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9讲光合作用讲义(含解析)苏教版.docx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9讲光合作用讲义(含解析)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9讲光合作用讲义(含解析)苏教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9 讲 光合作用考纲要求 1.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B)。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C)。3.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b)。考点一 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及光合作用的结构基础1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连线)2光合色素由图可以看出:(1)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2)叶绿素对红光和蓝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的吸收量大,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3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1)结构模式图2(2)结构Error!决定(3)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1)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2)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都含
2、有镁元素( )(3)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4)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5)光合作用需要的色素和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和基质中( )(6)叶绿体内膜的面积远远大于外膜的面积( )下面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吉尔曼和萨克斯的实验示意图,请分析:(1)恩吉尔曼实验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上有什么巧妙之处?提示 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可以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2)恩吉尔曼实验要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排除氧气和除极细光束外的其他光的干扰。(3)萨克斯实验中进行“黑暗”处理的目的是什么?提示 消耗掉细
3、胞中原有的淀粉,防止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4)萨克斯实验中在染色前通常用酒精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目的是什么?提示 防止叶片中色素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干扰。(5)两实验设计中是如何形成对照的?提示 恩吉尔曼的实验中,照光处理与不照光、黑暗与完全曝光形成对照;萨克斯的实验中,暗处理的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形成对照。3命题点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分析1(2016全国,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
4、阻引起的答案 C解析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包括乙醇在内的有机溶剂中,A 项正确;镁作为细胞中的无机盐,可以离子状态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进而参与叶绿素的合成,B 项正确;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可见光不包括红外光和紫外光,C 项错误;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因没有光照而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使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现出来,因而叶片呈黄色,D 项正确。生命观念 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2(2018淮安模拟)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高等植物叶绿体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和均为选择透过性膜B上分布有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这些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C上
5、所含色素均含 Mg2 ,故缺 Mg2 时这些色素都无法合成D在上形成的产物H和 ATP 进入中为暗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答案 C解析 和分别为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膜结构均具有选择透过性,A 项正确;为类囊体,其上分布有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这些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所以叶片一般为绿色,B 项正确;叶绿素分子中含 Mg2 ,胡萝卜素、叶黄素中不含 Mg2 ,C 项错误;在类囊体上形成的产物H和 ATP 进入中为暗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D 项正确。命题点二 探究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分析43人们对光合作用这一重要生命现象的发现及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以下是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几个经典实验,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6、下列问题:实验一:普利斯特莱的实验密闭玻璃罩绿色植物蜡烛/小鼠蜡烛不易熄灭/小鼠不易窒息死亡。(1)本实验缺乏_组,应该如何改进?_。实验二:萨克斯的实验黑暗中饥饿处理的绿叶Error!(2)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因变量为_,实验组是_(填“曝光组”或“遮光组”)。(3)实验中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_。实验三:鲁宾和卡门的实验(4)鲁宾和卡门应用了_法追踪 CO2和 H2O 中的氧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5)写出光合作用总反应式,并用 18O 标明水中氧的转移途径:_。答案 (1)对照(或空白对照) 将点燃的蜡烛和小鼠分别单独置于密闭玻璃罩内,作为空白对照 (2)光的有无叶片颜色变化 遮光组
7、 (3)使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淀粉)被消耗掉,排除对实验的干扰,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4)同位素标记 (5)CO 2H O (CH2O) 18O2182 光 能 叶 绿 体解析 (1)在设计探究性实验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性原则,而本实验缺乏对照(或空白对照)组,应将点燃的蜡烛和小鼠分别单独置于密闭玻璃罩内,作为空白对照。(2)分析实验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的有无,因变量为叶片颜色变化。本实验中曝光组为对照组,遮光组是实验组。(3)实验中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使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淀粉)被消耗掉,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增强实验的说服力。(4)鲁宾和卡门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追踪 CO2和 H2O 中的氧
8、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5)由于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在反应中用同位素(如 18O)标明水中氧的转移途径,总反应式为 CO2H 218O (CH2O) 18O2。 光 能 叶 绿 体5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1过程2反应式(1)产物为(CH 2O):CO 2H 2O (CH2O)O 2。 光 能 叶 绿 体(2)产物为 C6H12O6:6CO 212H 2O C6H12O66O 26H 2O。 光 能 叶 绿 体3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条件 光、色素、酶 ATP、H、CO 2、多种酶场所 类囊体膜 叶绿体基质物质变化 水的光解 、 ATP 的合成 CO2的固定、C
9、3的还原能量变化 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 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 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 NADP 、ADP 和Pi。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4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比较项目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能量来源 光能 氧化无机物放出的能量区别 代表生物 绿色植物 硝化细菌相同点 都能将 CO2和 H2O 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1)H2O 在光下分解为H和 O2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6(2)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3)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 ATP、H和 CO2后,可完成暗反应过程( )(4)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
10、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光反应强度和暗反应强度都降低( )(5)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其叶绿体内 CO2的固定立即停止( )(6)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7)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可利用 CO2和 H2O 合成糖( )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1)图中的甲表示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2)乙表示暗反应阶段,又称作卡尔文循环。(3)图中的物质 a 是H,物质 c 是 CO2。(4)图中的 ATP 不能(填“能”或“不能”)运出所在的细胞器,用于其他生命活动。1光合作用 C、H、O
11、 的转移途径(1)H: 3H2O 3H (C3H2O)。 光 反 应 暗 反 应 (2)C: 14CO2 14C3 (14CH2O)。 CO2的 固 定 C3的 还 原 (3)O:H O 18O2; C18O2 C3 (CH O)。182 光 反 应 CO2的 固 定 C3的 还 原 1822环境改变时光合作用各物质含量的变化分析(1)分析方法:需从物质的生成和消耗两个方向综合分析。示例:CO 2供应正常,光照停止时 C3的含量变化7(2)物质含量变化的比较条件光照由强到弱,CO2供应不变光照由弱到强,CO2供应不变CO2供应由充足到不足,光照不变CO2供应由不足到充足,光照不变C3含量 增加
12、 减少 减少 增加C5含量 减少 增加 增加 减少H和 ATP的含量减少 增加 增加 减少(CH2O)的合成量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3.连续光照和间隔光照下的有机物合成量分析(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 ATP 在叶绿体中有少量的积累,在光反应停止时,暗反应仍可持续进行一段时间,有机物还能继续合成。(2)一直光照条件下,会造成H、ATP 的过度积累,利用不充分;光照和黑暗间隔条件下,H、ATP 基本不积累,能够被充分利用;因此在光照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光照和黑暗间隔处理比一直连续光照处理有机物积累量要多。例如:若同一植物处于两种不同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甲一直光照 10 分钟,黑暗处理 10 分
13、钟;乙光照 5 秒,黑暗处理 5 秒,持续 20 分钟,则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甲乙。命题点一 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1(2015福建,3)在光合作用中,RuBP 羧化酶能催化 CO2C 5(即 RuBP)2C 3。为测定RuBP 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 C5与 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 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菠菜叶肉细胞内 RuBP 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RuBP 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C测定 RuBP 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单位时间内 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 RuBP 羧化酶活性越高答案
14、 B解析 RuBP 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即为二氧化碳的固定,属于暗反应,其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 项正确;暗反应不需要光,有光和无光条件下都可进行,B 项错误;实验中利用 14C 标记CO2并检测产物放射性强度,采用同位素标记法,C 项正确;单位时间内产物生成量可代表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即可反映酶活性,D 项正确。2下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图中 ag 为物质,为反应过程,物质转换8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表示水分的吸收,表示水的光解Bc 为 ATP,f 为HC将 b 物质用 18O 标记,最终在(CH 2O)中能检测到放射性
15、D图中 a 物质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绿色植物能利用它将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答案 B解析 图中 ag 分别代表光合色素、O 2、ATP、ADP、NADPH(H)、NADP 、CO 2,分别代表水分的吸收、ATP 的合成、水的光解、CO 2的固定、C 3的还原、有机物的合成,A 项正确,B 项错误; 18O2 H O C18O2 (CH O),C 项正确;光合色素具有吸收、 有 氧 182 有 氧 暗 反 应 182传递和转化光能的作用,D 项正确。命题点二 分析条件骤变对叶绿体中物质含量的影响3(2016天津,2)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
16、相同的红光或绿光照射。下列是光源与瞬间发生变化的物质,组合正确的是( )A红光,ATP 下降B红光,未被还原的 C3上升C绿光,H下降D绿光,C 5上升答案 C解析 叶绿体中的色素对红光的吸收率高,光反应快,对绿光的吸收率很低,光反应慢,A错误、C 正确;光反应快,C 3被还原的量多,剩余的少,B 错误;绿光照射时,光反应速率降低,C 5下降,D 错误。4如图表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植物细胞内 C3和 C5的相对含量随一种环境因素改变的变化情况,下列对这一环境因素改变的分析正确的是( )A突然停止光照9B突然增加 CO2浓度C降低环境温度D增加光照强度答案 D解析 增加光照强度,光反应产生的H和
17、ATP 增多,被还原的 C3增多,生成的 C5增多,而CO2被 C5固定形成 C3的过程不变,故 C3的相对含量将减少、C 5的相对含量将增加,D 正确。命题点三 连续光照和间隔光照条件下的有机物的合成量分析5(2015全国,29)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 A、B、C、D 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 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 135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A 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 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 50%。B 组:先光照后
18、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 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 70%。C 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 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 94%。D 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 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 100%。回答下列问题:(1)单位光照时间内,C 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_(填“高于” “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_;C 组和 D 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_,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_。(2)A、B、C 三组处理相比,随着_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_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
19、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答案 (1)高于 C 组只用了 D 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 D 组的94% 光照 基质(2)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 ATP 和H解析 (1)C 组只用了 D 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 D 组的 94%,说明 C 组黑暗条件下进行了部分光合作用,暗反应消耗了 ATP 和H,为下一次的光照时间内光反应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ADP、Pi 和 NADP 等,所以单位光照时间内,C 组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 D 组。光合产物的生成场所为叶绿体基质。(2)A、B、C 三组实验中光照时间之和均为 67.5s,但是处理方法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20、并且是单位时间内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越高,光合作用产物相对量越高,可知光照时产生的 ATP和H在光照时没有用完,可以在黑暗中继续利用,还原 C3生成糖类等有机物及 C5,C 5继续10与 CO2结合,因此提高了光合作用中 CO2的同化量。考点三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应用1光照强度(1)原理:光照强度通过影响植物的光反应进而影响光合速率。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速度加快,产生的H和 ATP 增多,使暗反应中还原过程加快,从而使光合作用产物增加。(2)曲线分析A 点:光照强度为 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AB 段: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逐渐增强,CO 2释放量逐渐减少。B 点:为光补偿点,细胞呼吸
21、释放的 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BC 段: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到 C 点后不再增强了。D 点:为光饱和点,限制 D 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的内部因素是光合色素含量、酶的数量和最大活性,外部因素是 CO2浓度等除光照强度之外的环境因素。(3)应用:温室生产中,适当增强光照强度,以提高光合速率,使作物增产;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较阳生植物低,间作套种农作物,可合理利用光能。2CO 2浓度(1)原理:CO 2影响暗反应阶段,制约 C3的形成。(2)曲线分析图 1 中 A 点表示 CO2补偿点,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 CO2浓
22、度,图 2 中 A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 CO2的最低浓度。B 点和 B点对应的 CO2浓度都表示 CO2饱和点。(3)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正其行,通其风” ,增施农家肥等增大 CO2浓度,提高光11合速率。3温度(1)原理: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光合作用,主要制约暗反应。(2)曲线分析AB 段 在 B 点之前,随着温度升高,光合速率增大B 点 酶的最适温度,光合速率最大BC 段 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下降,光合速率减小,50左右光合速率几乎为零(3)应用: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以提高光合速率;晚上适当降低温室内温度,以降低细胞呼吸速率,保证植物有机物的积累。4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用 2020 高考 生物 新导学大 一轮 复习 第三 单元 光合作用 细胞 呼吸 讲义 解析 苏教版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00650.html