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第2讲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第2讲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第2讲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 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一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1农业(1)生产工具: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 曲辕犁,安装了犁评,以调节犁耕的深浅,01 标志着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成熟。(2)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田实行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采用耕耙技术。(3)灌溉工具:曹魏时出现 翻车、唐朝时发明 筒车。02 03 (4)土地制度:魏晋南北朝和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实质是封建土地国有制,主张均田、限田,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促进农业的发展。(5)经济重心:唐代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2手工业(1)魏晋南北朝:出现 灌钢法;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04 (3)
2、纺织业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同时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唐末以后,伴随经济重心南移,南方丝织业发展迅速。3商业2图证历史 曲辕犁问题探究 1 均田制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吗?均田制下的农民需承担哪些义务?提示:均田制不是没收地主的土地而是将国家直接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均田制下的农民需要承担赋税、兵役、徭役等。问题探究 2 “三教合一”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吗?“三教合一”中的“一”指什么?提示:“三教合一”只是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并未动摇儒学正统地位。 “三教合一”中的“一”指儒学。二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1思想(1)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道教也广为传播,儒学独尊
3、地位动摇。(2)隋唐时期:佛道盛行,形成“ 三教合一”的局面。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韩愈01 率先提出复兴儒学。2科技(1)雕版印刷术:隋唐发明。唐代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2)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3)药学: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编写千金方 。(4)农学: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3文学艺术3(1)文学魏晋南北朝:出现搜神记等志怪小说。隋唐时期,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同时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传奇产生。a李白(盛唐):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后称“ 诗仙” ,是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 浪02 03 漫主义诗人。b杜甫(唐帝国由盛
4、转衰):凝重与沉郁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人道主义色彩。诗有“诗史”之誉,人有“诗圣”之名。唐代出现诗的另一种形式词。词的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问题探究 3 李白和杜甫的诗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风貌?提示:李白生活在盛唐,其诗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其诗更多地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问题探究 4 中国古代书体的演变趋势是什么?提示: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渐规范化、稳定化。归纳总结 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的影响(1)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2)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
5、社会弊端日益暴露。(3)晚唐时期,诗风凝重忧郁,反映了唐帝国的由盛转衰。轻巧识记 书体演变及其特点4互动探究 史料研读主题 1 封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魏晋至隋唐的农耕经济一 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慨:“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洛阳伽蓝记二 (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通典食货七历代盛衰户口三 唐朝长安城的坊市布局凡市,
6、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六典四 一个大都市的形成,总有其特定原因。在唐统治的近三百年中,扬州是一个比较安定的区域处于江淮之间的重要地理位置,周围资源丰盛,物产富饶,经济基础雄厚又是南北交通的枢纽,江淮的漕米、盐铁和各种货物,都要由扬州转运至5各地。王鸿扬州散记教你读史 史料一信息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前,中原地区战乱较多,农耕经济发展缓慢;孝文帝改革后,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商业经济繁荣。史料二反映了唐朝商业贸易的特点:地区广阔、商路畅通、商旅安全、次数频繁、数量较大。史料三主要说明唐代坊、市分开,商业经营活动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政府依然采取“抑商”政策。史
7、料四主要说明唐代扬州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安定、地理位置优越、物产富饶、交通便利。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二、三归纳魏晋至唐代商业发展的特点。答:_(2)据史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_答案 (1)魏晋时期,商业发展一度中断;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商业恢复并发展。隋唐时期,商业繁荣,但商业活动受到限制,坊、市分离;城市发展具有多元化。(2)唐代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具有开放性、包容性;道路畅通。历史解释1先秦至唐代城市发展的特征(1)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2)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
8、模不大。(3)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展。2民间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主题 2 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唐代古文运动与儒学复兴运动一 南北朝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骈文,一味追求声律、词藻、用典,文风萎靡,形式僵化,内容空洞,已成为表达思想的障碍,严重束缚了文学的发展。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20 年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一 部分 第三 单元 古代 中华文明 曲折 发展 繁荣 魏晋 隋唐 时期 经济 思想 科技 文化学 解析 人民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6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