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
《2015年北京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北京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5 年北京市中考真题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30 分,每小题 2 分 ) 1.在常温干燥的情况下,下列餐具属于导体的是 ( ) A.塑料筷子 B.陶瓷碗 C.不锈钢勺 D.玻璃果盘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导体。 塑料筷子、陶瓷碗、玻璃果盘都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不锈钢汤匙是金属制品,是导体。 答案: C 2.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调查发现,北京地区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如图所示,下列发电站发电过程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 ) A. 燃气电站 B. 风电站 C. 水电站 D. 太阳能电站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能源的分类 。 天然
2、气是化石能源,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水能可以源源不断的得到,是可再生能源。 所以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燃气发电。 答案: A 3.汽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汽车装有消声器,就可以把汽车产生的噪声全部消除 C.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增大载重汽车对路面的压强 D.驾驶员开车是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惯性现象;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防治噪声的途径。 A、汽车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增加了接触面的
3、粗糙程度,从而可以增大摩擦。故 A 错误; B、汽车装有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但不可以把汽车产生的噪声全部消除,故 B 错误; C、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是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对地面的压强。 故 C 错误。 D、驾驶员开车是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故 D 正确。 答案: D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 A. 手在屏幕上形成 “ 手影 ” B. 景物在水中形成 “ 倒影 ” C.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D. 笔好像在水面处 “ 折断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光的反射。 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
4、,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 B、景物在水中形成 “ 倒影 ” ,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 D、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 。 答案: B 5.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 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盛夏,草叶上形成 “ 珠 ” C. 深秋,枫叶上形成 “ 霜 ” D. 严冬,树枝上形成 “ 雾凇
5、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液化及液化现象 。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是熔化现象,不合题意; B、盛夏,草叶上形成 “ 露珠 ” ,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符合题意; C、深秋,枫叶上形成 “ 霜 ” ,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 D、严冬,树枝上形成 “ 雾凇 ” ,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 答案: B 6.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 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是
6、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是手对铁丝做了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答案: D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饭锅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B.电风扇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干电池给灯泡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在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 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能量的相互转化 。 A、电饭锅主要是用来发热的,因此,电饭锅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
7、化成为内能,故 A 错误; B、电风扇工作时,消耗电能,使电风扇转动,得到的是机械能,故 B 错误; C、干电池给灯泡供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提供给灯泡,故 C 错误; D、在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 D 正确。 答案: D 8.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0g 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 3m C.教 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 2m 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 50s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 A、 10 个鸡蛋的质量大约
8、1 斤,而 1 斤 =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 50g 左右。故 A 不符合实际; B、普通家庭房间的高度在 3m 左右,门的高度在 2.2m 左右。故 B 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步幅在 60=0.6m 左右,日光灯管的长度约是中学生步幅的 2 倍,在 1.2m 左右。故 C不符合实际;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长度较小,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 50s。故 D符合实际。 答案: D 9.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 A.用湿手拨动空气开关 B.电线的绝缘皮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C.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 D.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
9、插座上使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安全用电原则。 A、生活中的水是导体,用湿手拨动空气开关易造成触电,故 A 错误; B、电线的绝缘皮破损时应及时更换,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 B 正确; C、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 泡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 C 错误; D、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这样当金属外壳漏电时,不能将电及时导向大地,易引发触电,故 D 错误。 答案: B 10.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 A. 筷子 B. 钓鱼竿 C. 羊角锤 D. 古代捣谷用具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杠杆的分类 。 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10、是费力杠杆; B、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古代捣谷用具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答案: C 11.通常情况下,关于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合金丝的电阻跟该合金丝的长度有关 B.合金丝的电阻跟合金丝的横截面积无关 C.合金丝两端的电压越大,合金丝的电阻越小 D.通过合金丝的电流越小,合金丝的电阻越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 A、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其电阻跟该合金丝的长度有关,故 A 正确; B、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
11、积和温度有关,因此合金丝的电阻跟合金丝的横 截面积有关,故 B 错误; C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无关,故 CD 错误。 答案: A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 D.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色散。 A、凸透镜可以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同时对其它方向射来的光线同样有会聚作用,故A 错误; B、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
12、线与入射光线一定在同一平面内,故 B 错误;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故 C 正确; D、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始终相同,与物体与镜面的距离无关,故 D 错误。 答案: C 13.若假想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一块大磁铁产生的,如图所示的四个示意图中,能合理描述这块大磁铁的是 ( )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磁性、磁体、磁极 。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铁相似,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相反,即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故 B 正确。 答案: B 14.在中国科技馆 “ 探索与发现 A 厅 ” ,有一个有趣的磁
13、悬浮灯泡,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在磁悬浮灯泡的内部装有一块永磁体,在灯泡上方的展柜中安装有永磁体和一个励磁线圈,给励磁线圈通电,在控制电路的调节下,永磁体和励磁线圈所产生的磁场能使灯泡静止悬浮在空中。关于灯泡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灯泡受到的磁力方向竖直向下 B.灯泡受到的磁力方向竖直向上 C.灯泡受到的 磁力小于灯泡受到的重力 D.灯泡受到的磁力大于灯泡受到的重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平衡状态的判断 。 灯泡在竖直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磁力,并且保持静止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A、 B、已知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磁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A 选项错误, B 选
14、项正确; C、 D、磁力和重力大小应该相等。此两选项均错误。 答案: B 1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由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容器盛有液体 A,物块 M 漂浮在液体 A中,物块 M 排开液体的质量为 m1,液体 A 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1;乙容器中盛有液体 B,物块 N漂浮在液体 B 中,物块 N 排开液体的质量为 m2,液体 B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2,已知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容器中液体 A、 B 质量相等,物块 M、 N 质量相等。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p1 p2 B.p1 p2 C.m1 m2 D.m1 m2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压强大小比较 。 (1)由液
15、体 A、 B 质量相等可得 GA=GB,因为是规则容器,所以液体容器底部的压力 F=G,则 FA=FB, 已知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由 p=可得, p1 p2;故 A 正确, B 错误; (2)已知 M、 N 都是漂浮,则 F 浮 =G 排 =m 排 g=G,因为物块 M、 N 质量相等,故 MA=MB, 物块 M 排开液体的质量 m1等于物块 N 排开液体的质量 m2。故 CD错误。 答案: A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 8 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 16.下列说法中
16、正确的是 ( ) A.固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B.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C.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的水蒸发 D.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这说明酒精分子不停地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分子间的作用力;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子的热运动;比热容的概念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间隙,当物体被挤压时,分子间的间隙变小,所以物体能够被压缩。由于固体、液体间分子间隙较小,同时分子间存相互作用的斥力,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阻止物体分子相互靠近,阻止分子间隙的减小,所以固体、液体很难压缩,故 A 正确; B、根据吸热公式 Q
17、=cmt ,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但质量未知,无法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故B 不正确; C、干手器吹出热风,可使手上液态水的温度升高、空气流动速度加大,所以蒸发加快。故 C 正确 D、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是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 D 正确。 答案 : ACD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果苹果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则苹果受力是不平衡的 B.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手对水桶的作用力大于水桶对手的作用力 C.木箱静止在地面上,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 D.沙狐球离开手后,在水平面上滑行越来越慢,是由于沙狐球受到阻力的作用 解析:本题
18、考查的 是 平衡状态的判断 。 A、苹果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落速度越来越大,说明重力大于空气阻力,两者不是平衡力。此选项正确; B、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手对水桶的作用力等于水桶对手的作用力,两者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此选项错误; C、木箱只有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才等于木箱的重力。此选项错误; D、沙狐球离开手后,在水平面上滑行过程中,由于沙狐球受到水平面阻力的作用,所以越来越慢,最终停下来。此选项正确。 答案: AD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核电站发电时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B.通电铜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与该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一致 C.交流发电机
19、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正常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将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放在磁场中的 P 点,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 N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 P 点磁场的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磁场;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电流的方向 。 A、核电站工作过程中,利用核裂变将核能转化为电能。此选项正确; B、自由电子带负电,所以铜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与该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此选项错误; C、交流发电机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正常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此选项错误; D、将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放在磁场中的 P 点,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 N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 P 点磁场的方向。此选
20、项正确。 答案: AD 19.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由同种材料制成,粗糙程度均匀,在它上面放着质量为 m1的木块,将木块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 m2的钩码相连。木块在平行于台面的轻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钩码触地后立即静止,木块继续滑动一段距离停在台面上。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越来越大 B.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和钩码所受的重力都不做功 C.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的动能越来越小 D.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m2g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机械能;摩擦力的大小;力是否
21、做功的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A、木块在水平台上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所以木块的机械能不变,故 A 错误; B、木块受到重力竖直向下,木块向下没有移动距离,重力对木块没有做功,钩码受到重力竖直向下,钩码向下移动了距离,重力对 钩码做功,故 B 错误; C、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的速度越来越小,所以木块的动能越来越小,故 C 正确; D、在钩码的拉力作用下,木块沿桌面做匀速运动,此时木块受平衡力,水平方向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 f=m2g;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仍为m2g,故 D 正确。 答案: CD 三、填空
22、题 (共 8 分,每小题 1 分 ) 20.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 35 度,则反射角为 _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光的反射定律 。 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 35 度,则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 35 度。 答案: 35 21.收音机、电视机、手机都是利用 _波进行远程信息传递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电磁波的传播 。 手机属于移动电话,它既是电磁波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受台,所以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收音机、电视机能接收电磁波信号,它们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答案:电磁。 22.如果长时间看手机、玩电子游戏,容易造成眼睛近视。矫正近视眼,应该佩戴镜片是
23、 _透镜的眼镜。 解析:本题考 查的是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 近视眼是由于人眼的晶状体变凸,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发散,即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答案:凹。 23.汽油的热值为 4.610 7J/kg,它的物理含义是完全燃烧 _的汽油,放出的热量为4.610 7J。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燃料的热值 。 汽油的热值是 4.610 7J/Kg,其物理意义是:质量为 1kg 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4.610 7J。 答案: 1kg。 24.电烙铁的铭牌上标着 “220V 25W” 字样,它正常工 作 20s,消耗电能 _J。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电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北京市 中考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