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近代民主革命第4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应考能力提升人民版.doc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近代民主革命第4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应考能力提升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近代民主革命第4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应考能力提升人民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4 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考纲卷别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考情分析全国卷 2013辛亥革命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2012“冲击反应”模式;2011太平天国运动本讲在教材中着墨较多,但在近几年的新课标全国卷中命题出现率很低。对太平天国的考查偏重于农民运动的局限性;辛亥革命则从现代化的角度进行命题。在 2012 年全国卷中,引用学术成果,设计了“冲击反应”模式试题。在学习中可以适当补充北洋军阀的相关知识,完善知识结构(2013高考全国卷)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
2、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知识定位】 本题考查晚清的现代化趋势和表现。【素养解读】 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历史解释” ,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 方法指导历史解释题干中“现代化”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思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哪些具有现代化的意义【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现代化的理解。现代化主要指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洋务运动体现了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方向,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体现了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方向,B 项正确。清末新政是清政府的自救措施,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对中国的现代化起了阻碍作用;义和团运动盲目排
3、外,不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故排除 A、C、D 三项。【答案】 B(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洪秀全尊奉“皇上帝” ,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 ;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2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知识定位】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演变。【素养解读】 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 ,具体解读如下:本题
4、考查 方法指导史料实证由史料“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到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 ,得出“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的结论历史解释 “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说明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解析】 拜上帝教在运动初期起了动员组织作用,但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其难以适应建设农民政权的需要,而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运动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尊孔方式维持政权,故 A 项正确;B、C 两项不是主要原因;D 项不是原因。【答案】 A练模拟1.(2018安徽师大附中模拟)军权、财权、人事行政权等集中于君主为核心的中央是秦汉以来历史发展的基本趋
5、势。晚清时期,地方督抚权力坐大,使这一基本态势发生重大改变发生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太平天国时期C甲午战争时期 D清末新政时期解析:选 B。鸦片战争时期,地方督抚权力没有坐大,故 A 项错误;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崛起,体现地方督抚权力坐大,故 B 项正确;甲午战争和清末新政时期,地方势力已经崛起,故 C、D 项错误。2.同治中兴(1862 年1908 年)以来军机大臣之有实力者如下表:第一 文祥(满洲人)、沈桂芬(汉族人)时代 同治初年第二 李鸿藻(汉族人)、翁同龢(汉族人)时代 同治末年及光绪初年第三 孙毓汶(汉族人)、徐用仪(汉族人)时代 光绪十年至光绪廿一年第四
6、李鸿藻(汉族人)、翁同龢(汉族人)时代 光绪廿一年至光绪廿四年第五 刚毅(满洲人)、荣禄(满洲人)时代 光绪廿四年至今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的发展 B清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政策C洋务运动的兴起与蓬勃发展D汉族官僚政治势力的增长解析:选 A。根据表中信息可以看出,1862 年1908 年这一时间段,汉族官僚政治势力的增长,其原因主要是在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期间,汉族官僚受到清王朝重视,故 A 项正确;清政府统治时期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故 B 项错误;洋务运动的领导者主要是奕、3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洋务派大臣,翁同龢等人属于保守派,因此与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无关,故
7、 C 项错误;D 项是军机大臣实力变化的表现,不是军机大臣实力变化的背景,故 D 项错误。3(2018怀化高三期末)民国初年,有学者认为,中国革命是以种族思想争来的,不是以共和思想争来的;所以皇帝虽退位,而人人脑中的皇帝未退位。这一认识( )A肯定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B为辛亥革命做了充足思想准备C是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D对思想启蒙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解析:选 C。 “肯定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与材料中国革命“不是以共和思想挣来的”相矛盾,故 A 项错误;从“民国初年”可知材料是对辛亥革命作出的评价,故 B 项错误;抓住“所以皇帝虽退位,而人人脑中的皇帝未退位”分析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封
8、建思想在人们心中仍根深蒂固,故 C 项正确;抓住“人人脑中的皇帝未退位”可知,已经认识到思想启蒙的必要性,故 D 项错误。4(2018黑龙江、吉林八校高三联考)莫里森在泰晤士报上发表专电:“北京被革命爆发和军队叛乱的消息吓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清朝危在旦夕,满朝文武,忧心如焚。 ”莫里森报道的事件( )A动摇了清朝的反动统治B是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加速了腐朽的清王朝的崩溃解析:选 C。据材料“革命爆发和军队叛乱” “清朝危在旦夕”可知该事件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 C 项正确。(建议用时:45 分钟)一、选择题1张德坚贼情汇
9、纂记载,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 ”这表明太平天国( )A主张均分产品 B达到军事全盛C调整经济政策 D开始封王建制解析:选 C。材料中没有体现均分产品的内容,故 A 项错误;太平天国达到军事全盛是在西征东征之后,而不是“建都天京” ,故 B 项错误;从“照旧交粮纳税” ,可知太平天国改变了产品均分的圣库制度,恢复原来的交粮纳税,故 C 项正确;封王建制是永安建制的内容,与“建都天京”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2清朝的省级最高行
10、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督抚多由满族贵族担任;而从 1860 年到 1864 年,汉族官僚曾国藩组建的湘军集团中先后有 21 位将领担任督抚。这一变化反映出( )A清政府利用湘军来开展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朝军政局面C汉族官僚开始掌握中央政权D清朝满汉矛盾最终得到解决解析:选 B。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动,故 A 项错误;督抚由满洲贵族担任变为汉族地主担任,反映了清朝重用汉人,清朝的军政局面开始发生变化,这一切源于太平天国运动,4故 B 项正确;督抚是地方行政长官,故 C 项错误;“清朝满汉矛盾最终得以解决”材料没有涉及,故 D 项错误。3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
11、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理由:(1)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2)提出的某些思想具有近代化的因素阻断了中国近代化理由:(1)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2)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解析:选 A。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 资政新篇具有近代化的因素,但是太平天国运动对江南地区的经济起到了破坏作用, 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故 A 项正确。4(2018安徽皖智教育高三联考)普拉特认为, “中国与美国是当时英国两个最大的贸易市场。两个国家的内战,使英国面临同时失去这两大市场的风险”
12、。 “英国由于对中国内战放弃中立,才得以对美国内战保持中立。 ”英国“放弃中立”的表现为( )A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帮助清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配合清军镇压武昌起义解析:选 B。据材料“两个国家的内战” “英国由于对中国内战放弃中立,才得以对美国内战保持中立”得出中美内战分别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期间英国权衡利弊介入中国内战即帮助清军镇压太平天国而对美国内战保持中立,故 B 项正确。5(2018南宁高三摸底)政治因素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太平天国起义者曾把批判矛头对准“辫发顶戴”的满清政府,要求“复
13、中原古制” 。这说明太平天国( )A转变为封建性质政权B实现了近代中国生活巨变C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D把服饰变革作为反清内容解析:选 D。服饰、发辫“复中原古制” ,不能反映政权的性质,故 A 项错误;根据所学,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一切依旧回归清王朝的统治,并未引发剧变,故 B 项错误;“太平天国”其名表明运动的倡导者希望创建人间天国的美好理想,非改朝换代的工具,故 C 项错误;服饰发辫的变革,是从外在的方面显示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故 D 项正确。6(2018怀化高三期中)中华文明史说,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近代中国 维护 国家主权 斗争 近代 民主革命 太平天国 运动 辛亥革命 应考 能力 提升 人民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5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