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编古诗文阅读专题三微案特色透练11古代诗歌鉴赏(含解析).doc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编古诗文阅读专题三微案特色透练11古代诗歌鉴赏(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编古诗文阅读专题三微案特色透练11古代诗歌鉴赏(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古代诗歌鉴赏一、(2018郑州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汴河亭 许浑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 。注 隋炀帝为东游广陵(今扬州),不惜民力开凿一条运河。其东段叫汴河,汴河之滨筑有行宫,即“汴河亭” 。许浑,晚唐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迷楼,隋炀帝所筑;景阳楼,南陈后主所筑。 检验读懂根据诗歌内容填空。全诗运用借古讽今和铺陈夸张的手法。前三联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依次写来,极言隋朝昏君的豪奢无度,尾联揭示其亡国命运,从而抒发了作者的深沉感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颔联写杨广离宫时的景
2、象。诗人先正面写皇帝之志得意满,又从随行的队伍着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答案 解析 诗人没有正面写皇帝如何自得意满。2诗人以隋比陈,言唐军为有道之师。可是,当初隋灭陈之际,隋军也是有道之军,其借古讽劝晚唐之意寓于不言之中。( )答案 解答题目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诗歌首句中“广陵花盛”四字交代了隋炀帝东游的原因,不著一字褒贬,但已见讽刺之意。B诗歌颔联写骁勇的禁兵离京护驾,众多宫女登船随行,虽没有直接让隋炀帝出场,但其赫赫声威可想而知。C “四海义师”一句写隋炀帝荒淫无道导致义军纷起,最终由唐一统天下,其中也暗含着历史教训。D “迷楼”一句表达了对隋炀帝因
3、奢侈荒淫而被大唐灭国的结局的嘲讽,抒发了对大唐强盛国力的赞颂之情。答案 D解析 “抒发了对大唐强盛国力的赞颂之情”错。该句意为隋炀帝因奢侈荒淫导致亡国,与陈后主的结局相似;许浑为晚唐诗人,当时唐朝国力已衰,本诗实为借古讽今之作。2这首诗的颈联一向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谈谈其精妙之处。(6 分)答: 2答案 想象(或者虚写)。描绘出当年隋炀帝游乐时极其热闹的情景:鼓声直上云霄,遏住行云,摇动星辰;旌旗招展水面,日月之影浮动。想象奇丽,描绘生动。夸张。鼓声可以遏住行云、摇动星辰,极言鼓声之响,表达形象鲜明。妙用动词。 “动”和“浮”两个动词把震天的鼓声使星辰摇动、日月的倒影在水面浮动的情景生动地描绘
4、出来,富于动态美,且渲染了东游的盛大气势,用词精妙。视听结合,以鼓声和日月浮动描写了盛大的东游场面,含蓄地讽刺了隋炀帝的骄奢淫逸。解析 颈联写沿途的喧闹情景。鼓声震天,凝固流云,惊动星辰,旌旗招展,拂开波浪,旗开之处,可见水底日月沉浮。其中的“鼓震” “旗开”是历史事实;但是鼓声能上入云霄,把行云挡住并使星辰摇动,旗帜能“拂浪” ,在旌旗闪动时又能使人看到波浪中日月的浮影,这都是诗人的创造性想象,是虚构和夸张。句中的“动” “浮” ,是动词,因而就赋予全诗意境以活动的体态,给人以形象飞动之感。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描写的感觉角度进行解读,分析视听结合手法的效果。注意分条列写。【白话诗歌】 扬州百花盛
5、开,隋炀帝御舟东游,先将发源于昆仑的黄河凿渠分流。骁勇的御林军跟皇帝辞别京城,三千美丽的宫女登上了大龙舟。喧阗的鼓声响遏行云、摇动星辰,旌旗招展,拂开波浪,水中日月影漂浮。天下起义军归附了有道的大唐,炀帝迷楼倾覆恰似后主景阳楼。 读写结合成由勤俭败由奢隋炀帝游幸江都,前拥后簇;唐代许浑凭吊古迹,婉转劝讽。墨子有言:“节俭则昌,淫逸则亡。 ”这是说俭可以治国。司马光在家训中,把勤俭节约当作教子的第一要务。这是说俭可以持家。清代封疆大吏于成龙崇尚节俭,把“俭以成廉,侈以成贪”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这是说俭可以修身。俭,犹如一面镜子,映出了国与家的兴衰,也映出了人生的成败。一个国家弘扬节俭之风,就会风清
6、气正,长治久安;一个家庭传承节俭之风,就会兴家立业,蒸蒸日上;一个公民保持节俭本色,就会一身正气,受人敬重。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二、(2019湖南四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初归石湖范成大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检验读懂根据诗歌内容填空。1第一句写夏天早晨的景象,色彩绚丽;接着第二句点明石湖方位所在;然后写田野和水塘景象。2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正面点出“初归”二字,这两句写初归感受十分真切。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这首诗的感情变化是从颔联开始的,更
7、确切地说是从“惊心时复认邻翁”这句开始变化的。( )答案 解析 应该是从颈联开始的。2这首诗是诗人休官回到故乡苏州石湖别墅时的作品,诗中写出了家乡秀丽的自然景色,流露出了对家乡的喜爱心情。( )答案 解答题目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描写了晓光晨雾与天空的碧色相互烘染,色彩艳美的景象,同时点明了时间,也交代了石湖位置之所在。B颔联第一句中的“半出”一词写行人在茂密深秀的水稻中露出半截身子,表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C颔联第二句写一只白鹭在长满菱叶的池塘里夜宿,显得有些孤单落寞,暗合诗人此时的处境与心境。D颈联第二句写自己碰见老人,仔细辨认,吃惊地发现
8、原来他是自己从前的邻居,表明诗人已与石湖阔别多年。答案 C解析 C 项“孤单落寞,暗合诗人此时的处境与心境”错,从诗歌整体来看,该诗写诗人回到石湖的欣喜之情,没有“孤单寂寞”之意。2诗的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 分)答: 答案 (1)视听结合,有声有色,写出了柳树的高大葱茏,蝉声的清脆喧鸣;(2)两句运用对比,表现了今夕变化之大,惊喜之情溢于言表,似在惋惜自己没有早日回到石湖;(3)以景结情,表现出诗人对石湖美景的喜爱,让人回味无穷。解析 答题区间是“尾联” ,考生首先点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表达效果。 “当时”写以前, “无数” “翠扫空”写如今,形成对比;“鸣蜩
9、”与“翠扫”视听结合;“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以景结情,抒写诗人的喜悦之情。【白话诗歌】 旭日初照,晓雾迷漾,青红映衬碧空;石湖坐落在横塘岸西、越城之东。稻花浪上闪露出行人的半截身影;池中菱叶映衬宿鹭白羽格外鲜明。信步而行就能自知旧日熟识的途径;令人惊心的是着意辨识的竟是昔时的邻翁。斜桥水畔的柳树,当年亲手所种;如今已是蝉声喧鸣,翠枝拂空。 读写结合最爱是故乡最美是家乡,最爱是故乡。范成大在清新自然的诗句中,把自己完全交给感情,写出了不事雕琢的诗篇。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或多或少、或远或近、或短暂或4漫长地要离开自己的家乡,青春年少时义无反顾匆匆忙忙地奔赴自己梦想中的地方,
10、在异国他乡不知疲惫地为学业为事业劳碌奔波。然而每个人在面对漫漫长夜时,总会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的亲人,十里画廊,还有那一碗老臊粉,一杯香醇米酒,故乡泥土的芬芳总会沁入我们的心脾。走得越远就越看见故乡,看得越多就越想回故乡。最爱是故乡,一草一木都在我们心上,无声的土地告诉我们,故乡是最美的地方三、(2019江西重点高中协作体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安定城楼 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 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 竟未休。注 公元 838 年,李商隐入节度使王茂元幕下做幕僚,同年,李
11、商隐参加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时,受到朋党势力的排斥,不幸落选。本诗即写于此时。王粲:东汉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但并不得志。他曾于春日作登楼赋 ,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江湖、扁舟:此联使用春秋时代范蠡的典故;范蠡佐越王勾践, “既雪会稽之耻” “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见史记货殖列传)。鹓雏:鹓雏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 “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 检验读懂根据诗歌内容填空。1此诗首二句写登楼所见之景: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以下六句的豪情壮志、无穷感慨都由此生发。2 “更
12、”字借王粲十七岁时远游荆州,十五年间不被重用,理想终于落空,英年早逝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前途的隐忧。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 “涕”字既是对贾谊上疏论时事,却没被当权者采纳的惋惜,又是对自己报国无门的感叹。( )答案 解析 应该是“虚”字。2贾谊和王粲这两人都是怀才不遇,忧时念国而无可奈何,李商隐在自己落第远游的时候和这两个历史人物产生了共鸣,引古人自况,表达自己不幸的遭遇。( )答案 解答题目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本诗极具李商隐诗歌“使典用事以抒情言志”的特色,使用了多个典故,盘郁顿挫,表达了丰富而深厚的思想感情。B首联点题,上句以夸张之笔极写安定城楼高拔且连续
13、绵延的气势,下句则描绘了一5幅绿树与洲渚接连一片的阔大之景,乃登楼之所见。C颔联用典,既有人生失意之悲,更通过“王粲春来更远游”一句表达自己振作精神、重整旗鼓之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D尾联用庄子寓言之典,把朝廷的禄位比作腐臭的老鼠,用鹓雏,也就是凤凰自比,这是诗人对自己清高自守的人格的自况。答案 C解析 C 项“王粲春来更远游 ”一句主要还是诗人的身世自况,以寄人篱下的王粲自比,情感没有那么积极,表达的是对前途的隐忧。颈联表达的情感较为积极,说自己总想着年老时归隐江湖,但必须等到把治理国家的事业完成,功成名就之后才行。2通读全诗,说说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试简述之。(6 分)答: 答案
14、(1)怀才不遇之悲。通过贾谊、王粲的典故。(2)想要扭转乾坤,但并不贪恋禄位的崇高理想。通过范蠡功成身退、泛舟湖上之典。(3)清高自守的人格自况,对猜忌小人的无情嘲讽。通过庄子寓言。解析 三、四句先以两位古人自比。贾谊上治安策 ,不为汉文帝所采纳,因治安策开头有“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之语,故谓“虚垂涕” ;作者应博学宏词科试而名落孙山,其心境与贾谊上书未果同样萦纡抑郁。王粲避乱至荆州,依刘表,作者入王茂元幕,都属寄人篱下。五、六句揭露志趣和抱负。因为如果没有永忆江湖的志趣,便成为争名逐利的禄蠹巧宦,就不会有欲回天地的宏愿。七、八句借庄子寓言表示自己鄙视功名利禄,正告他人不要妄加猜测。据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第二 古诗文 阅读 专题 三微案 特色 11 古代 诗歌 鉴赏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