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一)练习.doc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一)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一)练习.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19 分)杨士奇,泰和人。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 ,士奇已用荐征授教授当行,王叔英复以史才荐。遂召入翰林,充编纂官。永乐五年,广东布政使徐奇载岭南土物馈廷臣,或得其目籍以进。帝阅无士奇名,召问。对曰:“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帝遽命毁籍。六年,帝北巡,命与蹇义、黄淮留辅太子。太子喜文辞,王汝玉以诗法进。士奇曰:“殿下当留意六经,暇则观两汉诏令。诗小技,不足为也。 ”太子称善。初,帝起兵时,汉王数力战有功。帝许以事成立为太子。既而不得立,怨望。帝又怜赵王年少,宠异之。由是两王合而
2、间太子,帝颇心动。九年还南京,召士奇问监国状。士奇以孝敬对,且曰:“殿下天资高,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 ”帝悦。十二年,帝北征。士奇仍辅太子居守。汉王谮太子益急。帝还,以迎驾缓,尽征东宫官黄淮等下狱。士奇后至,宥之。行在诸臣交章劾士奇不当独宥,遂下锦衣卫狱,寻释之。仁宗即位,擢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初,帝监国时,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若治仲成,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 ”或有言大理卿虞谦言事不密。帝怒,降一官。士奇为白其罔,得复秩。又大理少卿弋谦以言事得罪。士奇曰:“谦应诏陈言。若加之罪,则群臣自此结舌矣。 ”帝立进谦副都御史,而下敕引过。英宗即位。
3、士奇既耄,子稷傲很,尝侵暴杀人。复有人发稷横虐数十事,遂下之理。士奇以老疾在告。天子恐伤士奇意,降诏慰勉。士奇感泣,忧不能起。卒,年八十。赠太师,谥文贞。(选自明史杨士奇传 ,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B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C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D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解析:选 A “臣适
4、病弗预”意为臣恰逢得病没有参加(赠行),句意完整,且与“以故独不及”构成因果关系, “以故”前应断开,排除 C、D 两项。 “今受否未可知”意为现在各位大臣接受与否还不知道,句意完整,而且后文“且”意为“况且” ,与前句形成递进关系, “且”前应断开,排除 B 项。选 A 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A建文是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一位皇帝所用年号可多达十几个。B太子指古代帝王的已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儿子,封建时代的太子地位仅次于皇帝。C六经指经过孔子整理并传授的六部古籍,具体包括诗 书 礼 易 乐春秋 。D礼部为六部之一,负责掌管典礼
5、事务与科举、赋税等事,长官称礼部尚书。解析:选 D 赋税由户部主管而非礼部。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杨士奇史才出众,而不看重诗才。他凭借史学才华被举荐进入官场,参与辅佐太子时,曾经劝诫太子不要学习诗法小技。B杨士奇力辅太子,卷入宫廷斗争。汉王和赵王联手挑拨皇帝和太子的关系,杨士奇坚决维护太子,因此下狱并被关押很久。C杨士奇为人正直,维护朝臣。他劝谏皇帝遵行即位时颁布的诏书,宽恕曾经忤逆的臣子;又为虞谦辩白,还帮弋谦争取免罪。D杨士奇忠君报国,然而治家不严。他深受数朝皇帝的信任,肩负重任;儿子杨稷傲慢凶暴,最终因为暴虐、杀人而被逮捕。解析:选 B “汉王
6、与赵王因此下狱并被关押很久”错误,由原文“士奇后至寻释之”可知,杨士奇被下狱关押的原因是太子迎驾迟缓,自己遭人弹劾;且其不久就被释放了,并没有被关押很久。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初,帝监国时,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译文: (2)士奇以老疾在告。天子恐伤士奇意,降诏慰勉。译文: 参考答案:(1)当初,皇帝代理监管国事的时候,怨恨御史舒仲成,到这时想治他的罪。(2)杨士奇因为年老有病正在休假。天子恐怕伤了杨士奇的心,颁下诏书宽慰勉励他。参考译文:杨士奇,江西泰和人。建文初年,朝廷集合各地儒生修撰太祖实录 ,杨士奇已经因为举荐被征召授予教授,正要出发,王叔英又以有史
7、学才华推荐他。于是被召入翰林院,3充任编纂官。永乐五年,广东布政使徐奇装载着岭南的土特产赠送给朝廷官员,有人得到他的馈赠名单呈给皇帝。皇帝看后发现其中没有杨士奇的名字,于是召见杨士奇询问。杨士奇回答道:“徐奇奔赴广东时,群臣作诗文赠行,我恰逢得病未参与,所以唯独没有我的名字。现在各位大臣接受与否还不知道,况且赠礼轻微,应当没有其他意思。 ”皇帝于是命令毁掉了那份名单。六年,皇上北巡,命杨士奇与蹇义、黄淮留下辅佐太子。太子喜欢文学辞章,王汝玉以作诗之法进呈。杨士奇说:“殿下应当留心读六经,闲暇时间则看看两汉的诏令。诗是小技,不值得去做。 ”太子称好。当初,皇上起兵时,汉王多次力战有功。皇上允诺事
8、成之后将他立为太子。但后来汉王没有得到册立,便怨恨、不满。皇上又怜惜赵王年少,对他特别宠爱。于是这两位亲王联合离间太子(和皇上的关系),皇上颇为心动。永乐九年,皇上回南京,召见杨士奇询问太子监国的情况。杨士奇回答说他很孝敬,并且说:“殿下天资很高,他一心爱人,决不辜负陛下的重托。 ”皇上高兴。十二年,皇上北征。杨士奇仍辅佐太子留守京师。这时汉王更急迫地诬陷太子。皇上回京时,以(太子)迎驾迟缓的罪名,将黄淮等东宫属官全部投进监狱。杨士奇后到,得到皇上宽宥。随皇上出征的大臣一起上书弹劾杨士奇,说不该唯独宽宥他,于是将杨士奇关进锦衣卫监狱,不久获释。仁宗即位后,被提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当初,
9、皇帝代理监管国事的时候,怨恨御史舒仲成,到这时想治他的罪。杨士奇说:“陛下即位后,曾下诏宽宥原先所有忤逆圣旨的人。现在如果将仲成治罪,则诏书就会失去信用,害怕的人就多了。 ”有人议论说大理寺卿虞谦谈论事情时不注意保密。皇上发怒,将他降官一级。杨士奇为他辩白其中的冤屈,虞谦得以复职。又大理寺少卿弋谦因上书言事而获罪。杨士奇说:“弋谦响应诏书陈述自己的观点。如果加罪给他,则群臣从此以后将不敢说话了。 ”皇上马上升弋谦为副都御史,并下敕令承认错误。英宗即位。杨士奇已经年老,他的儿子杨稷为人傲横,曾经施暴杀人。又有人告发杨稷横行暴虐的数十件事情,杨稷于是被关进监狱审理。杨士奇因为年老有病正在休假。天子
10、恐怕伤了杨士奇的心,颁下诏书宽慰勉励他。杨士奇感恩哭泣,忧虑得不能起床。去世,享年八十岁。被追赠为太师,谥号文贞。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19 分)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天顺初进士,授刑部主事。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遇学官以宾礼。师儒竞劝,文教大兴。御史孔儒清军,里老多挞死。继宗榜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 ”儒怒。继宗入见曰:“为治有体。公但剔奸弊,劝惩官吏。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非宪体也。 ”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
11、数袭而已,儒惭而去。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 ”中官咋舌不敢受。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直对曰:“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数与中官张庆忤。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4继宗。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 ”闻母丧,立出,止驿亭下,尽籍廨中器物付有司。惟携一仆、书数卷而还。继宗力持风节,而居心慈厚。为浙江按察时,仓官十余人坐缺粮系狱,至鬻子女以偿。继宗欲宽之而无由。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
12、继宗愿捐俸代偿由是十人者获释。尝监乡试得二卷,具朝服再拜曰:“二子当大魁天下,吾为朝廷得人贺耳。 ”及拆卷,王华、李旻也,后果相继为状元。人服其鉴。(节选自明史杨继宗传 ,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B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C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D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
13、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解析:选 B 这段话主要是叙述事情,要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月俸” “之”“原数” “他司” “仓吏” “继宗”等,然后依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 “量”是动词, “之”是其宾语,故“之”后应断开,排除 C 项;“悟”意思是“明白,悟出” ,宾语应是“仓吏缺粮之由” , “由”意思是“缘由,原因” , “仓吏缺粮”是“由”的定语,故二者之间不能断开,排除 A 项;“具实以闻” , “以”相当于“而” ,此处表修饰关系,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不能断开,排除 D 项。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进士,
14、科举时代经过殿试考取的人叫进士,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进士及第的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B刑部是封建时代官制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务,长官为刑部尚书。其他五部为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工部。C中官,即宦官,通称太监,是古代被阉割后再在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成员的男性官员,宦官本为内廷官,不能干预朝政,但历史上也有宦官专权的事实。D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州府举行的选拔人才的考试,因在秋天的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乡试考中的叫举人。解析:选 D D 项, “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州府举行的选拔人才的考试”有误,乡试应是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第四 模块 专题 文言文 阅读 仿真 综合 练习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