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三)水体运动规律(含解析).doc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三)水体运动规律(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三)水体运动规律(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练习(三) 水体运动规律读图填图回扣基础1水循环示意图的判读(1)写出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A 蒸发,B(或 D)降水,C 水汽输送,E 地表径流,F 植物蒸腾,G 地下径流,H 下渗。(2)在水循环类型 AB 环节组成的是海上内循环, 环节组成的是海陆间循环。环节组成的是 陆地内循环。(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此诗句中体现了水循环的降水、地表径流环节。(4)下列地理事项与水循环密切相关的是 B。A化石能源形成 B陆地水更新C风蚀城堡的形成 D极昼极夜的形成2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1)图中河流的补给类型有雨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2)若甲、乙两流量的变化是由人类活动
2、造成的,请分别列举造成甲、乙两流量变化的人类活动。甲:破坏森林植被、围湖造田、城市建设。乙:修建水库、退耕还湖(沼)、植树造林。(3)河流与地下水有互补作用,河流汛期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河流枯水期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3河流流量曲线图的判读2(1)图中河流汛期 A、B 的补给类型及季节:A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其补给量多少主要取决于冬季积雪量。B 雨水补给,夏秋季节,其补给量多少主要取决于降雨量。(2)该类型的河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4洋流分布图的判读(1)若图 1 中纬线为 2326N,则该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流动。若图 1 位于北大西洋,则 a 为墨西哥湾暖流(洋流),c
3、为加那利寒流(洋流)。(2)图 2 中洋流为加那利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3)若图 3 中 T1T 2,该洋流位于南(南、北)半球,属寒(寒、暖)流,该洋流自南向北流,若该洋流位于太平洋,该洋流为秘鲁寒流,形成世界上著名秘鲁渔场,其形成原因是上升补偿流将底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多,鱼类饵料丰富。(4)图 4 中甲图代表冬季,判断理由是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流动,此时南亚地区盛行东北季风。乙图代表夏季,判断理由是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此时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图中 A 处为季节性渔场,出现鱼汛应为北半球夏季,原因是夏季吹离岸风,形成上升补偿流,将海洋底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浮游生
4、物丰富、鱼类饵料丰富。3考点集训融会贯通考点一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2017 年 9 月 3 日 21 时 30 分,台风“玛娃”(强热带风暴)在广东省汕尾市登陆,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如图为与台风相关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1台风“玛娃”给广东省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的水循环环节是( )A BC D2为缓解台风对广东省造成的城市内涝,该省着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成后循环水量增加的环节是( )A BC D解析:1.B 2.D 第 1 题,台风“玛娃”给广东省带来洪涝灾害主要是因为台风从海洋带来的水汽在陆地形成的强降水。由图可知,为海域降水,为陆地降水,为地表径流,为地下径流
5、。第 2 题,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利于雨水下渗,增加地下径流。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曾号称“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但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等影响,出现大面积干涸。读图回答 34 题。3与洞庭湖大面积干涸最直接有关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与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水面蒸发与大气降水C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与大气降水D地表径流、大气降水与水汽输送4应用水循环原理,人们可以采取缓解或避免洞庭湖大面积干涸的措施有( )退田还湖,扩大湖区 控制渔业生产,减少湖面水汽蒸发 大力节水降耗,合理利用湖泊水资源 兴建水利枢纽,调节湖水蓄泄A B4C D解析:3.B 4.B 第 3 题,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和植物
6、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出现大面积干涸,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晴热高温气候,蒸发量增大,洞庭湖区域降水量严重偏低,湘资沅澧四水流域也持续少雨,导致洞庭湖水位不断下降。就现阶段看,气候原因应是洞庭湖水位下降的主因。另一原因是长江上游来水减少,导致径流量减少。所以与洞庭湖大面积干涸最直接相关的水循环环节有蒸发、降水、径流,故答案选 B。第 4题,兴建水利枢纽,调节湖水蓄泄,可以利用水库的作用增加湖泊的蓄水量,缓解洞庭湖干涸,正确;大力节水降耗,合理利用湖泊水资源,可以减少对湖水的引水量,因此可以增加湖水水量,正确;湖面水汽
7、的蒸发与温度有关,与渔业生产关系不大,错误;退田还湖,扩大湖区,是直接增加湖泊面积的措施,而不是增加湖泊水量的措施,错误,故正确,故选 B。考点二 河流补给和河流特征读我国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 56 题。5该地可能是( )A石家庄 B乌鲁木齐C香港 D三亚6造成该城市所在地区河流补给主要是( )A湖泊水 B地下水C大气降水 D季节性积雪解析:5.A 6.C 第 5 题,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7、8 月份,此时气温较高,雨热同期,最低月平均气温小于 0 ,故为温带季风气候。故选 A。第 6 题,该城市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所在地区河流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故选C。如
8、图示意洞庭湖水系上游一次洪水过程中洞庭湖出、入湖径流量的变化,读图完成79 题。57此次洪水过程中,洞庭湖汇入长江的湖口处水流速度最快的时刻出现在( )A甲乙 B乙丙C丙丁 D丁以后8洞庭湖水位最高的时刻是( )A甲 B乙C丙 D丁9随着退耕还湖面积的扩大,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洞庭湖径流的变化应是( )A湖泊峰值水位变高 B出湖径流量峰值提前C入湖径流量峰值增大 D出湖径流量峰值增大解析:7.B 8.B 9.C 第 7 题,洞庭湖汇入长江的湖口处水流速度最快时也就是出湖径流量最大时,出现在乙丙时间段。第 8 题,乙时刻之前入湖径流量一直大于出湖径流量,且入湖径流量出现峰值,洞庭湖水位一直上升;乙
9、时刻入湖径流量和出湖径流量相等;乙时刻之后,入湖径流量和出湖径流量呈波动变化,所以乙时刻洞庭湖水位最高。第 9 题,退耕还湖后洞庭湖的面积增大,蓄水能力增强,同样的洪水过程,湖泊峰值水位降低,A错。由于蓄水能力增强,出湖径流量峰值推后,且峰值减小,B、D 错。由于湖泊容量增加,入湖径流量峰值增大,C 项正确。考点三 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为南美洲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 1012 题。10图示洋流是( )A寒流,自北向南流动 B暖流,自北向南流动C寒流,自南向北流动 D暖流,自南向北流动11该洋流减弱可能导致( )A沿岸的气候变干变冷 B流经海域的水温上升C附近渔场的产量增加 D海洋污染物扩
10、散加快12图示渔场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6A寒暖流的交汇,汇集丰富的饵料B离岸风的吹拂,盛行上升补偿流C沿岸洋流强盛,带来温暖的海水D入海河流众多,带来丰富的养料解析:10.C 11.B 12.B 第 10 题,图示洋流位于南美洲西海岸,是秘鲁寒流,自南向北流动,C 对。A、B、D 错。第 11 题,该洋流减弱可能导致流经海域的水温上升,B 对。沿岸的气候变暖湿,A 错。附近渔场的产量减少,C 错。洋流流速慢,海洋污染物扩散减慢,D 错。第 12 题,图示渔场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离岸风的吹拂,盛行上升补偿流,B 对。只有单一寒流,没有暖流影响,A、C 错。入海河流少,D 错。图 1 为中纬度某海域
11、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图 2 为图 1 中甲海域沿纬线方向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图。两图中 b 温度值相等。据此完成 1314 题。13流经甲海域的洋流( )A为北半球暖流 B为南半球暖流C可能分布于北美洲西岸 D可能分布于南美洲西岸14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海轮沿洋流北上航速减缓B促进同纬度海陆间大规模水热交换C有利于大型渔场的形成D增加沿岸地区降水解析:13.D 14.C 第 13 题,读图 2 可知,甲海域浅层海水的温度比同纬度的其他海域温度低,判断流经甲海域的洋流为寒流,再结合图 1 可知,该海域位于南半球,可能分布于南美洲西岸。第 14 题,该洋流为南半球的寒流,受离岸风的影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练习 水体 运动 规律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