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7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 年甘肃省 天水市 中考真题语文 一 、 积累与运用 ( 30 分) 1.下列 划线 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倔 强( ju) 聒 噪( gu) 度 德量力( du) B.粗 犷 ( gung) 梦 魇 ( yn) 锲 而不舍( qi) C.讣 告( f) 针 砭 ( bin) 令人 咋 舌( zh) D.亘 古( gn) 骊 歌( l) 期期 艾艾 ( i)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需要结合所学和词义加以判断 。 A.“ 倔强 ” 应读作 “ju jing” ;B.正确; C.“ 针砭 ” 应读作 “zhn bin” , “ 令人咋舌 ” 应读作 “ lng rn z sh” ;
2、 D.“ 亘古 ” 应读作 “gn g” 。 答案: 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陨落 借鉴 班门弄斧 B.泛烂 点缀 醍醐灌顶 C.积攒 暇想 脍炙人口 D.孺子牛 愧怍 胜卷在握 解析: 本题要结合字形知识来分析 。 A.没有错别字; B.“ 泛烂 ” 应为 “ 泛滥 ” ,属于同音字误用; C.“ 暇想 ” 应为 “ 遐想 ” ,属于同音形似字误用; D.“ 胜卷在握 ” 应为 “ 胜券在握 ” ,属于形似字误用 。 答案: A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 “ 舌尖上的浪费 ” 的材料上做出批示:例行节
3、约、反对浪费 。 B.我市低保条件为: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 230 元的居民,不论其年龄、职业、单位性质,都可以申请纳入低保范围 。 C.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 “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 ? D.如果你茶饭不思,沉湎于 “ 王者荣耀 ” 不能自拔,如果你忽视现实社会,游走于网络虚拟社区,那么,你 可能 “ 病 ” 了! 解析: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 A.正确; B.正确 ; C.错误,将问号移到引号里面; D.正确 。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被访者几乎都表示对天水不甚了解,但都认为天水是一个有关悠久历史的传
4、统文化的城市 。 B.2017 年,由于国际关系结构性矛盾加剧并引发新危机的挑战,使大国博弈加 剧 。 C.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 D.他的学习他自己负责 。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 A“ 几乎都 ” 矛盾; B 缺主语,删除 “ 使 ” ; C 删除 “ 否 ” ;D 正确 。 答案: D 5.下列 划线 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打造 “ 森林天水 ” ,城市绿化既要 因地制宜 ,又要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 B.电视剧长征,以恢宏的气势、感人的细节, 浓墨重彩 地再现了红军远二万五千里到达陕北的风雨历程 。 C.网络文学似
5、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 冰山一角 。 D.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 锲而不舍 地把它发展下去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正确使用 。 A.使用正确,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 符合语境 。 B.使用正确,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 。 形容着力描写 。 符合语境 。 C.使用有误,冰山一角:原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现指所暴露出来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 。 不符合语境义 。 D.使用正确,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 。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 符合语境 。 答案: C 6.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下面是关于我国
6、时令节气的上联,请写出它的下联。 ( 2分) 上联: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下联: _。 解析: 本道题 考查 对对联知识的掌握 。 对联要注意字数、句式、词性、结构和内容等相呼应 。“ 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 ” 每个月前十日为上旬,初一(即上旬上)为朔日 。 中间十日为中旬,十五(即中旬中)为望日 。 可以这样来对 “ 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端阳 。 九月初九为重九节,亦称重阳 。 上下联前二句各为回文,末句共嵌四个名称 。 “ 旬 ” 与 “ 日 ” , “ 月 ” 与 “ 阳 ” 又为重言 。 这样就对出下联 。 答案 : 示例:五月五,九月九
7、,端阳重阳 7.名著阅读 ( 5 分) ( 1)一把火,在经典名著中摇曳生姿,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一把火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烧就了孙悟空的 _;在翠云楼里,一把火烧的大名府人心惶惶,体现出 “ 智多星 ”吴用 _的形象特点;在小人国里,一把火烧的皇宫烈焰熊熊, _(人名)急中生智,一泡尿灭了皇宫之火,也因此招致皇后的怨恨。 答案: 火眼金睛;足智多谋;格列佛 ( 2)一腔情,在经典名著中火花迸溅,为了兄弟情,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就下了好友_(人名);童年中,外祖母慈祥善良,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 _(人名)敏感而孤独的心。 答案:林冲;阿廖沙 解析: 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 作者:姓名、国籍(
8、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 。 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 。 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 做此类题要求在读名著时,要了解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小说人物做的事,对主要故事情节要熟悉,注意不能张冠李戴 。 8.如图是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 CSF)活动的标志。请结合图案和文字具体介绍该标志的设计意图。 ( 3 分) 解析: 此题 考查 图文转换能力 。 解答此题,要首先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然后结合文字整体理解,答题可结合理解按一定顺序用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 。 图中主体是五个黑框构成一个足球的样子,中间是英文 “CSF” 体现了活动的名称及类属,给足球画上翅膀,则寓意事业的腾飞,体现了活力
9、和运动本身带来的快乐,下边的 “ 阳光体育,快乐足球 ”8 个字,点明了校园足球的宗旨及意义 。 答案:图中主体是五个黑框构成一个足球的样子,中间是英文 “CSF” 体现了活动的名称及类属,给足球画上翅膀,则寓意事业的腾飞,体现了活力和运动本身带来的快乐,下边的 “ 阳光体育,快乐足球 ”8 个字,点明了校园足球的宗旨及意义 。 9.默写 ( 10 分) ( 1)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表达诗人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_, _。 ( 2)论语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 _。 ( 3)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沙漠景象的句子是 _,_ ( 4)杜甫月夜忆舍弟的颔联是 _, _。 ( 5)
10、帘卷西风, _。(李清照醉花阴) ( 6) 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解析: 本题为连续性默写和情境默写的综合,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 。 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 答案: (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5)人比黄花瘦( 6)晴空一鹤排云上 二、 阅读理解 阅读我的叔叔于勒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 15 分)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我心里默念道: “ 这是
11、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 我给了他 10 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 “ 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 等我把 2 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 “ 吃了 3 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 我说: “ 我给了他 10 个铜子的小费。 “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 “ 你简直是疯了!拿10 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 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 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0.这篇小说选自法国作家 _的短篇小说集 _ 。 ( 2
12、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本文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出自其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答案: 莫泊桑 羊脂球 11.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 “ 我 ” 当时怎样的情感? (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体会。解答此题要结合事件及人物的关系来分析。画线句是对 “ 我 ”的心理描写,作者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旨在强调于勒和我之间的关系,而父母却不顾及这种关系,对他躲之不及,可以看出当时 “ 我 ” 的心情,既有对于勒的同情,也有对父母作法的不满。根据这一理解整理出答案。 答案: 句子运用反复,强调了 “ 我 ” 与于勒的血缘关系,表现了 “ 我 ” 对于勒的深切
13、同情,以及对父母行为的不满,突出当时 “ 我 ” 心情的矛盾。 12.文中反映出飞利浦夫妇怎样的性格特点? (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人物性格的归纳。解答此题可根据文中的事件以及 人物的相关描写来总结。语段中的 “ 我 ” 给了亲叔叔于勒小费,但母亲却破口大骂,将之前对于勒的赞美与期盼全部抛于脑后,返回时干脆就换乘其他船只,可以看出父母二人的自私、虚荣,没有人情味。 答案: 菲利普夫妇自私、虚荣、势利、无情。 13.找出选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抄在相应的横线上,并分析此景物描写的作用。 (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经分析,文中 “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
14、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 这句话就是环境描写。文章中运用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 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 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推动情节的发展。 深化作品主题。本文的环境描写句子是: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在这里的作用与上面的第二点相符,作者以环境描写来烘托了人物失望的心情,和前文我们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答案: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15、 14.有人认为该小说旨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也有人认为其主题在于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下层人民生活的辛酸。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 5 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与观点的表达。小说的主旨是从小说描写的整体生活画面中显示出来的中心思想,把握小说的主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从作者背景看主题; 从人物塑造看主题; 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从语言的情感色彩看主题。小说主题有确定性的一面,也有不确定性的一面,题目中给出的两种观点都可以成立,关键在于答题时理由的充分。 答案: 示例:我赞成第一种观点。这篇 文章以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为主线,在于勒的身份没有得到证实之前,他们
16、对于勒极力的赞美,期望能早日见到于勒,表现出亲人间的那份暖人的真情;但于勒的身份证实后,他们便六亲不认,破口大骂,将亲情抛之于脑后。可以看出让他们发生变化的是 “ 钱 ” ,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除了金钱外,没有其他情感可言。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 15 分) 子墨子曰: “ 请献十金。 ” 公输盘曰: “ 吾义 固 不杀人。 ” 子墨子起,再拜,曰: “ 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 ( 1) _。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 ( 2) _。知而不争,不可谓 ( 3) _。争而不得,不可谓 ( 4) _
17、。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 “ 然胡不已乎? ” 公输盘曰: “ 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 子墨子曰: “ 胡不 见 我于王? ”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 圉 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 “ 吾知 所以 距子矣,吾不言。 ” 子墨子亦曰: “ 吾知子之所距我,吾不言。 ”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 “ 公输子之意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 楚王曰: “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 15.根据
18、课文,将选文中空缺的内容补全。 ( 2 分) _ _ _ _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课文的能力。要结合所给出的语句,联系自己掌握的内容,完成填空即可。注意这几个字顺序不能颠倒。 答案: 智 仁 忠 强 16.解释下列 划线 词语 。( 4 分) 吾义 固 不杀人 胡不 见 我于王 子墨子之守之守 圉 有余 吾知 所以 距子矣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答案: 固:本来; 见:引见; 圉:通 “ 御 ” ,防御; 所以: 的方法。我知道用来对付你的方法,我不说。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4 分) 子
19、墨子曰: “ 然胡不已乎? ”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第一句话,注意疑问语气; “ 已 ” ,停止。句意为:墨子先生说: “ 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停止计划呢? ” 第二句话,注意 “ 九 ” ,指多数; “ 距 ” ,阻挡,说出。 答案: 墨子先生说: “ 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停止计划呢? ” 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设下攻城 的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挡住了他。 18.下列 划线 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2
20、 分) A.以 : 将 以 攻宋 臣 以 王吏之攻宋 B.为 : 父子何命焉 为 以牒 为 械 C.于 : 胡不见我 于 王 行十日十夜而至 于 郢 D.去 : 去 过怀乡 委而 去 之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A.前句句意为:将用来攻打宋国;“ 以 ” ,用。后句句意为:我认为大王手下的官吏攻打宋国; “ 以 ” 认为。选项划线词意义不同。 B.前句句意为:有什么见教呢? “ 为 ” ,与 “ 焉 ” 连用,表示疑问语气。后句句意为:用竹片当器械; “ 为 ” ,当,作为。选项划线词
21、意义不同。 C.前句句意为: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 于 ” ,向。后句句意为:走了十天十夜到达了郢这个地方; “ 于 ” ,到。选项划线词意义和相同。 D.前句句意 为:离开了国家才有怀念家乡之情; “ 去 ” ,离开。后句句意为:守城者却弃城而逃; “ 去 ” ,离开。选项划线词意义相同。 答案: D 19.公输盘与楚王放弃攻宋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 3 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内容的概括和感悟启示。第一问:解答时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从 “ 宋何罪之有 ” 等语句中可知,墨子说明了楚王攻宋是不义之举;从 “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
22、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中可知,墨子挫败了公输班的攻城方针,使楚王明白攻宋获胜无望。第二问:结合文章的主旨 ,从 “ 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 ”“ 要从实力上做好充分准备 ” 等两个方面来回答即可。 答案: 原因:因为墨子说明了楚王攻宋是不义之举,更因为墨子挫败了公输班的攻城方针,使楚王明白攻宋获胜无望;在这样的情况下,楚王不得不放弃一场注定失败的不义战。启示: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做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三、 写作 。 ( 40 分) 20.下面两题,任
23、选一题作文。 ( 1)请以 “ 那段 温暖 的日子 ” 为题作文。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不少于 600 字 ;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解析: 这 是一道半命题作文 。 可填写的词语很多 。 例如,你填写的词语为 “ 温暖 ”“ 痛苦 ”“ 烦恼 ”“ 难忘 ” 等词语都可以 。 题目的核心词 “ 日子 ” ,决定了选材的内容要注重日常学习成长生活中的细节,要有考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要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行文中 “ 自我 ” 的缺失,文题的大而空,是导致文章内容失真、虚假的重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道半命题有意识地避免这样的问题,引导着考生从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甘肃省 天水市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