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2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2及答案解析.doc(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2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90,分数:90.00)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最初于 1982 年制定,经 1996 年修订和 2000 年发布的相应修改单后,形成现在的( )污染物的空气质量标准。(分数:1.00)A.7 项B.8 项C.9 项D.10 项2.非点源调查的原则是( )。(分数:1.00)A.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进行现场实测B.采用间接搜集资料的方法,须进行现场实测C.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不进行现场实测D.采用间接搜集资料的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3.若厂界与居民住宅相连,厂界噪声无法测量时,测量点选
2、在居室( )。(分数:1.00)A.中央B.靠近厂界处C.两侧D.远离厂界处4.选择适宜的( )是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之一。(分数:1.00)A.植物种类B.动物种类C.人工物种D.微生物种类5.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对其适用范围的规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不仅适用于现有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对新、改、扩建项目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同样适用B.不仅适用于现有行业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对新兴行业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同样适用C.不仅适用于新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对改、扩建项目同样使用D.不仅适用于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对项目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3、同样适用6.对湖泊和水库,“水域规模”划分为“大湖(库)、中湖(库)、小湖(库)”的依据是( )。(分数:1.00)A.平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B.丰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C.枯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或水面面积D.枯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7.下列关于开发区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评价主要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A.开发区能源结构及其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分析能源结构的类型、特征、排污特点对开发区环境空气的影响B.分析各类装置工艺尾气的排放方式、污染物种类、排放量,以及污染控制措施,分析评价其产生的环境影响C.分析区内污染物排放对区内外环境敏
4、感地区的环境影响D.分析区外污染物排放对区内外的环境影响8.新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锅炉建成使用年限,分和两个时段,执行不同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时段和时段分别指的是( )。(分数:1.00)A.1999 年 12 月 31 日前,2000 年 1 月 1 日后B.2000 年 12 月 31 日前,2001 年 1 月 1 日后C.2001 年 12 月 31 日前,2002 年 1 月 1 日后D.2002 年 12 月 31 日前,2003 年 1 月 1 日后9.当排入大湖(库)的( )时,可以简化成一个排污口。(分数:1.00)A.两排放口间距较近B.所有排放口间距较近C.两排放口
5、间距较远D.所有排放口间距较远10.某地拟新建一家造纸厂,则按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的规定,对于其厂内的烟囱高度一般不能低于( )m,否则其应按照正常标准值的( )执行。(分数:1.00)A.20 50%B.15 50%C.20 10%D.15 20%11.在对主辅工程作出定量描述时,1 级项目要求对类比调查项目进行( )测量。(分数:1.00)A.定性或半定量B.定性或定量C.定量或半定量D.定量12.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底部必须( )。(分数:1.00)A.低于地下水最高水位B.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C.高于地下水最低水位D.低于地下水最低水位13.对于建设项目包含
6、多个呈现点声源性质的情况,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点应布置在声源周围,靠近声源处测量点密度应( )距声源较远处的测点密度。(分数:1.00)A.低于B.高于C.等于D.等于或高于14.下列对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说法,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规划环评一般是寻找一个作为推荐方案的替代方案,而不是评价多个规划方案B.规划环境影响预测,包括其直接的、间接的环境影响,特别是规划的累积影响;规划方案影响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预测C.规划环评的分析评价应包括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和规划的合理性分析D.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方法一般有加权比较法、费用效益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7、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对比评价法、环境承载力分析等1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规定,夜间频繁突发的噪声(如排气噪声),峰值不得超过标准值( )dB;夜间偶尔突发的噪声(如短促鸣笛),峰值不得超过( )dB。(分数:1.00)A.10 15B.10 18C.12 15D.12 1816.在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上,一般情况,公众参与应该在( )之后开始。(分数:1.00)A.规划合理性分析综合论证B.规划方案分析C.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现场监测D.编制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17.下列关于国家环境标准体系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
8、和推荐性标准B.推荐性环境标准被强制标准引用时无须强制执行C.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D.地方环境标准只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18.对于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得超过标准值( )dB。(分数:1.00)A.10B.15C.20D.251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监测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季平均统计中要求每季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个日均值。(分数:1.00)A.20 7B.20 10C.15 5D.15 620.本导则中规定,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生产、加工、运输和使用或储存中涉及的( )个主要化学品,进行危险性判
9、定。(分数:1.00)A.12B.13C.14D.2421.环境影响预测范围确定工作中的具体预测范围、断面设置,因环境要素的不同而不同,对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大气环境的影响预测范围以边长和面积表示B.河流水环境的影响预测范围以河流上下游距离和预测断面表示C.大气环境的影响预测点以相距污染源的方位和距离表述D.河流水环境的影响预测点以与污染源的位置的相对位置确定2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不包括( )。(分数:1.00)A.科学、客观、公正原则B.规划优先原则C.整体性原则D.公众参与原则23.在环境风险评价工作中,在源项分析后应做( )。(分数:1.00)A.应
10、急措施B.后果计算C.风险识别D.风险评价24.环境空气质量常规项目中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分析都可使用( )。(分数:1.00)A.重量法B.化学发光法C.紫外分光光度法D.Saltzman 法25.对于机场飞机噪声以( )为评价量。(分数:1.00)A.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B.A 声级C.昼夜等效声级D.等效连续 A 声级26.下列不属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适用范围的是( )。(分数:1.00)A.易燃物质引起火灾B.易爆物质爆炸C.有毒有害物质泄漏D.核物质的泄漏2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规定 1 类标准昼夜间的环境噪声标准值分别为( )。(分数:1.00)A.55dB
11、,45dBB.60dB,50dBC.65dB,55dBD.70dB,55dB28.根据上面题目所述的建设项目,如果其所排放污水的河流水质要求为级,此河流属于一条大河流,即河流水域规模大,且此项目建成后污水排放量为 5000 m3/d,那么,根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此项目评价工作属于( )。(分数:1.00)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29.在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中,( )要求时间长,需投入的工作量大,所得结果较准确。(分数:1.00)A.系统分析法B.物料平衡计算法C.类比分析法D.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30.在公众参与工作中,可采取的公众参与方式是( )。(分数:1.00)A.媒体
12、公布B.社会调查、问卷和听证会C.专家咨询D.以上均有31.我国现行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中 0 类区的昼间标准为 50dB,不同类别噪声标准昼间标准级差为( )dB。(分数:1.00)A.3B.5C.10D.不等32.生态环境管理的内容可以分为( )。(分数:1.00)A.自然资源的管理和生态环境质量的管理B.生态资源的管理和生态环境质量的管理C.生态系统的管理和生态资源的管理D.自然资源的管理和生态系统的管理33.下列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的表述,说法有误的是( )。(分数:1.00)A.针对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主题、敏感环境要
13、素以及主要制约因素,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B.规划涉及的环境问题可按当地环境、自然环境和全球环境三大类分别表述C.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包括对规划方案的影响因子识别、影响范围识别、时间跨度识别、影响性质识别D.环境影响识别一般有核查表法、矩阵法、网络法、GIS 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34.对造成环境污染为主的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其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是( )。(分数:1.00)A.资源、能源的储B.场地的开发利用C.工艺过程D.交通运输35.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规定填埋场场址必须位于( )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
14、区之外。(分数:1.00)A.二十B.五十C.一百D.二百36.在进行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时,需收集评价区内及界外区域各例行大气监测点的( )监测资料。(分数:1.00)A.近一年B.近两年C.近三年D.近四年3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中将贮存、处置场分为( )种类型。(分数:1.00)A.2B.3C.4D.538.等效连续 A 声级用( )符号表示。(分数:1.00)A.IL/IdnB.IL/IWAC.IL/IeqD.WECPNL39.一般情况下,环境影响预测范围( )现状调查的范围。(分数:1.00)A.等于B.略小于C.等于或略小于D.大
15、于40.在生态影响的管理上,要制定并实施对项目进行的生态监测(监视)计划,发现问题,特别是重大问题时要呈报( )及时处理。(分数:1.00)A.上级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B.同级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C.上级主管部门D.环境保护部门41.下面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93)的水质分级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属于一级水源水的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即可供生活饮用B.属于一级水源水的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C.二级水源水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即可供生活饮用D.水质浓度超过二级标准限值的水源水,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42.在
16、河流水质取样断面处,应按照( )布置水质取样垂线。(分数:1.00)A.水深B.河宽C.流速及水深D.流速及河道弯曲情况43.下面对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实施的规定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排污单位排放泄漏的恶臭污染物,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无其他干扰因素)的一次最大监测值(包括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B.排污单位排放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无其他干扰因素)的一次最大监测值(包括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C.排污单位经烟、气排气筒(高度在 15m 以上)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臭气
17、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D.排污单位经排水排出并散发的恶臭污染物和臭气浓度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44.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行阶段( )情况的环境影响。(分数:1.00)A.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B.不正常排放C.正常排放D.正常排放或不正常排放45.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中最重要的内容当属( )。(分数:1.00)A.概括描述环境现状,同时说明现已存在的主要环境质量问题B.清楚说明建设项目的影响源及污染源状况C.对项目建设环境可行性的结论D.概括总结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价结果46.污水中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 )。(
18、分数:1.00)A.复杂B.中等C.简单D.一般47.一般情况下,开发区边界应与外部较敏感地域保持一定的( )距离。(分数:1.00)A.绿化防护B.空间防护C.安全防护D.卫生防护48.污染物充分混合段是指当断面上任意一点污染物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 )时,可以认为污染物达到充分混合,形成充分混合段。(分数:1.00)A.2%B.3%C.4%D.5%49.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低要求,将地下水质量总共划分为五类,其中( )地下水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
19、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分数:1.00)A.类B.类C.类D.类50.某扩建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变动较小,生态影响评价的等级为( )。(分数:1.00)A.1 级B.2 级C.3 级D.可不进行51.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在划分各评价项目的工作等级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或当地对环境的特殊要求等情况可作适当调整,但调整的幅度上下不应超过( )。(分数:1.00)A.三级B.二级C.一级D.四级52.若有两个污染源对某关心点的地面浓度贡献分别为 0.05mg/m3和 0.15mg/m3,关心点的地面浓度是0.20mg/m3,则这两个污染源对该关心点的污染分担率分别为( )。
20、(分数:1.00)A.25%和 75%B.30%和 70%C.33%和 67%D.75%和 25%53.下列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规定的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常规项目排放限值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排气筒高度 30m 的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三级标准为 22g/hB.排气筒高度 40m 的氮氧化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三级标准为 11g/hC.排气筒高度 20m 的炭黑尘、染料尘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三级标准为 1.3g/hD.排气筒高度 30m 的氯化氢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三级标准为 1.3g/h54.城市工业区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分数:1.0
21、0)A.55dB,45dBB.65dB,55dBC.50dB,40dBD.60dB,50dB55.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是指满足环境质量目标的前提下污染物的( )。(分数:1.00)A.最佳排放总量B.最小排放总量C.允许排放总量D.排放总量56.在选取规划环评的评价标准及指标时,较为通用的指标不包括( )。(分数:1.00)A.生物多样性指标B.臭氧排放指标C.土地占用指标D.环境功能区划指标57.对于海湾,在水深大于等于 10m 时,在水面下 0.5m 处和水深( )并距海底不小于 0.5m 处各设一取样点。(分数:1.00)A.5mB.8mC.6mD.10m58.环境质量标准的内涵不同于产品
22、质量标准,指的是( )。(分数:1.00)A.制订环境质量标准的目的在于发挥其普遍通用性B.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技术指标是完全可以人为加以控制的C.环境因素具有高度特异性,不存在通用性和互换性的问题D.不同城市和地区完全可以使用同样的环境标准59.在生态影响评价过程中,对于 2 级评价项目,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不应小于( )。(分数:1.00)A.28kmB.3040kmC.830kmD.12km6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规定了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分级,现有污染源分( )级,新污染源分( )级。(分数:1.00)A.一、二、三 一、二、三B.15 15C
23、.一、二、三 二、三D.15 256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规定填埋场场址距地表水域的距离不应小于( )m。(分数:1.00)A.150B.200C.300D.50062.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 )。(分数:1.00)A.0.10mg/m3(标态)B.0.15mg/m3(标态)C.0.20mg/m3(标态)D.0.30mg/m3(标态)63.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最终应明确给出( )。(分数:1.00)A.对敏感区域、关心点及评价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的预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价B.项目选址、污染源的排放强度、排放方式、污染控制
24、措施等的评述C.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给出推荐方案对评价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D.推荐方案对评价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可行性结论64.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大于 50000m3/d 时,小型湖泊的一级评价每( )布置一个取样位置。(分数:1.00)A.0.51.5km 2B.12km 2C.1.53.5km 2D.24km 265.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类水 DO 的标准值是( )mg/L。(分数:1.00)A.5B.5C.3D.666.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预测内容不包括下列( )。(分数:1.00)A.新的生态变化B.某些生态影响严重化C.原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标准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