第 21-2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_21.下列情形中,应当认定为立功的有( )(2011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24 题)(分数:2.00)A.甲因拐卖儿童被捕后,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其他同案犯B.派出所所长乙因受贿被捕后,主动提供被其隐瞒下来的夏某抢劫犯罪线索,使该抢劫案得以侦破C.丙因共同盗窃被捕后,主动提供同案犯陈某强奸犯罪线索,使该强奸案得以侦破D.丁因
10、贪污被取保候审后,向缉毒警察刘某购买他人贩毒犯罪线索,并提供给司法机关,该线索经查证属实22.下列情形中,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有( )(2011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23 题)(分数:2.00)A.医务人员甲收受某药品生产企业数额较大的财物后,在开处方时大量使用该企业的药品B.教师乙收受某出版社数额较大的财物后,在教学中指定学生购买该出版社出版的教学辅导书C.村民委员会主任丙收受自己表弟数额较大的财物后,在生育指标管理工作中帮其办理超指标生育证D.评标委员会中的特邀专家丁收受某竞标人数额较大的财物后,在评标活动中为其成功竞标创造条件23.简答题第 26-27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
11、位置上。_24.简述结合犯的特征。(2016 年非法学基础课简答第 51 题)(分数:2.00)_25.简述缓刑的适用条件。(2015 年非法学基础课简答第 51 题,2015 年法学基础课简答第 31 题)(分数:2.00)_26.简述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2014 年法学基础课简答第 32 题)(分数:2.00)_27.辨析题第 28 小题。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28.实施同样的行为就应当以同样的罪名定罪处罚,对这一说法进行辨析。(2010 年非法学基础课辨析第28 题)(分数:2.00)_29.案例分析题第 30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
12、位置上。_甲、乙、丙共同出资设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任董事长、总经理和财务总监。事实一:2010 年底,该公司因资金紧张面临经营危机。为此,甲、乙、丙专门就如何融资维持经营进行商议。依据商议,公司以丙伪造的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与一家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取得了 500 万元的贷款。2011 年春节之后,公司将其中的 400 万元资金投入经营,但经营状况依然没有好转。事实二:2011 年 5 月,丙见公司经营状况难以好转,将剩余 100 万元资金提现后潜逃。该公司因缺乏经营资金而倒闭,银行因此无法追回 500万元贷款的本息。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分数:4.00)(1).事实一
13、所述行为构成何罪?(分数:2.00)_(2).事实二中丙携款潜逃的行为构成何罪?(2014 年法学基础课案例分析第 37 题)(分数:2.00)_事实一:甲、乙、丙为骗取钱财,共同出资设立了一家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以投资房地产为名,吸收社会公众资金,许诺“投资”的年回报率为 100,先后募集资金总额达 1000 万元。募集到的资金除用于购买复制淫秽音像制品的生产流水线外,剩余部分被三人挥霍一空。该设备在复制淫秽物品时被司法机关没收。最终,募集到的资金无法归还。事实二:乙归案后,主动揭发甲曾参与一起抢劫犯罪活动并致被害人死亡。该线索经查证属实。事实三:丙归案后,主动交代了公安机关没有掌握的其本人
14、曾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公司保险金 8 万元的事实。请分析:(分数:8.00)(1).“事实一”中的行为构成哪些犯罪?为什么?(分数:2.00)_(2).“事实一”中的犯罪是单位犯罪还是自然人犯罪?为什么?(分数:2.00)_(3).“事实二”中乙的行为如何认定?为什么?(分数:2.00)_(4).“事实三”中丙的行为性质和量刑情节应如何认定?为什么?(2011 年基础课非法学案例分析第 59 题)(分数:2.00)_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8 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1,分数:58.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15、30 小题,满分。_解析:2.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解析:3.从刑法的形式渊源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是( )(2016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 题)(分数:2.00)A.狭义刑法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D.立法解释解析:解析:狭义的刑法是指刑法典,在我国是指 1997 年刑法典,A 项错误。我国只颁布过一部单行刑法,即 1998 年 12 月颁布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B 项正确。附属刑法指在经济、行政等非专门刑事法中附带规
16、定的一些关于犯罪与刑罚或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如在海关法、票据法中规定的有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C 项错误。立法解释是刑法的立法机关对刑法条文的解释,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不是对刑法条文的解释,而是刑事立法,D 项错误。4.A 国公民甲在我国境内抢劫 A 国公民乙后逃回 A 国,被 A 国法院判处监禁。甲刑满后来我国,我国法院对甲的上述抢劫行为行使管辖权,是基于( )(2010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 题)(分数:2.00)A.属人管辖原则B.属地管辖原则 C.保护管辖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解析:解析:本案中,犯罪行为地发生在我国,视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应当适用属地管辖原
17、则,B 项正确;犯罪人和受害人都是 A 国公民而非中国人,所以我国不能以属人主义原则或者保护主义原则行使管辖权,AC 两项错误;对于普遍管辖原则主要针对的犯罪为毒品犯罪、动机罪、恐怖主义犯罪、战争罪等罪名,不包括本题的抢劫罪,所以 D 项错误。5.故意杀人罪(未遂)的犯罪构成属于( )(2008 年基础课单选第 2 题)(分数:2.00)A.基本的犯罪构成B.修正的犯罪构成 C.派生的犯罪构成D.减轻的犯罪构成解析:解析:基本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就某一犯罪的基本形态所规定的犯罪构成,修正的犯罪构成,是指以基本的犯罪构成为基础进行补充、扩展而形成的犯罪构成。修正的构成通常包括故意犯罪的未完
18、成形态如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等形态,以及共同犯罪形态,如帮助犯、教唆犯等。故意杀人罪(未遂)属于修正的犯罪构成,B 项正确,A 项错误。标准的犯罪构成,又称普通的犯罪构成,指刑法条文对具有通常社会危害程度的行为所规定的犯罪构成。派生的犯罪构成,指以标准的犯罪构成为基础,因为具有较轻或较重的法益侵害程度而从标准的犯罪构成中派生出来的犯罪构成。派生的犯罪构成相对于标准犯罪构成的处罚基准形态而言属于处罚减轻或加重的形态,包括减轻的犯罪构成与加重的犯罪构成。如刑法对于故意杀人罪的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适用“处死刑、无期
19、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法律后果的构成要件(故意杀人且致人死亡、侵害了生命法益),属于故意杀人罪的标准的犯罪构成。而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是适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较轻法律后果的构成要件,属于故意杀人罪的派生的犯罪构成(减轻的犯罪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不是派生的犯罪构成,而是修正的犯罪构成,CD 项错误。6.甲(17 周岁,无业)收受犯罪人窃得的笔记本电脑后,为其窝藏赃物,构成犯罪,依法应处 3 年以上 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甲适用罚金的正确做法是( )(2014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1 题)(分数:2.00)A.应对甲免除罚金B.应判令甲的监护人缴纳罚金C.应对甲处
20、以不少于 500 元的罚金 D.应将甲收受的电脑拍卖充抵罚金解析:解析: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对未成年罪犯实施刑法规定的“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应当依法判处相应的财产刑;对未成年罪犯实施刑法规定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一般不判处财产刑。对未成年罪犯判处罚金刑时,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并根据犯罪情节,综合考虑其缴纳罚金的能力,确定罚金数额,但罚金的最低数额不得少于 500 元人民币。因此正确答案为 C。7.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人( )(2009 年基础课单选第 7 题)(分数:2.00)A.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不同 B.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因素不
21、同C.对危害结果发生是否积极追求D.对危害结果发生是否知情解析:解析: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都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都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CD 项错误。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对危害结果的认识程度不同,而不是认识因素不同,B 项错误。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关键区别在于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不同。过于自信的过失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否定态度,危害结果的发生,是违背行为人意愿的。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即危害结果发生也罢,不发生也罢,都不在乎,甚至纵容危害结果发生。A 项正确。8.甲欲杀死赵某,掐赵某脖子致其休克后,甲以为赵某死亡,将其投入河中,赵某溺水而亡。甲的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历年 汇编 3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