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单元质量检测(四)新人教版必修5.doc
《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单元质量检测(四)新人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单元质量检测(四)新人教版必修5.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单元质量检测(四)一、基础知识训练(12 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_,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_,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_,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A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B墨守成规 故步自封 抱残守缺C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D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解析:选 B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抱残守缺:形容保守
2、不知改进。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 “故步自封”偏重于不肯上进,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于按老规矩办事;“抱残守缺”偏重于不肯革新,不肯接受新事物。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宇宙之所以是这种样子的原因,是因为否则的话,我们就不会在这里观测它。B由此看来,热带沿海和岛屿周围,到处都能长出椰子树来,也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C克罗修斯以为这是指波斯帝国,殊不知正是他自己的王国要陷落,而他自己的下场是活活地在柴堆上受火刑。D腾讯无人机在研发初期,定位就与现在占市场主流的航拍无人机不同,他们的目标用户是大众消费群体。解析:选 C A 项
3、,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 ;B 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在“也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前加“这种现象”一类的词;D 项,表意不明,句中“他们”一词指代不明,产生歧义。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智能手表的续航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智能手表电池与其他电子元件一起拥挤在手表屏幕后方的狭小空间里,不但占据了大部分可用空间,其能提供的能量也十分有限。近来,研究者们发现,通过应用一种日本手工折纸的折叠技术,_。除了提高智能手表的性能,这种方式与标准的制造工艺兼容,可以制造更适合于其他各种各样的可穿戴电子产品的电池,比如跟踪健康相关数据的智能手环等。- 2 -A他们可以
4、把电池从容地放进表带,获得更多的储能空间,可拉伸也可弯曲B他们可以使电池可拉伸可弯曲,从而从容地放进表带,获得更多的储能空间C电池可以获得更多的储能空间,从而从容地放进表带,可拉伸也可弯曲D电池可以从容地放进表带,他们可以让其拉伸和弯曲来获得更多的储能空间解析:选 B 解答本题,应注意把握语段和空格前后的内容以及四个选项语句的特点等。语段表述的主要是智能手表的续航问题以及研究者们发现的相关解决办法,空格后的内容主要是解说使用折叠技术制造的电池的重要作用等。分析四个选项可知,所选语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这种电池可以从容地放到表带中;二是放到表带中的结果,即获得更多储能空间;三是电池可以放
5、到表带中的原因,即这种电池可拉伸可弯曲。具体分析这三个方面的逻辑关系可知 B 项正确。4日前, 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出新招,拾金不昧者可获得相当于失物价值 10%的金钱奖励。消息一出,引发舆论热议,下面是四位网友留言,表意最准确鲜明、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3 分)( )A拾金不昧,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从失主角度看,东西失而复得,对归还者给予一定钱物表示感谢,似乎是人之常情。B拾金不昧有偿,是否就与传统美德相悖?是否就标志着道德的沦丧?是否不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一种获利手段?这些问题值得思考。C拾金不昧有奖与拾金不昧,二者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而是更加务实开放的伙伴关系
6、。拾金不昧有奖更接地气、更贴人心,我支持!D对于拾金不昧,有奖才是王道,神马都是浮云。子曾经曰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因此,对这一举措,我举双手赞成。解析:选 C C 项,通过比喻、拟人,鲜明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A 项, “似乎是人之常情”表意不鲜明,态度不明朗。B 项,观点不鲜明, “值得思考”未明确态度。D 项,采用网络用语,文白夹杂,表述不规范;且引用不准确,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出自后汉书(后汉书耿纯传:“重赏甘饵,可以聚人者也。 ”李贤注引黄石公记:“芳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二、阅读能力训练(42 分)(一)阅读下面作为生物的社会一文中的相关片段,完成
7、58 题。(18 分)用这种话来描绘人类是可以的。在他们最强制性的社会行为中,人类的确很像远远看去的蚁群。不过,如果把话反过来讲,暗示说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相当糟糕的态度。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们,昆虫好像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它们的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假如我们想从它们的活动中看出什么显示人类特点的东西,那就是在违反科学。- 3 -不过,让一个旁观者不这样看是很难的。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
8、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织巢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最让我们不安的是,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窠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一层,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我们不愿看到,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它们也决不可能跟我们相关。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还是存在。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不
9、能设想它头脑里想着很多。当然,就那么几个神经元,让几根纤维串在一块儿,想来连有什么头脑也谈不上,更不会有什么思想了。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的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只有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鸦鸦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就是它的心智。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规格的细枝,这时,所有成员立刻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后来,外墙的建筑就要完成,要盖顶
10、,细枝的规格要改变,于是,好像从电话里接到了新的命令,所有的工蚁又转而寻找新型号的细枝。如果你破坏了蚁丘某一部分的结构,数百只蚂蚁会过来掀动那一部分,移动它,直到恢复原来的样子。当它们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越过平地,翻过高墙,绕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白蚁有一个方面更为奇特:群体变大时,其智慧似乎也随之增加。小室里有两三只白蚁,就会衔起一块块土粒木屑搬来搬去,但并没有什么结果,什么也没有建造起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白蚁加入,似乎达到了某种临界质量或法定数,于是思维开始了。它们开始把小粒叠放起来,霎时间竖起一根根柱子,造成一个个弯度对称的美丽拱券。一个个穹顶小室组成的
11、晶状建筑出现了。迄今还不知道它们是怎样交流信息的,也无人明白,正在建造一根柱子的白蚁们怎样知道停止工作,全队转移到一根毗邻的柱子,而时候一到,它们又怎样知道把两根柱子合拢,做成天衣无缝的拱券。一开始使它们不再把材料搬来搬去,而是着手集体建筑的刺激物,也许是在它们的数目达到特定阈值时释放的外激素。它们像受了惊一样作出反应,它们开始骚动、激奋,然后就像艺术家一样开始工作。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 4 -5生物学界为什么认为“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的观点是“相当糟糕的态度”?(3
12、分)答: 解析:此题的答题区域在第段,根据第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原因。参考答案:因为生物学界认为昆虫的行为是绝对有异于人的,把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相联系是违反科学的。6结合文章内容回答:昆虫的哪些行为现象让我们“不安”?(4 分)答: 解析:此题的答题区域在第两段,让我们不安的动物有蚂蚁、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等,从它们的行为可概括出让我们“不安”的内容。参考答案:它们“什么都干”的行为太像人。好像没有思想的个体小生物,组成庞大动物体后,好像有了思想,行为步调一致。(意思对即可)7本文作为科普作品,幽默、风趣、有人情味是它的语言风格之一,请举例分析这种语言特点及其好处。(6 分)答: 参考答案
13、:语言特点:作者往往把生物的行为拟人化,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如说蚂蚁“捕捉奴隶” “使用童工” “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等等,就是把生物当作人来写,让人觉得亲切。好处:作为科普作品,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便于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能够化雅为俗,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意思对即可)8节选部分结尾说,虽然人类最具社会性,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 。本文介绍的昆虫生活对我们有什么警示?(5 分)答: 参考答案:昆虫作为个体是微不足道的,但随着群体的增大,智慧逐渐增强,显示出非凡的力量。人类往往盲目乐观自大,缺乏的正是这种联合
14、精神。因此,人类只有加强联合与团结,才能不断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意思对即可)(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911 题。(12 分)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蝇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号冠于昆虫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者家族,也是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地- 5 -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不过,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球上,它们就是蜉蝣。蜉蝣这种生物绝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当它们准备繁殖
15、时,便爬出水面,在水边的植物上蜕皮,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在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不久,雌虫产卵,刚刚脱离水面不过十几小时的蜉蝣们再次落回水中,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 ,而非“机翼” 。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几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
16、足够的刚性来应对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验。与鸟、蝙蝠的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昆虫与其他任何飞行动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蜓一般为每秒 200 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 1 000 次。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飞行可不是简单上下运动,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画八字形。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
17、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 3 倍的升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 8 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与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 2 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 1 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 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儿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料” ,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只小小的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 150 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 3 000 公里,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取材于王冬御风而行)9根据文意,
18、下列说法不能支持“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项是(3 分)( )A薄薄的翅由几丁质构成B不需要骨骼肌肉的支撑C柔韧性堪比碳纤维复合材料D液压管道增强了昆虫翅膀的刚性解析:选 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区间在第 3 段,原文为“几丁- 6 -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 ,因此 C 项“柔韧性堪比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不能支持“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说法。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昆虫最初驾驭“风帆”在水面上滑行,后来逐步从滑行演变到在空中飞行。B蜉蝣有翅后即升空飞行,虽然飞行的时间不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语文 第四 单元 质量 检测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