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古诗五首习题课件语文版.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古诗五首习题课件语文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古诗五首习题课件语文版.ppt(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1古诗五首,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宁西南)人。唐朝浪漫主义大诗人,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常建,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杜陵野客。巩县(今河南巩县)人,其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现存诗约1400多首。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时官至丞相,后被封为魏王,
2、其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其代表作品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等。,主题解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心。 登飞来峰:作者登塔远望,表现了他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胸怀。 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五言律诗通过写破山寺后禅院的清静,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之情。 望岳:诗人由望岳而想到将来登岳的情景,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观沧海:借景抒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和抱负。,结构图解,难点突破 1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作者怎
3、样的精神和气概? 生:这两句写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生: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这是何等的气魄啊!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di,z,ji,chn,s,sng,dn,qn,B,3将下列对应内容连线。 (1)观沧海 王安石 李太白集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曹操 杜少陵
4、集 (3)望岳 李白 全唐诗 (4)题破山寺后禅院 杜甫 王临川集 (5)登飞来峰 常建 乐府诗集 略,4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填写名句。 (1)诗境引人。“造化钟神秀,_”,那是明与暗的映衬,“_,洪波涌起”,那是风与浪的映衬。 (2)诗情动人。“我寄愁心与明月,_”,那是一片真挚的友情,一颗赤诚的心;“_,若出其中;星汉灿烂,_”,那是诗人英武壮阔的胸怀,是一统天下的宏大政治抱负。 (3)诗理感人。“不畏浮云遮望眼,_”,那是表达“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_,一览众山小”,那是表达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阴阳割昏晓,秋风萧瑟,随风直到夜郎西,日月之行,若出其里,自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21 古诗 习题 课件 语文版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