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29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2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29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2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孝廉 (分数:2.00)_2.茂才 (分数:2.00)_3.重本抑末 (分数:2.00)_4.重农主义 (分数:2.00)_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分数:2.00)_6.永嘉之乱 (分数:2.00)_7.“十六国”时期 (分数:2.00)_8.玄学 (分数:2.00)_9.府兵制 (分数:2.00)_10.“荫子”制度 (分数:2.00)_11.两税法 (分数:2.00)_12.租庸调制 (分数:2.00)_13.古文运动 (分数:2.00)_14.王安石变法
2、(分数:2.00)_15.理学 (分数:2.00)_16.色目人 (分数:2.00)_17.南人 (分数:2.00)_18.回回 (分数:2.00)_19.孟德高维诺 (分数:2.00)_20.八思巴 (分数:2.00)_21.锦衣卫 (分数:2.00)_22.一条鞭法 (分数:2.00)_23.税监 (分数:2.00)_24.摊丁入亩 (分数:2.00)_25.王阳明 (分数:2.00)_26.文字狱 (分数:2.00)_27.乾嘉学派 (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13,分数:46.00)28.简述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布状况。 (分数:3.50)_29.简述中国文化基本规模形成的具
3、体表现形式。 (分数:3.50)_30.简述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 (分数:3.50)_31.夏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分数:3.50)_32.简述五帝至商的宗教崇拜分野。 (分数:3.50)_33.西周王朝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分数:3.50)_34.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势。 (分数:3.50)_35.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分数:3.50)_36.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分数:3.50)_37.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分数:3.50)_38.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分数:3.50)_39.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家思想的主要特
4、征是什么? (分数:3.50)_40.春秋战国时期名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分数:4.00)_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2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孝廉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孝廉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廉即孝子廉吏,是两汉入仕的正途之一。被举的人一般是州郡的属吏和经学儒士。举孝廉后,有的做地方县的令、长、丞以至州郡一级的太守、刺史,更多的则是到中央做郎官。2.茂才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茂才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茂才即秀才,后汉时为避武帝刘秀名讳,改秀才为茂才,与孝廉同
5、样重要。3.重本抑末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重本抑末是重农主义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本”指农业,“末”指工商业。小农是王朝统治的基础,重农主义(本)抑制工商业(末)作为国策,即重本抑末。4.重农主义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这种观念起源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这种观念把农业视为“本”,把工商业视为“末”,认为后者不仅是社会浮华、堕落的原因,而且是小农的兼并者和国家利益的侵蚀者。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在西汉前期,汉武帝要“兴太平”,就要“制礼作乐”,要“
6、改正朔,易服色”,要举行封禅大典,大兴繁文缛节的建置,而儒学最能符合这种要求。所以,在公元前 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这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永嘉之乱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晋永嘉二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其最大的结果是北方边地民族的大举内侵和汉族人群的大规模迁移。7.“十六国”时期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西晋之后,初期进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相互征伐、先后替代,共
7、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8.玄学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玄学是魏晋时期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一种新哲学思潮。一般认为玄学的开创人是曹魏的何晏、王弼。他们倡导玄学,竞事清谈。但到稍后的嵇康、阮籍时,因他们极端厌恶司马氏以道德的“名教”欺世,于是标举“自然”大唱反调,在行为上更是放纵,不守礼法,为世人树立了一种名士形象。西晋立国后,一些清谈名士如向秀、郭象屈从于司马氏,著文否定嵇、阮的主张,使玄学完全变成了为西晋统治及门阀利益服务的思想工具。9.府兵制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府兵制是北朝以后至唐初实行的军事制度。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
8、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的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唐朝有强劲的军事实力主要在于它有精良的府兵和从北朝带来的尚武精神。10.“荫子”制度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荫子”制度是宋代一种特殊的补官制度。凡文臣到一定级别的都可以享有子孙补官的特权。它不仅“荫”同姓子孙,也可以“荫”异姓亲戚。11.两税法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两税法是中唐时期制定的赋役制度。唐德宗建中元年(780 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它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同时
9、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多少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两税法的实行,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后来两税法历代相沿,至明不改。12.租庸调制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租庸调制是唐前期赋役制度的田租、力庸和户调的简称。由于隋末农民大起义及长期内战,使得唐朝手中掌握了大量无主荒地。于是,政府将这些土地按规定分配给成年男女;受田农民按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租税(租)及乡土所产的绢、帛若干斤、尺(调),并无偿地为政府服役若干时日,不服役则折交相当的绢布(庸)。13.古文运动 (分数:2.00)_正确答案:()
10、解析:古文运动是中唐时期一场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主要倡导者是韩愈、柳宗元,参加者有李翱、皇甫湜、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其主旨是为了恢复和发扬先秦、两汉散文质朴流畅的传统,使散文更适宜于叙事、说理和抒情。因为先秦、两汉的时间比六朝为古,所以,文学史上称这次运动为“古文运动”。14.王安石变法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企图以种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但由于保守派(旧党)的固执反对,新法推行迭遭阻碍,总的来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中国文化 概论 考题 2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