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 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 ( 28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通宵达旦 孜孜以求 一气呵成 B.金榜题名 名列前茅 花团锦簇 C.敬业乐群 恪尽职守 怡然自得 D.一代天娇 叱咤风云 绽放光芒 解析:本题考查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 D.一代天娇 一代天骄 答案: D 2.请在 横线上 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名言。( 4 分) 道法自然 _ 解析:本题考查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 答案:略。 3.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 前 两题还需填写出处或作者。( 12 分) ( 1)子在川上曰: “ 逝者如斯夫, _。 ” (
2、 _) ( 2)浮云游子意, _。( _送友人) ( 3)姑苏城外寒山寺, _。 (张继枫桥夜泊 ( 4) _,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 湖春行) ( 5) 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 6)八百里分麾下炙, _。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 以寄之) ( 7)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_ (艾青我爱这土地) ( 8)生活是多变的,人的情感也会随之变化。安定时常怀 “ _, _” 的豪情;战乱时则易生 “ _” 的亲情之念。(依次用杜甫望岳春望中的诗句填空) 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识记和默写。其中前七个小题属于直接默写,第 8 个小题属于理解提示性默写。注意不要写
3、错别字,上下句不要颠倒。 答案: ( 1)不舍昼夜 论语 ( 2)落日故人情 李白 ( 3)夜半钟声到客船 ( 4)最爱湖东行不足 ( 5)东风不与周郎便 ( 6)五十弦翻塞外声 ( 7)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家书抵万金 4.请用一个比喻句描写你的初中校园。(不得透露所在学校的真实信 息,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注意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内在的联系。 答案 : 示例:我们的校园像一颗明珠,镶嵌在大地上。 5.根据下面材料,给 “ 搭棚的 ” 下个定义。( 3 分) 拿建筑行当里专搭脚手架的架子工来说,这在北京可是出名的行当。那
4、时候干这一行的叫“搭棚的”。办红白喜事要搭。那可真是套本事!拉来几车杉篙、几车绳子和席,把式们上去用不了半天工夫,四合院就覆盖上了。(节选自萧乾北京城杂忆,三联书店 2012 年版) 解析:本题考查语段的 概括和压缩能力。要先明白“搭棚的”是人的职业之一。 答案 : 示例: “ 搭棚的 ” 指的是北京旧时用 杉篙、绳子和席,为红白喜事搭棚的架子工。 6.根据要求,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5 分) 顺顺同学有一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家随笔”。他向你介绍说:“这套书可有意思了,单是书名就很特别。你看,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集子叫凝动的音乐。建筑虽然固定不动,却有韵律之美。”你接过其他三本看了
5、看封面 ,跟着说: “ ( 1) 。 ”顺顺又说: “ 文学家里我最喜欢鲁迅先生了,我想从语文课本中 选几篇他的文章汇编成集,你觉得取个什么名字好? ” 你说: “ 集子就叫 ( 2) 吧,因为 ( 2) 。 ” 顺顺信服地点点头 。 ( 1)从下面三本书中任选一本,仿照顺顺的说法,表达你对书名的看法。( 2 分) 书名:穿过地平线 作者:地质学家李四光 书名:看风云舒卷 作者:气象学家竺可桢 书名:彼此的抵达 作者:桥梁学家茅以升 解析: 本题属于内容格式的仿写,注意要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著作来写。 不要出现知识性错误。 答案: 示例:桥梁学家茅以升 先生的集子叫彼此的抵达,书名也很好,不仅表
6、现出了桥梁的作用,还令人想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 2)在横线上填写自拟的集子名称,并说明理由。( 3 分) _,因为 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大部分都包含批评和同情,既有辛辣的讽刺,又有热情的赞美。 答案: 文字的冷与热 他的作品中既有辛辣的讽刺,又有热情的赞美。 二 ( 38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10 分) 养生 【 宋 】 苏轼 【 甲 】 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 。有尊客,盛馔则三之 ,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一曰安分 以 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 乙 】 吾 闻
7、战国中有一方,吾服之有效,故以奉传 。其药四味而已: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 食 以当肉。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而既饱之余,虽刍豢 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安步自佚 ,晚食为 美 ,安以当车与肉为哉?车与肉犹存于胸中,是以有此言也。 (节选自东坡志林,中华书局 2007 年版) 【 注释 】 一爵一肉:喝一爵酒,吃一种肉食。爵,古代的酒器。 盛馔则三之:丰盛的饮食就增至三倍。 奉传:恭敬地传播。 刍豢( hun):代指美味的肉食。 佚( y):安逸,舒服。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安分 以
8、 养福 不 以 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吾 闻 战国中有一方 不能称前时之 闻 (伤仲永) C.夫已饥而 食 虽有嘉肴,弗 食 (虽有嘉肴) D.晚食为 美 吾妻之 美 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A.用来 /因为; B.听说,动词 /名词,传闻;C.吃; D.美味 /赞美。 答案: C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 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 根据文本中该句子的上下文认真揣摩句子大意,然后找准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翻译。 答案: 主人不听从却超过这个标准的
9、,我就制止(他 )。 像这样(做)可以说是善于对待穷困,但是在养生之道上就不够了。 9.甲、乙两段中作者所提出的养生之道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3 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首先大致理解全文的意思,然后回答。两文相同之处:谈养生。不同之处甲文:从食物的角度。乙文从 “ 道 ” 的角度。 答案: 两段相同处在于都强调了安分知福、俭以养生。不同处在于甲段着重从节食的角度谈养生,而乙段着重从求道的角度谈养生。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16 分) 车夫老马 老舍 正说到热闹中间,门忽然开了,进来一阵冷气。车夫们几乎都怒目地往外看,看谁这么不得人心,把门推开
10、。 门外的人进来了,也是个拉车的。看样子已有五十多岁,穿着件短不够短、长不够长的棉袄。两个耳朵冻得通红,红得像要落下来的果子;眉上、短须上都挂着些冰珠。一进来,摸住条板凳便坐下了,扎挣着说了句:“沏一壶。” 茶还没有沏来,老车夫的头慢慢地往下低,低着低着,全身都出溜下去。 大家马上都立了起来:“怎啦?怎啦?”说着,都想往前跑。 “别动!” 茶馆掌柜的有经验,拦住了大家。他独自过去,把老车夫的脖领解开,就地扶起 来,用把椅子戗( qin,支撑)在背后,用手勒着双肩: “ 白糖水,快! ” 糖水刚放在老车夫的嘴边上,他哼哼了两声。 “喝点水!”掌柜的对着他耳朵说。 “啊?”老车夫睁开了眼,看见自己
11、是坐在地上,腿蜷了蜷,想立起来。 “先喝点水,不用忙。”掌柜的说。 大家几乎都跑了过来。 “哎!哎!”老车夫向四围看了一眼,双手捧定了茶碗,一口口地吸糖水。 慢慢地把糖水喝完,他又看了大家一眼:“哎,劳诸位的驾!” 说得非常的温柔亲切,绝不像是由那个胡子拉碴的口中说出来的。说完,他又想往起立,过去三四个人忙着往起搀他。他脸上有了点笑意,又那么温和地说:“行,行,不碍!我是又冷又饿,一阵儿发晕!不要紧,不要紧!劳诸位哥儿们的驾!” 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像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听到老车
12、夫说肚子里空,祥子猛地跑出去,飞也似地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 “哎!”老者像是乐,又像是哭,向大家点着头。 “到底是哥儿们哪!拉座儿,给他卖多大的力气,临完多要一个子儿都怪难的!”说着,他立了起来,要往外走。 “ 吃呀! ” 大家几乎是一齐地喊出来。 “我叫小马儿去,我的小孙子,在外面看着车呢!” 一个中年的车夫开开了点门缝:“小马儿!小马儿!你爷爷叫你哪!” 老者用手摸了好几回包子,始终没往起拿。小马儿刚进门,他拿起来一个:“小马儿,乖乖,给你!” 小 马儿也就是十二三岁,脸上挺瘦,身上可是穿得很圆,立在老者的身旁,右手接过包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江苏省 南京市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