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四十)专题研究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doc
《(新课改省份专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四十)专题研究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省份专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四十)专题研究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跟踪检测(四十) 专题研究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1下列仪器名称为“滴定管”的是( )解析:选 D D 为碱式滴定管。2用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溶液时,下列仪器不能用所盛溶液润洗的是( )A酸式滴定管 B碱式滴定管C锥形瓶 D移液管解析:选 C 酸式滴定管盛放标准酸溶液,需要润洗 23 次,若不润洗,消耗标准酸偏多,故 A 不选;碱式滴定管可量取碱溶液,若不润洗,消耗标准酸偏少,故 B 不选;锥形瓶不能润洗,若润洗,消耗标准酸偏多,且锥形瓶中有少量水对实验无影响,故 C 选;移液管可量取碱溶液,若不润洗,消耗标准酸偏少,故 D 不选。3(2017浙江 11 月选考)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使
2、酚酞变红的是( )ANaOH BNa 2CO3 CNaCl DNH 3解析:选 C A 选项,NaOH 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B 选项,Na 2CO3水溶液中CO 水解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C 选项,NaCl 水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D 选项,23氨气与水反应变为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4准确移取 20.00 mL 某待测 HCl 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0.100 0 molL1 NaOH 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 NaOH 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 NaOH 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 pH 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
3、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解析:选 B A 项,滴定管用水洗涤后,还要用待装溶液润洗,否则将要引起误差,错误;B 项,在用 NaOH 溶液滴定盐酸的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由酸性逐渐变为中性,溶液的pH 由小变大,正确;C 项,用酚酞作指示剂,锥形瓶中溶液应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时才能停止滴定,错误;D 项,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碱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错误。5.H2S2O3是一种弱酸,实验室欲用 0.01 molL1 的 Na2S2O3溶液滴定 I2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I22Na 2S2O3=2NaINa 2S4O6
4、,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该滴定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2BNa 2S2O3是该反应的还原剂C该滴定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D该反应中每消耗 2 mol Na2S2O3,电子转移数为 4 mol解析:选 B 溶液中有单质碘,应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碘与硫代硫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反应终点时,单质碘消失,蓝色褪去,故 A 错误;Na 2S2O3中 S 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故 B 正确;Na 2S2O3溶液显碱性,应该用碱式滴定管,故 C 错误;反应中每消耗 2 mol Na2S2O3,电子转移数为 2 mol,故 D 错误。6用已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测定某 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如图所
5、示,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选项 锥形瓶中溶液 滴定管中溶液 选用指示剂选用滴定管A 碱 酸 石蕊 乙B 酸 碱 酚酞 甲C 碱 酸 甲基橙 乙D 酸 碱 酚酞 乙解析:选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酸、碱式滴定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而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指示剂应选择颜色变化明显的酚酞或甲基橙,不能选用石蕊。7实验室现有 3 种酸碱指示剂,其 pH 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用 0.100 0 molL1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CH3COOH 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
6、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解析:选 D NaOH 溶液和 CH3COOH 溶液恰好反应生成 CH3COONa 时,CH 3COO 水解使溶液显碱性,而酚酞的变色范围为 8.210.0,故选用酚酞作指示剂。38下列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待测液浓度时,装标准液的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B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待测液浓度时,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水洗后用待测液润洗23 次C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溶液缓慢倒入酸溶液中D用蒸馏水湿润的 pH 试纸测
7、定硫酸钠溶液的 pH解析:选 D A、B 项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C 项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D 项无影响,原因是硫酸钠溶液显中性。9某学生以酚酞为指示剂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0.100 0 molL1 盐酸的体积/mL滴定次数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第一次 25.00 0.00 27.45第二次 25.00 0.00 30.30第三次 25.00 0.00 27.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溶液从无色刚好变成红色时,则达到滴定终点B该氢氧化钠溶液中 c(NaOH)0.110 0 molL 1C滴
8、定达到终点时,滴定管尖嘴有悬液,则测定结果偏低D实验中锥形瓶应用待测氢氧化钠溶液润洗解析:选 B 盐酸滴定 NaOH,NaOH 遇酚酞变红,滴定终点时变为无色,故 A 错误;由表格数据可知,第二次误差较大舍去, V(HCl) mL27.50 mL,由 c 酸 V 酸27.45 27.552 c 碱 V 碱 可知, c(NaOH) 0.110 0 molL1 ,故 B0.100 0 molL 10.027 50 L0.025 L正确;滴定达到终点时,滴定管尖嘴有悬液, V(HCl)偏大,由 c 酸 V 酸 c 碱 V 碱 可知,c(NaOH)偏大,故 C 错误;锥形瓶若用待测氢氧化钠溶液润洗,消
9、耗 V(HCl)偏大,由 c 酸 V酸 c 碱 V 碱 可知, c(NaOH)偏大,故 D 错误。10.如图曲线 a 和 b 是盐酸与 NaOH 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 1BP 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C曲线 a 是盐酸滴定 NaOH 的滴定曲线4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解析:选 B 根据曲线 a 知,滴定前盐酸的 pH1, c(HCl)0.1 molL1 ,A 错误;P 点表示盐酸与 NaOH 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B 正确;曲线 a 是 NaOH 溶液滴定盐酸的曲线,曲线 b 是盐酸滴定 NaOH 溶液的曲线,C 错误;
10、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可以用酚酞作指示剂,D 错误。11(2018浙江 11 月选考)常温下,分别取浓度不同、体积均为 20.00 mL 的 3 种HCl 溶液,分别滴入浓度为 1.000 molL1 、0.100 0 molL1 和 0.010 00 molL1 的NaOH 溶液,测得 3 个反应体系的 pH 随 V(NaOH)的变化的曲线如图,在 V(NaOH)20.00 mL前后出现突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 种 HCl 溶液的 c(HCl):最大的是最小的 100 倍B曲线 a、b、c 对应的 c(NaOH):abcC当 V(NaOH)20.00 mL 时,3 个体系中均满足:
11、c(Na ) c(Cl )D当 V(NaOH)相同时,pH 突跃最大的体系中的 c(H )最大解析:选 D A 选项,由图像可知,a 的起点 pH0,故 a 曲线的 HCl 溶液浓度为1.000 molL1 ,b 的起点 pH1,故 b 曲线的 HCl 溶液浓度为 0.100 0 molL1 ,c 的起点 pH2,故 c 曲线的 HCl 溶液浓度为 0.010 00 molL1 ,正确;B 选项,由题意可知,在 V(NaOH)20.00 mL 前后三者都出现突跃,故浓度大的酸对应浓度大的碱,正确;C 选项,a、b、c 三者反应得到的都是 NaCl 溶液,均存在 c(Na ) c(Cl ),正确
12、;D 选项,由图像可知,a 曲线突跃最大,当 V(NaOH)20.00 mL 时, a、b、c 三者此时都是 NaCl 溶液,都是中性溶液,故三个体系中 c(H )相同,错误。12常温下,用 0.10 molL1 NaOH 溶液分别滴定 20.00 mL 0.10 molL1 HCl 溶液和 20.00 mL 0.10 molL1 CH3COOH 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 2 是滴定盐酸的曲线5B a 与 b 的关系是 a bCE 点对应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可能为c(CH3COO ) c(Na ) c(H ) c(OH )D这两次滴定都可以用甲基橙作为指
13、示剂解析:选 C 如果酸为强酸,则 0.10 molL1 酸的 pH 为 1,根据酸的初始 pH 知,图1 为盐酸的滴定曲线,故 A 错误;根据图 1 知, a 点 NaOH 溶液的体积是 20.00 mL,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恰好反应生成强酸强碱盐,其溶液呈中性;醋酸溶液中滴入 NaOH 溶液,醋酸钠溶液呈碱性,所以 b 点 NaOH 溶液的体积小于 20.00 mL, a b,故 B 错误;E 点溶液的成分为醋酸钠和醋酸,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钠的水解程度,盐类水解程度较小,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为 c(CH3COO ) c(Na ) c(H ) c(OH ),故C 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省份 专版 2020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跟踪 检测 四十 专题研究 酸碱 中和 滴定 及其 拓展 应用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