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9年高中物理第十八章原子结构第2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5.doc
《(浙江专版)2019年高中物理第十八章原子结构第2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2019年高中物理第十八章原子结构第2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5.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探新知基础练1汤姆孙于 1898 年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镶嵌在球中。2汤姆孙的原子模型,小圆点代表正电荷,大圆点代表电子。3汤姆孙的原子模型被称为“西瓜模型”或“枣糕模型” ,该模型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但后来被 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辨是非(对的划“” ,错的划“”)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2汤姆孙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释疑难对点练汤姆孙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电子像枣糕一样镶嵌在原子里。均匀分布和镶嵌都没有说它是固定的,实验证明它是高速运转的。这虽是一个错误
2、的模型推论,但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提出原子由电子和带正电的物质两部分组成。这是对物理学做出的重大贡献。试身手1以下说法中符合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是( )A原子中的正电部分均匀分布在原子中B原子中的正电部分集中在很小的体积内C电子在原子内可以自由运动D电子在原子内不能做任何运动解析:选 A 在汤姆孙原子模型中,正电荷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电子镶嵌在原子中,但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它可以振动,故只有选项 A 正确。 粒子散射实验探新知基础练- 2 -1 粒子 粒子是从放射性物质中发射出来的快速运动的粒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质量为氢原子质量的 4 倍。2实验方法用 粒子源发射的 粒子束轰
3、击金箔,用带有荧光屏的放大镜,在水平面内不同方向对散射的 粒子进行观察,根据散射到各方向的 粒子所占的比例,可以推知原子中正、负电荷的分布情况。3实验结果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 粒子(约占八千分之一)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 90,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 。4汤姆孙模型的困难(1) 粒子的大角度偏转不可能是电子造成的。(2) 粒子偏转的主要原因应是具有原子的大部分质量的带正电部分的作用,但正电荷的均匀分布对 粒子运动的影响不会很大。所以,汤姆孙模型无法解释大角度散射的实验结果。辨是非(对的划“” ,错的划“”)1 粒子散射实验中,大部分
4、 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大角度偏转。()2卢瑟福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估测了原子核的大小。()释疑难对点练对 粒子散射实验的认识1装置放射源、金箔、荧光屏等,如图所示。2现象及解释(1)绝大多数的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大多数 粒子离金原子核较远。(2)少数 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发生较大偏转的 粒子是由于离金原子核较近,库仑斥力较大。(3)极少数 粒子偏转角度超过 90,有的几乎达到 180。正对或基本正对着金原子核入射的 粒子在库仑斥力作用下先减速至较小速度然后加速远离金原子核。- 3 -3实验的注意事项(1)整个实验过程在真空中进行。(2)金箔需要做得很薄, 粒子才能穿过。(3)使用
5、金箔的原因是金的延展性好,可以做得很薄。另外一点就是金的原子序数大, 粒子与金核间的库仑斥力大,偏转明显。试身手2当 粒子穿过金箔发生大角度偏转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先受到原子核的斥力作用,后受原子核的引力作用B 粒子一直受到原子核的斥力作用C 粒子先受到原子核的引力作用,后受到原子核的斥力作用D 粒子一直受到原子核的斥力,速度一直减小解析:选 B 粒子与金原子核带同种电荷,两者相互排斥,故 A、C 错误,B 正确; 粒子在靠近金原子核时斥力做负功,速度减小,远离时做正功,速度增大,故 D 错误。 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探新知基础练1核式结构模型(1)内容:原子中带正电部分的体
6、积很小,但几乎占有全部质量,电子在正电体的外面运动。正电体的尺度是很小的,被称为原子核。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因而被称为核式结构模型。(2)对 散射实验的解释正电体很小,当 粒子进入原子区域后,大部分离正电体很远,受到的库仑斥力很小,运动方向几乎不改变,只有极少数 粒子在穿过时距离正电体很近,受到很强的库仑斥力,发生大角度散射。2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1)原子内的电荷关系:各种元素的原子核的电荷数与含有的电子数相等,非常接近于它们的原子序数。(2)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的电荷数就是核中的质子数。(3)原子核的大小:实验确定的原子核半径 R 的数量级为 1015 m,而原子的半
7、径的数量级是 1010 m。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的。辨是非(对的划“” ,错的划“”)1卢瑟福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2卢瑟福认为原子核很小,集中了原子所有质量和正电荷。()3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已经完美了。()- 4 -释疑难对点练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依据1电子不可能使 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 粒子跟电子碰撞过程中,两者动量的变化量相等。由于 粒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 7 300 倍,在碰撞前后,质量大的 粒子速度几乎不变,而质量小的电子速度要发生改变。因此, 粒子与电子正碰时,不会出现被反弹回来的现象。发生非对心碰撞时, 粒子也不会有大角度的偏转。可见,电子
8、使 粒子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上的改变都是十分微小的。2按照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正电荷在原子内部均匀地分布, 粒子穿过原子时,由于 粒子两侧正电荷对它的斥力有相当大一部分互相抵消,使 粒子偏转的力也不会很大。 粒子的大角度散射现象,说明了汤姆孙提出的“枣糕模型”不符合原子结构的实际情况。3实验中发现少数 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反弹回来,表明这些 粒子在原子中的某个地方受到了质量、电荷量均比它本身大得多的物体的作用。4金箔的厚度大约是 1 m,金原子的直径大约是 31010 m。绝大多数 粒子在穿过金箔时,相当于穿过几千个金原子的厚度,但它们的运动方向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个现象表明了 粒子在穿
9、过时基本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说明原子中的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的质量和电荷量都集中在体积很小的核上。试身手3(多选)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A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做原子核B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D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旋转解析:选 ACD 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由此可见 B 选项错误,A、C、D 选项正确。对 粒子散射实验的理解典例 1 (多选)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学生们做 粒子散射
10、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 A、 B、 C、 D 四个位置时,关于观察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5 -A相同的时间内放在 A 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B相同的时间内放在 B 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放在 A 位置时稍少些C放在 C、 D 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D放在 D 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解析选 AD 由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论:绝大多数 粒子仍沿原方向运动,少数 粒子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极少数 粒子运动方向发生大角度的偏转,甚至是 180。由A、 B、 C、 D 的位置可知绝大多数 粒子打到 A 位置的荧光屏上,少数 粒子打到
11、B 位置的荧光屏上,而极少数 粒子能打到 C、 D 位置的荧光屏上,故选项 A、D 正确。(1)熟练记忆 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结果,重点把握几个关键词, “绝大多数” “少数”“甚至”等。(2) 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只能推测出原子的结构,不能证明原子及原子核的组成。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和原子核的组成1.原子的核式结构与原子的枣糕模型的根本区别核式结构 枣糕模型原子内部是非常空旷的,正电荷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里 原子是充满了正电荷的球体电子绕核高速旋转 电子均匀嵌在原子球体内2原子内的电荷关系:原子核的电荷数与核外的电子数相等,非常接近原子序数。3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的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版 2019 年高 物理 第十八 原子结构 原子 结构 模型 讲义 解析 新人 选修 _5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3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