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语文)-试卷137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语文)-试卷13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语文)-试卷137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语文)-试卷 137 及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分数:2.00)_2.孔子用“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的道理,来批驳冉有为季氏攻伐颛臾寻找借口的行为,这种论证方法是 ( )(分数:2.00)A.归纳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3.大同中,大同社会的最根本的特征是 ( )(分数:2.00)A.天下为公B.选贤与能C.讲信修睦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4.炉中煤的思想感情是 ( )(分数:2.00)A.表现个性解放的要求B.反映人道主义精神C.赞美爱
2、情D.眷恋祖国5.种树郭橐驼传的主要写作方法是 ( )(分数:2.00)A.讽刺B.类比C.夸张D.拟人6.风波、断魂枪、苦恼的作者依次是 ( )(分数:2.00)A.鲁迅、契诃夫、老舍B.契诃夫、鲁迅、老舍C.鲁迅、老舍、契诃夫D.契诃夫、老舍、鲁迅7.下列报刘一丈书中的语句,描述作者对权贵者态度的是 ( )(分数:2.00)A.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B.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C.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D.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8.风波的中心线索是 ( )(分数:2.00)A.辫子B.赵七爷到土场上示威C.六斤打破了一个饭碗D.皇帝坐了龙庭9.天净沙.秋思中,渗
3、透思乡之情的词句是 ( )(分数:2.00)A.枯藤老树昏鸦B.小桥流水人家C.古道西风瘦马D.夕阳西下10.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论证方法属于 ( )(分数:2.00)A.归纳论证B.对比论证C.演绎论证D.类比论证11.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借姐姐的悲惨命运来 ( )(分数:2.00)A.揭示人生命运的“偶然”和“意外”B.诉说对亡姐善良心性的敬重C.暴露封建家庭和礼教的罪恶D.抒写对新生活理想的向往12.下列人物形象出自同一篇作品的是 ( )(分数:2.00)A.沙子龙、赵七爷B.王三胜、七斤C.姚纳、德拉D.黄省三、李石清13.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的是 (
4、 )(分数:2.00)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王安石14.下列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是 ( )(分数:2.00)A.苒苒物华 休 。 休:休息B.将军角弓不得 控 。 控:拉开C.直挂云帆 济 沧海。 济:渡D.随意春芳 歇 。 歇:消逝1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句诗出自 ( )(分数:2.00)A.归园田居B.饮酒(其五)C.种豆南山下D.山居秋暝16.断魂枪开头的社会环境描写,对后文人物性格展现的主要作用是 ( )(分数:2.00)A.制造一种急剧动荡的气氛B.设置一个让人表演的舞台C.展现一幅人物活动的背景D.烘托主人公的艰难处境17.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 )(分
5、数:2.00)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东面而视,不见水端。D.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18.香市中写道“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 )(分数:2.00)A.对比反衬B.侧面烘托C.类比生发D.象征暗示19.米龙老爹所运用的记叙方法是 ( )(分数:2.00)A.顺叙B.倒叙C.插叙D.平叙20.在以下作品中,表现羁旅行役之苦的是 ( )(分数:2.00)A.李白行路难(其一)B.陆游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C.王昌龄从军行(其四)D.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21.下
6、列划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 )(分数:2.00)A.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直不百步耳:只不过是不到百步而已。B.丘未之逮也 ,而有志焉。 丘未之逮也:我都未曾赶上。C.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 讲信修睦:讲求信义,推行和睦。D.既来之, 则安之 。 则安之:就要使他们平安。二、古文阅读(总题数:4,分数:24.00)22.古文阅读题(分数:6.00)_既而大叔命西 鄙 北鄙 贰 于已。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日:“无 庸 ,将自 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7、分数:6.00)(1).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鄙:_贰:_庸:_及:_(分数:2.00)_(2).这段话揭示了共叔段怎样的性格特点?体现了郑庄公怎样的性格特征?(分数:2.00)_(3).这段话揭示了什么?(分数:2.00)_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分数:6.00)(1).“吾”与“子”分别代表了作者的哪两种心理状态? 、(分数:2.00)_(2).这段文字表达的人生态度是什么?作者谈这种人生态度的作用是什么?(分数:2.00)_(
8、3).这段文字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分数:2.00)_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分数:6.00)(1).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数:2.00)_(2).这段文字体现了哪些写作特点?(分数:2.00)_(3).指出文中的典故及用典意义。(分数:2.00)_三、现代文阅读(总题数:4,分数:24.00)23.现代文阅读题(分数:6.00)_我看那边的月台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
9、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着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分数:6.00)(1).这段描述的大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数:2.00)_(2).刻画父亲形象,作者选取了一个怎样的独特视角?(分数:2.00)_(3).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我”对父亲怎样的感情
10、?(分数:2.00)_你们好狠的心哪!你们给我一个月不过十三块来钱,可是你们左扣右扣的,一个月我实在领下的才十块二毛五。我为着这辛辛苦苦的十块二毛五,我整天地写,整天给你们伏在书桌上写;我抬不起头,喘不出一口气地写;我从早到晚地写;我背上出着冷汗,眼睛发着花,还在写;刮风下雨,我跑到银行也来写!(做势)五年哪!我的潘经理!五年的工夫,你看看,这是我!(两手捶着胸)几根骨头,一个快死的人!(分数:6.00)(1).这段台词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分数:2.00)_(2).黄省三通过这些控诉性语句,表达了什么样的鲜明感情?(分数:2.00)_(3).反复用“我”起了什么作用?(分数:2.00)
11、_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分数:6.00)(1).“一沟绝望的死水”指的是什么?(分数:2.00)_(2).“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分数:2.00)_(3).简要概括闻一多的“三美”主张,在该诗中的体现。(分数:2.00)_专升本(语文)-试卷 137 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孔子用“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的道理,来批驳冉有为季氏攻伐颛臾寻找借口的行
12、为,这种论证方法是 ( )(分数:2.00)A.归纳法B.演绎法 C.对比法D.类比法解析:解析:孔子用“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的道理,批驳冉有多次申诉季康子伐颛臾理由的强辩行为,这主要采用的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论证法。3.大同中,大同社会的最根本的特征是 ( )(分数:2.00)A.天下为公 B.选贤与能C.讲信修睦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解析:解析: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即“天下为公”。B、C、D 三项都是“天下为公”的具体表现。4.炉中煤的思想感情是 ( )(分数:2.00)A.表现个性解放的要求B.反映人道主义精神C.赞美爱情D.眷恋祖国 解析:解析:炉中煤一诗,
13、借“炉中煤”向“女郎”抒发热烈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眷恋的情绪。5.种树郭橐驼传的主要写作方法是 ( )(分数:2.00)A.讽刺B.类比 C.夸张D.拟人解析:解析:种树郭橐驼传主要采用了类比的表现方法,以种树之道类比为政治民之道,将复杂深奥的道理简单化,变抽象为具体,使文章生动形象,道理深入浅出。6.风波、断魂枪、苦恼的作者依次是 ( )(分数:2.00)A.鲁迅、契诃夫、老舍B.契诃夫、鲁迅、老舍C.鲁迅、老舍、契诃夫 D.契诃夫、老舍、鲁迅解析:解析:苦恼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作品,由此可以排除 A、B、D 三项。7.下列报刘一丈书中的语句,描述作者对权贵者态度的是 ( )(分数:2.
14、00)A.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B.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 C.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D.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解析:解析:A、C 两项写的是“干谒者”攀附权贵、奴颜婢膝的丑态;D 项写的是“闻者”对干谒者的态度。8.风波的中心线索是 ( )(分数:2.00)A.辫子 B.赵七爷到土场上示威C.六斤打破了一个饭碗D.皇帝坐了龙庭解析:解析:风波主要通过描写张勋复辟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问题的风波,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辫子是小说的中心线索。9.天净沙.秋思中,渗透思乡之情的词句是 ( )(分数:2.00)A.枯藤老树昏鸦B.小桥流水人家 C.古道西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语文 试卷 13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