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讲反侵略、求解放的斗争(含历次对外战争)试题必修1.doc
《(通用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讲反侵略、求解放的斗争(含历次对外战争)试题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讲反侵略、求解放的斗争(含历次对外战争)试题必修1.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一讲 反侵略、求解放的斗争(含历次对外战争)一、 单项选择题1. (2019河南中原名校联考)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又被英国称“通商战争”,英国人如此看待这场战争是为了 ( )A. 肯定战争的正义性 B. 强调战争爆发原因C. 粉饰侵略战争性质 D. 纪念这次战争影响2. (2018河南八市测评)1842 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 )A. 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B. 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C. 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D. 历史解释和历史结论3. (2018河北邢台质检)上海县志记载:“当时划定此
2、界,系允许外人于此界内可以随便寄居,非即将此界交于外人管理,则当时所谓开埠者,尚未至喧宾夺主,而租借二字之名词亦未成立也。 ”这表明租界设立之初 ( )A. 英国人在租界受到完全限制B. 英国人已经获得领事裁判权C. 租界主权仍在中国手中D. 上海尚未成为通商口岸4. (2018福建莆田 3月质检)1842 年 9月,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两江总督牛鉴联名向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发出照会。照会第 8条规定“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明定章程,英商由英国自理,内民由内地惩办” 。这说明当时 ( )A. 外国已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B. 涉外司法诉讼以商贸纠纷为主C. 中国的涉外法律较西方先
3、进D. 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5. (2018湖南怀化三模)中英天津条约第十六款规定:“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中国人欺凌扰害英民,皆由中国地方官自行惩办。两国交涉事件,彼此均须会同公平审断,以昭允当。 ”这一规定表明 ( )A. 被告人适用英国法律 B. 被告人由中国政府管辖C. 案件由中英两国会审 D. 治外法权的进一步强化6. (2018河南郑州一模)清朝立国之初,中央设有礼部和理藩院。负责接待藩邦、属国或外国的贡使,处理一切“夷务” 。1861 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管各种“洋务” 。1901 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反映了 ( )A.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
4、提高B. 天朝上国观念逐步瓦解C. 近代外交的理念渐趋成熟D. 学习西方逐渐成为共识7. (2018山东济宁一模)关于丰岛海战的发生时间,据日本海军司令部编写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载:“七时五十二分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应战。 ”我国史学研究者根据中文记载,尤其是济远航海日志,考定:首先发炮的是吉野,时间为七时四十五分,济远发炮时间确是七时五十二分,却是为了自卫还击。史学界的这一考定 ( )A. 揭示了日本蓄谋已久的侵华企图B. 说明了日本是甲午战争的真正挑起者C. 反映出中国是甲午战争的受害者D. 论证了日本在海战中占据优势的原因28. (2018福建泉州质检)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举国上下
5、都相当乐观。清政府的士大夫看来,日本的海军跟北洋水师比起来不值一提,日本的陆军也根本不是湘军、淮军的对手。清政府把临时招来的新兵调往前线。这种情况表明,中国 ( )A. 近代化努力收效巨大 B. 清军训练有素C. 自信轻敌的乐观情绪 D. 民族意识觉醒9. (2019河北廊坊示范高中联考)日本帝国主义割占台湾初期一直由武官实施军事统治。1898年,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公布了匪徒刑罚令,把反日的台湾民众一律当作土匪来处置。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 清政府丧失维护统治的能力B. 日本侵略台湾蓄谋已久C. 台湾人民具有强烈的反殖民精神D. 日本实行依法治台策略10. (2018河南郑州一模)18
6、99 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 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 “门户开放”只是一项原则宣言,美国既不打、也没有力量强制推行。但奇怪的是,在宣布这项政策后,其他各国瓜分中国的趋势确实缓和了下来。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A. 清政府对义和团由扶持到绞杀B. 美国的军事威慑迫使各国让步C. 列强希望清政府平稳地推行改革D. 列强在华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11. (2018河南中原名校二模)下表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兵力统计表。此表说明 ( )国家 兵力日军 8 000人俄军 4 800人英军 3 000人美军 2 100人法军 800人奥
7、地利军 58人意大利军 53人A. 当时日本是侵华的主谋B.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C. 列强侵华达成利益一致D. 清政府成为列强代理人12. (2018山西太原期末)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 )A. 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 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C. 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二、 非选择题13. (2018福建厦门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王朝的对外政策,服从于“以德抚远”的政治目标,希望建构一个以中国古代王朝为中心,
8、具有共同道义和文化基础的稳定的国际体系。汉代外交“临西海而望大秦”3,使节出使各国,“远人宾服” 。唐代时,要求选派的对外使节,“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都城长安各国使节云集。明初朝廷四处宣谕,“有贡必封” 。清初,顺治曾诏谕:“南海诸国,有能倾心向化、称臣入贡者,与朝鲜一体优待。 ”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成功经验来看,建构东亚世界更主要是依靠先进的制度、法律、文化和技术,使得周邻国家受到吸引而自愿输入移植。中国古代王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点是和平的文化影响,而非武力的征服和领土的扩张;是国际体系的领导者和维护者,而非统治者和掠夺者。摘编自韩昇中国古代的外交实践及其基本原则等材料二 184
9、2 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庚申之役后,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京常驻,但对遣使驻外无意执行。1864 年,总理衙门将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1875 年,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使英。甲午惨败,清廷被迫承认朝鲜为自主之国。庚子国变后,清廷广兴新式学堂,鼓励有志青年留学西洋,新式人才逐渐成为驻外使臣来源的主流。1901 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1911 年,外务部职能趋于简化,“大臣掌主交涉,昭布德信,保护侨人佣客,以慎邦交” 。摘编自何新华中国外交史(从夏至清)(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外交的特点。(2) 根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四 单元 近代中国 反侵略 民主 潮流 解放 斗争 历次 对外 战争 试题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3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