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九)追根知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含解析).doc
《(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九)追根知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九)追根知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追根知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1铊(Tl)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 A级危险品。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Tl 3 2Ag= =Tl 2Ag ,Ag Fe 2 =AgFe 3 ,Fe2Fe 3 =3Fe2 。下列离子氧化性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ATl 3 Fe 3 Ag BFe 3 Ag Tl 3CTl Ag Fe 2 DTl 3 Ag Fe 3解析:选 D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2下列化学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FeBr2、FeI 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 、Br 、Fe 2B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Na
2、Cl、NaBr 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Cl 、Br C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Fe3 、Cu 2 的溶液中加入铁粉:Cu 2 、Fe 3D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H 、Al 3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溶液:H 、Al 3 、Al(OH) 3解析:选 D 还原性:I Fe 2 Br ,I 、Fe 2 、Br 的物质的量相等,通入氯气时,被氧化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I 、Fe 2 、Br ,A 错误;溴化银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银,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NaCl、NaBr 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首先生成溴化银沉淀,B 错误;氧化性:Fe 3 Cu 2 ,含等物质的量的 Fe3 、Cu 2 的溶液中加入铁粉,
3、首先发生 Fe3 与铁的反应,C 错误;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H 、Al 3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溶液,首先发生H 的中和反应,然后 OH 与 Al3 反应生成 Al(OH)3沉淀,最后 Al(OH)3溶解生成NaAlO2,D 正确。3已知:向 KMnO4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向 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取实验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 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 Cl 2Fe 3 I 24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C实验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D实验证明 Fe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4、解析:选 A 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说明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强于氯气,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三价铁离子,说明三价铁离子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A 项正确;三个反应都为氧化还原反应,B 项错误;根据氧化性强弱顺序,氯气能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能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C 项错误;实验证明亚铁离子有还原性,不能证2明其有氧化性,D 项错误。4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2FeCl 32KI= =2FeCl22KCl I 2;2FeCl 2Cl 2=2FeCl3;2KMnO 416HCl(浓)=2KCl2MnCl 25Cl 28H 2O。若某溶液中含有 Fe2 、Cl 和 I ,要除去 I 而不氧
5、化Fe2 和 Cl ,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ACl 2 BKMnO 4CFeCl 3 DHCl解析:选 C 由知氧化性:Fe 3 I 2,还原性:I Fe 2 ;由知氧化性:Cl 2Fe3 ,还原性:Fe 2 Cl ;由知氧化性:MnO Cl 2,还原性:Cl Mn 2 ;由此推知4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MnO Cl 2Fe 3 I 2,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I Fe 2 Cl Mn 2 。所4以 KMnO4可氧化 Cl 、Fe 2 及 I ,Cl 2可氧化 Fe2 及 I ,FeCl 3只能氧化 I 。5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序号 氧化剂 还原剂 其他反应物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6、Cl2 FeBr2 / Fe3 、Br 2 KClO3 浓盐酸 / Cl2 KMnO4 H2O2 H2SO4 O2 Mn2A反应中,当只有少量 Cl2时,发生反应Cl22Fe 2 =2Fe3 2Cl B氧化性强弱比较:KClO 3Fe 3 Cl 2Br 2C中反应的还原产物是 KCl,电子转移数目是 6e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O 3H 2O26H =2Mn2 4O 26H 2O4解析:选 A 还原性:Fe 2 Br ,当只有少量 Cl2时,氯气优先氧化 Fe2 ,A 正确;由表中信息可知,氧化性:KClO 3Cl 2Br 2Fe 3 ,B 错误;浓盐酸与氯酸钾的反应中,KCl既不是氧化
7、产物又不是还原产物,生成 3 mol Cl2时,转移电子数是 5NA,C 错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O 5H 2O26H =2Mn2 5O 28H 2O,D 错误。46ClO 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2KClO 3H 2C2O4H 2SO4 2ClO2K 2SO42CO 22H 2O。据此,下列说= = = = = 法不正确的是( )AKClO 3发生还原反应BH 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CH 2C2O4的氧化性强于 ClO2的氧化性D每生成 1 mol ClO2,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 6.0210233解析:选 C A 项,KClO
8、 3中 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 KClO3发生还原反应;B 项,H2C2O4中 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 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C 项,H 2C2O4为还原剂,ClO 2为还原产物,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可知 H2C2O4的还原性强于 ClO2的还原性;D项,KClO 3中 Cl元素的化合价为5 价,生成的 ClO2中 Cl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所以每生成 1 mol ClO2,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约为 6.021023。7已知:I (样品)IO I2;I 2 I 。则下列说法 过 量 Br2 3 盐 酸 酸 化 KI 然 后 调 节 pH 7 煮 沸 除 Br2 Na2S2
9、O3 正确的是( )A上述转化说明还原性:I Na 2S2O3Br B每生成 1 mol IO ,同时反应 2.5 mol Br23C生成 I2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15D有氧化产物 Br 生成解析:选 C 由I (样品) IO 可得还原性 I Br ,再由I 2 I 可 过 量 Br2 3 Na2S2O3 得还原性 Na2S2O3I ,则 I 、Br 、Na 2S2O3三者之间的还原性大小顺序为Na2S2O3I Br ,A 错误;由得失电子守恒可得生成 1 mol IO , 1 mol5(1)3 n(Br2)2即 n(Br2)3 mol,B 错误;生成 I2的反应为 IO 5
10、I 6H =3I23H 2O,3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15,C 正确;Br 是还原产物,D 错误。8.(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在处理废水时某反应体系中有 6种粒子:N2、HCO 、ClO 、CNO 、H 2O、Cl ,在反应过程中部分离子浓度与反应进程关系如图所3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上述反应体系中,CNO 是氧化剂B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C在标准状况下,产生 4.48 L N2时转移 0.8 mol电子D上述反应中,只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解析:选 D 依题意,ClO 是反应物,HCO 是产物。所以,离子反应为 2CNO 33ClO H
11、 2O=N23Cl 2HCO 。在该反应中,CNO 是还原剂,A 项错误;还原产物是3Cl ,氧化产物是 N2,B 项错误;CNO 中氮元素为3 价,碳元素为4 价,在反应过程中碳元素、氧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生成 1 mol N2转移 6 mol电子, n(N2)0.2 mol,故生成 0.2 mol N2时转移 1.2 mol电子,C 项错误;上述反应4.48 L22.4 Lmol 14中,氯元素、氮元素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 项正确。9向 Fe(NO3)3溶液中加入 Na2SO3溶液,依次发生两个反应:2Fe 3 SO H 2O=2Fe2 SO 2H ;23 243Fe 2 NO 4H
12、 =3Fe3 2H 2ON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 发生了还原反应23B由反应顺序知氧化性:Fe 3 HNO 3CNO 是氧化产物D向 KNO3与 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Na2SO3溶液后也会发生、两个反应解析:选 D SO 中 S元素化合价从4 价升高到6 价,发生了氧化反应,A 错误;23由反应可知氧化性:Fe 3 HNO 3,B 错误;硝酸是氧化剂,NO 是还原产物,C 错误;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知向 KNO3与 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Na2SO3溶液后也会发生、两个反应,D 正确。10.(2019濮阳一中二检)向 FeBr2、FeI 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
13、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曲线 d代表溶液中 Br 变化情况B原溶液中 FeI2的物质的量为 2 molC原溶液中 n(Fe2 ) n(Br )23D当通入 2 mol Cl2时,溶液中离子反应为 2I 2Fe 2 2Cl 2=I22Fe 3 4Cl 解析:选 B 因还原性:I Fe 2 Br ,故通入氯气时,被氯气氧化的顺序依次是I 、Fe 2 、Br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d 代表 Br 变化情况,A 正确;a 代表的是 I 的变化情况, n(I )2 mol,则 n(FeI2)1 mol,B 错误;b 代表 Fe2 变化情况,n(
14、Fe2 )4 mol,d 代表 Br 变化情况, n(Br )6 mol,两者物质的量比值为4623,C 正确;加入 2 mol Cl2,I 全部被氧化,部分 Fe2 被氧化,因此离子反应为 2I 2Fe 2 2Cl 2=I22Fe 3 4Cl ,D 正确。11某离子反应中涉及 H 、Bi 3 、MnO 、BiO 、Mn 2 、H 2O六种粒子。其中 c(MnO4 3)随反应进行逐渐增大。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4A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 Bi3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2C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D若有 1 mol还原剂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5 mol解析:选 C c(MnO
15、)随反应进行逐渐增大,说明 MnO 是生成物,则 Mn2 为反应物,4 45Mn元素化合价升高,故具有氧化性的 BiO 为反应物,由 Bi原子守恒可知 Bi3 是生成物,3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 5BiO 2Mn 2 14H =5Bi3 2MnO 7H 2O。Bi 元素的化合3 4价降低,则 Bi3 是还原产物,故 A正确;Mn 元素化合价升高,则 Mn2 为还原剂,Bi 元素化合价降低,则 BiO 为氧化剂,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2,故 B正确;3由离子方程式可知,反应消耗 H ,溶液酸性明显减弱,故 C错误;Mn 元素化合价由2 价升高到7 价,则若有 1 mol还原剂参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跟踪 检测 追根 反应 氧化 还原 规律 应用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9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